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考:從及第者與落榜者的角度出發,分析唐朝學子的不同心態

2022年07月13日19:43:03 熱門 1662

久旱逢甘雨,他鄉見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

古人將金榜題名視為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可見百姓對科舉的重視,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科舉制度也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改變了人們的價值觀念,在統治者的推崇及社會環境的影響下,讀書成為了最有價值的一件事。

一、為什麼古代學子執著於科考

1. 士人對國家有種天然的使命感

唐朝建立後,承襲隋朝的科舉制度,打破了魏晉六朝士族門閥用人制度,以其不惟出身的特性吸引了大批知識分子,極大的激發了學子們入仕從政的積極性。每年從各地趕來應考的士人,無不懷揣著鴻鵠之志,希望通過中舉入仕,謀取功名,為國家建功立業。雖然及第不是當官的唯一途徑,但對於寒窗苦讀的學子來說,讀書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現「兼濟天下」的目標,通過科舉入仕,才是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的正途。

古代高考:從及第者與落榜者的角度出發,分析唐朝學子的不同心態 - 天天要聞

2. 統治者對及第者的優待和世人對及第者的尊崇

一旦考中進士,就能成為中高級官員,取得了進入上層社會的資格。皇帝還會親自宴請他們,如「曲江會」、「探花宴」等,唐中宗以後,新中進士還能到慈恩寺大雁塔中題名留念,對於士子來講,這是一份莫大的榮耀。

通過及第為官能被百姓高看一眼,受到他人的禮遇與器重。士子中舉後,身價暴漲,巴結之人也不勝其數。如唐朝進士盧肇原是個窮小子,去科考的路上因家境貧困被袁州刺史羞辱一番,後盧肇中舉歸來,袁州刺史大擺宴席為盧肇接風洗塵,前後態度形成鮮明對比。

二、及第心理

1.志得意滿、極致喜悅

孟郊《登科後》: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或想到他們能光宗耀祖,此後仕途坦蕩、平步青雲,能從平民搖身一變成為貴族,過上錦衣玉食的日子,因此及第之後,學子們的欣喜之情溢於言表。及第詩中,最著名的當屬孟郊的《登科後》,孟郊兩次落第,46歲才進士及第。「春風得意馬蹄金,一日看盡長安花」,其得意之態在詩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古代高考:從及第者與落榜者的角度出發,分析唐朝學子的不同心態 - 天天要聞

也有一些學子志得意滿,感覺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彷彿榮華富貴、出將入相皆如囊中取物,因此目空一切,這一點在學子及第之後所作的詩中也可窺探一二。

唐朝詩人李旭及第後所作《及第後呈朝中知己》:凌晨曉鼓奏嘉音,雷擁龍迎出陸沈。金榜高懸當玉闕,錦衣即著到家林。真珠每被塵泥陷,病鶴多遭螻蟻侵。今日始知天有意,還教雪得一生心。

李旭自比被塵泥埋沒的珍珠,被螻蟻欺辱的病鶴,終於蒼天有眼讓自己得了進士,一雪前恥。這種傲慢的心態在少年得志的年起人中非常普遍,也有些及第學子因此得罪官家。史書記載,唐玄宗在位期間,蕭穎士考中進士,因此自恃才華,目中無人。一次在外喝酒吟詩,正趕上狂風暴雨,蕭穎士趕忙找地方躲雨,恰巧碰到一位身穿紫衣的老人,蕭穎士看老人散漫的樣子,便出言不遜,後看到老人帶了隨行侍衛,便急忙打聽老人身份。後來知道老人是吏部尚書,自知犯下大錯。為了謝罪,蕭穎士求見了老人好幾次,老人都沒有接見他,後又寫了長文表示歉意,老人這才接見了他並把它責備了一頓。

古代高考:從及第者與落榜者的角度出發,分析唐朝學子的不同心態 - 天天要聞

蕭穎士

2.揚眉吐氣,一雪前恥

唐朝是以考試和推薦相結合的辦法進行選官,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朝中官員更容易左右科舉結果。天寶二年,唐玄宗忙著享樂,便將科舉事宜交給禮部尚書李林甫負責,李林甫又將科舉事宜交給手下宋遙和苗晉卿負責。剛好這一年皇帝的寵臣張倚的兒子張奭參加科考,宋遙和苗晉卿為了巴結張倚,便將交白卷的張奭列為第一名,而其他有真才實學的青年才俊只能屈居其後。

除了這種情況,在學子們準備參加科考的時,也會因家境貧窮而遭人白眼。一同去參加科考的倆學子黃坡和盧肇均為舉人,因黃坡家境殷實盧肇家境貧寒,袁州刺史成應元眼淺勢力,大擺筵席為黃坡踐行,而把盧肇晾在一邊。後來盧肇高中狀元衣錦還鄉,成應元又大擺筵席為盧肇接風洗塵。盧肇還專門寫了一首《競渡詩》暗諷阿諛奉承的小人。

因科考前遭遇不公、被忽視冷落,所以學子及第之後,不免覺得一雪前恥。

3.悲喜交加,感慨萬千

士人及第之後,除了極致的喜悅,還有一些讀書人則是悲喜交加,感慨萬千。為了及第,他們遠離家鄉寄人籬下,遭受他們冷眼,也有一些寒門學子在半路上窮困潦倒,客死異鄉,其中悲楚不言而喻。

唐朝公乘億及第後曾作一詩:「十上十年皆落第,一家一半已成塵。」

十年科考都落榜,好不容易考上了,一半的家人已不在人世,怎能不令人感到心酸。晚年及第者心境更加凄涼,半生追逐名利仕途,終於夢想成真,自己本應該高興,又想此時自己已年過半百,不禁老淚縱橫。過去十幾年來,自己如水上隨風漂泊的浮萍,將老成名,似我芳艷,詎能久乎?

