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下)配用彈種及裝備情況

2022年07月12日06:02:20 熱門 1304

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下)配用彈種及裝備情況 - 天天要聞

專門介紹輕武器的權威軍事刊物!

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上)誕生於中蘇衝突

接上文《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上)誕生於中蘇衝突》

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下)配用彈種及裝備情況 - 天天要聞

1980年代,我公安部隊戰士使用70-1式62mm單兵反坦克火箭筒進行訓練

本文上篇介紹了70式火箭筒的創新之處及結構,下篇將展示70式火箭彈以及70式火箭筒的改進型——70-1式火箭筒。

火箭彈

70式火箭筒所配用的70式破甲火箭彈彈徑為62mm,簡稱「62破」。全彈由戰鬥部、壓電引信、發動機和電點火具等部件組成。

戰鬥部

戰鬥部由葯形罩、炸藥、隔板等組成。葯形罩為單錐等壁厚結構,由塑性好、比重大的紫銅板旋壓而成。主葯柱的爆速高達8300m/s,質量268g,副葯柱採用同樣的炸藥,質量82g。隔板由非金屬聚合物材料製成,其作用是改變副葯柱爆轟波傳播方向,有利於提高金屬射流聚集度,進而提高破甲深度。

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下)配用彈種及裝備情況 - 天天要聞

62mm破甲彈剖面圖

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下)配用彈種及裝備情況 - 天天要聞

尾翼處於張開狀態的70式62mm破甲火箭彈

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下)配用彈種及裝備情況 - 天天要聞

電-1甲引信頭部結構圖

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下)配用彈種及裝備情況 - 天天要聞

電-1甲引信主體部分結構圖

壓電引信

引信是整個火箭彈中結構最複雜的一個部分,它的設計是否合理,將直接影響到火箭彈的安全性以及在擊中目標時能否及時可靠起爆。

70式火箭彈配用的引信為電-1甲引信,56-1式40mm火箭筒破甲彈也採用過這種引信。電-1甲引信為彈頭觸發彈底起爆式,其引信頭部與位於主裝葯後部的引信主體通過導線相連。

該引信是在國產火炮用破甲彈上廣泛使用的電-1引信的基礎上改進而成的,不帶自毀機構,屬於壓電發火的全保險型引信。電-1甲引信的構造、性能和電-1引信基本相同,只是做了局部改動。改進後的電-1甲引信的零部件尺寸比較小,抗碰撞強度有所減弱,以適應單兵反坦克火箭彈初速低、膛壓低的特點。

電-1甲引信由引信頭部和引信主體兩大部分組成。引信頭部裝在風帽頂端,整體為鋁合金車制而成的空心圓柱形。引信頭部的頂端為錐形,在錐形後端車有一道用來減弱引信頭部強度的環槽,以保證擊中目標時引信頭部能及時變形,甚至以大傾角碰撞目標時,該環槽仍能使引信頭部產生足夠的變形來壓縮壓電晶體,不致於造成整個引信失效。

引信主體同樣為圓柱形,安裝在戰鬥部裝葯的最底端,並與外殼相連,以保證有良好的接地效果。引信主體的結構比較複雜,由上殼體組件、迴轉座組件和底座組件組成,每一組件又包含數個零件。非使用狀態時,在內部簧力作用下,引信主體形成機械和線路短路雙重保險。

電-1甲引信的工作原理是:當火箭彈被發射時,由於慣性力的作用,慣性筒下降到最下方位置,不再限制住保險鋼珠,保險鋼珠即在慣性力作用下滾落,進而解除了對迴轉體的限制。但由於此時迴轉體的慣性偏心力矩和摩擦力矩均與扭簧的旋轉力矩相反,並大於迴轉體扭簧的旋轉力矩,使迴轉體不能旋轉。當火箭彈飛出發射筒後,後噴的火藥燃氣作用在火箭彈上的直線加速力逐漸消失,迴轉體的慣性偏心力矩和摩擦力矩相應減小了,當扭簧的旋轉力矩大於二者合力矩時,迴轉體開始旋轉。在轉動90°後,迴轉體左側的制轉銷將迴轉體限制住,並使雷管對準傳爆葯和導爆葯,而雷管下方的導電簧片伸出,與導電柱接觸,此時雷管不再短路,整個引信即處於待髮狀態。迴轉體轉正所需要的時間大約8~10毫秒,所以70式火箭筒的膛口保險距離約為1m左右。當引信頭部垂直碰撞目標時,引信頭部從環槽部位以下開始變形,並壓縮壓電晶體(當引信以大傾角碰撞目標時,環槽以上部位彎曲,環槽以下部分變形並向一側彎曲,進而壓縮壓電晶體)。壓電晶體受壓後,產生上千伏的電壓,其能量有90%以上從引信的導電迴路進入電雷管使其爆炸,進而引爆主裝葯,產生金屬射流摧毀目標。從碰撞目標到主裝葯爆炸的整個時間不到100微秒,其靈敏度遠高於普通的機械引信。

