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3月14日,愛因斯坦的140周年誕辰,地球上偉大而肅穆的一天,也是霍金去世一周年的日子。而在伽利略逝世300周年的那天,霍金恰好出生,人們常說不管在哪裡,時間會驗證,有趣的靈魂終會相遇。
任何一個偉人的離開,都會讓在世的人們感到無所適從的恐慌和不安,這是他的偉大之處,被從未照面的人們依賴。
在輪椅上破解宇宙之謎
「即使把我關在果殼之中,仍然自以為無限宇宙之王。」
——《果殼中的宇宙》
霍金1942年1月8日出生於英國牛津。童年時的霍金學業成績並不突出,但對設計極為複雜的玩具情有獨鍾,曾做出一台簡單的電腦。1959年,17歲的霍金入讀牛津大學攻讀自然科學,用很短的時間獲得一等榮譽學位。隨後轉讀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Cambridge)研究宇宙學,並獲劍橋大學博士學位。
霍金在富有學術傳統的劍橋大學裡擁有幾個榮譽學位,是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劍橋大學盧卡斯數學系教授(牛頓曾任此職)以及英國皇家學會會員。在科學成就上 , 霍金證明了黑洞的面積定理。20世紀70 年代霍金與劍橋大學博士羅傑 · 彭羅斯一道創立了現代宇宙論的數學結構理論,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獲得了1988年沃爾夫物理獎。
面臨絕境,如何向命運反抗
霍金不僅僅是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物理天才,而且還是一個令人折服的生活強者。21歲時,霍金不幸患上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幾乎全身癱瘓,只有三根手指可以活動。肌萎縮側索硬化症又叫運動神經元病(MND)、夏科病(Charcot)或盧伽雷氏(Lou Gehrig)病,癥狀是上運動神經元和下運動神經元損傷之後,導致包括球部(所謂球部,指的是延髓支配的這部分肌肉)、四肢、軀幹、胸部腹部的肌肉逐漸無力和萎縮。
病魔使霍金的身體嚴重變形,頭部只能朝右邊傾斜,左肩低右肩高。雙手緊緊並在當中,握著手掌大小的擬聲器鍵盤。兩隻腳朝內扭曲著,嘴已經幾乎歪成S型。只要略帶微笑,馬上就會現出「呲牙咧嘴」的樣子。吃飯時,霍金要用很大努力才能把頭舉起來。失聲之前只能用非常微弱的變了形的語言交談,旁人只有在陪他工作和生活幾個月後才能通曉這種語言。霍金不能寫字,看書必須依賴於一種翻書頁的機器。1985年,他因患肺炎做了氣管造口手術,從而失去語言能力。
所以他只能利用眼球的上下左右移動發出指令,通過電腦語言合成器,發出獨具特色的「電腦聲」。據霍金助理介紹,霍金以前通過電腦系統每分鐘能講出15個英語單詞。而現在因為臉部肌肉惡性萎縮,每分鐘只能講出一個英語單詞。
凡是見過霍金的人,他總會給人留下這樣一個深刻的印象,乾癟抽搐的霍金無力地蜷曲在輪椅上頭向右歪著靠在椅背上 ,一張無法合攏的嘴似乎永遠在天真地微笑,口水從右邊的嘴角流到光潔的下巴上 ,但透過厚厚的近視鏡片,霍金的眼睛是那麼深邃令人不由地想起他研究的黑洞、宇宙的起源等深奧的問題。
他是在被禁錮在輪椅上50年之久,不斷求索的科學精神和勇敢偉大的人格力量深深地吸引了每一個知道他的人。儘管霍金那麼無助地坐在輪椅上 , 然而他的思想出色地遨遊到廣袤的時空 , 堅持不懈地攻克相對論、量子力學、大爆炸等理論。
霍金熱愛工作和生活,富有人情味。他曾經是這樣描述自己的:我實際上在運動神經細胞病中度過了整個成年,但是它並未能夠阻礙我有個非常溫暖的家庭和成功的事業。
他本就屬於星辰宇宙
我們看到的從很遠星系來的光是在幾百萬年之前發出的,在我們看到的最遠的物體的情況下,光是在80億年前發出的。這樣當我們看宇宙時,我們是在看它的過去。
——《時間簡史》
在霍金髮表的眾多著作中,1988年撰寫的《時間簡史》尤其引人注目,在全世界引起巨大反響。被出版界稱為將高深的理論物理通俗化的科普範本。並且這部著作自首版以來,被翻譯成40種文字,銷售了近1000萬冊,成為國際出版史上的奇觀。
這本書有240多幅彩色插圖,包括衛星圖像和照片,把許多觀測揭示的新知識和霍金最新的研究納入其中,將艱深晦澀、十分難懂的《時間簡史》變成一部暢銷讀物。在1992年的時候,耗資350萬英鎊的同名電影問世。因為霍金堅信關於宇宙的起源和生命的基本理念可以不用數學來表達 , 世人應當可以通過電影這一視聽媒介來了解他那深奧莫測的學說。
