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鞋行業大規模外遷,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時如何確保就業優先?

2022年07月07日15:22:26 熱門 1583


製鞋行業大規模外遷,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時如何確保就業優先? - 天天要聞


1月20日,在商務部召開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媒體提問:日前有報道說,製鞋產業出現大規模外遷,出口受損。請問商務部掌握的具體情況如何?又將如何促進鞋類等傳統出口產業進一步發展?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在發布會上回復記者說:2021年,我國出口鞋靴金額479億美元,同比增長35%,出口價格延續上漲勢頭,2021年上漲15%,製鞋產業鏈供應鏈展現了很強的韌性,為穩外貿作出積極貢獻。

鞋靴是傳統產品,也是我國專家學者、政府領導眼中的低端與傳統產業,很多人都不太關注。這個產業,畢竟不像房地產那樣佔據了大部分信貸資金,也不像新能源那樣,能在碳達峰當中扮演重要角色,更不像元宇宙那樣,具有無窮的想像空間和無數的投資機會。

但2020年8月23日,一代「鞋王」達芙妮國際負債42億宣告破產,並將徹底退出大陸及台灣省的中高檔品牌實體零售業務,導致國內7000家達芙妮門店倒閉,其中有一家的經銷商是我朋友。所以讀到商務部回復記者鞋靴出口這一則消息時,我感覺有些話必須要說說。

一、2021年我國鞋靴出口金額在出口總額中的佔比,創下30年來的新低。


製鞋行業大規模外遷,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時如何確保就業優先? - 天天要聞

海關總署公布的2020年鞋靴出口金額,是381億美元,2021年雖然增加到了479億美元,但也只增長了25.7%,也比出口總額34.8%的增幅低。鞋靴在出口總額中的佔比,只有1.4%,創下30年來的新低。

大家看看國證大數據製作的「2001-2021年中國鞋靴出口金額增長率、在出口總額佔比曲線圖」,有兩個趨勢十分明顯:

一是鞋靴的出口額,從2001年的101億美元,快速增長到2014年的最高峰562億美元,此後在騰籠換鳥式的產業升級政策中,逐年下滑。2015、2016、2017年同比分別下滑4.8%、11.8%和2.3%。2018和2019年同比,均小幅增長1.7%,2020年疫情期間,鞋靴出口額大降20.1%。

所以我想說,2021年的鞋靴出口增長,實際上是因為2020年下降幅度大,基數低;也因為匯率上漲。如果剔除匯率上漲因素,以人民幣計價的鞋靴出口額僅比2020年增長17.8%,只是恢復到了2019年的水平。實事求是地說,這跟發言人所言是兩碼事。

二是從鞋靴出口額在我國商品進出口總額中的佔比,也可以看到鞋靴產業在產業升級實施過程中的萎縮問題。20年前,鞋靴在出口總額中佔3.7%,此後一路下滑,但在2015年前,還基本穩定在2.4%左右。之後鞋靴佔比又開始下滑,到2021年的佔比只有1.4%,比2015年的佔比下降了42%,比2001年的佔比下降了62%。

二、鞋廠外遷,六年中國製鞋業出口累計損失至少660億美元。


製鞋行業大規模外遷,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時如何確保就業優先? - 天天要聞


從2014年啟動的、從東莞開始推進的騰籠換鳥式產業結構調整,對我國低端製造業、紡織服裝產業、鞋帽產業、箱包產業等帶來嚴重衝擊。從當年開始至今,這些產業一直在向越南印尼、印度、斯里蘭卡等東南亞轉移。中國的產業結構調整,助力東南亞製造業的崛起,使中國製鞋產業出口額從2014年的高峰不斷回落,6年累積縮減了660億美元,平均每年縮減110億美元。以當前美元對人民幣匯率測算,6年損失額為4300億元人民幣,年均損失720億元。

亞洲是全球製鞋廠的集中地,中國製鞋業近20年向全球出口數十億雙鞋。即使產業外移,出口額不斷萎縮,2021年鞋靴出口數量仍然接近82億雙,75.8億地球人,人均1.08雙。但中國鞋靴的出口數量正在不斷減少,在世界鞋靴市場的份額不斷下降。

很顯然,鞋靴雖然屬於傳統產品,但也屬於生活必需品。鞋靴的總體需求,還是在逐年增長的。我們的鞋靴出口下降,份額減少,必定有其他產能彌補,擴張!

第一財經》披露,許多製鞋龍頭已經在海外設廠,中國製鞋大廠華利、豐泰裕元、鈺齊的產能布局明顯向海外轉移,尤其是越南。其中,華利有90%以上的產能位於越南;豐泰、裕元在2020年的越南產能佔比分別為56%、46%。

疫情前越南的製鞋產業出口穩步攀升,Wind數據顯示,越南每年對外出口的鞋類在2010年之前不足50億美元,在2019年已經達到183.18億美元,10年翻了3倍多。

中國製鞋廠向海外轉移,帶動全球製鞋業逐步向東南亞轉移。葡萄牙鞋業協會(Apiccaps)發布的報告顯示,亞洲是全球鞋履生產的集中地,2020年產量佔比高達87.6%,遙遙領先於其他大洲。

