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紀碩鳴
正因為台灣是中國主權利益,也成為美國最想不斷撩撥中國的痛處。每隔一段時間都會有些新的花樣。
雖然,美國政府不斷說,對台政策不變。但就有美國的政治團體和政治人物不斷變化著花樣,要撩撥中國的痛處。美國國會參議院跨黨派議員推出最新法案,目標要為提升台灣的安全防衛,稱可以確保區域穩定,還稱是作為要遏制中國近來在台灣海峽不斷升高的咄咄逼人行為。值得關注的是,法案將尋求大幅調整美國的對台政策,為台灣提供數十億美元軍事援助,並賦予台灣「重要非北約盟友」地位。這樣的法案,明顯不符美國政府一貫聲稱的對台政策不變。
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梅嫩德斯參議員和參議院預算委員會首席共和黨議員格雷厄姆6月17日兩人,聯手新提出「2022年台灣政策法」議案。並在一份書面聲明當中提出,「台灣政策法」將標誌著美國1979年通過「台灣關係法」以來,美國對台政策最為全面的調整。明確提出要改變美國的對台政策。希望加大挺台幅度,內容包括數十億美元的安全援助條款,並把台灣列為主要的北約以外盟友。
在剛剛結束的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美中高級軍事領袖談及台灣議題時,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嚴厲提出,如果有人「膽敢把台灣分裂出去」,中方一定會「不惜一戰,不惜代價」。美國議員再提要改變台灣政策,正是撞在槍口上了。
美國議員的這份聲明意有所指的說,「2022年台灣政策法」議案的推出正值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上周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會面時發表了針鋒相對的言論。聲明表示了要針鋒相對。
聲明指,美國要"與台灣人民及其民主站在一起的決心的深度和力度應該是毋庸置疑或不應該有任何模糊的"。"2022年台灣政策法",要美國政府進一步表明美國絕對致力於與台灣和其他所有印太地區與我們共享利益和價值觀的人站在一起。
美國定位與美軍有戰略合作但未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密切盟國為「主要非北約盟友」,此一定位未必包含與美國之間的協防條約,但仍賦予當事國各種軍事和財務上的便利。
梅南德茲與葛蘭姆說,這項法案將是美國對台政策自1979年「台灣關係法」生效以來最全面的調整。
梅南德茲與葛蘭姆希望美國對台關係的調整,需要得到一系列程序才能通過。但法案內容干預了中國的內政,踐踏了中國的主權底線,北京不答應,拜登政府應該也不敢輕舉妄動。事實上,美國政府的政策利益考慮更多的還是自身利益是否會受損。
改變對台灣的關係,為讓拜登很為難。拿台灣問題出招,本來也就是打牌,來真的,拜登還得想清楚;拜登正在為通脹要部分減關稅,美國經濟離不開中國;對直接激怒中國,拜登還是有保留的,維持台海穩定才是它的目的。
另外,美國任何立法都還須經聯邦眾議院通過,並非什麼都會順利通過的。而另一項涵蓋廣泛、意在提升美國對中競爭力的法案已被國會擱置數月之久。
美國的對台政策,說穿了,歸根結底是既想要遏止中國發展,又要平衡美國的穩定利益,最終是美國利益決定美國的對台政策,激怒中國未必符合美國利益。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於網路,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徵得作者同意並註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