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那些如星斗般繁多的俱樂部

2022年07月12日11:35:20 熱門 1734

□文/圖 程丹梅

本版統籌/梁力

多樣且有趣的俱樂部

德國的俱樂部多如牛毛,類型也蔚為大觀,有體育型的、環保型的、藝術愛好型的,甚至還有以故鄉為名義的……德國是公認的世界俱樂部冠軍國,因為它的俱樂部數字是60萬個。

「俱樂部」這個詞,在德語中叫Verein,你若查詞典,它准告訴你叫協會,可它非同於我們所認識的協會,而它的會員制形式又與俱樂部相似,但不同於英國最早的上流社會俱樂部。德國的俱樂部則是群眾性的,既非盈利,又什麼人報名都能參加,請教過問德國人,他們說怎麼叫都可以。

有記載說,德國最早的俱樂部是1749年的柏林星期一俱樂部,後變成了讀書社團。但是漢堡人說,1816年成立的「漢堡體育健身俱樂部」才是最早的。無論怎樣,俱樂部都是滿足人愛好和興趣的地方,那些體育的、文化的、娛樂的俱樂部收費低廉,對於各種收入的家庭、個人,尤其是老人與孩子都有極大的吸引力。

足球、象棋、划船、老車,包括甲殼蟲、鴨子車等特殊汽車俱樂部和摩托車俱樂部一看就知道是怎麼回事,但微型花園別墅俱樂部,就很有特點了。這種往往在城裡另一塊地方開闢的一個帶小花園的別墅,花園裡種花或者種點菜,有點像自留地,閑暇時到那裡休息一下,過過自己種田的癮。

這種微型別墅,你如果在漢堡坐地鐵,有時就能路過見到,多半的袖珍木房子里都掛著蕾絲窗帘,跟過家家似的,應有盡有。一對叫卡特林和迭戈的年輕人,就專門在漢堡郊區租了一塊那樣的地方,因為卡特林是綠色植物研究者,她要去那裡為自己找一塊種無污染的蔬菜試驗田。

如果說微型花園別墅怡情養性的話,那麼養兔子俱樂部就會讓人覺得很有孩子氣。德國人對小動物的喜愛很不隱瞞,家裡有孩子的,必須要有家養動物,所以養貓狗等的也會有相應的俱樂部,切磋養動物的經驗。

更有趣的是,漢堡雖然遠離巴伐利亞州阿爾卑斯山的德國部分在此州),但它卻有一個很大的阿爾卑斯山俱樂部,如此,也就明白了為什麼全國只有漢堡有滑雪假的原因了。

此外,德國的狂歡節俱樂部也不少,每年從11月12日到第二年的2月,在科隆巴伐利亞等地都有各類的狂歡節,俱樂部當然就忙活這些,化妝、花車的準備也是不少的,還有的俱樂部會組織小型的演出。

學校俱樂部也有特點,多半成員是學生父母,主要活動就是找人捐款,組織學生出去考察,如果某家庭經濟狀況不好的話,俱樂部就出資。

德國:那些如星斗般繁多的俱樂部 - 天天要聞

划船俱樂部的大人與孩子在划船

健康方面的有徒步俱樂部、登山俱樂部等。一個叫Kneipp俱樂部的,是依據踩涼水對血液循環有好處道理而來的。比如爬山路過小溪流,為了健康,你得踩冰涼的溪水。這個俱樂部是根據19世紀一位叫Kneipp的神父關於自然治療而來的。這位神父通過水療、天然草治療、運動、飲食以及改變生活態度等方式,為人治療。

在1897年這個俱樂部還成立了全國聯盟組織,至今已經有16萬成員。他們章程的第一句就是:這是有利於社會的。正因如此,他們得到了政府的贊助,這個俱樂部還有帳篷地、學校、幼兒園、養老院、療養院等。

愛好歷史的德國人不少,德國有眾多與歷史相關的俱樂部,如「熱愛故鄉俱樂部」,就常常研究地方志,還在故鄉做考古活動,帶當地人參觀名勝古迹。比如德國西部有古羅馬時期的廢墟,那麼俱樂部的人不僅去勘察,還會縫製古羅馬時期的衣服、扮成古羅馬時期的樣子。

除此之外愛鳥俱樂部、合唱俱樂部、舞蹈俱樂部、話劇俱樂部、小型玩具火車俱樂部、私人小型飛機俱樂部、德國青年招待所俱樂部等等,也遍地皆是。

俱樂部都有自己的規則

德國所有的俱樂部都有基本原則:註冊、民間的。而且章程的第一句話都是:這是一個有利於社會的團體,非盈利組織,必須有一定的結構。因為俱樂部的特點是免稅,如果俱樂部哪部分賺錢,哪部分就得分出來。

