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2022年09月01日21:20:06 熱門 1258

經常聽到一些人說現在上班族隨隨便便都能月薪過萬,月薪低過一萬的工作根本就沒有辦法干,網上甚至在說一個人月薪低過一萬就是個「殘疾」,看到這些很無奈地想笑。

我現在是職業經理人,一萬的薪資算什麼?我現在每月固定薪資部分在3萬以上,綜合下來平均在5萬以上。我自豪了嗎?沒有,一點也沒有開玩笑,而且覺得非常地辛酸。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一、曾經因為偷一個文具盒,被父親打到下不了床

我叫王青山,一個八零後,農村娃,普通二本畢業,個頭普通,長相普通,屬於掉在人堆里讓人找半天都找不到那種類型。

所以說,我就是一個非常非常非常普通的人,無論從個人的先天條件,還是後天的成長曆程來說都是一個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這一點是非常客觀的現實,我對自己一直都是這樣評價,既不會貶低自己,也不會誇大自己。

也和普通人一樣,一身的毛病和缺點,要找自己的亮點,可能得拿著放大鏡找半天才能找到。

家庭條件就不用說了,也非常一般。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90年代蓋的老房子,還保留著

爺爺那輩是鄉村中醫,一輩子雖然沒有做到懸壺濟世那種層次,但是在十里八村也算是德高望重。90年代的時候,本來是有機會能靠著行醫致富的,但是直到後來爺爺去世後,在清理遺物的時候,還曾發現了一堆發黃的賬單。

錢不多,總共算下來也就幾千塊錢,日期倒是很久,幾乎都是93年到96年之間的。

父親是個軍人,退伍之後在家務農,兼顧著做點小生意,但是一直都沒有賺到錢。而且剛退伍回來的時候,家裡條件差,因為妹妹生病(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花了不少錢,一下子讓整個家陷入了雙重困境,妹妹走了後,一家人好幾年都沒有從悲傷中走出來。

而我小時候對父親記憶最深的一件事,是他拿著「武裝帶」抽我。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武裝帶

那還是上小學的時候,因為我看到同學的文具盒好看就給偷走了。可想而知這種幼稚的行為很快就被同學和老師知道了,然後我父親也知道了。結果就是,他抽出皮帶把我抽得差點三天沒下床。

後來父親對我說:「咱家幾輩從來沒有誰偷過人家東西,就是再窮也沒有偷過誰,再有下回,打死你。坑蒙拐騙偷,就沒有比這更丟人的,你干這事,丟人不丟人!」

然後轉身就走了,後來我媽告訴我說他走出門就哭了。

我不知道別人家是什麼情況,也不知道別人家是怎麼教育孩子的,但是那時我父親就是這麼教育我的。

我長這麼大,父親幾乎從來沒有給我講過什麼做人的道理,也幾乎沒有看過我的作業。最多的時候就是一句話:「自己的事自己拿主意,你覺得行就行,就一點,別坑蒙拐騙偷干丟人的事就行。」

所以後來,我一直都記著這件事。

而從上小學到大學,我也一直都是保持著普普通通的水平。也努力了,也勤奮了,但是到最後依然是考入了一個普普通通的二本。

然後畢業,然後投了許多簡歷,跑了很多次人才招聘會,又面試了許多家公司之後,才終於找到一家相對還算對口的工作。

二、拿月薪3000,住地下室,擠地鐵公交,干三個人的活

公司是一家策劃類型的公司,我應聘的崗位是策劃專員,月薪3000,試用期三個月,三險一金,試用期期間工資按照80%發放。有獎金,但是不固定,也就是說看公司效益和部門業績而定。

時間是2009年,按照當時的消費水平,這個工資只能說夠保證基本的生活開支,而且每一筆開支需要精打細算。

因為我不是在北京上的學,屬於一個北漂,在這個工作之前的好一段時間內,一直都在北四環亞運村附近住地下室。

找到這份工作後的一個月後才搬到了地面上,花了800元租了一個隔斷間。那時候是押一付三,為此幾乎將手裡的錢花了個精光。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早晨8點-9點的北京地鐵情形,幾乎所有站都是這樣的

所以,後來即便是出去談業務都是擠公交車擠地鐵,從來不敢、更不捨得打車。吃飯基本都是二十塊錢以下的飯菜,就算這樣,一天下來最少也要四十左右了。

租房800元,吃飯1500元,這就花掉了2300,元,我的工資總共也就3000元。這還沒有算其它的一些瑣碎支出,而實際上扣掉三險一金,最多能夠到手裡的也就2800元。可想而知當時過得多麼緊張了。

試用期期間就不用說了,更低。

那時,窘迫到什麼程度,最真實的寫照就是:不敢處對象,也不敢和同事聚餐。

不用問為什麼,沒有錢,什麼都不要亂想。

在試用期三個月期間最擔心的只有一個問題,那就是趕緊轉正,別讓公司因為自己表現不好解聘了。

所以,那一段時間,每天我第一個到公司,最後一個離開公司。見到同事滿面笑容,任誰有個需要跑腿的,但凡叫到我,我立馬就會去趕緊辦。而且一絲不苟地去辦,不能出現一點問題。

