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外媒消息,當地時間10日凌晨,菲律賓大選初步統計結果顯示,菲律賓前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之子小馬科斯贏得選舉。
小馬科斯
小費迪南德·馬科斯,又被稱為小馬科斯,昵稱「邦邦」,1957年出生,是菲律賓前總統費迪南德·馬科斯的兒子。作為菲律賓家喻戶曉的政治家族成員,小馬科斯從參選之初就因其家族過去的貪腐、鎮壓異己等問題深陷爭議。能夠在這種情況下最終當選總統,可以說其個人的能力及家族的影響力都是功不可沒的。那麼馬科斯家族過去究竟幹了什麼,導致如今的評價如此的兩極分化呢?
一、菲律賓門閥政治
在講馬科斯家族之前,我們先來看看菲律賓的近現代史。
1521年,麥哲倫率領西班牙探險隊於地理大發現首次環球航海時抵達此地,麥哲倫亦是在此地被土著砍死。1542年,西班牙人以王子腓力(即後來的腓力二世)之名,將此群島命名為「Las Filipinas」,成為「菲律賓」名稱的由來。
西班牙人殖民佔領菲律賓
過了三百餘年,到了1898年,被譽為「菲律賓革命之父」的安德烈·滂尼發秀在美國的支持下發動起義並宣告獨立。同一年,美西戰爭爆發。12月10日,西班牙被美國打敗,簽署「巴黎和約」。美國政府給西班牙2,000萬美元購買菲律賓主權,菲律賓美國統治時期開始。菲律賓成為美國的殖民地,以及美國在亞太補給的軍事基地。
二戰期間,1941年12月8日,日本偷襲珍珠港的翌日,即出兵攻佔了菲律賓。此後的1942年-1945年,菲律賓被日本佔領。
菲律賓地圖
二戰結束之後,隨著全球反殖民活動的興起,1946年7月4日,菲律賓共和國(第三共和)除保留美軍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外完全獨立。由於美國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雖然菲律賓是最早引入民主制度的亞洲國家,一貫被西方稱為亞洲的「民主櫥窗」,但其內部政治發展史基本上就是被各大政治世家所壟斷,頗有當年魏晉時期士族門閥制度之風,基本上算是披著一層美式民主外衣的門閥政治。
菲律賓媒體曾做過一次宗譜政治歷史研究,梳理錯綜複雜的家族脈絡,發現菲律賓14名總統中至少12人沾親帶故。而菲律賓國會中的大部分代表來自134個家族,阿基諾、加西亞、拉莫斯、洛佩茲等名字在國會成員名單上反覆出現。
出身政治家族的阿基諾三世,總統任期:2010年-2016年
二、馬科斯家族發家史
正是在前文提到的門閥政治的大環境下,後來躋身總統寶座的老馬科斯,其出生註定就不平凡,事實也確實如此。
馬科斯雖然出身於政治世家,不過費迪南德·馬科斯小時候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政治實在是燒錢,父親馬里亞諾·馬科斯為了從政不惜一切代價,把家裡的錢全部拿出去收買選票,導致兒子上學時期常常因交不起學費而缺課。
費迪南德·馬科斯
而且據說費迪南德·馬科斯的親生父親並不是老馬科斯,而是一位叫費迪南德·蔡的華人,他與馬科斯的母親何塞法在菲律賓相戀,何塞法還懷了孕。但是蔡的父母都很傳統,要求蔡必須娶個福建人當老婆。蔡家沒辦法,找到了接盤俠-何塞法的同班同學馬里亞諾。可以想見的是,蔡家肯定付出了讓馬里亞諾滿意的代價。
生下兒子以後,何塞法取名叫費迪南德,一方面是為了效法麥哲倫(也是費迪南德)和西班牙國王,而最重要的是,蔡家那位少爺的名字恰巧也叫費迪南德,而且這位蔡還是馬科斯的教父。
馬科斯從小學習成績優異,就讀於菲律賓大學法律系時相當活躍,不但是辯論冠軍,還擅長游泳、拳擊與摔角。並且練得一手好槍法,而這項特長也為他日後招來了麻煩。
大學期間,因被懷疑與父親敵對的眾議院議員暗殺事件有關,法院念在其品學兼優,是位可造之才的前提下判其有期徒刑4年,旋即被捕入獄。不過隨後被總統曼努埃爾·奎松特赦,但馬科斯不接受,堅持上訴,並在關押期間準備司法考試。翌年最高法院改判無罪,馬科斯遂得以出獄。不久馬科斯大學畢業,參加司法考試,以第一名的成績通過考試。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馬科斯參加菲律賓自治軍,從事抗擊日軍的游擊隊活動;並且於巴丹死亡行軍中僥倖逃脫。憑著大學時期苦練的好槍法,一度成為菲律賓抗戰領袖,戰爭結束後,菲律賓正式獨立,他成為了菲律賓歷史上被授勛最多的戰士,獲得了32枚勳章,還被譽為「抗戰英雄」。
