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伊士運河世紀大塞船,揭開「海洋之子」53年長榮海運起家史

2022年07月05日08:57:08 熱門 1073

蘇伊士運河世紀大塞船,揭開「海洋之子」53年長榮海運起家史 - 天天要聞


長榮海運的「長賜輪」卡在蘇伊士運河一個星期了,造成歐亞貨運交通癱瘓,影響全球航運甚為巨大。德國跨國保險公司安聯集團一份分析數據顯示,蘇伊士運河堵塞或令全球貿易每周損失60億-100億美元。


「長賜輪」雖船體有上浮,但何時能脫困,目前似乎沒有確切時間。這裡,姑且讓我們追溯一下53年長榮海運起家史吧!


蘇伊士運河世紀大塞船,揭開「海洋之子」53年長榮海運起家史 - 天天要聞


蘇伊士運河世紀大塞船,揭開「海洋之子」53年長榮海運起家史 - 天天要聞

長榮輪卡運河,或面臨天價賠償

蘇伊士運河世紀大塞船,揭開「海洋之子」53年長榮海運起家史 - 天天要聞

夜幕下,卡在蘇伊士運河的長榮「長賜輪」


卡在蘇伊士運河的長榮「長賜輪」,引起全球關注。


作為連接歐亞航運通道的蘇伊士運河,從3月23日起陷入危機以來,已經整整一個星期。台灣長榮海運超大型集裝箱輪「長賜」號意外觸底擱淺,造成蘇伊士運河大堵塞。


目前,這艘長度為400米的長榮「長賜」貨輪,還在原地。由於蘇伊士運河是條人工開挖的無閘明渠,全線只有8處彎道,基本上都是直線。此外,運河水面寬度多為345-280米之間,浮標之間的航線寬度也只有215-195米,這次造成運河「世紀大塞船」的「長賜」號超大型集裝箱貨輪長達400米,它一打橫,整條運河就被堵得嚴嚴實實了。


毫無疑義,此條巨輪擱淺,導致了全球航運大動脈——蘇伊士運河「血栓」,其造成的損失及後果肯定是巨大的。「長賜」號的船東,是日本正榮汽船株式會社,由中國台灣的長榮集團運營。事發時,正在從中國駛往荷蘭途中。


最新消息,「長賜」號管理方Bemhdrd Schulte公司發言人稱,該艘巨輪的船頭受損,運河水湧入了兩個船艙。目前,他們正使用大功率泵將水從船艙中抽出來,船體目前狀態穩定。


換句話說,長榮「長賜輪」何時能駛離蘇伊士運河,依舊是未知數,但願不會有新的狀況出現。一旦事故問題加大,造成是損失及後果難以想像。


蘇伊士運河世紀大塞船,揭開「海洋之子」53年長榮海運起家史 - 天天要聞

卡在蘇伊士運河的長榮「長賜輪」


長榮「長賜輪」,卡在蘇伊士運河已一星期時間,令全球航運貿易的運作受阻,雖說船身短短移動30公尺,但距離完全轉正還有一定差距,影響的時間恐怕還會拉長。


籍此情況,全球第二大的地中海航運公司高級副總裁Caroline Becquart就表示,這已成為近年破壞全球貿易的重大事件,對第二季的經濟影響的混亂程度會比第一季還要大,甚至比去年底更具挑戰性。


由於很多貨輪等不到「長賜輪」脫困的好消息,只好改行好望角航線,隨著蘇伊士運河封閉的時間延長,改變航線的油輪及貨輪數字恐怕還會再多。截稿時,光是卡在蘇伊士運河的船隻多達369艘,包括散裝船、集裝箱貨櫃船、液化天然氣船、農作物食品貨輪及油輪等。一旦一時無法疏困,船上的商品腐壞、報廢、或因航運時間延遲的損失,其金額將持續上加。


近日,有預估稱,長榮「長賜輪」卡運河單日造成的全球損失將高達96億美元。


蘇伊士運河世紀大塞船,揭開「海洋之子」53年長榮海運起家史 - 天天要聞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Osama Rabie)


長榮「長賜輪」是本月23日不敵強風吹拂,擱淺蘇伊士運河。目前,該輪的技術管理業者是德國的「貝仕船舶管理公司」(Bernhard Schulte Shipmanagement),該公司聲稱,大型拖船已經陸續抵達協助,3月28日會有另外2艘拖船抵達。此外,「長賜輪」船尾,目前已有幾艘挖泥船在清淤,另外,高容量的抽水泵也將從「長賜輪」的壓倉抽水,目的是減輕船體重量。


值得關注的是,長榮「長賜輪」有超過1.8萬集裝箱,此前雖有「就地卸貨」方案,但因耗時較長且操作可能,甚至可能導致船身斷成兩截,釀成更大事故,顯得方案推進的困難。


蘇伊士運河管理局主席拉比耶(Osama Rabie)接受埃及國家電視台採訪時稱:「原先船舵動不了,現在能動了,螺旋槳現在也能運轉了,原來船頭下方沒有水,現在也進水了。」


