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天才」張益唐:不當北大教授留在美國,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2022年07月12日01:40:18 熱門 1402


2013年,一位美國華裔數學家一夜成名,因為他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的一個弱化形式。這個猜想在此前,是沒有哪個數學家能突破的,張益唐就是獨一個

然而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張益唐卻語出驚人,他說:

還好我不在中國,不然取不到這個獎項。

要知道,張益唐是畢業於北京大學的,這句話一出,直接惹來了無數叫罵聲。

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數學天才張益唐到底冤不冤?

「數學天才」張益唐:不當北大教授留在美國,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 天天要聞

一 榮光後的「流言蜚語」

孿生素數即相差2的一對素數,而孿生素數猜想是數論中的著名未解決問題。

這個猜想產生已久,在1900年國際數學家大會的著名報告中,它位列23個「希爾伯特問題」中的第8位。

因此不斷有各種數學愛好者試圖去證明它。這麼多年以來,有些人聲稱已經證明了孿生素數猜想。然而事實卻是,尚未出現能夠通過專業數學工作者審視的證明。

直到2013年,張益唐論文發表之後,這個難題才被破解。

2013年,張益唐在《數學年刊》上發表了論文《素數間的有界距離》,他在論文中闡述了自己對該猜想的最新研究——他發現了存在無窮多差小於7000萬的素數對,得以證明孿生素猜想的弱化形勢。

《數學年刊》的論文主審稿人是伊萬尼茨,他是當今頂級的解析數論專家。而張益唐的論文在短短三周時間裡,就被確認通過審稿,創下了該刊130年來審核通過論文的最快紀錄。

「數學天才」張益唐:不當北大教授留在美國,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 天天要聞

張益唐

當時的《數學年刊》審稿人這樣評價該論文:

這個結果在數學界是第一流的。這個作者成功證明了在數論中一個里程碑式的一個定理。我們詳盡仔細地研究了該論文,沒有找到瑕疵。

這是第一次有人能證明存在無窮多組間距小於定值的素數對,困擾數學界一個世紀半的問題迎刃而解。

一時之間,張益唐風頭無倆。

論文發表之後,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曾發來邀請,希望他去院內做訪問學者。

2014年,他跳過了助理教授、副教授等幾個台階,直接被聘為正教授了,且被選為中研院院士。美國數學學會更是將崇高的「柯爾數論獎」授予了他。

在2014年的首爾國際數學大會上,他還被邀請做一個小時的邀請報告,值得一提的是,國際數學家大會的受邀報告通常為45分鐘,另外,他的報告還是壓軸出場的。

「數學天才」張益唐:不當北大教授留在美國,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 天天要聞

張益唐

並且,這個數學大會每四年舉行一次,能在上面做邀請報告的,都是最頂尖的數學家,做出了最傑出的工作才能獲得邀請。

參會的華人數學家就少之又少了,只有陳省身丘成桐等少數幾個。

2014年2月13日,他獲得羅夫·肖克獎數學獎

同年9月16日,張益唐斬獲麥克阿瑟天才獎,這個獎項是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

然而,誰也想不到,前腳剛獲得世界級的獎項之後,後腳張益唐就在採訪中,說了這樣一句話:

還好我不在中國,不然取不到這個獎項。

這句話一出,在國內掀起了軒然大波。隨著讚美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謾罵。

要知道,張益唐早年是在北大讀的大學,在這所國內頂尖學府之中,他汲取了眾多的數學知識,也接觸到了很多數學界的知名學者。

雖然這個證明是張益唐在美國,經過多年研究才做到的,但他能取得如今的成就,很大程度上也是得益於早年的知識積累。

「數學天才」張益唐:不當北大教授留在美國,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 天天要聞

青年張益唐

然而他卻說出這樣一番話,無疑是寒了很多同胞的心。並且,當前國內對高精尖知識分子本來就很敏感,尤其是那些出國深造的。

所以當張益唐說出這樣一番話的時候,網友們直接無情斥責了他。面對網友們的怒罵,張益唐顯得很冷靜,他表示:

我的心很平靜。我不關心金錢和榮譽,我喜歡靜下來做想做的事。

其實在取得這項成就的時候,張益唐已經58歲了。他已經過了在乎榮譽和名利的年齡,他只想專註研究自己熱愛的領域,旁人的說辭根本影響不到他。

並且在他眼中,那些批評他的網友們,根本不清楚事情的始末。

其實,如今碩果累累的張益唐過,在2013年發表論文之前,日子過得並不好。在他身後,隱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辛酸。