馬科斯的作戰經歷,成為往後的從政基礎。
從1946年擔任總統秘書,1949年當選議員,再到1962年馬科斯出任參議院議長,1965年當選總統,馬科斯的升遷速度簡直是坐上了火箭都趕不上,並且在1954年,他還迎娶了當年的菲律賓選美冠軍-伊梅爾達,一時可謂是風頭無二,情場仕途雙得意。
馬科斯與伊梅爾達
但就是這位當初因主張經濟和社會改革而上台的總統,在總統任期卻是以實行裙帶資本主義,和政治打壓的威權主義統治而聞名於世,最終招致了其下台的結局。
三、10%先生
從議員時期開始,馬科斯就有個外號叫「10%先生」,意即所有馬科斯經手的項目,必須留10%給他本人。當了總統後,「10%」逐漸公開化、制度化,以致菲律賓的任何事業、投資、生意、甚至財政支出,都必須給總統10%,否則就別想干成。
從1965年至1986年,長達20年的菲律賓總統生涯中,馬科斯家族依靠職位權力,綁架國民經濟獲得了巨額的財富。馬科斯就任總統前,僅擁有財產3萬美元。到1986年倒台時,擁有的財產估計不下百億美元。他在菲律賓、香港等多地都有豪宅,僅僅在菲律賓本土的房產就有4500畝,土地5000畝,並且將相當於菲律賓三年財政收入的100億美元裝入了自己的口袋,存款遍布世界各大銀行。不管是國家的黃金儲備還是美國、日本的對菲援助,馬科斯都會想方設法將其裝進自己的口袋。
為了延長總統任期,馬科斯更是採取了軍事管制、選舉舞弊等惡劣手段。1983年其政敵小貝尼格諾·阿基諾自美國回國卻在馬尼拉國際機場(今尼諾伊·阿基諾國際機場)被刺身亡,馬科斯被疑幕後指使。1986年因選舉舞弊,導致群眾大規模抗議,而後在美軍協助下被迫流亡美國夏威夷。當憤怒的群眾衝進總統府,伊梅爾達的地下室跟隨攝像鏡頭展示到了菲律賓大眾的面前時,人們才了解到這位總統夫人窮奢極欲的生活。
伊梅爾達的地下室里,記有:上衣2500件、褲子3500條、內衣500個、遮陽傘65把、手套2000雙、眼鏡71副、小提包1500個、大皮箱5架子、名牌鞋子3000雙。而這還只是伊梅爾達挑剩下的東西。當馬科斯一行人到達夏威夷後,美國海關扣押了他們的300箱行李,行李中包括價值120萬美元的菲律賓比索、67箱衣物、價值1000萬美元的各式珠寶、無數的藝術品以及各種地契、存票和股票存托證明。
伊梅爾達和她的收藏品
在流亡美國期間,馬科斯曾多次申請回國,但由於菲律賓政府的拒絕,均未能成行。3年後馬科斯在當地病逝。
四、結局
在馬科斯去世後,1991年小馬科斯結束流亡返菲律賓後開始從政,伊梅爾達也隨其回國。回國後的伊梅爾達搖身一變,成為了「慷慨」的慈善家,依靠伊梅爾達對大量底層民眾的捐贈,馬科斯的風評不斷改善,小馬科斯也逐漸站穩了腳跟,一步步接近了菲律賓的權力核心層,並最終在總統選舉中勝出。
讀到這裡可能有的讀者會問,菲律賓的民眾都傻嗎,才過了30年時間,就這麼支持一個曾經剝削過自己的「巨貪」總統之子。可是現實是殘酷的,由於菲律賓的底層民眾生活實在是太苦了,導致壓根沒有精力思考這些上位者的事,能吃飽肚子才是最要緊的。
馬尼拉貧民窟
據統計,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有35%的窮人住在貧民窟,其中2/3是兒童。「死人的別墅,活人的貧民窟,」這句話常常被人拿來評價馬尼拉的貧富差距,這些窮人整日遊盪在垃圾堆中,並不是為了收廢品,而是去撿一些富人們吃剩的食物,有專門的產業鏈將這些撿來的食物清洗乾淨後重新打包出售,這種食品被當地人稱為「pagpag」。
兒童拿著「pagpag"
「pagpag 」的流行導致了肝炎、霍亂等傳染病在貧民窟的大流行。在這樣惡劣的環境中,人們的壽命很短,大多數人都沒法慢慢老去。很多小孩都是以死人為伴、吃剩飯、在垃圾堆里長大,能活到成人,對很多貧民窟中的孩子來說都是一種奢望。
文章的最後,希望新當選的小馬科斯總統不辜負選民的期望,為底層民眾多辦實事,認真解決貧富差距問題,更好地為群眾謀福祉。
文中圖片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