晚唐詩人韋莊年近60及第後作詩《與東吳生相遇》:十年身事各如萍,白首相逢淚滿纓。老去不知花有態,亂來唯覺酒多情。貧疑陋巷春偏少,貴想豪家月最明。且對一尊開口笑,未衰應見泰階平。

三、落榜心理

每年科舉考試競爭激烈,進士錄取人數有限,每年應考者1000左右,中舉者不過20幾個,絕大多數學子註定落榜。 落榜學子又是何種心態呢?

1.感嘆懷才不遇

唐朝的科舉制度因包含考試和舉薦,因此科舉取士並不是絕對公正,錄取者多為社會名流推薦的學子,寒門學子少之又少。唐朝科舉考試一般在長安或東都洛陽舉行,有時候兩地同時進行。學子們從各個地方千里迢迢趕來考試,路途遙遠,所費甚多,幾個來回,便家產一空。不幸落第後,為爭取時間準備下一次科考,多數人也選擇留在京城,或寄住在僧院中,或寄住在親朋好友家。也有落魄學子被趕出寄宿人家,沒有歸處,只好住在馬廄。生活困頓,寄人籬下,世態炎涼,學子們內心的苦楚不言而喻。

古代高考:從及第者與落榜者的角度出發,分析唐朝學子的不同心態 - 天天要聞

在唐朝,學子們光有學識還不夠,唐朝選拔不以一試為憑,考官除了評閱學子的考試試卷之外,還會根據學子們平日的作品和名望來決定最終是否錄取。所以在考試前,學子們須將自己的作品寫在捲軸上,呈給當時社會上有地位的人,請他們向主持科考的禮部侍郎推薦,這便是行卷。到了晚唐,科舉風氣大壞,依靠門楣考前行卷之風盛行,然多數學子朝中無援引,科舉的不公使他們不得不對殘酷的現實低頭。

無人援引,生活困頓,理想破滅,滿腔熱情最終換來白首未仕的結局,落第學子們懷才不遇的心理油然而生。

2.羞愧失意

對於古代的知識分子來說,他們的最高理想就是通過科考走上仕途。社會政策的支持,家人的殷切期待,無形之中增添了學子的心理負擔。然而每年應舉者眾多,錄取者卻不過百里取一,對於大多數應舉者來說,落第是必然的結果。倘若學子屢舉不中,除了學子自身覺得羞愧之外,學子的家人也會覺得難為情。

古代高考:從及第者與落榜者的角度出發,分析唐朝學子的不同心態 - 天天要聞

落第學子和家人的羞愧心理在落第詩中可窺探一二,如唐朝杜羔妻子趙氏曾作《夫下第》:「如今妾面羞君面,君若來時近夜來」,直白的寫出了妻子的羞愧心理。岑參《戲題關門》中也表達了所寫:「來亦一布衣,去亦一布衣。羞見關城吏,還從舊道歸」,還有盧綸的《落第後歸終南別業》中寫到:「落羽羞言命,逢人強破言」,都表現了因落第而無顏見相親父老的心態。

羞愧心理是學子落第後的普遍心理,實際上反映了落第學子內心的自卑與消沉,雖然大部分學子落第後仍選擇繼續科考,但屢舉不第的結果,對學子們來說更是心理上的摧殘,這也是古代知識分子的悲劇。

3.歸隱山林

在唐朝,通過科舉入仕,一展平生所學,為國家建功立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是學子們共同的追求。為了實現自己的追求,屢戰屢敗的學子大有人在,他們大多有強烈的功名意識和仕途信念。有人能熬出頭,如曹鄴考了十次才考上進士,陳修以72歲時登第,胡光垣在83歲時中進士……也有人在屢次受挫之後對科舉之路感到絕望,最終選擇歸隱山林。

古代高考:從及第者與落榜者的角度出發,分析唐朝學子的不同心態 - 天天要聞

隱逸在古代文人眼中是人格高潔的表現,更是文人們精神上的港灣。不管是消沉自遣,還是歸隱山林,本質上都是知識分子對現實不公卻無能為力時的一種軟弱的對抗。

4.走向朝廷對立面

對於胸懷大志的學子們來說,通過科舉入仕走向人生巔峰的正途,但是科舉考試競爭激烈,又有官家把持科舉,破壞科舉秩序,使學子們長期以來的艱苦努力付諸東流。面對社會的不公,一部分學子選擇消極避世,也有一部分學子在遭遇不公後心靈扭曲,將個人得失視為是非的標準,將對主考官員的仇視化作對朝廷的仇視,懷著對朝廷的不滿和憤怒,走向朝廷的對立面,伺機報復朝廷。

古代高考:從及第者與落榜者的角度出發,分析唐朝學子的不同心態 - 天天要聞

如唐朝的李山甫,在科考中屢次受挫之後,選擇投靠藩鎮幕府,煽動幕主之子樂從訓殺害曾今黜落過他的考官王鐸及其家眷。還有唐末「白馬之禍」,屢試不中的李振帶著仇恨心理,大肆屠殺朝廷官員,後有學者在研究白馬之禍時指出,遇害的大多都是與科舉有關的官員。

總結

殘酷的競爭對讀書人來說是心理、生理多方面的考驗。相比古代讀書人所處的社會環境,現代讀書人不論是個人選擇還是出路,都要比古代讀書人多得多。但不論古今,讀書人想為社會做貢獻,為國家做貢獻的初心都是一樣的,正是因為有志之士的不斷追求,才能給國家源源不斷的注入新鮮血液,保持國家的活力。



參考:

《全唐詩話》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