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國三大股指重挫超3%,美元、美債收益率攀升。人民幣夜盤走貶,截至上周五收盤,美元/離岸人民幣報價6.8949,距6.9僅一步之遙。美元指數報108.76。短期內,強美元的動能難以減弱,人民幣近期面臨一定壓力。
近兩周,美元指數勢如破竹。上周,時隔一個多月後再度於23日突破了109的近20年新高。而從8月15日中國央行意外降息後,橫盤許久的人民幣匯率也跌破了6.8阻力位,邁向6.9關口,兩周跌幅逼近1500點。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會「破7」嗎?
由於預計美聯儲將大幅加息,我國外匯市場仍面臨美元走強的壓力。 同時,從近期疲軟的經濟數據可以推測,我國人民幣貶值壓力客觀上依然存在。 美聯儲加息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將面臨較大貶值壓力,本幣操縱空間變小,對國內股市和房地產市場影響較大。
對於我國能源和食品行業來說,由於我國每年需要進口數千億美元的原材料和食品,這將導致國內企業進口成本增加,增加國內通脹壓力。
某大型國有銀行外匯交易員日前表示,貶值主要受降息、社會融資等經濟數據影響。 「離岸人民幣貶值力度較大,海外貶值壓力更大,交易性更強,而內需更大。人民幣貶值後,結匯量不小。」 大多數點預測在 6.7 和 6.95 之間。
從市場角度看,人民幣持續貶值將導致人民幣資產的相對回報率下降。 從出口企業的角度來看,就目前的匯率水平而言,人民幣貶值有利於我國出口,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於結算。 未來,人民幣將繼續保持穩定。 由此看來,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的概率應該不會特別大。
強勢美元是推動人民幣匯率下跌的關鍵因素之一。 王友信表示,預計美元指數走勢將處於底線,繼續大幅上漲的可能性較低。 美聯儲加息已經到了下半年。 預計9月大幅加息後,四季度加息進程將明顯放緩,利率將回歸25個基點的常態化水平。
「美國經濟下行壓力逐漸加大,生產、消費、投資等經濟指標均呈現下行趨勢,預計9月後美元指數將從高位逐步回落。」 不過,王友信也提醒,考慮到歐元區面臨更加嚴峻的通脹挑戰和經濟衰退的威脅,在避險情緒的影響下,預計四季度美元指數將出現有限回調。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確認為,當前貿易順差居高不下,外商直接投資(FDI)流入同比增加。 因此,美元指數的走勢在短期內對人民幣造成了一定的擾動。 總體而言,2022年國際收支處於平衡狀態,人民幣可能會繼續震蕩。
東方金城首席宏觀分析師王慶認為,隨著國內經濟復甦勢頭增強,我國國際收支有望保持順差態勢,人民幣貶值預期難以有效集聚。 6.9 間隔。
外貿形勢決定匯率走向
今年迄今為止,人民幣在全球貨幣中的表現相對較好。 媒體數據顯示,美元指數上漲近14%,歐元和英鎊兌美元跌幅超過12%,日元兌美元跌幅超過15%,人民幣跌幅超過15%。 兌美元匯率約為 8%,明顯低於其他貨幣。
放眼海外市場,隨著全球能源價格下跌,美國通脹或進一步回落,而美元指數或維持強勢,美國貨幣政策收緊逐步進入下半年。
縱觀海外國家外匯動態,歐元兌美元再度跌破平價,市場對加息放緩的預期開始降溫。 法國和義大利的製造業大幅下滑; 除歐元外,英鎊兌美元也呈下跌趨勢。 根據英格蘭銀行最近的一份報告,英國經濟將在第四季度陷入長達一年多的衰退; 日元甚至更弱。 ,8月22日,美國國債收益率升至136.43,同時本周漲幅將超過2%,為6月10日以來最好的單周表現。
G10貨幣疲軟也推高美元指數。 歐元和日元未來可能會繼續疲軟。 其中,歐元走弱影響最大,佔美元指數近60%。 目前歐元兌美元匯率為0.9964,繼續跌破1:1的平價。 面臨嚴重能源危機的歐元區很可能陷入深度衰退。
另一方面,在我國,巴克萊表示,未來貿易形勢仍將是人民幣走向的關鍵。 人民幣的走勢取決於出口的變化。 日前,預計三季度美元兌人民幣將維持在6.9,年底可能回升至6.8。 由於當前內外部環境與上半年不同,預計上半年人民幣匯率不會貶值。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與歐元相比,人民幣兌美元匯率雖然也承壓,但其整體表現較為穩健且富有韌性。 Wind數據顯示,8月11日至8月24日期間,美元指數上漲3.25%,而歐元兌美元匯率下跌3.21%,而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3.21%。 美元下跌1.98%,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下跌。 2.29%。
與歐元區相比,在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的靈活性和幅度越來越大的新常態下,其背後的諸多利好因素將長期存在。 成功的實踐和任務之間的有效平衡。
聲明:文章來源於海運網,如果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