電-1甲引信具有體積小、靈敏度高以及隔離機構簡單可靠等優點。但該引信也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在隔離保險解除時需要彈體有較大的直線加速度;二是膛口保險距離過短;三是由於結構所限,在落角很大的情況下,不能保證可靠發火;四是該引信不帶自毀機構,對瞎火彈的處理比較麻煩;五是在攜帶和使用該引信時,需要注意隨時避開高壓電源,以避免因產生感應電場而發生危險。

發動機

發動機由發動機燃燒室殼體、固葯座、發射葯、噴管、尾翼和扭簧組成。燃燒室殼體由合金鋼管車制而成,燃燒室內用膠固定著22根毛刷式發射葯,總質量59g。發動機燃燒室尾部與噴管用螺紋連接在一起。噴管帶有縮喉和擴張段。噴管錐部外圓上焊接有尾翼固定座,6片尾翼各由一套轉軸和扭簧固定在相應的固定座上。轉軸為空心結構,兩端翻邊鉚在尾翼座上,防止脫落。

由於70式火箭彈體積小、射程較近,所以6片尾翼未設同步環和張開後鎖定機構,總體結構相對簡單,裝配比較方便。

裝配時,火箭彈的尾翼在發射筒內呈向前摺疊狀態。當火箭彈飛離發射筒後,其尾翼會在彈簧力和空氣阻力的作用下打開,以保持彈體飛行穩定。

電點火具

電點火具由導線、電點火頭及火藥組成。擊發時,由壓電晶體產生的電流使點火頭髮熱,點燃點火藥,從而引燃毛刷式發射葯,使發動機工作。

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下)配用彈種及裝備情況 - 天天要聞

70式、70-1式反坦克火箭筒外觀比較。自上而下分別為:70-1式前發射筒,70式前發射筒和後發射筒。兩者外形上最大的區別是,70-1式的待機拉柄為設於發射機座後上方的推桿式樣,握把為圓柱形

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下)配用彈種及裝備情況 - 天天要聞

70-1式62mm火箭筒前發射筒與後發射筒的結合狀態

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下)配用彈種及裝備情況 - 天天要聞

70-1式火箭筒後發射筒上的編號和生產廠代號

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下)配用彈種及裝備情況 - 天天要聞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下)配用彈種及裝備情況 - 天天要聞

70-1式火箭筒的準星、照門與70式火箭筒相同

70-1式62mm火箭筒

70式62mm火箭筒在部隊試用後,針對暴露出的一些問題進行了多項改進,於1974年改進定型為70-1式火箭筒。其中最重要的改進是放棄了可靠性不高的擊錘擊打壓電晶體的電發火方式,改為電磁感應原理,即利用磁體運動切割線圈產生髮火電流的方法來點火,大大提高了發火的可靠性和耐久性,尤其是在低溫環境下的可靠性。

70-1式火箭筒與70式火箭筒在外形上最大的區別是:70式的待擊拉柄設在發射機右側,70-1式將待擊拉柄改為設於發射機座後上方的推桿式樣。70-1式發射時先將待擊桿向前推到位,使其被阻鐵卡住停留在前方,扣動扳機後,待擊桿解脫,在簧力作用下向後複位,待擊桿運動過程中切割磁力線,產生電流,從而擊發火箭彈。此外,70-1式採用了圓柱形握把,握把中安裝有電磁發電機;70-1的發射機構中還取消了訓練阻鐵系統和保險扳手,使得操作進一步簡化。