山重水複疑無路

張益唐是一名傑出的數學天才,短短1年,他將別人幾十年才能獲得的榮譽,都斬獲了一遍。

看似風光的張益唐,背後卻寫滿了落魄。

「數學天才」張益唐:不當北大教授留在美國,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 天天要聞

張益唐

1982年,張益唐在北京大學本科畢業,隨後他在本校師從著名數學家潘承彪教授,攻讀碩士學位

大學期間,張益唐就展現出了他過人的天賦,說他是名數學天才毫不誇張。

1985年,秉持著磨礪人才的原則,北大丁石孫校長推薦他去留美學習。

因此張益唐作為公派自費生來到美國的普渡大學,在這裡,他師從台灣代數專家莫宗堅,攻讀博士學位。

張益唐整整在普渡念了七年書,才拿到博士學位。

可是畢業即失業,他的博士論文用到了導師莫宗堅的定理,在層層嚴格審核下,該定理被發現存在著錯誤,論文有漏洞導致他幾乎無法畢業。

同時因為這件事,導師也和他老死不相往來。畢業後拿不到導師的推薦信,張益唐無法獲得學術界的工作,只能打打零工。

畢業之後,張益唐幾乎沒有發表過論文。為了能維持生計,他四處奔波打工。

他在不起眼的快餐店裡當過收銀員,在中餐店裡當過外賣員,甚至在汽車旅館裡打過零工。你根本不能想像,這是一位數學界罕見的天才的經歷。

「數學天才」張益唐:不當北大教授留在美國,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 天天要聞

張益唐

其實他要找一份高薪工作也不是不行,但是那就意味著沒有多餘時間研究數學,意味著要放棄他為之痴迷一生的數學。

在理想和現實之間,張益唐毅然而然選擇了理想。那段時間,張益唐流落市井,三餐不定時,有時候甚至在車上過夜。

張益唐還能回學術界嗎?難道一介天才就此隕落了嗎?

幸運的是,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張益唐在餐館打工的時候,接到了這樣一個好消息。他的北大校友唐朴祁在英特爾公司工作的時候,遇到了一個難題,為了解決網路轉換器的最大容量問題,他找到了張益唐。

兩人並肩作戰,僅僅花了一周時間,便完美解決了這個棘手的問題。時隔多年,當時天賦頗高的張益唐,即使淪落到了為生活奔走的地步,卻還是沒有打消對數學的熱愛。

唐朴祁非常震撼,同時也為了感謝張益唐的幫忙,於是他向張益唐伸出了援手——幫張益唐謀得了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大學當臨時講師的職位。

這個職位是張益唐人生的轉折點,雖然只是個臨時講師的職位,但他讓張益唐離學術界近了一步。

「數學天才」張益唐:不當北大教授留在美國,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 天天要聞

張益唐授課

在這裡,張益唐任教了十餘年。閑暇之餘,他一直在研究孿生素數的問題,為了解答疑惑,他還特地去拜訪了在科羅拉多州的朋友。

拜訪完後不久,靈感來勢洶洶,一番整理之後,打破數學界多年頑疾的論文——《素數間的有界間隔》橫空出世。

2013年4月17日,張益唐將該論文正式投稿給普林斯頓的《數學年刊》雜誌。

收到稿子之後,審稿人一看是關於孿生素數的,並沒有多做理會。因為這是困擾數學界長達一個半世紀之久的「未解之謎」,他們對揭開謎底並不抱太大希望。

好在伊萬尼克還是仔細瀏覽了一遍,看完之後,他發現了這篇論文的精妙之處,於是趕緊打電話通知了另一位審稿人。

就這樣,幾經周折,數學界里程碑式的結論問世!

其實在張益唐為了生計奔波的時候,他母校的北大教授曾經為他遞來了橄欖枝,如果張益唐願意,他可以介紹張益唐回母校任教。不過張益唐拒絕了這份好意,在感謝教授的恩情之後,他繼續留在了美國打工。

「數學天才」張益唐:不當北大教授留在美國,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 天天要聞

張益唐

難道張益唐真的是寧願在美國端盤子,也不回國當教授嗎?