我手頭有一本漢堡市「伊澤開划船俱樂部」的期刊,名稱叫《Over村的朋友們》。Over是易北河的上游,因為成員里不少人是那個地方的,喜歡那個地方,叫起來也與眾不同,所以就這樣定名了。

2018年6月刊卷首語是這樣說的:新的季節開始了,伴隨著燦爛的陽光,我們很高興將要繼續以前的急流訓練,並且享受陽光……

刊物第二頁上登有付費規則:

單獨會員,18歲以上每月10元(指歐元,下同)。

一對兒會員(2人),18歲以上每月16元。

家庭會員:一個家長帶18歲以下孩子,每月12元。

家庭會員:兩個家長帶18歲以下孩子,18元。

年輕會員,18歲以下,5元。

單獨會員,18歲以上,如果在培訓期間碰到失業,每月5元。

單獨會員,18歲以上,不常參加活動,也不使用俱樂部材料等,每月5元。

使用俱樂部船庫的船,每艘kajak皮划艇每月5元。

18歲到65歲成員,每年需為俱樂部貢獻6小時勞動義務。14到18歲,每年4小時。沒完成的則按每小時15元代替。

……

這裡要提一下的是,編輯《Over村的朋友們》期刊的工作人員,都是划船俱樂部內的志願者。

關於收費,各地俱樂部都有不同,不來梅跳舞俱樂部的海曼和海歌說,他們倆每月一共交38歐元。說起參加俱樂部的活動,德國人會津津樂道地述說他們早年的交費歷史,據說早年的費用是需大家主動到俱樂部交的,雖然也沒多少錢,但誰也記不住交。所以,之後俱樂部負責收款的人就挨家挨戶去敲門,這樣還會時常到成員家裡坐那麼一會兒,聊個天兒,喝點咖啡;再後來,就銀行支付,因為大家也總是忘記,俱樂部成員乾脆就把賬號給俱樂部,讓人家定期收就是了。

既然你參加了俱樂部,就要遵守俱樂部的規則,俱樂部的人互相之間就有監督,比如小型花園別墅俱樂部,互相監督的是你的房子不能太大,你晚上10點以後不能太吵,花園裡點火不能太多(篝火和燒烤),院子也要整齊等等。

前面說的「伊澤開划船俱樂部」的一個成員斯蒂文說,他們俱樂部一年召開一次全體會議,選舉主席副主席和負責財務以及檢查財務的人員,負責財務的人每年要做彙報,說明成員繳費數字,當地政府贊助多少錢,錢都如何支出了。若有懷疑,就會找俱樂部之外的人做調查。

德國:那些如星斗般繁多的俱樂部 - 天天要聞

划船俱樂部出版的刊物

此外,划船俱樂部里彙集各行各業的人才,比如有的是划船教練,有的是懂手工的人,於是便根據每個人的特長進行分工,有人負責青年人划船培訓,有人負責「白水活動」(指戶外自然水域的活動),有人負責修船,在俱樂部內,沒有什麼難得住的問題。

參加俱樂部的目的各有不同

俱樂部就是一個團體,單身的人、孤獨的人把它當成家,有家的人把那裡當成快樂的集合處。總之,參加俱樂部的人目的各有不同。

我認識一個叫麥拉的女孩子,性格很特別,誰都知道她去划船俱樂部是為了找一個男朋友,可這又有什麼錯呢?後來她果真找到了,然後她就消失了。還有一位女經理安娜,也是在羽毛球俱樂部認識了她的現任丈夫。

不來梅市的一對退休夫婦海曼和海歌,每星期三晚上都去一傢俱樂部跳舞,30多年來雷打不動。海曼曾是政府公務員,在體育舞蹈比賽中獲過金獎;海歌曾在律師事務所工作,在體育舞蹈比賽中獲過銀獎。

他們說,俱樂部最高峰時人數曾經達到200名會員,而且不少人參加過全國比賽並獲獎。他們去那裡不僅是為了跳舞愛好,有的是去會會他們的鄰居、老朋友們。他們的孩子小的時候,也常被他們帶去那裡熏陶。

德國:那些如星斗般繁多的俱樂部 - 天天要聞

不來梅跳舞俱樂部的成員被報紙登載

俱樂部成員施芬,小時候曾跟長輩到俱樂部跳過舞,至今還記得清清楚楚,在那裡的觀摩和玩耍,為後來中學畢業舞會打下了點基礎。後來他也在俱樂部參加過一段交誼舞學習,與交往幾十年的人聚在一起,會使人們成為一個很友好的團體。