分國家來看,2017-2019年中國蟬聯世界鞋履第一大生產國,但產量佔比由57.5%下降至55.5%,而位居第二至四名的東南亞國家印度、越南及印度尼西亞的產量合計佔比分別為19.6%、21.4%、21.6%,呈上升趨勢。全球鞋履製造業正逐漸向東南亞地區轉移。

三、騰籠換鳥式的產業升級政策不僅促使製鞋業外遷,還縮減了大量勞動崗位。


製鞋行業大規模外遷,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時如何確保就業優先? - 天天要聞


不少東莞人、廣州人在自媒體發文感嘆,十年前在東莞、廣州吃一頓飯,幾百塊錢的飯店大家都排著隊去吃,現在客人寥寥無幾,廣州街頭擺地攤賣十幾塊錢東西的人卻越來越多了。

其實,這一切的蕭條是簡單的騰籠換鳥式產業升級的失敗。廣東有經濟學家評價產業升級時說:「騰龍換鳥換來個鳥——這個鳥就是什麼都沒有。搞殘了一堆原有的產業。」


製鞋行業大規模外遷,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時如何確保就業優先? - 天天要聞


我們從國證大數據繪製的「2021-2021年廣東省和全國GDP增速對比圖表」中可以看到,經濟增長速度一直領先全國的廣東,從2015年開始,與全國GDP增速的領先度不斷下降。2020年廣東GDP增速與全國持平,到2021年,廣東GDP增速比全國低0.1個百分點。不論是東莞經濟增長在廣東墊底,還是廣東工業企業利潤大幅度下降,GDP從領先全國到落後全國,都向我們說明一個不爭的事實:曾經市場化程度最高、競爭力最強的廣東經濟,因為騰籠換鳥,已經風光不再。

廣東經濟發展失速的趨勢,是騰籠換鳥產業升級的最前沿發出的信號。

最為嚴重的是,脫離國情的騰籠換鳥式產業結構升級,導致勞動崗位外流,加劇了就業形勢,推高了失業率。

據統計,僅2015年內,騰籠換鳥產業升級導致東莞4000家製造企業倒閉,這些倒閉的企業含括了,金屬加工、機械製造、塑膠製造、紡織服裝,可以說曾經支撐中國製造業的四大天王無一倖免。

傳統製造業,比如紡織服裝、鞋帽等,一般百萬產值可以提供一個勞動崗位,並帶動上游配套產業增加0.5個就業崗位。2015-2021年,鞋靴業出口年損失720億,就意味著10.8萬個勞動崗位的消失。


製鞋行業大規模外遷,推動產業結構升級時如何確保就業優先? - 天天要聞


近10年來,工業增加值在GDP中的佔比不斷下降,也印證了傳統製造業外遷給工業生產、勞動力就業帶來的巨大影響。2011年之前,工業增加值在GDP中還佔40%以上,2014年,還有36.2%,到2020年,已經下降到30.9%。比騰籠換鳥的2014年降低了5.3個百分點,對應減少了6萬億GDP,相當於流失了900萬個就業崗位。

四、穩就業、保民生,也要容忍並鼓勵傳統製造業的投資與發展。


2021年,我國有8億勞動力,新增就業1269萬人,失業率為5.1%,約4100萬人失業。另外我國獨有的一個介於就業與失業狀態之間的「靈活就業人員」,1月17日,國家統計局披露這類就業人員約2億人。如果把這部分無法求職就業而不得不自謀生路的、收入基本沒有保障的人也歸入失業人口,我們的失業率是多少?

2022年,僅大學畢業生就有1076萬人,還有700多萬未上大學的青年人進入求職階段,需要新增大約1800個就業崗位才可維持5%左右的失業率,今年的就業狀況更為嚴峻。

近日,華中師範大學公布的畢業生就業率引發熱議。其數據顯示,該校2021屆本科生畢業去向落實率為73.78%,未就業率為26.22%。這一數據與人們印象中高達95%的大學生就業率有一定差距,卻讓不少網友點贊,稱其為「良心數據」!站在就業者5%塔尖的211大學畢業生尚且有26%以上的失業率,其他人的就業困難可想而知。俗話說一葉知秋,華師的畢業生失業率,也許是真實失業率的一個縮影。

失業率高企,對民生將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對社會保障是極大的考驗,對提振消費、促進經濟健康發展也是一大難題。2020年,中央提出「六穩」「六保」要求時,穩就業、保就業就擺在第一位。因為就業是民生之本和社會穩定的根基,是關係到千家萬戶的大事。

穩就業就必須發展經濟。當然,發展高新產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但在幅員遼闊、14億人口的中國,要保就業,在發展高新產業的同時,也要容忍並鼓勵投資和發展傳統產業。

發展高新產業門檻很高,需要有知識產權、有高素質勞動者、有比傳統行業大得多的投資。而我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投資者,是缺乏資金與技術投資高新產業的。失業的農民工、沒有專業技能的勞動者,也很難進入高新產業就業。簡單的騰籠換鳥,淘汰傳統製造業,都向高新產業轉移,這應該脫離了中國的實際。

從沿海到中部、從中部到西部的經濟發展層級來看,即使沿海地區需要產業升級,低端傳統的製造業,其實也應該向中西部轉移,也不是驅使他們向東南亞遷移。14億人口的中國,幅員遼闊,也完全有條件在不同的區域容納不同層次的產業。

【作者:國證大數據 徐曉偉】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