領導交代下來的工作,不管多晚,當天的事情必須當天完成。

別人在背後議論領導,說同事的壞話的時候,我盡量遠離。有時候在一起,也最多笑笑。

唯一想的就是怎麼把工作做好,把策劃案做好,趕緊轉正,然後盡量地多拿些獎金來改變現狀。

什麼人生理想根本不在考慮範圍之內,抱怨牢騷從來也不敢發,這些對我來說統統都沒有用。

當一個人能夠從容地和你談人生理想的時候,大多情況是這個人已經衣食無憂。當一個人給你抱怨發牢騷的時候,大多的情況是得到了一些,還有一些想得到而得不到。

但是當一個人窘迫到像我這種程度的時候,就會發現根本沒有時間來思考這些。

在公司里,工作多到夠你忙到沒有時間思考,當然有很多一部分不是屬於我的。除去領導安排的之外,還有一些是老同事讓你「幫忙」的。

比如說同是策劃組的老張,有時候在快下班的時候發過來一個案子,然後對我說:「兄弟,幫我審一下,沒有什麼太複雜的東西,你就幫我校正一下案子里的錯別字,順帶看一下前後邏輯架構,對了,還有排版。我晚上有約會,幫個忙。」

面對這種情況,我連連點頭答應。不是有句話叫做「別人讓你幫忙,那是信任你,看得起你嗎?」

第一次我接到這種事的時候,想得有點簡單了,不就是校正錯別字、語句通順和排版嗎?用不了多少時間。

但是當我去做的時候才發現我錯了,如果只是一篇文字類型的策劃稿還好,但是如果是一個PPT的話,那簡直就是一個災難。

但是既然接了,那就把活干明白。

三、初入職場最大的心愿就是不被辭退

第一次「幫忙」為了不出現問題,我用了幾乎快6個小時,熬到半夜十二點。文字的校正和語句的通順是最為簡單的,而最麻煩和最困難的是整個策劃案的邏輯架構和排版。尤其是在排版上面,需要各種各樣的素材,還要考慮畫面的簡潔和美觀,所需要的時間就更多了。

這還是最為核心的,最為核心的是一個案子的創意要一定要貼合需求方的使用需求。如果不是自己負責的案子,很難了解到的。

你不可能憑空想像,也不可能隨意發揮,一切脫離實際需求的策劃方案都是扯淡。

但是對於老張這種「幫忙」,我只能儘可能地修正。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第二天拿給老張的時候,老張眼睛都亮了,拍著我的肩膀說:「行啊,兄弟,沒看出來,這PPT給你做得,漂亮!中午哥們請吃飯!」

說著就拿著方案去彙報了,出來的時候一臉的喜悅之色,我跟著也開心。我這樣一個新員工,現在在公司里最需要的就是被人認同,能夠得到同事和領導的認可。

只有這樣才能體驗出來自己的能力和價值,當然最終的目的是被公司留下來,然後轉正,掙到更多的薪水。

這是我那時候唯一想的,至於累點,無所謂。

反正閑著不也是閑著嗎?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之後的時間裡老張不斷地讓我幫他做這一類的工作,我當然是來者不拒,第一他是老員工,第二我閑著。

除了老張之外,活動部門的同事也是一樣,幾乎每場活動我都會被「抓壯丁」。

整個部門加上當時的領導一共就9個人,我、老張,還有一個女同事何潔是一個組,都是做策劃。平面設計師三個人,兩個男生,一個女生,其餘兩個負責活動和外聯。

活動不是天天有,但是一旦做活動,開發布會、媒體會等一些活動的時候就人手不夠。這個時候活動組的老李就會抓我的壯丁,特別是搭建布場的時候。

因為很多活動舉辦都是在五星級酒店,所以搭建布場的時候大多都會在晚上,而且由於酒店的規定,一般都要在晚上8點之後才能進場。所以從進場到搭建,再到調試和最後的綵排,幾乎趕上這樣的活動,都是通宵。

也就是因為如此,需要有人全程進行協調和監督。協調是協調酒店方和搭建方,確保搭建布場的順利,不要出現一些溝通不暢的情況;監督是主要的監督搭建方,不要出現質量問題,以防止在活動過程出現一些如屏幕卡頓、音響失音、燈光效果不佳而導致的現場環節不流暢的問題。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活動布場調試現場

這些都不是什麼大事,但是每一個細節都需要反覆地確認,更難熬的就是深夜工作。

所以碰到這種事情,作為一個新入職的員工,我自然就是要從頭頂到尾。

雖然這些事本不應該是我來負責,但是到了最後就發現,我幾乎就成了很多活動之中跑得最頻繁的那個,自然也是熬夜最多的那個。

老李有時候就拍著我的肩膀說:「年輕人啊,就是精力好。」

我報之一笑,也沒有覺得什麼。

三個月的試用期在這種忙碌之中很快就過去了,基於我這麼勤奮,總算是得到了公司的認可轉正了,而且還拿到了三千多塊的獎金。

轉正的那一晚,我自己回到住處,開了兩瓶啤酒,喝得酩酊大醉。

沒錯,我酒量是真的不咋樣。

四、職場遭遇「心機」同事,她給我結結實實上了一課

轉正之後,我工作起來更為賣力,畢竟工資仍舊只有3000塊,扣掉三險一金之後,也就2800塊。僅僅能夠保證我在這個城市的基本生活,還沒有到能改善生活的地步。

那時候父親時常打來電話問我怎麼樣,手裡的錢夠不夠用?需不需要再給我打點錢?