最新消息,「樹欲靜而風不止」,「長賜輪」至今已移動約98英尺(約合30公尺),可這個「重大進展」有碰到新的麻煩事了。據蘇伊士運河管理局消息人士稱,在「長賜輪」船首下方運河底部,發現「一塊巨石」。


據新的消息,蘇伊士運河管理部門稱「長賜」號已經脫淺,今天將繼續調動。




蘇伊士運河世紀大塞船,揭開「海洋之子」53年長榮海運起家史 - 天天要聞

處於持續搶救中的長榮「長賜輪」


長榮「長賜輪」這一「堵」,不光卡住了國際海運的一個咽喉要道,也刺痛了全球經濟的敏感神經,令國際貿易大受打擊,也使得剛剛從疫情里緩過氣來的全球製造業再次遭遇重擊,這些損失,遠比業界人士預估的所謂堵塞給世界貿易帶來損失約每小時4億美元,影響要嚴重的多。


當然了,長榮「長賜輪」這一「堵」,讓原本舉步維艱的全球航運業更是「雪上加霜」,特別是集裝箱短缺的局面恐怕會進一步加劇,亞歐航線價格暴漲下,對國際貿易及全球供應鏈更是一大創傷。


也有人說,此起事故也給全球貿易及全球供應鏈各環節更為警惕,相比之下,「中歐班列」重要性就凸顯了出來,「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


3月25日,「長賜輪」的日本船東「正榮汽船」在其官網發了道歉聲明,而同一天,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表示,Ever Given為本公司長租船,船上任何操作上的失誤或不可抗力等原因,致船舶造成損害,是船東的責任。


問題來了,今後誰為卡在蘇伊士運河的「長賜輪」事故埋單呢?


現年65歲的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1987年進入長榮,從基層海勤、海員、運務等單位一路做到船長等職務。2013年升任巴拿馬箇朗貨櫃碼頭公司董事長,2020年1月由長榮指派任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董事長。2020年10月7日獲任長榮海運董事長。原董事長張正鏞轉調台北港貨櫃碼頭公司及聯合碼頭裝卸承攬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蘇伊士運河世紀大塞船,揭開「海洋之子」53年長榮海運起家史 - 天天要聞

回溯「海洋之子」53年長榮海運起家史

蘇伊士運河世紀大塞船,揭開「海洋之子」53年長榮海運起家史 - 天天要聞

長榮海運董事長張衍義


長榮海運,與陽明、萬海三家航企,號稱中國台灣的航運界三巨頭。此中,陽明具有「官股」色彩(大股東台灣港務局占股近12%股權),海運貨櫃「三雄」中的萬海,主要以近洋航線為主。


去年以來,遭受疫情打擊的航運市場,似乎「淡季不淡」,除了營收報喜外,長榮、陽明股價均創下歷史新高。由此來看,「大航海時代」的榮景尚在,遠未結束。


昔日,長榮集團、長榮海運創辦人張榮發,小時候全家人靠海為生,「海」也貫穿了這位詫叱風雲的航運人物之一生。他立志長榮欲打造「日不落」航運王國。


如果張榮發在天有靈,他可能沒有想到他的長榮「長賜輪」在蘇伊士運河這一「堵」,會堵塞了全球航運大通道的神經,影響力會這麼大!


1968年,張榮發從一艘二手貨船「長信輪」起步,創辦長榮海運,至今已有53年歷史。從18歲起,張榮發歷經了戰亂,與大海搏鬥,從一個小小船員,一手打造了海陸空傳奇的長榮集團,他與包玉剛董浩雲等航運巨子齊名,並稱為「世界船王」。


蘇伊士運河世紀大塞船,揭開「海洋之子」53年長榮海運起家史 - 天天要聞

長榮海運創辦人張榮發


2016年1月20日上午,長榮集團、長榮海運創辦人、原總裁張榮發辭世,享年90歲。張榮發,生於1927年10月6日,祖籍澎湖。他生前曾表示,他出生於宜蘭蘇澳,7歲時全家又搬到了基隆


海運,是張榮發一生最引以為傲的事業。長榮集團自海運起家,跑船出身的張榮發於1968年9月1日創辦「長榮海運」,在1985年躍居全球最大貨櫃船公司,締造了許多世界海運史的創舉。


在航運打下良好基礎後,在1988年9月1日長榮海運創辦20周年酒會上,張榮發宣布投資設立中國台灣第一家民營國際航空公司——長榮航空,1991年正式起航。自此之後,張榮發旗下長榮集團的業務,除了海運、航空相關產業外,還涉足航太科技、酒店及鋼鐵製造、物流等多元領域,實現了海陸空全方位的多元化企業集團。


蘇伊士運河世紀大塞船,揭開「海洋之子」53年長榮海運起家史 - 天天要聞

張榮發


有「海洋之子」的張榮發,是中國台灣企業界的傳奇人物,他生於港口,謀生於船運,海洋最終成就了張榮發一生最輝煌的大事業,他自稱「海洋之子」。也有人稱之為「航運王」,巔峰時,長榮擁有的傲視全球的航運船隊,曾掌控全球近1/10航運貨櫃業務,也是改寫中國航運史的第一人。


