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越南水產品加工與出口協會統計,2021年上半年,越南巴沙魚出口企業,按規模排名前15名如下:
2021年,是巴沙魚產業極不平凡的一年,特別是下半年,掌握著全球巴沙魚資源的越南經歷了疫情的沉重打擊,在所有將巴沙魚產品出口到中國的130家巴沙魚企業中,大型企業的經驗以及對未來的預判,對行業有著重要的參考意義。
全球爆發的四輪新冠疫情先後對越南巴沙魚產業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衝擊,據業內人士預測,未來的一年內巴沙魚產業仍然面臨供給短缺、養殖成本上升等重大挑戰。
2021年7月份開始,越南全國實施封鎖,許多加工廠陸續關閉,導致養殖戶無法收魚,只能暫時將魚養在池塘中。然而封鎖解除後,大批大規格巴沙魚湧入市場,超出了美國和歐盟等主要市場的需求規格。
7月份至10月份間,因封鎖和運輸條件限制,越南巴沙魚投苗率低迷,而眼下已過了主要投苗季。
越南農業與農村發展部漁業局局長Tran Dinh Luan先生介紹,越南全國共有 130家巴沙魚孵化場,其中96 家正在運營。6、7、8月的魚苗產量同比分別下降82.7%、70.9% 和20.8%。預計2022年年初加工出口企業將存在原料短缺問題。
此外,2021年前10個月,魚飼料成本上漲了30%,給養殖戶帶來沉重壓力。預計水產飼料的挑戰將持續到2022年,運輸成本居高不下。
就在12月30日,一位貨代告訴新凍派,越南巴沙魚仍面臨著出貨困境。越南至中國的海運費,從先前的1200-1500美金/櫃,漲到了幾千美金(亦有報道稱漲至3000美金/櫃),運輸成本自然是大幅上漲了!而另一方面,疫情之下,缺箱等問題依然嚴重,至少在日增1.3萬病例的越南,這不是短期能解決的問題。
除了海運之外,臨近年關,陸運也並不順暢,廣西東興市累計發現19例確診病例,東興、雲南省河口縣、龍邦口岸、憑祥友誼關等多個邊境口岸加強管理,相繼宣布暫停冷鏈食品通關,陸運陷入停擺。
「缺貨」、「漲價」,仍是巴沙魚產業關鍵詞!
永環集團作為越南最大的巴沙魚生產商和出口商,其出口重心更傾向於美國市場。11月,巴沙魚出口收入在同比、環比兩方面雙雙增長,在美國市場上的收入同比增長了68%,中國市場則僅僅增長了4%。不過,相比於10月份來說,11月,永環出口的巴沙魚產品在中國市場的增長最快,增幅達到60%;其次是歐洲,增幅為49%;美國市場則下降了12%。
永環集團主席Truong Thi Le Khanh在接受福布斯採訪時表示:「公司的生產力比過去提高了10%,得益於對形勢的早期預判,我們有幸控制住了疫情(在工廠蔓延),並不斷分階段擴大生產規模。」
據報道,作為越南巴沙魚產業中的龍頭企業,面對2022年原料短缺以及成本上升的可預見性挑戰,永環集團積極應對生產和出口相關問題,並提出了中長期解決計劃:
01、為了最大限度地減少疫情對加工產能的限制,永環集團所有員工均已接種疫苗;
02、永環集團為員工建造了公寓,其中數百間在封鎖期間被用作臨時宿舍,剩餘部分將建成完整的現代住宅區。在接下來的幾個月內,這不僅是應急計劃的一部分,也是永環集團為員工提供的重要福利之一;
03、保持供給能力和優化生產效率,兩個戰略性新項目將於明年投入運營:一個是新飼料廠將於2022年4月份投產;另一個是高科技孵化場將投入使用。
往產業上游延伸,從源頭把控原料魚的資源,這也是永環在疫情期間還能維持生產的重要原因。
而聚焦目前的情況,在大量缺貨、運輸困難的背景之下,巴沙魚的價格一度連漲幾個月,直至12月初才開始有所緩解,小幅下跌,但近日因陸運口岸擁堵,邊貿不通,正關貿易又面臨高額運費,市場上恐將再次出現「搶魚」潮,批發市場漲價趨勢再起!
文章來源:新凍派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