每當這時候我就很尷尬,錢的確不夠用,但是不能開口。

自己從小到大從來只是索要,還沒有給家裡做過什麼,現在已經畢業走向工作崗位,再問家裡要錢,那真的是有點讓人情何以堪。

所以,每次都會說「放心,夠用,挺好的」,有時候還想說些別的,但是又說不出口,畢竟手裡沒錢,就是買點東西,給家裡打點錢是拿不出來的。

越是年齡大,越會有些東西在不經意之間觸動到內心。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那時跑的最多的是798藝術區,這是798藝術區的隨拍

於是,當時就一個想法,一定得努力,再努力點,多掙點錢,改善現狀,也能幫貼一些家裡。

公司的工作做得越來越順手,老張他們仍舊不斷地將案子交給我來做,而且比之前更頻繁,有時候往往就發來一個大綱,剩下的全部交給我做。

我仍然樂此不疲地做著,時常熬到半夜。幾乎沒有時間來思考自己為什麼這麼做,可能是因為後知後覺,也可能是不知道該怎麼拒絕別人。

但是也有一點好處,就是老張在提案的時候,幾乎都會帶上我。這讓我接觸了許多行業,也接觸了許多甲方。

一次兩次,次數多了,漸漸地知道更多的東西。

另外一個現象就是因為很多案子都是由我代替老張做的,所以在提案的時候,從最初老張進行提案,到最後變成了我來做現場的講演,老張在後面做補充。

那時候雖然累,但是到了後來,才知道是真正的學了不少東西。也為我之後的工作,打下了一個紮實的基礎。

一次提案回到公司之後,何潔悄悄對我說:「小山,你是不是有點傻?」

我一愣,問她:「怎麼了?」

何潔說:「你天天這麼忙得沒日沒夜的替老張做方案,他倒是閑得天天跑去喝咖啡摸魚去了。你拿多少工資,他拿多少工資?你幫他幹活,案子成了之後分你多少獎金?」

我一時愣住,何潔說的話第一次讓我心裡覺得有些失衡。

這時,何潔又說:「你啊,就是有點傻,你進公司都快一年了吧?你想想從你進公司里來,替他做了多少案子。他呢?給你什麼好處了?對了,聽說老張都要提成部門經理了。你呢,一個月還是3000塊底薪吧?要我說,要是沒有你幫他啊,他真夠嗆能成為部門經理。以前,他多懶啊,你看你都快成了工具人了。」

我又愣住,一時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回想過去,似乎是這樣。從我入職到現在,幾乎每周都在替老張做方案,當然剛剛入職的時候,是他帶我的,我覺得這也是應該的,是以一種學習的姿態來的。

但是現在經過何潔這麼一說,我心裡真的有點失衡。

而何潔說得沒錯,一個月後快年終的時候,原部門經理升職調任,老張成為了部門新經理。而我仍然是一個策劃專員,薪資雖然調整了,但是只增加了500塊。但是老張現在讓我去做案子再不是讓我「幫忙」,而是一種理所當然的工作安排。

這時候我已經在公司里待了將近一年的時間,非常客觀地講,部門裡面所有的事情我都能辦得下來。從策劃方案到業務提案,從活動籌建到舉辦,從品牌運營到市場推廣,我都能一個人完成。

這不是因為我多聰明,而是這一年來,每一件事我都反反覆復地做過上百遍。毫不誇張地說,有很多東西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就像肌肉記憶一樣。

但是,我每月的底薪只是從最初的3000元微微的提升到了3500元。雖然有獎金,但是並不多,每月的收入基本就在5000元左右。在2010年前後,這個薪資只是一個平均水平,放在北京仍然只是在維持生計的平均線上。

老張被提為部門經理,何潔在背後說了不少,我的心理開始失衡。憑什麼,為什麼我這麼辛苦就拿這一點錢?

他們的活有三分之一都是我做的,我得到什麼好處了嗎?

同樣的都是一個公司,一個部門,為什麼別人出入能開車,我卻擠地鐵?為什麼別人穿名牌,我買一件200塊錢的外套都不捨得?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那時候看布展通常熬到凌晨3點後,有時候通宵

何潔有一天對我說:「小山,你是有點傻啊。跟著他們跑半年活動了,還沒明白?做活動找供應商是有回扣的,印刷物料、做禮品也都是一樣。做一場活動下來,那兩個小子至少一個人能拿到一萬塊錢的灰色收入。」

我一驚,何潔說得這一點我不是不知道,我只是沒有想到會有這麼多。

我問何潔:「這麼多呢?」

何潔不屑一笑,搖搖頭道:「你以為呢?場地費用因為是五星級酒店,價格比較透明,不好操作。但是找一個舞美公司,那價格不是隨意談嗎?這麼給你說吧,一個舞美公司除去人工之外,那些設備放著也是放著,給他們10萬能做一場活動,給5萬也不會效果差哪裡去。所以,那中間的差價都去哪裡了?還不是落盡他倆的口袋裡了?你沒看每次活動之後,他倆又是請我們吃飯,又是請我們唱歌的嗎?你以為他們花的是自己的錢啊?」

