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不覺得,
最近買紙,好像越來越費錢了?
我常常發現,明明買了一大箱紙,價格幾十,好似便宜,
但拿到手,
發現都是mini版。
這難道不是變相漲價?
實際上,紙業上漲已成為現實。
10月11號 ,玖龍紙業,在一天之內連發了六道漲價函,一時間,洛陽紙貴。
東莞、太倉、天津、泉州、重慶和瀋陽基地將從10月13日和10月18日開始執行新的價格,產品普漲 50 - 150 /噸。
* 圖片來源中紙網
而漲價,早有端倪,
在今年5月及9月期間,多家紙企就曾先後發布過多道漲價函。其中玖龍紙業旗下東莞、太倉、泉州、天津等基地漲價 50-150元/噸左右。
一下子資料爆炸,可能有些朋友還沒反應過來:
玖龍紙業?
不清楚沒關係,但你知道中國張茵嗎?
她被稱為廢紙里的中國首富。
2007年,在《福布斯》的全球億萬富豪排行榜上,她位列第390位,成為當時中國第一位女首富。
而玖龍紙業,就是當時她一手創辦起來的。
目前,它是全球產能排名第二的造紙集團;
同時,它也是中國造紙的龍頭企業,約佔中國紙及紙板總產能14%。
此次龍頭企業帶頭漲價,也就意味著整個紙價市場的普遍上漲。
為啥老漲價啊?
從漲價函中,可以看到,由於」廢紙、煤炭等各種原輔料價格上漲影響「,造成「成本持續上升」。
所以,也是「無奈之舉」!
畢竟這幾年,多事之秋啊。
最近,好巧不巧,遇上電力短缺、拉閘限產,影響了開工率。
不過最要的還是由於原材料進口的問題,由於疫情導致依賴進口紙漿與廢紙供應不足而引發的。
進口的紙漿趕不上大家的用紙需求,供遠小於需,這不價格就要漲嘛!
實際上,造紙業一直以來都在大量進口廢紙。根據公開數據,2019年我國全年累計廢紙漿消耗量為5443萬噸,進口廢紙漿消耗量為2409萬噸。
也就是說,進口廢紙漿消耗量占廢紙漿消耗總量,近四成。
這都趕上要一半啦!
不,這不科學。
想想,從小到大,用最多就是草稿紙了。一本數學草稿紙,不用一個星期就能壽終正寢。
要是我們所有高中生將用過的草稿紙張張疊起,至少也有埃菲爾鐵塔高了吧?
咋還要進口?
不行我把家裡的草稿紙都拿出來捐了!
其實,事情比我們想的要複雜。
雖然這個造紙能用廢紙,但,最基礎的原材料,不還是木材嗎?
而我國的森林覆蓋率並不高。
2020年底,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只有 23.04 %;
而日本達到 64 %,韓國 61 %,加拿大 44 %。
所以,相比較世界上主要製漿造紙國家森林覆蓋率高、原料資源豐富的狀態,
我國國內森林覆蓋率低,從最基礎的原料上就輸在起跑線啦。
第二種,廢紙等再生纖維回收。
因為森林資源非常有限,同時環境保護觀念深入人心,我國近年來開始施行各種措施,推行廢紙的再利用,所以使用廢紙等再生纖維為原料,是目前主要的造紙途徑。
廢紙論量,我國毋庸置疑是巨大的,但是問題在於,我國的廢紙回收率低,只有46.5 %。
* 圖片來源全球造紙行業的廢紙回收截圖
相比較美國,廢紙回收率達到了 66.2 %,澳大利亞高達 77 %。
我國較低的回收率,意味著大量的廢紙都被浪費了。
回收率低跟我們垃圾分類沒有做好有關。畢竟垃圾都沒分類好,要怎麼回收廢紙呢?
而相比國外,比如日本,它的垃圾分類真不必說了,遠近聞名。有非常細緻的分類,部分地區比如「如所澤市」甚至高達70類。;
同時建立了完善的法律制度和體系,保證實施。 國外完善的垃圾分類體系,不單單保證了進口廢紙數量,也保證了質量。
而進口廢紙,在質量有保證的情況下,價格跟國產廢紙卻相差無多。
這跟我國的廢舊物資回收體系還不完善,廢紙收購環節較多有關。
我們常有這樣的經歷,處理快遞盒子,如果太多了,常常會先積累著,路過看到專門收廢品的人,賣給他們。
他們往往背著一個碩大的編織麻袋,手後還拖著一堆紙箱,緩慢地在小巷中走過;
這些往往是拾荒者,拿著這些廢品,到廢品回收點賣紙板。
而廢品回收點,有大有小,小的回收點賣到大的回收站。
這樣整體收購環節繁多,層層加價,難怪最後國產廢紙的價格賣得跟進口的廢紙一樣。
你說價格差不多就算了,重要的是,質量也不如人家啊。
我國目前只對廢紙進行簡單回收,各種廢紙都混合在一起,導致回收再生漿質量參差不齊,而低質量的再生漿,是很難用來製作高檔的紙板和紙。
再加上,2011年國家取消了回收廢紙資源增值稅退稅優惠政策,也加劇了這一局面。
缺乏統一的質量要求和監督標準,這也是一部分原因。
總結一下,廢紙進口,有客觀本身的因為我國森林覆蓋面造成的原材料不足;
也因為國產廢紙因為垃圾分類,標準缺乏,整體產業不規範問題,導致價格偏高,質量參差;而質量穩定,價格相近的進口廢紙,無疑成為造紙商更好的選擇。
但,一直依賴進口總不是一個長期的辦法,看這次疫情就知道了,打擊多大。
所以,國家也一直在努力改變被動的局面。
2017年4月,中央工作會議審核通過了《關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正式掀開了固體廢物進口管控的大幕。
*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新聞截圖
隨後,在進口廢紙領域,國家環保部陸續出台了禁止混雜廢紙進口、、將進口廢紙質量控制標準提高(含雜率降至0.5%)等一系列政策規定。
從2021年起,中國將全面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生態環境部將不再接受固體廢物的進口申請。
在一系列措施下,廢紙凈進口量自 2016 年的 2849.62 萬噸銳減至 2020 年的689.13 萬噸。
但要我說啊,這些還不夠,畢竟我國目前從事廢紙回收的,大部分都是個體私營。
所以如果能適當給予這些個體收購廢品人員一些政策優惠,使廢品回收走上企業化經營之路,這樣更能推動廢紙回收行為的規範化、標準化。
在資源緊缺的時代,真心希望我國的廢紙能夠走上規範化道路,越來越好~
參考資料:
我國廢紙回收率提升至49% 消費日報網
全球造紙行業的廢紙回收 李玉峰
中國造紙工業2020報告 中國造紙協會
廢紙再生纖維與生物技術在纖維回收當中的利用研究 馬志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