2013年,上海松江大學城。
二十齣頭的璐英流頂著一頭鮮艷的發色,在那個「奶奶灰」「薄藤紫」尚未流行的時候,憑藉一頭挑染的紅髮引來了不小的回頭率。
不過,除此以外,在上海對外經貿大學讀書的璐英流只是普通大學生中的一員。
她會利用課餘時間考取中級口譯證,會在放假前夕無比想家,會吐槽航空公司收錢痛快退錢磨嘰,也對世界充滿好奇。
世界那麼大,人間那麼精彩,誰不想去看看?
瞅准機會,璐英流向學校申請了去斯洛維尼亞做交換生。
雖然在這個官方語言是斯洛維尼亞語的非英語國家,出門買個東西都得連比劃帶猜,但當地人的友好和熱情,也讓璐英流感受到了無盡的溫暖。
在斯洛維尼亞交流的那幾個月,除了完成學業,璐英流還抽空去了法國,捷克還有義大利的大部分城市。
璐英流 | @藝非凡
當時,手機地圖導航還沒有現在這麼智能,她靠著自己記路標、看地圖、做筆記……一路走過了許許多多的國家。
為了省錢,璐英流當過沙發衝浪客(Couch surfer),住過青旅,見到了形形色色的人,也給自己創造了許許多多的寶貴回憶。
比如,有一次在法國,她發現自己聯繫的host竟然住在大莊園里,雖然自己是沙發衝浪客,但體驗不亞於住高端酒店,host的女朋友也超級親切,陪著她在當地整整玩了兩天。
再比如,在義大利羅馬,她訂的青旅只剩下了男女混住的12人間。玩了一天,拖著疲憊身軀回到青旅,她只能在混住了12個陌生人的房間里和衣而卧,但這種略顯尷尬的經歷,反而給她帶來了不一樣的新鮮感。
璐英流 | @藝非凡
這些,都讓璐英流愛上了歐洲,也加深了她心中的留學夢。
回到上海對外經貿大學之後,璐英流開始刷雅思、準備文書,申請英國的研究生。
2014年,從上海對外經貿大學畢業的璐英流拿到了英國布里斯託大學的offer.
和所有留學生一樣,剛剛到達英國的璐英流,對自己即將開啟的留學生活充滿期待。
在沒課的時候,她會叫上朋友打卡著名景點、探店、去城郊親近大自然,簡直恨不得分分鐘探索完那座小城市的每一個角落。
在課業高峰時段,paper、presentation、due、ddl們鋪天蓋地襲來,她也會壓力驟增,一邊奮筆疾書趕due,一邊發微博吐槽快被paper熬禿了頭。
為了攢夠假期旅行的錢,她也在餐廳打過工,指導過留學生的小論文及畢業論文,還幫助大學生寫過申請文書。
璐英流 | @藝非凡
攢夠了錢,一個人做好詳細的攻略和準備工作,於是,便開啟了心心念念的旅程。
因為簽證的便利,英國和歐洲大陸各國自然是她的主要目的地,但她也曾跨過大西洋,從美國東海岸玩到了西海岸。
倫敦的大本鐘和塔橋、北愛爾蘭的巨人堤、葡萄牙的佩納宮……無論是冷門景點還是熱門景點,璐英流總能靠著各種攻略找到那些「寶藏風景」。
不過,旅程也不總是一帆風順。
有一次在巴塞羅那玩的時候,她的行李就不小心被偷了,最可恨的是,她的護照在行李里,而第二天下午她還得去趕飛機。
為了補辦身份證明文件,她第二天早上五點半就到了當地警察局門口等著,終於等到了上班之後,那家警察局的工作人員偏偏又不太會英語。
無奈的她想盡各種辦法和對方解釋自己的遭遇,好不容易拿到臨時通行的 paper,卻在趕回住處之後,發現同行的夥伴已經離開,住處被鎖,拿不到行李。
最後,廢了好一番周折,才到了機場。
璐英流 | @真實故事計劃
旅行的路上有喜有悲,有幸運也有窘迫,讓璐英流覺得自己收穫滿滿:
「看到很多風景,見了很多不一樣的人和事,視野開闊後,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樣了。」
美好的時光稍縱即逝,從布里斯託大學畢業之後,璐英流和絕大部分英國留學生一樣選擇了回國找工作。
憑藉著優秀的英語水平和留學時的兼職經驗,她很快就在上海找到了一份外企的工作。
工作了一段時間之後,璐英流又來到了北京,加入了一家留學機構負責對外交流活動。公司在「宇宙中心」五道口的高級寫字樓里,會議室以世界各國的城市命名,「彰顯國際化」。
每當有外方合作夥伴來北京的時候,她就負責給他們訂酒店,帶著他們遊覽北京,這份工作似乎和她愛玩愛逛的留學時光沒什麼不同。
可沒過多久,璐英流又待不住了,她給自己申請了加拿大一所大學的博士學位,還申請了英國大使館的崗位,經過層層面試,也順利拿到了offer.
