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虞子期
5月以來,關於異常氣候現象可以說非常普遍,無論是陸地區域還是海洋區域變化都比較大。而大家一直關注的颱風消息也出現了新變化。根據歐美氣象中心數據顯示,已經可以確定「雙颱風」胚胎生成!這是不是意味著今年的颱風活躍期已經出現了呢?
那我們來看看具體的情況,這也是5月第1個雙颱風胚胎,整體上來說變化的空間還是有,所以變化的情況還是不低,大家需要及時的關注下。確實2020年以來,雖然出現了不少的颱風胚胎,但是並沒有出現颱風,大家最擔心的就是一下出現幾個颱風,並且還生成一些大颱風,那我們看看這個「雙颱風胚胎」會如何發展。
從風雲衛星圖像來看,確實如今西北太平洋地區在不斷的出現熱帶擾動,只不過從當前的情況來看,還非常的散亂,所以說很多人可能都看不出來有任何的變化,但是95W和96W就在其中。
首先我們來看看95W,95W是最先定義的颱風胚胎,中心位置位於6.8°N 135.8°E,如今的最高風速還是保持在15 kt,而最低中心壓力也是一般化,為1010hpa。不過部分機構是比較看好這個颱風胚胎的,並且有可能發展為今年的1號颱風。首先我們來看看GFS的模擬情況,從數據上來說,如今95W處於極不穩定的情況,但是它在不斷的醞釀和發展。
同時在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之下,發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阻力,不過在副熱帶高壓的影響之下,它是偏西行走,並且預估在5月12日達到999hpa氣壓值,而過後還是處于波動狀態,達到995hpa氣壓值之後,才有些穩定的模式,過後就會持續增強。而根據超級計算機的模擬路徑來看,增強之後,它會快速的登陸菲律賓,然後進入我國南海發展。
按照GFS的模擬情況來看,這個颱風胚胎最強可能達到951hpa氣壓值,所以依照這個強度來說,可能是一個大颱風。過後往我國華南方向靠近。但是不會登陸,確實如今南海地區的海洋溫度也比較高,大範圍都是在30度左右,並且還有31度區域,確實可能性還是較大。
根據模擬情況來看,會「拋物線」模式然後北上,所以說95W在GFS的模擬之中,表現又是很強。再來看看GEFS的預測情況,GEGS的模擬數據就低了很多,最強就是一個熱帶風暴級別,GEPS模擬就更低了,相當於是一個熱帶低壓的模式。
同時歐洲數值之中的綜合數據,也不太看好這個颱風胚胎,最強預估也是熱帶低壓的模式,所以說如今就只有GFS的模擬是最強的,還有爭議的區間,這就是95W颱風胚胎的情況,只能說有概率形成今年的1號颱風,就看後期誰的預測準確,但是變化的空間還是不小,所以只能參考,就如GFS最初看好94W颱風胚胎,但是最終也消失了。
而對於96W,這個剛出現的颱風胚胎強度也不高,與95W一樣,並且按照超級計算機的模擬情況來看,都不看好發展的可能性,所以後期我們再來觀察。整體上來說,雙颱風胚胎確實有一個有概率出現,但是由於從預估生成颱風的時間上來說,還是較遠,所以短時間變好的空間還是較大,大家只能參考。
不能說出現了颱風胚胎就一定會生成颱風,今年確實颱風暫時不多,但是根據國家氣候中心說的今年可能是颱風略偏多,偏強的年份,這必須要時刻注意變化,同時影響我們的颱風也可能不會少,這就是雙颱風的情況。
最後再次強調,超級計算機的模擬數據暫時以參考為主,這5月第1個雙颱風胚胎變化空間還有,只是從當前的情況來說,95W有可能成為今年的1號颱風,但是GFS給予的預估期較高,也只能參考,最終也可能兩個颱風胚胎都消失,所以只能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