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則「四川圖書館館藏文獻現身廣東拍賣行」的消息在網上流傳。
9月13日,四川省圖書館就館藏近代珍貴文獻《魚雁集》叢札流出事件發布官方聲明稱:
這批近兩百封近代名人信札——由林思進本人於三十年代精心編成《魚雁集》——確系四川省圖書館舊藏,但已於2004年12月13日四川省圖書館書庫失竊案中被盜。

圖/四川日報
9月14日,廣東崇正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許習文接受羊城晚報記者獨家採訪,首次回應事件相關問題。
許習文表示:
經網上查證,此批拍品曾經於2005年拍出。從「崇正林思進藏札」的委託人處獲悉,委託人正是於2005年通過拍賣獲得這批林思進的珍貴信札,並珍藏至今,並委託崇正以多個標的進行拍賣。

圖/四川日報
羊城晚報獨家專訪
羊城晚報:在徵集過程中,拍賣公司有怎樣的義務和流程?是否有義務核實來源?
許習文:在徵集拍品時,我們會要求委託方說明來源,以確保拍賣物的合法性;合同上也會要求委託方對拍品來源的合法性做出保證。同時我們也做內部拍品的審定,文物類拍品會通過「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台」進行核實。但林思進這批藏札,我們在該平台上查不到有登記,也就是它沒有被登記在冊。
拍賣企業對拍品真偽和來源性質進行初步判斷並評估能否上拍後,須向國家文物主管部門報批。根據《文物拍賣管理辦法》,拍賣企業須在距拍賣日35個工作日前報文物部門審核,文物部門出具批複文件後方可上拍。
那麼國家文物主管部門對擬拍賣標的進行審核,其中一項內容就是要確認:該擬拍賣標的,是否為不得拍賣的文物、是否屬於館藏被盜(丟失)文物等。國內的館藏被盜(丟失)文物通常通過「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台」查詢,有備案者,不得上拍。
這一次廣東崇正的春季拍賣會是2020年9月13日舉辦,而《廣東省文物局關於「廣東崇正2020春季拍賣會」文物標的的批複》蓋章日期為2020年8月26日。廣東崇正2020年春季拍賣會是嚴格按照拍賣程序進行的。
羊城晚報:自網上出現質疑聲音後,拍賣公司採取了什麼措施?
許習文:預展拍賣前夕,廣東崇正已注意到,有外界聲音對本次拍品林思進藏書札的來源進行質疑。針對不同聲音,廣東崇正本著負責的態度,經研究決定,第一時間對《古逸清芬》專場圖錄號731-776號拍品進行撤拍。
故《古逸清芬》專場圖錄號731-776號拍品沒有出現在預展現場,也沒有進行拍賣。
羊城晚報:關於「林思進信札」的情況是怎樣的?
許習文:經網上查證,此批拍品曾經於2005年公開拍出。從崇正林思進藏札的委託人處獲悉,該委託人正是於2005年通過拍賣獲得這批林思進的珍貴信札,收藏至今,並委託崇正以多個標的進行拍賣。
羊城晚報:從拍賣公司角度,類似情況可否減少或避免?
許習文:在「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台」上,查不到林思進這批藏札的任何信息,委託方對這批藏札也是善意取得的,整批信札上面也沒有四川省圖書館的任何印記。這種情況怎麼辦?
但是我覺得,通過這件事也能傳達出一種很有益的意味,那就是隨著網路越來越發達,信息透明度越來越高,網民的參與度也非常高,相信關注和保護文物的環境會慢慢更好。同時,我們也呼籲全社會都來關注和保護文物,那才是文化之幸。
背景資料
林思進(1874-1953年),字山腴,晚年自號清寂翁,成都華陽人,晚清舉人。曾任內閣中書,成都府中學堂監督,四川省立圖書館館長,華陽縣中校長,成都高等師範學堂、華西大學、成都大學、四川大學教授,四川省通志館總纂。1949年後任川西區各界人士代表會代表、川西行署參事。1952年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著有《中國文學概要》、《華陽縣誌》(編纂)、《清寂堂詩集》、《清寂堂文錄》、《吳游錄》等。
1938年,林思進將黃賓虹、謝無量、陳寶琛、廖平等76位名人寫給他的200多通信札彙編整理為六冊(經折裝,楠木天地板),並親自題籤,是為《魚雁集》。這批書札涉及近代政教文化名人甚多,數量龐大,內容豐富,是極為難得的近代史研究材料。
附:四川省圖書館官方聲明


來源| 羊城晚報、金羊網、羊城派,部分資料來自四川日報
文字|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朱紹傑
校對 | 周勇
審核 |艾渝
簽發 |孫朝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