三 千錘萬鑿出深山

北大的教授不當,偏要去美國端盤子。

如果這樣理解張益唐,那就是大錯特錯。

張益唐在斬獲無數世界級獎賞之後,曾說過這麼一句令人憤怒的話:

還好我不在中國,不然取不到這個獎項。

乍一聽,這句話中滿是對中國的嘲諷,其實這句話只是張益唐對自己人生經歷的概述而已。

不了解張益唐的人,會帶有慣性思維去看待張益唐,認為他就是「賣國」。很少有人知道,張益唐為何會說出這句話。

他不是那種忘記國家的毫無三觀的知識分子,他去美國,只是為了能研究自己熱愛的數學,並不是為了能得到比國內更高的待遇。

張益唐在畢業之後,沒有推薦信的他,在美國並不受重視。他端盤子的時候,沒人認識他;他送外賣的時候,沒人體諒他;他當收銀員的時候,更沒有人對他遞出過橄欖枝。

或許看到這裡,我們會有疑問,為什麼母校教授給他機會——回北大任教,他還要繼續留在美國而拒絕教授的好意呢?

「數學天才」張益唐:不當北大教授留在美國,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 天天要聞

張益唐在學習

其實張益唐有自己的苦衷。

我的心很平靜。我不關心金錢和榮譽,我喜歡靜下來做想做的事。

這是他在接受採訪的時候,說過的一句話。他的人生,一不為錢財,二不為名利。他的追求和理想,一直都是在數學領域研究。

而在國內,他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他說在國內,可能他就拿不到這份獎項了,這句話說得沒錯,只不過有些容易令人聯想。

並不是國內的待遇比不上國外,而是國內缺乏鑽研學術的純粹環境。

中國社會是一整個有秩序的體系,每個人在什麼年齡,走什麼樣的路,做什麼事,都是提前規劃好了的。

像張益唐這樣,整天醉心於研究人,就是社會上不做事的「閑人」。現在張益唐研究有了成就,所以才會迎來嘉獎。可是在他成功之前,又有誰能保證他一定會成功呢?

如果潛心搞科研,卻做不出讓人矚目的成就來,那世人的眼光是什麼樣的,我們大概可以想像一下。

如果一個人畢了業,沒有正式的工作,掙不到錢,沒有車沒有房,整天搞些「不三不四」的研究,身邊的人將會怎樣看待他?

「數學天才」張益唐:不當北大教授留在美國,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 天天要聞

張益唐領獎

人到中年,還在餐館裡端盤子,在旅館裡打工,在快餐店當收營員,家裡的親戚又會怎樣看待他?

就連張益唐自己也說過:

世俗壓力太大了,你躲不開,你要不出論文你就會怎麼樣怎麼樣。我自己可以沉得住氣,我不要這些東西,但你的家人、親朋好友不答應,在美國就沒有這個問題。

或許你會說,在北大當教授就是一份很好的工作。但即使是一名高校的教授,每天也有很多不必要的會議、研究需要參與,這樣繁雜的生活,根本不適合張益唐搞研究。

或許你又會說,在哪裡搞研究不是搞,只要是個清凈的地方不就行了嗎,為什麼非要去美國呢?這句話其實是很有道理的,但不管張益唐在哪裡搞研究,只要心中還有祖國,沒有背叛祖國,也就沒那麼多值得指責的地方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張益唐成功之後,那個和他有嫌隙的導師居然聯繫了他,還公開澄清過當年的事。似乎是在向張益唐示好,不過張益唐並沒有理會,在他心中,母校一直是北京大學。

在證明孿生素數猜想後不久,張益唐便回了國。在國內,他在多所學府進行了演講。

「數學天才」張益唐:不當北大教授留在美國,背後原因引人深思 - 天天要聞

張益唐演講

2016年10月,張益唐出席中國科學院大學講座,他寄語學生「不斷進步」。

2018年8月26日,張益唐受邀到東南大學開展學術訪問。他留下了一句話:「持之以恆,必有收穫」。

在講座中,他毫無保留地向中國莘莘學子講述了他的研究結果,期間為很多學生答疑解惑,並不斷鼓勵愛好數學的學生們前進。

說到底,人各有志,我們左右不了他人的想法,張益唐在數學道路上的抉擇,那也是他個人的志向。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完善自身,為知識分子們提供更多的資源、更優的條件,盡量為祖國留住更多高精尖人才。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