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叔這篇國際評論,來分析烏克蘭局勢。
戰爭進行了4天,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也越來越強烈。以歐盟為例,木叔在2月25日收到了歐盟駐華使館給媒體傳遞的新聞稿。
裡面列舉了許多制裁內容,甚至包括對俄羅斯煉油產業的打擊以及對俄羅斯從外國獲取晶元的限制,可謂面面俱到。
特別是整個西方世界已經把俄羅斯的主要銀行剔除出了環球銀行金融電信協會SWIFT系統,而俄羅斯的大部分國際交易都通過這個系統。雖然俄羅斯有自己的盧布交易系統,但沒辦法與SWIFT比。
特別是俄羅斯匯市在2月28日開盤後,盧布肯定被市場大量拋售,這是西方制裁的直接結果,這種貨幣越來越貶值,將逐漸失去對外交易的作用。
國際評級機構標準普爾已經將俄羅斯主權信用評級評為垃圾級。俄羅斯老百姓開始在銀行門口排隊兌換外幣。
過去有朋友和木叔說,俄羅斯早就去美元化了,所以不用害怕,還有歐元和人民幣可以用。這過於樂觀。
現在美元和歐元基本要和俄羅斯人說拜拜了。
人民幣當然可以幫助俄羅斯緩解一些經濟壓力,但人民幣還不是國際資本項目下可自由兌換的貨幣,兩國之間交易可以,俄羅斯沒法用人民幣對其他國家交易。
由此,一個基本的判斷就是:
西方的制裁肯定會讓俄羅斯帶來痛苦。而這種痛苦有一大部分會轉移到俄羅斯老百姓身上。
紐約時報引述聖彼得堡一家美容院老闆的話說,過去那些總對他稱讚普京偉大的人也不那麼積極了。「他們對正在發生的事情、物價變化的速度和商人們停止交貨感到震驚。」
俄羅斯第二大航空公司暫停了所有飛往歐洲的航班,這說明俄羅斯人對外交往的日常狀態將成為過去,商店更改價格標籤的照片也在社交媒體瘋傳。
有媒體稱,儘管俄羅斯不少人支持打仗,但隨著戰事久拖不決,他們的生活危機將逐漸顯現,屆時他們對戰爭的看法將會變化。
不過,俄羅斯也不是沒有辦法應對西方的制裁。
比如它的石油和天然氣就是武器。用哈佛大學專家也是奧巴馬經濟顧問福曼先生的話來說,除了能源,俄羅斯對國際經濟的影響很小,這個國家基本上「就是一個大加油站」。
但是這足以讓西方人感到痛苦。換句話說制裁是一把雙刃劍。
比如歐洲三分之一的天然氣依賴俄羅斯,如果俄羅斯斷供,歐洲人雖然不至於斷氣,但是短期內要承擔價格高企的成本,這也將由歐洲老百姓承擔。
此外木叔也注意到,俄羅斯的自然資源也很豐富,比如鈦金屬的生產在全球舉足輕重。而這種材料對航空航天很重要。烏克蘭的特種金屬和礦物也在全球佔有著重要地位。俄烏戰事長期化將對西方航空公司的供應鏈產生問題。
一個普遍的預計是,西方對俄羅斯經濟制裁的效果分為短期和長期。短期確實會很快起效,俄羅斯也早有應對之策。因此制裁要真正讓俄羅斯痛苦,可能需要數月甚至數年時間。
比如俄羅斯GDP在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遭西方制裁後的8年里一直沒有恢復元氣;俄羅斯老百姓的收入水平數年都沒增加。
按照這個邏輯,俄羅斯的經濟會隨著該國應對能力下降、國際交往減少而逐步弱化。
【所有作品已受版權保護,嚴禁抄襲、轉載,否則將承擔法律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