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大選」進入白熱化,近來風頭最盛的居然不是遙遙領先的蔡英文,而是瘋狂搶票的「時代力量」。這批發端於「太陽花學運」的「猛人」,生猛異常,硬是從民進黨手中搶到了不少年輕人和「台獨」分子的支持,讓民進黨和「台聯」都大呼吃不消,連蔡英文都一再呼籲政黨票集中投民進黨。
▲「時代力量」主席、新竹「立委」參選人 黃國昌
▲「時代力量」「立委」候選人林昶佐
這些讓民進黨都吃不消的「猛人」,以「政治素(俗)人」的形象出面,高喊「反中」、「台獨」、「愛台灣」,可最近被媒體曝光,幾名「太陽花」的骨幹都曾經逃避兵役,骨子裡就是「膽小鬼」。
首先是「第三勢力」中目前風頭最勁的黃國昌,據台媒報道,外表很正常的黃國昌,大一體檢時傳出兩眼裸視0.2,被判定為「弱視」不需要服兵役。黃國昌在接受採訪時也坦承,他大學一年級的時候上成功嶺軍訓,便因為近視1200度被驗退,並判為「乙等國民兵」,確定不用當兵。
▲台灣學生成功嶺軍訓體檢
這種鬼話也就騙騙不知內情的死忠粉,一位熟悉役政的退役軍方人士表示,入伍服役的體檢,是由役政單位負責,大學生去軍訓的成功嶺,根本無權「驗退」。同時據了解,根據役政單位的規定,在90年代,即黃國昌20歲左右,役男如果近視度數超過1000度,就是屬於「丙等」,只需要當3個月的預備役,但如果是黃國昌說的「乙等」,還是要當兵的。
▲「恢復視力」的黃國昌,小眼賊亮賊亮的。
據黃國昌自述,後來他做過激光手術,視力恢復正常,近視300度,當時他還不到30歲,如果真像他鼓吹的那麼「愛台灣」, 可以申請複檢,重新入伍,以行動證明自己「愛台灣」,可惜他並沒有這樣做。
黃國昌的「弟子」,曾公開宣示「支持台獨,不支持泛綠」的「時代力量」候選人林昶佐,2007年曾對媒體坦承,大學時期為逃兵役曾力圖緩徵,想辦法延遲畢業,但後來因焦慮症嚴重,才被判免兵役。據他自己說,「不吃藥就會很焦慮,有不斷開冰箱、鎖門等強迫癥狀;最糗的是到日本參加音樂祭,忘記帶葯在地鐵站發病,整個人癱掉,還當場屎尿齊飛」。
林昶佐當時為了逃避兵役,在中興大學念了6年後選擇重考,轉學實踐大學又念了1年大一,總之,轉來轉去,就是想盡辦法延遲畢業來緩徵。針對報道,林昶佐自己回應說:「為台灣儘力不一定要用當兵的方式,將來如果我停葯了,要我去當兵,我也OK。」
更可笑的是網友的反應,當2007年首度被媒體曝光當逃兵時,可以看出當時網上幾乎是一面倒地批評林昶佐嘴巴喊「愛台灣」,卻「閃兵」的「雙面人」行徑,不過8年過去了,如今網民們卻又改口「不當兵也可以愛台灣啊」!
目前林忙著選「立委」,應該講清楚,他焦慮症痊癒沒有?如果沒有,萬一選上了, 「屎尿齊飛」的林昶佐是否能勝任「立委」工作?
黃國昌另一位弟子陳為廷,當眾痛罵「教育部長」,向政治人物扔鞋子,衝擊警察封鎖,佔領立法機構,何其勇猛!對女生伸出「咸豬手」時更是「色膽包天」,不過一聽要服兵役,也是嚇得「尿褲子」。大學念了一年又一年,就是挺著不畢業也不用去當兵,然後就念研究所,也拖了好幾年,後來因為缺課太多,被台灣清華大學開除,接著又在2015年12月經推薦考上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再次符合緩徵條件,不知他要緩到哪一年?
至於另一位「太陽花領袖」林飛帆,他是「太陽花四人幫」中唯一服役的,但人家服役是當兵,要訓練要打仗,而「帆神」服的是替代役,分發到台南市贍養中心,陪陪老人家到公園踏青、賞花就可以了。果然是「神」!
對於「太陽花四人幫」逃避兵役的醜行,國民黨「立委」蔡正元罵得狠:
黃國昌、林昶佐,你們不拿槍上戰場誰要拿槍?你們這「逃兵四人組」,套句柯文哲的話,你不去死一死,叫別人去死啊。我是覺得用柯文哲的話,痛批這四個人,是剛剛好而已。
蔡正元更公開將這「台獨四人組」的「逃兵事迹」po上臉書,台灣網友對這種「閃兵行為」都表示咋舌。有網友就表示驚訝,自己曾經近視400度還當了特種兵,憑什麼黃國昌近視300度就能不當兵。有人則吐槽他們根本就是偽君子,還網友則調侃四人長得壯碩,以為他們都是海軍陸戰隊員。
看看更多網友留言
桃園市議員黃敬平表示:林昶佐曾說服藥狀況改善後就去當兵,他現在選舉非常激烈,也沒有引起他的焦慮症複發,如果病已經治好了,是不是選完後可以去當兵?如果病還沒治好,這種狀況進入「立法院」後,他有辦法行使「立委」職權嗎?自己做過的承諾都不可信的話,誰會相信他對選民開出的政治承諾?台北市議員王鴻薇指出:黃國昌等人不應該叫「時代力量」,而是「時代逃兵」。
台灣政治評論員唐慧琳表示:
像施明德等民進黨先進,為了理想去坐牢,是值得尊敬的,但「太陽花」、「反課綱」的學生被抓到警察局,與毒販關在一起就嚇哭了。黃國昌、林昶佐等人就是兩面人,既要主張「台灣獨立」,又不願意去盡「國民義務」,這些「嘴炮台獨」、「鍵盤台獨」的人,對於外界檢驗與質疑,一概不響應,我覺得光用無恥兩個字,還不足以形容這些人。
罵聲四起,然並卵,在台灣這個奇葩的地方,這種人還是大有市場,真是咄咄怪事。
(原創版權,歡迎轉載分享,誠請註明出處「今日海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