在此間隙,璐英流又給自己定下了旅行計劃。
這一次,她打算去新加坡。
和曾經的許許多多次旅行一樣,訂好機票,收拾好行李,璐英流給自己叫了一輛去首都機場的車。
可就當司機從一段機場輔路重新駛入主路,變向超車時,一聲巨響傳來,她忽然眼前一黑。
等意識短暫的恢復,刺耳的救護車聲湧進她的耳膜,醫護人員七手八腳地把她抬上擔架,問她家人的聯繫方式,然後拽著她的手指點開了手機鎖屏。
而和她一同遭遇車禍的司機和乘客,傷勢都不重,那個和她拼車去機場的女孩,甚至當場就換乘車輛,繼續趕飛機去了。
只有璐英流,整個人生就此改變。
她在重症監護室躺著整整九天,之後又接受了5次手術,一共進了3次ICU,進行了氣管插管、上了呼吸機。
看著眼前白茫茫的天花板、身上插的好幾條管子,以及不斷數字不斷跳動的生命監護儀,璐英流被告知自己的2、4、5、6節頸椎粉碎性骨折,脊柱神經受損。
躺在病床上的她,無論如何也無法感受到除了脖子以上和胳膊以外的任何身體部位,她終於意識到——自己癱瘓了。
癱瘓之後,璐英流所要承受的治療過程極為殘忍。
她顱骨被醫生鑽了4個洞,腰部以上都被金屬支架牢牢固定,除了雙臂,整個脖子以下都喪失了知覺。
因為長時間躺在病床上,臀部上生了啃噬皮肉的褥瘡,她卻毫無感覺,直至褥瘡深及骨骼,她才發覺自己潰爛的皮膚和肌肉。
因為感受不到疼痛,醫生給她做有創手術也無需打麻藥,她眼睜睜地自己那使不上力,也無法咳痰的喉嚨被切開,鮮血四濺,然後被醫生插上導管,用於吸痰。
璐英流 | @藝非凡
有了這個吸痰器,大家不用再擔心她因為咯痰而窒息。
但璐英流還記得有一天,她足足做了10次吸痰,吸痰的管子像個巨大攪拌棒一樣從她的喉嚨插進胸腔,然後瘋狂攪動,那種窒息感甚至比咯了痰還難受,讓她忍不住把吃的飯吐了個乾乾淨淨。
而且因為這個割開了她喉嚨的吸痰器,她發不出除了「嘶嘶」之外的任何聲音。
就在璐英流快要習慣這種沒有疼痛感的狀態的時候,疼痛又回來了。
脊髓損傷病人大多難以逃脫神經痛,最典型的便是上一秒還相安無事,下一秒就可能疼痛難忍。
這股像不定時炸彈一樣的疼痛,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會在她身體里出現,神出鬼沒。
那些日子,璐英流每天只能躺在床上看著窗外聚了又散,散了又聚的雲,或者盯著窗戶上折射的陽光。
每到深夜,呼吸機發出的聲音都變得格外大,無法入睡的她會盯著白牆上的時鐘,看著時間一分一秒的流逝,從來沒有如此期盼過新的一天趕緊到來,然後又盼著這一天趕緊結束。
璐英流 | @藝非凡
因為發不出聲音,原本愛說愛笑的璐英流變得十分煩躁,忍不住和一直照顧自己的父母發脾氣。
後來他們終於商量出了一個辦法,先讓她做出口型,然後爸爸媽媽來猜她的意思,她再眨眼回答,眨一下表示「是」,閉眼表示「不是」。
每一次眨眼,都伴隨著淚水的滑落。
看到曾經的朋友到處旅行,陸續結婚,而自己只能躺在病床上一動不動,毫無自由,璐英流不止一次和父母崩潰大哭,歇斯底里,不明白為什麼他們要不遺餘力地救她。
工作不能繼續,朋友們漸漸沒了來往,曾經的生活被毀的一乾二淨,沒辦法和別人交流,她把自己縮在自己的小世界裡:
「這樣還不如死了算了。」
而她肌肉萎縮的雙手,卻連自殺的刀都拿不起來。
但看到為她忙前忙後,一直幫著她復健的父母,她又覺得自己不能放棄。
「父母是我們與死神之間的一道牆。」
經歷了漫長又痛苦的復健,璐英流雖然沒有等來奇蹟,但她已經能熟練的使用輪椅,甚至能簡單的照顧自己了。
那個曾經插著吸痰管的傷口,逐漸癒合成了疤痕,她也終於能重新開口說話了。
隨著時間的流逝,她慢慢地接受了自己再也站不起來的現實,也恢復了曾經不怕折騰的性子。
一出院,璐英流就鬧著要去染頭髮,結果在理髮店從10點待到2點,托尼老師給她染出了一頭燦爛的金髮。
氣得她第二天又殺回了那家理髮店,要求把發色改得正常一點;
「這和圖片色差也太大了吧!」
為了防止自己的頭髮再被托尼老師痛下黑手,她後來還學會了自己給自己染頭髮,從亞麻青到玫瑰金,再也不怕色差太大。
折騰完頭髮,璐英流又折騰著給自己化妝。
因為手指肌肉萎縮,她沒辦法像其他人一樣自如的拿起化妝刷、眼線筆,只能先靠指縫夾住工具,然後另一隻手再把這隻手托起來。
練習了無數次,她終於能把眼線筆穩穩地落在睫毛根部,流暢地畫出一條眼線。
搞定了化妝,璐英流每次出門前還都會花上一個多小時,給自己選一身滿意的搭配。
這種在父母看起來完全是浪費時間的舉動,她卻一直樂此不疲。
2018年,之前一直默默在小紅書潛水的她發出了自己第一篇筆記。
她給自己畫了美甲。
她只能雙手並在一起,費力地擰開指甲油瓶子,然後借著一隻手指縫的力量,慢慢給另一隻手的指甲塗上甲油。
如果塗歪了,那就讓護工阿姨幫忙擦掉多餘的地方,如果塗得不滿意,就卸掉重來。
她用了比其他人多出好幾倍的時間,給自己塗上了一雙藍紫色的美甲。
在盛夏病房裡的一朵鮮花前,她笑得神采奕奕,請媽媽幫忙拍下了自己漂亮的雙手,然後把照片上傳到了網上。
她給自己的ID起名做「璐英流」,「璐」來自於自己的真名,「英」和「流」兩個字分別來自她喜愛的韓劇和漫畫。
在小紅書上發出第一篇筆記的璐英流,一定沒有想到,她就這樣誤打誤撞地走上了一條美妝博主的道路。
2019年6月,璐英流一篇講述自己經歷的筆記意外爆火。
她的經歷引發了許許多多受到疾病困擾的網友的共鳴,在給他們帶去了無盡勇氣的同時,也讓更多網友折服於她積極樂觀的魅力。
在無數網友的催更下,她像無數生活區up主一樣,給大家分享美妝,分享自己的旅行經歷,分享輪椅穿搭。
她毫不吝嗇地把自己這四年以來積攢下的輪椅穿搭心得,分享給更多的人:
上衣可以選擇帶寬鬆泡泡袖的,因為袖子可以遮住因為復健變粗的胳膊;下裝的話裙子會更合適,不僅更好穿、能蓋住無力的雙腿和鬆弛的腹部,而且更方便脊髓受損患者穿著紙尿褲。
璐英流 | @藝非凡
不僅如此,她重拾了自己旅行的愛好。
如今她帶著爸爸媽媽一起旅行,依舊是全靠自己查攻略,制定旅行計劃,只不過要提前與酒店和景區確認好,是否具備無障礙設施。
前年櫻花季,她帶著爸媽去了日本。
問了三家和服店,終於有一家同意借給她一件和服外套,圓了她穿著和服在櫻花樹下拍照的夢。
璐英流 | @藝非凡
