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方即可關注農林百科
小時候,滿山都是這些「野味」......
酸管
小時候常去山上的,摘來洗洗就嚼它的莖裡面的汁,酸酸的,味道不錯。
冬筍
天冷的時候,長輩們喜歡背著一把鋤頭上山,挖到幾個冬筍就渾身都熱了!拿新鮮的冬筍炒肉,那味道讓人回味無窮!
犁頭草
俗名「犁頭草」,學名杠板歸,葉子可吃,味道酸酸的,把葉子揉爛還可消炎,治無名腫毒。
山竹筍
炒肉炒肉,那是絕頂美味!
映山紅
花瓣可吃,味道酸酸甜甜的。
魚腥草
這個以前都是野生的,田坎上很多。現在很多人種,估計大家都吃過。
蕨菜
俗稱蕨薹,又名如意菜、龍頭菜、貓爪子菜,山區生長的野生蕨菜,無污染、無化肥。
薺菜
又名護生草、稻根子草、地菜、小雞草、地米菜、菱閘菜、花紫菜等,是一種人們喜愛的可食用野菜。
胡蔥
冬天就有了,不過比較細,蔥頭埋在泥土裡,一扯就斷了,因此冬天的胡蔥很少有人扯。到了春天,胡蔥一下就長大了。
烏飯子
這是山上最常見的野果,幾乎滿山遍野都是,其特徵是果實中間有像梅花狀的圖案。吃多了舌頭、牙齒會變烏黑色。果期9-11月,霜打過的最甜啦。
山葡萄
9月中下旬成熟,味甘酸、微澀,性平,無毒。果熟季節,串串圓圓晶瑩的紫葡萄掩映在山野叢林之中,甚為迷人。野生葡萄普遍穗粒均小,產量較低。
猴錘
只是記得猴錘的果實香甜而多汁。
地念
味道還不錯,吃完後舌頭、嘴唇全是黑的……
桃金娘
像一個個縮小版的酒杯,果中有芯,很像一條蟲子,芯外多籽,味道異常甜美。桃金娘熟得紫色的時候最好吃,生津止渴,回味甘甜,舌頭、牙齒也會被染成紫黑色。
茅莓
別稱托盤子、國公、紅梅消、三月泡、茅莓、虎姆(潮州方言)、薅田蔗。
山梨
現代梨的野生種。種類也有很多,個不大,水分中等,多麻點,常長得歪歪扭扭,味道還不錯。
八月瓜
八月瓜又名八月炸,野生果品,因八月果熟開裂而得名。果味香甜,有「土香蕉」之稱。
桑椹
成熟的桑葚酸甜適口,每年4~6月果實成熟時採收,去雜質,晒乾或略蒸後晒乾食用,也可來泡酒。
胡頹子
果實味甜,可生食,也可釀酒和熬糖。莖皮纖維可造紙和人造纖維板。
野山冬瓜
和獼猴桃類似,但是皮上有長長的白毛,長得像冬瓜,所以叫毛冬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