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治建設40年,除做到「四個堅持」,還積累了這6條重要經驗

2022年07月13日19:51:10 熱門 1079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法治建設不僅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實現法治現代化、建成社會主義法治強國打下了堅實基礎,而且積累了一系列寶貴經驗,形成了一整套科學理論。除了堅持和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堅持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相結合,堅持依法治國與依規治黨有機統一,堅持全面推進與重點突破相協調四條經驗外,還有如下重要經驗。

中國法治建設40年,除做到「四個堅持」,還積累了這6條重要經驗 - 天天要聞

1堅持法治與自治良性互動

自治是指個人或團體管理自身事務並對其行為負責的一種治理形態,它既是社會治理的一種高級形式,也是社會生活的一個價值目標。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決定》,開闢了社會依法自治的嶄新局面。根據民政部2017年3月17日登記數據,全國共有社會組織80.7萬個,其中社會團體約37.4萬個,基金會6397個,民辦非企業單位約42.8萬個。一個上下分權、自我管理、互動良好、運轉有序的社會自治格局正在快速形成。在支持社會組織自治的同時,大力推進社會組織依法自治,具體表現在:一是加快社會組織立法,為社會組織的成立和運行提供明確的法律依據;二是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加大對社會組織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三是推進社會規範建設,完善各種「民間法」、行業協會規範、市民公約、鄉規民約、團體章程等「軟法」性質的社會規範,形成具有多層位階和效力的規範體系。在總結包括「楓橋經驗」在內的社會治理經驗的基礎上,十九大報告明確了新時代社會治理的思想和方略,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2堅持以依憲執政和依憲治國統領依法治國和法治中國建設

憲法是「治國理政的總依據」、「全面依法治國的總依據」、「國家各種制度和法律法規的總依據」。正因為憲法是總章程、根本法、總依據,所以,堅持依法治國首先要堅持依憲治國,堅持依法執政首先要堅持依憲執政。1982年憲法公布施行後,根據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踐和發展,在黨中央領導下,全國人大於1988年、1993年、1999年、2004年、2018年先後5次對其個別條款和部分內容作出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修正,有力推動和加強了我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建設。現行憲法及其歷次修改為法的立改廢釋提供了憲法依據,為跟進憲法修改,我國一系列法律、法規進行了相應的修改完善,同時,依據憲法新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既加快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又推進了社會主義法治現代化。我國憲法以其科學理論、制度優勢和強大權威,統領和引領著全面依法治國和法治中國建設的航程。

3堅持法治與改革雙輪驅動

1978年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有兩大主題,一是改革開放,一是法治建設,這是當年鄧小平同志確立的工作方針,他反覆強調:一手抓改革,一手抓法治。兩大主題有著內在的、相輔相成的必然聯繫:一方面,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產生了對法律的需要,推動了法治的建設和發展;另一方面,法治適應了改革開放的需要,為改革開放保駕護航引航。正如習近平同志指出的,「我們要讓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如鳥之兩翼、車之兩輪,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目標如期實現。」同時,要堅持在法治下推進改革,在改革中完善法治,使改革因法治而得到有效推進,使法治因改革而得到不斷完善;堅持改革決策和立法決策相統一、相銜接,把改革決策同立法決策結合起來,將改革和法治同步推進。

4堅持統籌推進國內法治與國際法治

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是我們黨治國理政的基本理念和基本經驗。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法治建設的成功經驗之一,就是堅持統籌國內法治和國際法治兩個大局。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談判,為我國法律與世界規則銜接、融入法律全球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世貿規則倒逼國內法治改革,我國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開展大規模修法和法規規章清理工作,涉及3000多部法律、法規和部門規章,19萬件地方性法規和規範性文件,推進法律透明化、國際化,統籌運用國內和國際兩個規則體系,有效維護和發展了我國的合法利益,為我國的改革開放和繁榮富強營造出良好的外部法治環境。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審時度勢,統籌推進「兩個法治」,使國內法治和國際法治、全球治理相得益彰,國內法治與國際法治的契合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5堅持頂層設計、科學布局與試點探索、先行先試相結合

在法治改革領域,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加強了對法治改革和法治建設的統一領導和頂層設計,提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總目標、法治中國建設的總路徑。把依法治國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並與「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對接,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緊密連接,為法治建設注入強大動力,彰顯出頂層設計的政治引領、理論導航、行動指南作用。法治改革方案全部由黨中央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統一審議決策,重大改革由中央政治局決定,確保黨中央對法治改革、依法治國的統一領導。在加強統一領導和頂層設計的同時,激勵和支持地方、行業先行先試。各地在先行先試中創造並積累了可複製可推廣的經驗。這些經驗又為黨中央頂層設計提供了實踐基礎和科學依據。

6堅持遵循法治規律與秉持中國法理相一致

中國法治建設和法治改革的一個十分鮮明的特點就是既重視規律又重視法理,遵循法治規律,秉持法理精神。十八大以來,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整個過程中,習近平總書記從規律性上論述厲行法治的必然性,揭示法治的規律性,凝練出重大法治理論命題和學理判斷。在尊重和遵循規律的同時,也秉持了法理精神。我們說的法理,既包括人類社會共同認可的普遍法理,也包括中華傳統法律文化中的法理基因,更應當包括中國革命、建設、改革時期形成的現代法理,特別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法理。新時代的中國法理,集中體現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反覆強調要學會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治國理政,而且要善於運用法理思維和法理話語提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的解釋力、感召力,夯實全面依法治國重大部署和改革方案的法理基礎。在他關於法治的講話和論著中,可以說各篇都有法理金句,通卷閃耀法理珠璣。

(作者張文顯 為中國法學會副會長、學術委員會主任)

來源:北京日報·理論周刊

編輯:RB011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