我恍然大悟,隨後又問何潔:「姐,超過5000塊就算受賄啊,這要是被公司發現起訴了,可能就是面臨刑事責任的。」

何潔不屑地搖頭笑了,看著我說道:「你是有點笨!你不知道什麼叫做『潛規則』嗎?就像那些導演有幾個因為和小明星的事情坐牢的?」

演藝圈很亂眾所周知,只要解開一角,就像是糞坑一樣的臭,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沒有想到的是,職場中的這種「潛規則」也這麼嚴重。

果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而且聽何潔說,老張、包括之前的部門經理,現在已經升職為部門總監的前任經理都有分成。拿不到錢的只有像我這樣的新員工,就算是何潔也有一份,但是不多,少得可憐罷了。

知道了這些之後,我突然發現自己的動力並沒有以前那樣飽滿了。在工作的時候,尤其在做活動的時候不會再那麼主動積極了。

五、因為「貪心」,被公司辭退

一次活動時,按照公司流程要進行三家招標。這種比價招標當然就是一個形式,所以負責活動的兩個同事也沒有放在心上,就讓我去見一下供應商。

三家供應商的資料放在我面前,還有相應的報價方案,我看了之後就和他們簡單的聊了一下。

第一家供應商報價17萬,第二家供應商報價15萬,第三家最便宜,報價只有13萬。

而三家所提供的舞美設備幾乎一樣,從大屏到燈光,從主持人到模特,幾乎都沒有區別。我知道這就是一次形式,就和他們簡單地聊了一下,因為最後所使用的供應商根本就不在這三家之中。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活動布場現場

聊完之後本想趕緊打發了他們,但是在送走兩家供應商之後,去送最後一家供應商的時候,何潔突然進來了,然後對我說:「小山,這位是我朋友,做事什麼的都特別認真負責,而且價格也便宜,多少來著?15萬是吧?」

何潔說著轉頭問這個供應商,對方是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女生,很成熟的那種女性,連忙配合著她說:「是,價格可談,王經理,您負責這個活動,您說多少就是多少,都好商量。」

我一看形勢也知道兩人在表演,就對何潔直接說道:「姐,你也知道這活動根本就不是我負責的,我這就是幫別人來走一個形式,我做不了主的。」

何潔這時候有點不屑地說道:「小山,不是姐說你,活都讓你幹了,好處一點沒落到,姐都替你不值得。你這樣,不管行不行,你不是要寫比價評估報告嗎?咱就按照客觀實際情況寫了彙報給領導,讓領導來定,別什麼事情都幹了,反倒是讓他們白佔便宜,一天當誰是傻子呢?再說了,小山,姐也不是誇你貶低他們,就這種活動,大大小小的,你一個人頂他們一群人。那一次不是你張羅,策劃案是你出的,現場是你盯得,布場搭建,活動舉辦都是你全程盯下來的,怎麼活都讓你一個人幹了,就不能在這個事上做主呢?」

我聽何潔這麼一說,心裡覺得還真的是這樣。但是公司各有崗位,各司其職,我畢竟就是代替別人來走形式的。雖然我心裡也這麼想,但是仍舊猶豫了一下。

我不想爭這個事情,雖然我缺錢,但是要是從這個上面拿錢,總是有一種心虛的感覺。

誰知道就這時候,供應商笑著說:「王經理,您多費點心。我們也是一個剛起步的公司,說實話這個行業里真的是競爭太激烈了,都不容易。不過我理解您,這麼樣吧,就麻煩王經理幫我們做個推薦,哪怕這次不成,以後我們也可以有個機會,您看行吧?」

她一邊說著話,一邊將一個厚厚的信封順著桌子推了過來。根本不用想,裡面肯定是錢,而且看厚度怎麼也得一萬塊吧。

我一時心砰砰直跳,辦公室里沒有攝像頭,也沒有別的同事,我當時真得想拿,但是我不敢。不管怎麼樣,我的心還是動了。

我說:「這樣,這次我會做個客觀的評估報告給到我們經理,至於結果怎麼樣,那要看領導怎麼說了。」

供應商連聲說「謝謝」,一邊又將信封往我這推了推,我看了一眼,還是站起來轉身走了。

等到回到工位上的時候,何潔悄悄走過來拉開我的抽屜把信封放進去,若無其事地笑笑:「都是小事,放心,沒事。你寫你的報告,如實客觀寫就行。」

然後將抽屜又替我合上,一切行雲流水。

我「嗯」了一聲,「客觀」地將三家供應商的評估報告寫好了,然後轉給何潔看了一眼,她點點頭又在上面略加修改了一下。等一切都定完了之後,部門召開會議,討論的主要內容並不是使用哪家供應商,而是對活動流程的整體梳理,使用哪家供應商的事情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環節。

但是沒有想到的一點是,在會議召開的時候,採購部門以及行政部門參與進來了。

以前也有這樣的情況,但是他們一般不會過問,往往就要一個評估報告,而這一次莫名其妙的是兩個部門的同事全程參與,並重點認真審核了供應商的具體情況。

兩個負責活動的同事將經常使用的那兩家供應商做了詳細的彙報,而我則是做了另外三家供應商情況的介紹。

結果很明顯,經常使用的那兩家供應商的報價都在20萬以上,而我這邊的這三家供應商最高的才是17萬。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那時候做活動時候的現場