每年的新年前夜,海曼和海歌總會與俱樂部的朋友約著一起度過,生日時也有互請,俱樂部有活動了,大家一起烤蛋糕帶過去,很快樂,很齊心。此外,海曼還是體育俱樂部「象棋俱樂部」的成員,他周末常去比賽,有時還會碰到「雲達不來梅足球俱樂部」董事長、原球星馬克波德。

體育俱樂部文化

是漢堡的常青樹

世界上沒有哪一個城市能像漢堡那樣,有如此豐富的俱樂部了。

德國:那些如星斗般繁多的俱樂部 - 天天要聞

籃球俱樂部

因為漢堡人歷史傳統以及勇於接受新事物的意識,加之漢堡人獨特的體育熱情,使體育運動對這個城市來說是一項重要的事業。關鍵是,漢堡眾多的體育俱樂部收費低廉,對於各種收入的家庭、個人尤其是老人與孩子都有吸引力。

到目前為止,整個漢堡市擁有788個體育俱樂部,約50萬成員。而「體育快樂俱樂部」則是德國最大的業餘體育俱樂部,它的人數達到了35000個成員,全城各地都遍布他們的活動。足球俱樂部成員在漢堡人數名列第二位,網球俱樂部有33000個成員。

漢堡是個港口城市,也處在德國幾條大河的入口處,被譽為橋城。最能代表漢堡水域特點的是賽艇、划船與帆船俱樂部,其中賽艇和划船俱樂部分別有24個,而帆船俱樂部則有80個,此外,還有中國龍船俱樂部。

早年,英國商人把划船運動帶到德國,隨後,在1836年的德國,就出現了一個叫「漢堡與日爾曼尼亞(日耳曼人的守護神)」的划船俱樂部,成了整個歐洲大陸最早的划船俱樂部。

德國:那些如星斗般繁多的俱樂部 - 天天要聞

體育俱樂部主辦的馬拉松賽出發點和終點

在奧運會上,漢堡的各個體育俱樂部顯示出了他們優秀的成績,為德國國家隊輸送了划船、曲棍球等大量運動員。不僅如此,曲棍球俱樂部、排球俱樂部、高爾夫球俱樂部、保齡球俱樂部、橋牌和各種作為體育項目的棋類俱樂部也是數不勝數。每年漢堡都有馬拉松賽,體育俱樂部成員就都跟大聚會似地參與。

除了傳統體育,尖端的新興體育項目,漢堡也是德國第一,成績也處於遙遙領先的位置。

浪漫小屋傾訴心聲

有這麼一個小鎮,小鎮上有這麼一間小屋,小屋是尖頂木椽的,帶隔斷的窗子里白窗紗,像中國字的「四」一樣用穗子撇到兩邊。遙遠地望去,它靜靜地被掩映在一片濃綠中,像小說中被作家描摹得很神秘很浪漫的地方。

德國:那些如星斗般繁多的俱樂部 - 天天要聞

文化小屋裡的演出

如果在傍晚的暗藍色中,你從這裡經過,恰小屋內頂棚那個木吊燈上正閃著燭光,而且有流水般的鋼琴聲和舒緩的小提琴似隱似現地從小屋的門縫中傳了出來。這是德國北方一個叫Rhen的小鎮,那間小屋叫Kultur Kate,用漢語說,是「文化小屋」。來這裡的人,通常是衣著講究的夫人和先生,他們常舉著高腳杯祝賀著一個剛獲了鋼琴獎的孩子,或者應邀出席在這裡的一個當地文化名人的頒獎儀式。

我當然不是冒失地闖到這個圈子裡的。一位名叫Edda Blufarb的鋼琴家告訴了我那個文化俱樂部(共有230位會員)。因為她常是那裡的主角,她和她的學生也是。有一天晚上我聽了她和合作者演奏了貝多芬著名的Kreutzersonate op47 Nr.9和德彪西的Sonate für Violine und Klavier g-Moll等作品。我還發現那個小屋也常是藝術展覽的地方。

在一次演出休息時,一位一襲大紅絨裙的女人向我走來,我發現了她的蒙古人的圓臉盤。結果她居然是小提琴家的夫人。她一邊吸著煙一邊告訴了我她是如何從蒙古到了莫斯科的音樂學院學習鋼琴,並在那裡結識了現在的丈夫——來自曾經屬於德國,後劃歸波蘭一地區的小提琴留學生,然後他們雙雙來到了德國。她現在是一位鋼琴教育家。這讓我知道了小屋又是文化人傾訴心聲的地方。