去年疫情剛結束的時候,璐英流又帶著爸媽馬不停蹄地去了青海。
在一望無際的鹽湖,她披著鮮艷的紅圍巾,彷彿忘記了長途旅行給她身體帶來的酸疼腫脹,也忽略了一陣又一陣襲來的神經痛:
「在路上旅遊的快樂,能讓我忘記一切痛苦。」
璐英流 | @藝非凡
今天,璐英流又在小紅書和B站分享了自己的早春優雅穿搭。
坐在輪椅上的她,換上了一套優雅的綠色金絲絨長裙,為了搭配,她還準備了復古小皮鞋和少女心滿滿的珍珠耳墜。
最後,還背上了CHANEL荔枝皮包包。
通過視頻彈幕,網友們發出了他們的驚呼:
「這就是迪士尼在逃公主吧!」
我們總是會問:
留學到底有什麼用?
在這個讀書內卷、找工作內卷,彷彿幹什麼都能捲起來的時代,留學生回國找工作也不再有特殊的競爭力,一些人因此深陷壓力、焦慮,甚至自我懷疑當中。
讀完書卻找不到心儀的工作,那麼自己獨自在海外讀了無數paper,趕了無數due才拿到的留學學位,到底有多大的含金量?
或許,璐英流的故事能告訴我們這個問題的答案。
直到現在,璐英流在小紅書和B站的個人介紹的第一句話,也依舊是「英國布里斯託大學研究生」,而不是「美妝up主」或者「癱瘓女孩」。
主頁君相信,在她的心裡,一定把自己那段留學時光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也時時刻刻被自己的留學經歷所鼓舞著。
獨在異鄉的經歷,讓我們學會了樂觀堅強。
無盡的課業壓力,讓我們學會了自我調節,默默堅持。
生活里的那些幺蛾子,也讓我們學會了努力解決問題。
璐英流就是如此。
因為受傷肌肉萎縮,那就加強復健,堅持鍛煉。
右手痙攣的握不住筆,可以換左手學寫字,她會每天一筆一划地抄寫早間英語新聞,一邊練寫字,一邊鞏固英語。
為了鍛煉,她還嘗試了游泳。
雖然腿一點都動不了,但她已經能夠帶著浮漂仰泳或者是蛙泳了。
璐英流 | @藝非凡
去年,她又練起了乒乓球。
因為手指肌肉萎縮,她只能把球拍綁在手上進行揮拍,但她練得不錯,正在準備參加今年的全運會。
連教練都很看好她。
因為受傷丟了工作,那就不妨從頭再來。
現在,璐英流已經重新有了工作,她一邊給留學心理諮詢公司做文案負責人,一邊利用業餘時間簽約了出版社,編譯一本英國地理書籍。
當然,她還是個美妝博主。
就像璐英流所說的:「見了很多不一樣的人和事,視野開闊後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樣了。」
眼界決定格局,格局決定我們的一生。
留學的經歷,無論能不能成為找工作時的敲門磚,都一定會成為深埋我們心底里的一股堅強的力量。
點個在看,希望我們能像璐英流那樣,縱使身在困境,依然熠熠發光。
ref:
@藝非凡:《一場車禍高位截癱後,90後海歸女白領竟成了時尚博主》
@真實故事計劃:《高位截癱後,我成了時尚博主》
@人物:《仰望星空的人,自己也在發光》
@璐璐的英文小酒館:《小酒館英語故事系列(16)-堅不可摧的璐英流》
中國青年報:《分享也是一種「嚴肅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