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24座萬億GDP城市,誰是科創黑馬?

2022年07月05日11:35:07 熱門 1683

24個萬億GDP城市的「科創」成色究竟幾何?科創板開板3年來的數據給出了答案。

2022年6月13日,科創板迎來開板三周年。上交所官網顯示,目前科創板共有428家上市公司,總市值為5.11萬億元。

在428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中,有175家2021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超過40%;有149家2021年歸母凈利潤同比增長率超過40%。這樣的成績,遠超A股主板。

從城市來看,上海、北京、蘇州擁有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數量,在所有城市中排名前三。這三地也成為匯聚全國科創力量的高地。杭州、廣州、成都、合肥、西安5座城市,在省會城市中排名前五。

中國有24座萬億GDP城市,誰是科創黑馬?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各地統計局

而在24座萬億GDP城市中,重慶的科創板企業最近剛剛實現「零突破」,鄭州、泉州東莞三地,至今沒有科創板上市公司。

能在科創板上市的公司,幾乎都是硬核科技公司。比如科創板上市要求規定,公司最近三年累計研發投入占營業收入的比例不低於15%。不少行業分析認為,科創板真正聚集了國內最具科創實力的企業,是各地乃至全國實現產業升級的重要力量。

「掛零」與零的突破

6月6日,重慶迎來了第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重慶山外山血液凈化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外山)。

據了解,山外山是一家專門生產銷售血液凈化設備與耗材的公司。20年來,山外山逐步打破進口血液凈化設備對我國的壟斷,大幅度降低尿毒症患者透析治療費用。但山外山科創板之路並不平坦。

2016年8月,山外山在新三板掛牌,後來入選2017年重慶擬上市重點培養企業名單。2018年10月,山外山從新三板摘牌,轉向科創板上市。2021年11月,上海證券交易所受理山外山科創板申報。

無論如何,GDP全國城市排名第五的重慶,終於迎來了第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而重慶的近鄰成都,目前已經有14家科創板上市公司。

「相比成都,重慶作為直轄市,腹地小,無法調動一個省的力量,另外重慶產業結構偏傳統。」經濟學者、允泰資本創始合伙人付立春分析說。

不過,注意到問題的重慶開始加速布局。2021年2月,重慶發布了《關於進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質量的實施意見》,出台16項政策,培育後備資源、支持企業上市。

幾輪政策下來,後備力量確有提升。重慶證監局2021年披露的《重慶轄區企業輔導備案信息公示表》顯示,陸續有約30家企業「在輔導期」或「輔導驗收已完成」。

相較重慶實現零的突破,萬億GDP城市中,鄭州、泉州、東莞還沒有科創板上市公司。在這三座城市中,省會城市鄭州格外引人關注。

2021年,鄭州GDP約1.26萬億,常住人口達到1274萬人,而科創板上市公司一直「掛零」。

鄭州並非不著急或不在意。2021年12月,鄭州發布的相關政策特別提到,轄區內企業如果能夠在科創板上市,將得到獎勵1000萬元。

如今距離出台重獎已過半年時間,鄭州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依然為零。

「與主板上市公司顯著不同的是,科創板公司更依賴當地的科教資源,高教、科研院所資源豐富的地方,無疑更具優勢。」付立春對中國新聞周刊說。

與鄭州同屬北方省會城市的西安,2021年GDP總量稍遜於鄭州。但目前,西安已經擁有9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其中不少有賴於當地優質的科教資源。

比如,今年3月7日,陝西華秦科技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在科創板正式掛牌交易,成為西北工業大學第二家登陸科創板的成果轉化企業。

相比擁有多所雙一流院校的西安,鄭州明顯略遜一籌。

產業結構,成為影響科創板公司數量的另外一大因素。

2021年,泉州GDP為1.13萬億元,同比增長8.1%,但三大主導產業為紡織鞋服、石油化工、建材家居,且經濟重心更集中於縣域。以泉州經濟的「老大」晉江為例,誕生了安踏特步等多家知名品牌,但其產業結構與科創板要求的「研發占營收15%」的硬性條件,相去甚遠。

目前,428家科創板公司屬24個行業,其中前三大行業分別是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分別包含85家、78家、62家公司。這意味著,這前三大產業 ,誕生了一半以上的科創板上市公司。