這些並沒有太過尷尬的,但是當所有物料、設備清單進行比對的時候,負責採購和行政的人事反問為什麼同樣的物料,同樣的設備會有這麼大的差別?兩個負責活動的同事一時有些尷尬。

職場上就怕的是「認真」這兩個字,兩個負責活動的同事面對質問做出了一些貌似合理,但是大家都心知肚明的解釋,所以無效。

最後採用的供應商,正是何潔的朋友,也就是那個美女供應商。

會後,兩個負責活動的同事看我的眼神完全變了,能夠非常明顯地感覺到一種「仇視」。

何潔絲毫不在意地對我說:「沒事,你等著看吧。」

我一愣,沒明白什麼意思。但是沒用一天我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

到了下午兩個負責活動的同事便被人事部門叫去談話了,等兩人回來的時候都是一臉鐵青,幾乎看著我罵道:「在人背後捅刀子不覺得卑鄙嗎?」

我一時愕然,沒有反應過來,我只是做了一個客觀評估報告,這叫背後捅刀子?

但是很快我就知道了怎麼回事,人事部接到投訴,投訴的內容就是兩個負責活動的同事「受賄」,利用活動對公司進行虛假報賬、竊取公司資產等等。

而且通過採購部門和行政部門的核對之後,發現歷往的活動過程都存在這樣的問題。於是對兩人的處理結果就是:要麼主動請辭,要麼被開除並追究法律責任。

解釋是解釋不清楚的,人事部追查也是追查不清楚的。這種處理結果得到老張,以及前任部門經理、現任部門總監的一致同意,而且兩人也深刻檢討了自己在工作之中的管理存在監督不力的失誤。

尤其是前任部門經理、現任部門總監還主動地找到老張談話。談話的詳細內容不得而知,但是兩個負責活動的同事在第二天就辦理了離職手續,離開了公司。

六、真相就是給你好好上一課

我根本沒有想到一次活動供應商的評估彙報竟然產生這種連鎖反應,一時間有些沒有反應過來。但是更沒有讓我想到的是,更為嚴重的後果還在後面。而這一次承受後果的人,是我自己!

兩個負責活動的同事離職後,這次活動由我全面負責,帶著兩個新來的實習生。不因為別的,整個部門裡沒有人比我再熟悉這個流程的。

這期間何潔時常過來和我聊天,有時候買一堆零食,但是這個時候我莫名奇妙地從她身上感覺到一股冷意。明明有時候她笑得很燦爛的時候,但我總是有種冷意。

我也說不清這種感覺是怎麼來的,但是我很快就知道了。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活動時的隨手禮

因為這次活動做砸了,在籌備布場、現場排練都沒有任何紕漏的情況之下,活動當天還是意外出現了一塊大屏滅掉,而導致整個活動過程的演講像是打上了一個馬賽克。

活動結束之後,我被老張叫到辦公室里狠狠地責罵了一頓。老張問我是怎麼回事?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到了最後又問我一個問題:「你是不是收了供應商的錢了?」

我無言以對,我收了,還是沒有收?

沒收?錢在抽屜里放著呢。

收了?我是想過,但是的確不是我親手收的。

但是不管怎麼樣,我默認了。而這種情況的出現,完全是意想不到的。

接下來更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出現了,人事部找我談話,然後找老張談話。

找我談話的話題只有兩個:第一,我是不是收了供應商的錢?第二,作為一個平時表現良好的員工,為什麼會這樣做?直屬領導是否知情?

找老張談話的話題我不知道,但是結果很快就公布了。

老張在任不到一年期間,連續多次出現管理問題,所以無論從責任心上,還是從管理能力上都存在重大的缺陷。公司給他的處理也有兩個選擇,第一、通告批評、取消年度獎金,並進行降職處理;第二、自動請辭。

老張選擇了後者。

在走之前,老張又找我談了一次話,我覺得很慚愧,然後將所有的事情都告訴了老張。

老張聽完之後,無奈地搖頭苦笑了一聲,然後點點頭對我說:「小山,你是個好孩子,這一年你學得很快。無論是從方案策劃,還是從談判提案,再或者是活動的籌辦,部門裡大大小小的事情你都做得非常穩。原本我是打算提你做部門的主管,和人事部門也提了,就等到這次活動結束之後就做述職呢。可惜……」

我一時語結,心中百感交集,老張又搖搖頭拍拍我肩膀說:「職場啊,有時候可能就是這樣。但是不管怎麼樣,我還是想著你能像以前那樣,光明正大的掙錢,學,要學好的東西,不要學那些歪的。一個人只有正直、坦誠,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和尊重。可能一時會遭遇不公,但是時間會證明一切的。」

這是老張這一年多來給我說得最多的一次,也是最正式的一次,更是影響到我之後職業生涯的一次談話。

老張離職了,何潔代管整個部門,而我在老張離職的一周之後也選擇了離職。

唯一勝出的人似乎只有何潔,她也給我結結實實地上了一課。

七、入職新公司

第一份工作我做了大概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學到了不少東西,身體力行的體驗了什麼是職場。

因為工作的原因,也接觸了各行各業的人。

在2009年到2011年這將近兩年的時間裡,我的薪資水平從最初的3000元漲到了3500元,加上一些獎金,最高的時候也沒有超過8000元。而面對一些灰色收入,我差一點就一腳邁進了這個灰色地帶。