70/70-1式62mm火箭筒均配有專用攜行背具,每具火箭筒配一套背具,背具本身質量2kg。每套背具平時攜行6發火箭彈,左右兩個彈袋各裝3發,此時總質量9.98kg;必要時可攜帶10發火箭彈,其中4發放在中間並捆緊,此時總質量15.3kg。

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下)配用彈種及裝備情況 - 天天要聞

70式62mm火箭筒主要諸元

雖未列裝 影響卻深

70式火箭筒設計時間比較短,但其性能上是完全合格的,並且還有一些獨特優點,比如整個武器結構簡單,前發射筒可以重複使用,火箭彈的威力相對口徑而言也是比較大的。

但由於70式火箭筒是一種應急性武器,上馬比較倉促,前期論證工作不夠充分,這就決定了它的缺陷也很明顯。

問題一,是機械瞄具簡單粗糙,沒有測距裝置,射擊不同目標時需要事先估算距離,不利於作戰的快速反應,加上直射距離短,因此射擊精度較為有限。問題二,是壓電發火系統壽命低,在低溫條件下發火不可靠。問題三,是在待髮狀態下整個武器系統較長,攜帶不方便。問題四,是破甲威力不足,垂直破甲厚度只有280mm,難以對付迅速發展的國外主戰坦克裝甲。

由於70式火箭筒存在上述缺陷,難以達到軍方的要求,加上中蘇關係的緊張狀態開始鬆緩,迫在眉睫的威脅已消失等多種原因,導致70式最終沒有列裝部隊。至於改進後的70-1式,則一直生產到1980年代初期,裝備部分空降兵部隊,另外有少量外貿出口到東南亞國家。

儘管70式火箭筒在設計上有不盡人意之處,但該系統的誕生標誌著國內開始擺脫蘇聯笨重的無後坐力炮發射火箭增程彈的模式,而向西方的輕型純火箭發動機原理靠攏的一次成功嘗試。此外,該系統在火箭彈和發射筒上大量使用輕型高強度材料,來滿足整個武器系統輕型化的需求,儘可能地使武器系統從生產、訓練到使用都得到簡化,這些革新舉措均是70式火箭筒可貴的探索。

由於外軍科技水平和作戰思想的變化,70式火箭筒難以應付1980年代的戰場環境,國內在它的成功經驗基礎上,開始研製威力更大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單兵反坦克武器,由此誕生了PF89式單兵反坦克火箭筒。另一種在70式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武器是1984年定型的FHJ84式62mm單兵雙管火箭筒,目前在我軍部隊中裝備較為廣泛。

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下)配用彈種及裝備情況 - 天天要聞

我軍目前仍然在役的FHJ84式62mm雙管火箭筒就是在70式火箭筒的設計基礎上進一步研發而成的

從我國單兵反坦克火箭筒發展歷程來看,70式火箭筒設計上體現的先進技術經驗在後來的國產單兵火箭系統上得到了應用。作為一種自主研發的技術積累,70式火箭筒系統影響深遠。(全文完)

(本文發表於《輕兵器》2009年第7期下半月刊,公眾號文有刪改)

好文推薦

美軍新型LAMG突擊機槍、解放軍大衣發展史、《血戰摩蘇爾》評析……好文就在《輕兵器》

卡拉什尼科夫巔峰之作後傳:PKP佩切涅格通用機槍裝備俄軍班組

淺析電影《掃毒》中的武器與戰術表現

論魔改這門「玄學」:HTA公司MBS-95無托轉換套件

當AR平台愛上AK彈匣 ——羅克河武器公司LAR47步槍

那些年,難以忘懷的拆槍課

藏屍體,估彈道……有點硬核的狙擊遊戲:《狙擊手:幽靈戰士契約》

編輯:曾振宇 李昊

校對:魏開功

輕兵器官方微博:@輕兵器

輕兵器頭條號:輕兵器

輕兵器快手號:QBQ_208

輕兵器抖音號:qingbingqi

《輕兵器》官方店鋪,主營《輕兵器》雜誌、《輕兵器》合訂本及各種軍事圖書

全解我國首款自主研發火箭筒:70式62mm反坦克火箭筒(下)配用彈種及裝備情況 - 天天要聞

你點的每個好看,我都認真當成了喜歡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