而坐擁這三大產業的城市,往往成為贏家。

隱形黑馬

在所有擁有科創板上市企業的城市中,上海、北京分別擁有65家和56家科創板上市公司,不出意外地成為榜單的前兩名。

但是科創板公司數量第三的城市,既不是深圳、廣州這兩座一線城市,也不是一些強省會城市或者副省級城市,而是被稱為「最強地級市」的蘇州。

中國有24座萬億GDP城市,誰是科創黑馬? - 天天要聞

蘇州工業園區 圖/圖蟲創意

目前,蘇州以38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成績,榮登全國城市第三名。

蘇州的科創板公司,特點非常鮮明。

6月13日,蘇州最近過會的公司——蘇州鍇威特半導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鍇威特)的科創板IPO獲得受理。

資料顯示,鍇威特成立於2015年,專註於智能功率半導體器件與功率集成晶元設計、研發和銷售,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江蘇省「科技小巨人企業」、「江蘇省潛在獨角獸企業」。

鍇威特的成長非常快。相關報告顯示,鍇威特在2021年共實現營業收入2.10億元,同比2020年的1.32億增長了59.29%;凈利潤為4356.17萬元,同比成功扭虧。

有分析指出,蘇州之所以湧現眾多科創板上市公司,與其重點培育的半導體產業,密不可分。

在今年第一季度,蘇州新上市的4家公司中有3家——國芯科技、東微半導、創耀科技,都來自半導體產業。

早在本世紀之初,蘇州就表現出了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多年來,蘇州不斷通過政策促進行業發展,聚攏產業資源。

目前,蘇州還形成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半導體產業鏈,比如400億元市值的設計公司思瑞浦。另外,國內封測三巨頭中的華天科技通富微電,都在蘇州設有重要生產基地。

2021年3月,蘇州還發布了《蘇州市促進集成電路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按照企業研發投入給予支持,重點支持第三代半導體等領域,鼓勵企業成果轉化。

在萬億GDP城市中,另外一匹黑馬是合肥。

2021年,合肥GDP達1.14萬億,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名第19名,而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為14家,在全國城市中排名第7名。

6月6日,合肥最新一家上市公司井松智能剛成功登陸科創板,8天後,從事12英寸晶圓代工業務的合肥晶合集成電路股份有限公司,又獲得證監會在科創板上市的註冊申請。

不僅如此,合肥還有過會待發企業5家、上市待審企業10家、輔導備案企業30家,上市後備力量較為充實。

「合肥在支持科技創新方面投入的資金較多,特別在晶元、半導體、新能源等新興產業方面投資量較大,目前取得的效果也較好。」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對中國新聞周刊表示。

近日,《合肥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倍增培育行動計劃》出台,提出到2025年,要培育市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00家、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900家、製造業單項冠軍20家,推動5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上市掛牌。

未來角逐更激烈

城市競爭格局下,產業升級成為各大萬億GDP城市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內在需求,而培育科創企業,又成為這場角逐的關鍵所在。

各個城市在這輪競爭中又該如何發揮自己的稟賦?

協縱策略管理集團聯合創始人黃立沖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科創板在不同城市的數量,也反映出一個城市的資本活躍程度。

「科創板專註於高新科技和新興產業,但這樣的業態在早期往往需要較大的資本投入,甚至可能虧錢。對於新興產業的投資,考驗著當地多方面的配套措施。」黃立沖說。

在培育科創企業方面,「合肥模式」紅極一時。合肥通過對京東方長鑫存儲蔚來的投資,撬動了顯示屏產業、半導體產業和新能源汽車產業。合肥的GDP排名也從20年前的全國近80位提升至19位,財政收入增長數十倍。更重要的是,合肥產業結構也由此實現了轉型升級。

隨著「合肥模式」的成功,各大城市紛紛效仿。

2022年以來,不少投資界人士已經明顯感到,今年地方政府設立的產業基金,正在加速。

近期,長沙市高新區發起了200億天使母基金和種子基金,旨在支持科技創新;西安設立創新投資基金,首期規模100億元;成渝兩地也共同設立雙城基金;廣州更是宣布設立1500億的產業母基金和500億創投母基金……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不少城市紛紛入局。

「現在招商引資,排除一線城市各項資源得天獨厚,長三角和珠三角良好的市場聲譽和產業鏈配套優勢,其他地區除非像海南島是全島自貿區,有著其他地區無法比擬的政策優勢外,其他城市在引進優勢項目的時候,越來越依賴整體的配套與服務,這個時候產業基金的作用就突顯出來。」廣州南粵基金集團總裁助理張理芃向中國新聞周刊說出了自己對行業的觀察。

地方政府能給多少投資,成為當下不少科創企業選擇落戶的關鍵因素。

「孵化科創企業需要產業基礎、科技基礎、高校基礎,還需整體的創業的氛圍。在這樣前提下,地方政府可以積極作為,積極引進早期的科創企業,引導基金積極支持,在上市輔導上提供一攬子服務,這可能是未來科創孵化的關鍵。」付立春說。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