張榮發生前,事母至孝,他有7個兄弟姐妹,在家排行第三。在他18歲那年,父親因公過世,是母親一人操持全家。張榮發的最高學歷,是台北高等商業學校附設商業實踐講習所夜間部,他的經營績效及能力,是靠他自修及實踐而來的。母親生前吃素,從小跟著母親佛教、道教有信仰影響的張榮發,60歲後決定清口吃全素,成為一個素食主義者。


也基於傳承母親的精神,慈善成為張榮發除事業之外的另一半,畢生熱心於各項慈善事業及公益活動。現今的長榮集團,以及長榮旗下的長榮海運、長榮航空等,實控人是張榮發慈善基金會。


「欠人一分,回報十分」,作為長榮集團創辦人,張榮發對公司治理要求很高,連公司里辦公桌的間距,他都要拿尺子量好。他的四個兒子,有三個是被他罵著離開集團的。但他心底是極為柔軟之人,對於曾經幫助過他的人,心存感恩之情。當年白手起家創業,他曾獲得日本丸紅公司的主管保坂清志等3人借錢資助,後來他們退休了,就被張榮發禮遇至長榮日本公司工作。


蘇伊士運河世紀大塞船,揭開「海洋之子」53年長榮海運起家史 - 天天要聞

長榮創辦人張榮發


長榮創辦人張榮發,在日據時代出生在宜蘭蘇澳,他沒有顯赫家世,也沒有值得顯耀的學歷。7歲時,他舉家遷入基隆,14歲時張榮發在日本船公司後半工半讀,從最基層的用務員做起。


後來,張榮發憑藉苦讀,成功成為一名航海技術人員,陸續考上了事務長、理貨員、三副、升上二副、大副,最後考上船長執照。經歷15年航海生涯後,張榮發才決定自行創業;早期,他的父親、大哥都是在船上公司,他的二哥也在船公司,到了張榮發跑船時,一家人與海洋為生。


後來,張榮發與友人創辦「新台海運」、「中央海運」,1968年,張榮發以一艘中古船草創長榮海運,他僅花17年時間,就令長榮跨入全球最大的貨櫃船公司。


張榮發一生有三度創業,第一次創業,是他在36歲時,與當時的台灣海運副總廖文良合夥成立了「新台海運」。第二次創業是跟行船認識的蕭如水兄弟,共同成立了「中央海運」。第三次創業則是1968年他創辦的「長榮海運」。


這位「海洋之子」即便到80歲時,仍每天堅守崗位上班,他自己和隨行人員身上一定帶一把量尺,不管搭飛機,住宿飯店,或者到辦公室,他都會拿出量尺,親自量一量,如此追求精緻,也是他成功的秘笈之一。


創辦長榮海運時,資金緊缺,張榮發曾說,「有段時間天天要向銀行磕頭拜託」。1979年長榮歐洲航線開通時,他迎來創業以後最辛苦的挑戰,當時強勢的遠東歐洲運費同盟向貨主施壓,企圖封殺長榮的貨源。1982年,殺出重圍的張榮發,砸下重金一舉訂購了24艘集裝箱貨櫃新船,當時西方媒體報道稱「那個亞洲的張榮發瘋了」!


事實上證明了張榮發的前瞻和眼光之精準,長榮一舉奠定了世界上第一船務公司之根基。張榮發說:「『膽大心細、敢於冒險』是創業能否成功最重要的關鍵。如果遇到困難就轉彎,到最後恐怕會一事無成。做事業也千萬不能半途而廢,決定方向後就要想辦法完成。


蘇伊士運河世紀大塞船,揭開「海洋之子」53年長榮海運起家史 - 天天要聞


張榮發手寫的遺囑


俗話說,家和才能萬事興。


張榮發辭世後,因遺囑風波,直接掀起了大房、二房遺產之爭,有位集團老臣說,長榮大房、二房兄弟之間,只有一個「恨」字。


張榮發有二任妻子,年事已高的他,身體一向硬朗,他因心肺衰竭逝世。臨終前,他的二房夫人李玉美、大房長子張國華、大房次子張國明、大房三子張國政、以及四子即二房獨子張國煒,都隨侍在側。由於張榮發已退休,且不再集團擔任實際職務,對企業運作沒有太多影響。


由於張榮發偏愛二房夫人,「愛屋及烏」,他晚年也將海空運交予么子張國煒,而自己則轉向教育及慈善事業。與張榮發創辦的事業相比,長榮家族內鬥也成為教材經典案例。


家,是親情的港灣,也是不講理的地方。從張榮發手寫的遺囑內容來看,不僅僅是遺產誰繼承的問題。


有個叫蔡玉真的媒體人感嘆:台灣這些企業家,真的看不懂多少紛爭都是因遺產而起,偏偏又喜愛妻妾成群,導致整個家族怒目相斥,引發各種爭議。



本文內容為一波說原創內容

未經授權嚴禁任何形式的轉載和摘錄發送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