這個薪資水平在北京這個城市仍然只是在溫飽線上徘徊,一年到頭,無論怎麼忙也不會有積蓄。

2011年下半年,我入職了新公司,同樣是一家策劃類型的公司。熟悉的行業,熟悉的專業,一切都是熟悉的。

基於之前的工作經驗,我嘗試面試了這家公司的策劃主管崗位。很幸運的是,我成功了。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公司仰望視角

更幸運的是,這家公司正值業務蓬勃發展期的階段,月薪給到了6000元,而且是14薪,每月有績效提成,年中和年終都還有額外的獎金。

一個公司發展成什麼樣子,取決於它的文化和使命。

在以前,我覺得這是一句空談,但是在到了這家公司之後,我才有了切身體會。

每個人都有足夠的空間,公司也給了一定的試錯時間,對於我來說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它會給到你足夠的績效提成。

只要你足夠努力認真,能夠把自己手裡的案子做得漂亮,那你就會得到相應的回報。

而這個時候,6000元每月的底薪加上績效提成,已經足夠保證我生活上的一些改善。而這種氛圍所帶來的正面影響是,所有人幾乎都在朝著一個方向奔跑,而無暇顧及其他的東西。

鮮少有人再會去花費精力用在一場活動的灰色收入上,當然,這種情形肯定會存在,但是公司嚴格的管理制度也同時存在。

而另外一個非常明確的就是各司其職,標準化的管理、系統化的工作,還有合理化的創新,這些讓人能夠感覺到這個公司是在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發展。

我是一個農村娃,不懂得那麼多的大道理,但是感受到了這一種氛圍之後,便更加的努力。我很清楚地知道這樣的機會對我來說並不多,所以更加珍惜。

在公司上班一年之後,我升為策劃經理,帶著7個人的小團隊。從原來的每月6000元的底薪提升到8500元每月,加上各種補貼,以及業績提成,每月平均下來在12000元左右。

回頭望去,從來北京到現在已經將三年有餘的時間,我從一個只拿3000元月薪的職場新人,慢慢地成長為一個職場老員工,平均月薪終於破萬!

這三年的時間裡,我住過地下室,每天為了不遲到早起半小時擠公交擠地鐵,為了做好手上的每一件策劃案,熬到凌晨的日子不計其數,直到三年後我才算月薪過萬。

和別人相比較,我不僅絲毫沒有覺得自己有哪裡優秀,更沒有覺得自己智商和情商高,還覺得自己有些笨,但是唯一能夠讓我覺得欣慰的是,這些都是一步步腳踏實地走過來的。而老張之前對我所說的那些話,一直在影響著我。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北京寒冬街頭

在這三年的時間裡我面對那樣的事情很多次,也猶豫過,但是最終還是堅定了自己。偶爾想起來小時候被父親拿著皮帶打的場景,想起來父親流淚,心中覺得還是踏實一點好。

有多少本事,就掙多少錢,窮點不要緊,但是不能坑蒙拐騙偷。過得瀟洒不瀟洒,最後是取決於自己是否心安。

在背後不知道被多少人罵過又傻又笨,但是我始終報之一笑。

《勸學》中講「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什麼事情都是靠著自身的積累。

又如古語所說「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合抱之木,生於毫末」,所以無論是好,還是壞,對於自身來說,是積累,也是選擇。

八、從月薪1萬到月薪3萬,我只用了三個月

升職之後第二個月,公司接到了一個案子,因為不大,而且對方還是一個非常傳統行業中的起步類型公司,所以沒有人願意做。

可能也是因為我剛剛升職,案子便到了我這裡。我詳細的了解一下,覺得可以嘗試著做,便約了一下對方,等到見到對方,沒有想到竟然也是一個85年的女生。

之所以說沒有想到,是因為這個行業是傳統的裝修行業,而且她是創業老闆。

她叫胡楊,戴著眼鏡,人看起來很有氣質,談吐清晰,思維縝密。

從1993年左右開始,北京的裝修市場便已經開始逐漸地由一些裝修游擊隊走向公司化運營,但是大多都是一些蘇皖一帶的工人做起來的。而到了2011年之後,北京裝修公司已經不下上萬家,年產值上億的裝修公司也有十幾家了。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實地調研

但是從事這個行業的,男性佔據了絕大多數,裝飾公司的老闆幾乎都是男性。像她這樣的一個85年的女生投身這種傳統的行業,干男人才願意乾的活,真的太少見了。

她詳細地和我聊了一下目前的市場現狀,大概的意思就是現在的裝修市場同質化非常嚴重,無論是大的公司,還是小的公司,其實都差不多。工人都是通用的工人,產品都是同樣的產品,施工體系也是一樣,唯一不同就是品牌的知名度和推廣度。

她在這個行業里做過三年多的設計師,有一定的客戶資源和渠道,也精通裝修公司的商業運營模式,但是唯一缺少的就是怎麼將自己的品牌推向市場。

這也是她找到我們的原因,她認為專業的事還是要有專業的人來做。找我們之前,她嘗試自己去做了市場推廣,效果有,但是不佳。所以,她想藉助外力,也不想花太多的經歷在自己不擅長的事情上。