他作為最偉大的科學家,他還有「宇宙之王」和「預言家」之稱, 他是宇宙的「宇宙」。
【思考一】
上帝、外星人和世界的真實性
2010年早些時候,他曾警告說,人類在努力與外太空其他生命形式建立聯繫時應當謹慎小心,因為不能確定他們是否會對我們表示友好。如果人類是這個星系中唯一的智能生命體,就應該確保自己得以生存和延續。
但面對地球的有限資源和呈指數形式增長的人口數量,長期生存的唯一機會不是留在地球,而是向外太空尋找出路。
在過去一百年里,科學技術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我們想延續進步,就不得不放眼外太空。人類有望駕駛宇宙飛船做時光旅行,屆時從地球到銀河系邊緣的漫長路程僅需八十年,這給人類移民外太空帶來了技術上的可能。
【思考二】
人類未來將走向何方
霍金還多次語出驚人,引起熱評。2006年1月,他在印度孟買參加學術研討會時向與會有3000多位學者指出,人類將在100年之內登陸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並以此為踏板進入外太空。霍金呼籲各國減緩目前人口每隔40年增多一倍的繁殖率,警告說 :「到了 2600年,世界人口將擁擠異常,摩肩接踵,電力消耗將使地球變成熱烘烘的紅火球。」
在下一個千年到來之前,人類將得以「 重生」,一種新的人種將出現。2011年接受美國著名知識分子視頻共享網站「智囊」訪談時,霍金稱地球將在200年內毀滅,人類要想長期生存,只有移民外星球這一條路。除非人類在最近兩個世紀內移民外太空,否則人類將永遠從世界上消失。有學者認為,霍金的這個預言更多的不是建立在相關科學依據上,而應該理解為對人類的一個忠告。
【思考三】
為什麼要探索太空、尋求其他潛在宜居星球的選擇
在2012年1月8日,他的70歲生日來臨前,這位科學大師參加了英國廣播公司的節目,在回答聽眾提問時預言說,人類未來將移民到火星並最終征服宇宙。他認為,將來1000年內基本可以確定的是地球會因某場大災難而毀滅,如核戰爭或者溫室效應,因此強調人類必須移居其他星球。霍金表示 :「人類滅絕是可能發生的,但卻不是不可避免的,我是個樂觀主義者,我相信科學技術的發展和進步最終可以帶人類衝出太陽系,到達宇宙中更遙遠的地方。」
霍金2001年2月在閱讀了世界保護瀕臨滅絕生物基金會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後,指出地球大氣層將會變得越來越熱,動物滅絕後就輪到人了,千年以後地球將不適合人類居住。如果到那時仍沒有能力遷徙至更遙遠的外星球,那麼面臨的無疑將是被滅絕的命運,甚至有可能活不過下一個千年。這份研究報告由世界保護瀕臨滅絕生物基金會聘請的各國7000名專家進行長達4年的調查後完成。報告稱,4年來瀕臨滅絕的哺乳動物已從129種增加到了169種,鳥類從168種上升至182種,另外高達20%兩棲動物30%魚類也面臨著同樣的命運。霍金正是按照如此快速的「滅絕速度」,推算出人類不出兩千年也將面臨滅絕的厄運。
【思考四】
對人工智慧未來發展的思考
霍金還警告說,人類創造智能機器的努力威脅自身生存,表示徹底開發人工智慧可能導致人類滅亡。他的表態是回應對他使用的通訊科技的改良,其中就包括了基本的人工智慧。「在目前的初步階段,人工智慧已經證明非常有用,但必須擔心創造出媲美人類甚至超過人類的東西將要面對的後果。」霍金指出,「它可能自行啟動,以不斷加快的速度重新設計自己。而人類局限於緩慢的生物進化過程,根本無法與之競爭,最終必將被超越。」
但是人工智慧的認知水平在提高的同時,人類的文明也在前進,人類的平均認知也在前進。這種狀態下,人工智慧如何能發展成為一種完全碾壓、無視我們的高等生命體?
總結下來,如果人類自己開發出一個全新的生命形式,可以自己通過學習提高自己的智商和認知水平,那麼因為它是基於人類的文明而進步而提升的,所以它是不可能超越人類現有的文明程度進化成一個超高等的生命體。
霍金可能並非是成就最大的科學家,可是他對科學的孜孜以求,他對自我人生的不斷挑戰。值得我們永遠學習。
讓我們一起悼念霍金!
本文由我好友:別江雲所撰寫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