當地一位叫Blufarb的女士獲得了當地文化大獎時,頒獎會是在這個文化小屋舉行的。為她祝賀和獻花的是鎮長先生和小屋的掌管人、文化俱樂部負責人楊森先生。楊森告訴了我許多關於這家文化俱樂部30年的歷史和10多年來發生在小屋的事情。當我問及文化小屋怎麼能把那麼多音樂家吸引來時,楊森先生的回答讓我十分出乎意料:一聽,一看。一聽是到處去聽音樂會,包括青少年音樂比賽;一看是看各地各種各樣的報紙,看上面登載了哪裡有音樂會,看有哪些音樂家或者新人。然後考慮是否適合邀請他們到小屋來演出。

ADAC》雜誌:德國無對手

你無法想像,在偌大的德國,發行量最大的,不是政治或經濟類報紙,不是文學類期刊,不是婦女類讀物,更不是什麼展示裸體照的黃色畫報,卻是一個通篇以汽車為內容的雜誌,它的名字叫《ADAC》!

ADAC是德國汽車俱樂部的德文縮寫。它的俱樂部成員達到了1678萬,同時它也是超出了一般意義上的俱樂部,它有自己的旅行社以及參股保險業等,有自己的盈利,利潤當然要分出來計算。

這個俱樂部的維修車常常出現在德國各個公路上,它在德國的口碑可以和某些大名鼎鼎的政治家相比。它宣稱如果誰的車子在公路上出了毛病,它可以用最快的速度到達現場,以最快的速度修好你的車。

當然,這多半是面對臨時出現的問題,因為誰也保不準自己的車不會突然出毛病,尤其是現在一些年輕人,在高速公路上開快車比比皆是,造成的車子出故障也時有發生。這時,束手無策的小年輕,就只好哭喪著臉向ADAC求救。

ADAC的維修車來了,首先把你的車從停靠地點拖到合適的、不影響交通的附近地方,然後維修人員查看問題所在,開始動手。簡單的,立即就能修好,有些短時間內解決不了的,那麼,ADAC就負責幫你把車送到必要的修理車間去。

這一切都進行完了,負責維修的工作人員就向你打聽:您加入德國汽車俱樂部了嗎?答曰:沒有。維修員當然事先已經看到該車上沒有ADAC字樣的標誌。那麼,維修員就會徵求你的意見:如果您不是我們俱樂部的成員,維修車輛的費用可能會高一些;如果您加入我們的俱樂部,以後無論您的車壞在哪裡,我們都會全力以赴地趕到,除了必要的零件需要付款外,其他的一切則都是免費的。當然,這不等於說您不是成員我們就不管了,但是,如果您是,就會更方便一些。

人家的話音一落,你的腦子就開始運轉了:是的,雖然我車的質量是可靠的,但是,我無法保證它不可能不再發生什麼事,如果我的車再壞一次,還要找ADAC不說,而且還要去花比俱樂部成員高的價錢。既然如此,何不一勞永逸呢?經過這麼一個小思想,於是就對ADAC人員說:那好,我加入吧。於是,對方就打開一個小本子,那是俱樂部成員要填的表格,維修人員先把一些必要的內容寫出,然後你簽個名字,再交49歐元作為俱樂部成員一年的費用,就行了。

從此以後,每個月,你就開始收到名字同樣叫《ADAC》的雜誌了。一位名叫拉爾夫的俱樂部成員說:人們並不是想要這個雜誌,但是,你是他們的成員,你就有一份。而德國差不多每一家都有一輛汽車,所以,這麼一算,發行量當然就大,大概有100多萬份。

受到過ADAC優惠服務的人們高度讚揚這個俱樂部。他們說,ADAC服務好,而且這種服務不僅在德國國內,你的車在國外出了問題,你打電話給他們,他們依然會幫你解決,因為他們在國外有很多合作夥伴;有時,你的車在國外壞了,如果你是成員,就有當地汽車維修人員負責把你的車拉走,而且會給你出回去的路費。

《ADAC》雜誌色彩紛呈,但大多數的內容與汽車有關,少量的也有關於自行車或者摩托車的報道。他們的主要欄目有:德國汽車俱樂部信息、檢驗與技術、交通和環境、旅行與業餘時間、權利和保險,以及和體育有聯繫的文章,如汽車拉力賽等等。當然《ADAC》雜誌也積极參与一些對於汽車消費的討論。為了減少環境污染,目前的題目有不少跟限制柴油車使用的內容有關。

俱樂部的生活千種萬般的豐富,我覺得我寫不過來了。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