另外一點客觀的情況就是:公司規模不大,所以能夠投入的推廣費用不會太多,同樣,能夠給到我們的報酬也比以往接到的案子要少很多(同等類型的)。但是,她表示會以另外的一種方式付給我們一部分報酬。

分兩個方面:第一、合作期間業務增長量的5%將作為策劃費用支付給我我們;第二、可以將這部分費用作為我們以後辦公室裝修使用。

順帶著,我們內部所有的員工如果有家庭裝修,他們公司可以承接下來,全部以8折進行收費(包含主材),另外所有與我們合作的客戶,可以拿到他們公司85折的裝修折扣。

我剛開始聽得還是非常認真的,等到聽到最後就笑了,這哪是找我們做什麼策劃方案,這分明就是來營銷我們的啊。

她也笑了,說:「王經理,這是雙贏。我找你們做策劃方案是發自真心的,而我們目前費用不足也是客觀事實。後面所提出的兩種支付方式您可以看做是我的一種自我營銷模式,但是這的確是雙贏的。你覺得呢?」

我笑著點點頭,然後說可以嘗試一下。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當時做的小方案

在經過一個多星期的市場調查之後,我再次約了她,開門見山地對她說了我的想法:「目前北京市場裝飾公司可以說是魚龍混雜,基本的情況就是產品一樣,工人通用,這些我不用說了,你比我了解的清楚。」

她點點頭,我繼續說:「市場推廣上面,大公司有資金和人員優勢,所以就會有價格優勢。小公司因為沒有這兩方面的優勢,所以價格成本和人員會被反向拉升。所以,大公司所推出的價格和小公司推出的價格幾乎是一樣,但是利潤空間卻是不能同日而語。」

她再次點頭,表示認同。「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推一個3萬9的套餐只能賺到25%的利潤,而大公司卻能賺到45%的利潤的一個原因。但是大公司已經有品牌,老百姓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選擇他們是可靠的,而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我在調研中也發現了這個問題,一樣的東西,一樣的施工,大公司的確要比小公司貴15%左右,甚至更高。但是,他們所說推廣出去的一些東西,比如售後,比如響應時間和質量保證,其實與剛起步的公司幾乎等同,甚至更差。

對這些有了共同的認知之後,我便開始說我的構想:「我是這麼想的,目前你們拿價格競爭,優勢並不大。畢竟你們從供應鏈整合上處於劣勢,品牌知名度不高,受眾的認知比較差。而我經過這一段時間地調研之後發現另外一個問題,就是無論是哪一類的公司,在目前來說最大的困難點是如何取得客戶的信任。」

她點點頭,我繼續往下說道:「品牌從推廣到認知,再到最後的認可,是需要一個過程,而這個過程也就是如何讓你的客戶對你信任。這一點是常識,要想讓老百姓信任你,那麼你就必須坦誠,坦誠的站在他們的角度上來思考問題。所以,我的規劃就是把你們公司推廣出來的『裝修套餐』進行透明化,包括施工體系,以及利潤分配都要透明化。」

胡楊微微一愣,但是眼睛卻是一亮,隨後問了一個問題:「那不就等於把我們自己的包裝撕開,全部裸露在客戶面前嗎?」

我點點頭,笑道:「可以這麼說,目前市場上推出的『一站式』『全包式』的裝修套餐水分太大,這種營銷做得越好,其實也就是欺騙度越高,當然從一定程度上講,國內的營銷80%都帶有欺騙的成分。當然這些公司在一定的階段內運營的好的話會取得很高的利潤,但是你不可能永遠欺騙市場,永遠欺騙老百姓。所以,我覺得如果想做的長遠,把品牌做好,那就嘗試著『透明化』自己。而且,我可以斷定的是,這個將會是一個趨勢,今天你不做,總有一天別人也會去做。」

我將我的思路說完之後,胡楊考慮很久,她擔心兩點:第一、這麼做等於破壞行業的規則;第二、透明化之後以後再想「包裝」回去就很難。

但是最後她還是決定去嘗試。

我帶著小團隊又用了一周的時間將全部的方案做好,然後和她詳細的溝通每一步如何去做。並在第一個月的時間內,輔助他們開品牌發布會、新品發布會、媒介吹風會等等,然後又幫著他們做了一兩場小型的「落地團購」。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2011年幫胡楊做得發布會

在2011年的年底,這些一步步分步驟做下來之後,胡楊的公司竟然在裝修淡季拿到將近兩百個「預訂單」,按照她公司的規模,這些單子已經足夠她們排期到來年的5月份了。

而在一個月之後,因為這個案子的成功。我的小團隊拿到了一筆不菲的獎金,而我自己因為這一個案子,拿到了兩萬二的獎金。

從2009年來到北京,一個月拿3000塊的月薪,到2011年一月拿一萬二的月薪,我用了三年多的時間。而從月薪一萬二突破到三萬以上,我竟然僅僅只用了三個月不到的時間。

後來胡楊找到我說:「從來沒有見過像你這麼優秀的策劃人。」

我非常慚愧地大笑:「千萬別開這種玩笑,要是把北京做策劃的排個名次的話,我的名字絕對在十萬名之後。」

然後認真地說道:「優秀兩個字從來沒有在我身上體現過,我可能就是想到站在別人的角度上考慮,然後做好自己。真的,就這些。再說,一個真正優秀的人能這麼給人打工嗎?掙這點錢?」

胡楊笑了一下,說道:「那看你怎麼看待優秀這兩個字了。」

九、北漂4年掙到40萬,第一件事給父母蓋了兩層小樓

轉眼到了2012年,這一年的時間我還是像往常一樣用心努力的工作。不因為別的,只因為我覺得自己實在是沒有別人那種聰明和運氣,也沒有足夠讓我躺平的家庭,更沒有那種超乎常人的技能和賺錢手段。

所以,我只能選擇自己多幹活,多勤奮一些。

還好的是這一年裡在努力之下比較順利,過往合作過的客戶逐漸地對我信任,願意、或者嘗試將更多的案子交給我做。而面對別人的信任,我能夠回報給他們的只有「用心」二字。

用心做好每一件策劃案,用心落實好每一場活動,用心對待每一個人,最後,用心做好自己。

而我也得到了回報,平均下來每月都能拿到3萬以上的薪酬(包括獎金部分)。

當然,這個不是最重要,最重要的是合作過的客戶的「信任」。

我覺得這個比什麼都值得,而我最引以為傲,同樣也引以為「戒」的就是客戶往往拍著我肩膀說:「青山,交給你,我放心。」

2012年年底,我看了一下自己的存款,竟然有40萬多了。過年回家時,我和父親聊了一下,想要在老家蓋上一個小二層給他們居住。

父親堅決不蓋,說我不在家,老房足夠他們住了,而且舒服。我笑著對父親說:「蓋吧,以後我結婚不也得住嗎?」

父親這才同意,我拿出來30萬給了父親,蓋起了一棟小二層。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農村二層小樓

回到北京後,我依舊如以往一樣的工作。又經過將近一年的時間,公司人事找我談話,這一次談話的結果就是升職。

我原本以為,以我的業績至少還要再等半年才可能有這樣的機會,但是人事部副總對我說:「你預估的沒錯,只是有個意外。董事長在某次開會的時候聽到一個老朋友對你的誇讚,就留意到了你。人事部對你觀察過,也對你歷往的工作做了核查,以及對你這些年合作過的客戶做過回訪,我們得到的回復就是你的口碑很好,客戶對你信任,那也就等於對公司很信任。你為公司贏得了信譽,也為你自己贏得了信譽。董事長說如果這樣的人不被公司重用,那什麼樣的人才能被公司重用?」

我有些驚訝,沒有想到會有這種插曲。不過,很快人事部的任命通知就下來了,我被提為公司的營銷總監。

薪酬自然翻了上去,而需要負責的工作更多了。

四年後,2017年的年底,我非常非常幸運地抽到了號,然後在公司和一個曾經服務過的房地產商的幫助下,以一個比較優惠的價格在南四壞邊買了一套不足120㎡的小三居,而幫我設計裝修房屋的不是別人,正是胡楊。

從2009年到2017年,回頭望去,我北漂了將近十年,才終於在這個城市有了一片安身之所。

拿到鑰匙,還是毛坯房的那一晚,我開了兩瓶啤酒,喝得酩酊大醉,然後躺在地板上睡了半宿。沒錯,我的酒量一如既往的還是那麼差。

而今又五年過去了,我已近不惑之年,仍舊還是一個職場打工人,每月拿著看似可觀的月薪,實際上卻並沒有幾人知道這背後的艱辛。

面對一波接著一波的創業浪潮,曾幾何時,我也心動過。也有很多朋友邀請過,他們覺得我值得他們信賴,有人脈資源,但是經過思考,我還是沒有邁出那一步。

不是我不想上進,也不是我已經懶惰,而是我知道自己的性格,知道自己的缺點,我也滿足現在的狀態和生活,這就是我想要的一種生活,我不想因為更多的錢去盲目的沖,更不想因為金錢做一些欺騙。

年近不惑,也終於知道,既不用羨慕別人,也不要誤入歧途,做自己擅長做的事,坦誠對待所有人,即便一時會遭遇各種不公,到最後時間會給你一個公平。

而對於我來說,最好的就是居有定所,夜深心安。

這就是我,王青山,既不聰明,也沒有很高的智商和情商,更沒有富裕的家庭條件,只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職場人,如今還是。

職場:從月薪3000到1萬,我用了三年,從1萬到3萬,我只用3個月 - 天天要聞

諸葛說:對,我就是王青山。本文就是現實寫照,略長。我是一個很普通的人,如文中所寫一致,到現在來說也沒有做到優秀,最多也就是做好了自己。這些年最大的體會,就是坦誠待人,認真做事,做好自己。

可能現在的機會真的非常多,但是我想說的是,在職場上還是要踏踏實實做事,誠誠懇懇做人,可能會在一定的時間內會遇到各種不公,但是時間會告訴你,一個坦誠、認真、有責任心的人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和信任。也能收穫自己想要的東西,生活中應該也是如此。

最後,還是那句話,我不懂太多的大道理,只是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分享給大家,若是對您有那麼一絲幫助,我將不勝榮幸!

(本文由『諸葛孔明沒有燈』原創,並獨家發布與今日頭條。)


#職場加油站#

#職場#

#話說職場#

#職場達人煉成記#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