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2022年07月04日01:17:10 熱門 1254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上世紀六十年代,華語世界還沒有人能把科幻小說玩得那麼「硬",也就不像"借木星之力把地球推出太陽系",這樣腦洞大開、寓教於樂。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不過那時候香港文壇出了一件事,時隔多年依然是科幻迷們茶餘飯後的笑談。

1965年香港有位作家在給《明報》寫連載,名字叫《地心洪爐》,是系列小說中的一部。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有一次作家寫到了主人公到南極探險,偶遇一隻白熊,殺之,食肉,剝皮暖身。

一般人看到這裡多半會想"熊肉好吃嗎"。

某位少年讀者精通地理,看完就寫了一封信寄給作者:"南極怎麼會有白熊呢?白熊在北極才對啊。"

作者看完信,並未回復。

怎奈少年執著,又寫信追問:"說句話呀,是寫錯了吧?"

作者這次不幹了,終於給少年回:"南極是沒有北極熊,可世上也沒有主人公這樣的人。"

少年來了興緻,感覺這樣的回答蒼白無力,又寫信給時任《明報》主編的金庸興師問罪。

金庸收到信哭笑不得,只好應付一下:"南極本來是有北極熊的,最後一隻被主人公吃了。"

少年最後一次給作者寫信,只有兩個字:"無賴"。

這位寫《地心洪爐》的仁兄叫倪匡,故事的主人公叫衛斯理,衛斯理沒有因為"北極熊事件"遭罪,跟著倪匡的小說一直活了幾十年。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時間倒退三十年,民國二十四年五月社會動蕩。

五月三十日倪匡出生在上海,祖籍寧波離金庸老家三百里地。如果非說有什麼歷史參考,美國福克斯電影公司比倪匡小一天。

童年的倪匡自帶"主角光環",遊盪在舊上海的十里洋場和民街陋巷中,看街頭藝人表演"偷天桃"與"種梨樹"這兩種別人誰也沒見過的神奇魔術;看有錢人家放煙花;看能出現唐僧師徒取經的圖畫……

他把這些所見所聞講給兄弟姊妹聽,眾人無不瞠目結舌。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左 亦舒 右 倪匡

十二歲前倪匡一直住在霞飛路,十二歲時一家人搬到了虹口邢家宅路。那時候他在"江蘇省立上海中學"讀書,也就是後來的上海市上海中學

倪匡立志要做冒險家,最喜歡李時珍和徐霞客,他常和小夥伴們一起鬥蟋蟀,遇到打架卻從不屑參加,倪匡會躲回家裡看書,看《徐霞客遊記》這樣的故事,後來又開始看《薛丁山征東》《聊齋志異》云云。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徐霞客遊記》故事路線示意圖

倪匡的父親叫倪純壯,母親叫王靜嫻,王靜嫻女士為倪家生下七個孩子,倪匡排行老四。

倪匡的六妹叫倪亦舒,後來當了作家改名亦舒。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左 亦舒 右 倪匡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亦舒

1950年倪匡的父母離開大陸到了香港,倪匡卻並沒有一同前往,留下來的還有三哥倪亦方。

1951年十六歲的倪匡放棄學業,他孤身一人從上海到了蘇州,進入華東人民革命大學學習。

肄業後倪匡參加了解放軍,這是當時很多年輕人的選擇。

倪匡惦念父母,每次行軍前都要寫好厚厚一摞書信,千方百計托親戚寄到香港,還要他們每隔十天半月寄一封,父母收到信打開看,總是蠅頭小楷工整寫下的好消息,倪匡寫了親身參與的大事件,比如"土地改革""淮河治理"。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倪匡 右

1955年倪匡被分配到內蒙古,工作是看管勞教人員。

內蒙古的冬天滴水成冰,一次大雪封路,運煤車沒法開進來,倪匡和同事住的宿舍斷煤了,零下幾十度的氣溫人哪能受得了,倪匡突然想起來宿舍不遠有一座木橋,拆了可以用來當柴火燒,他想都沒想就把橋給拆了,作為回報他睡了幾天熱乎覺。

誰知到了1957年,倪匡聽說自己要被調查,這下他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破壞橋樑就是破壞交通,也就是影響了國家現代化建設,如果真要追究起來,倪匡可就攤上大事了。

在一位內蒙兄弟的幫助下,他連夜騎馬離開了單位,兄弟囑咐他:"一直往北走!"

北在哪?北就是北斗星的方向。

隨後的幾個月里,倪匡輾轉黑龍江、遼寧、後來南下上海、從廣州中轉澳門,坐著運菜的船偷渡到了香港九龍。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到了香港的倪匡在工廠做雜工,閑來無事也看看報紙,他對身邊的人說:"報紙上的小說我也能寫。"

人們自當他是吹牛。

於是倪匡花了一下午的時間,寫了篇小說投給《工商日報》。

這是1957年9月的事,小說於一個月後刊登出來,倪匡寫了一萬字,報社給他修改成九千字,按照千字十塊錢的標準,倪匡賺了九十。

倪匡意識到寫作對自己而言,應該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於是倪匡四處投稿賺錢,逢投必中,羨煞旁人。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1958年倪匡開始上夜校,是到聯合書院讀新聞系。聯合書院隸屬於香港中文大學,若干年後許冠文也曾在此進修社會系。

學習期間倪匡認識了前來補習英語的李果珍女士。李果珍在報紙上看到"倪匡"的筆名,斷定就是自己這位同學,一次在巴士上攀談起來,兩人感情迅速升溫,他們很快住在一起,這讓李果珍的父親感覺"不成體統"。

1959年倪匡與李果珍結婚。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李果珍與倪匡

婚後李果珍生下女兒倪穗和兒子倪震,倪震後來娶了周慧敏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周慧敏與倪震

倪匡給《真報》投了一些稿後,報社的社長找到了他。

"不如你來我們報社幫忙吧。""好啊,正好我沒有事情做。"

那時候《真報》真是缺人,一共五六個幹活的。倪匡問社長自己幹什麼,社長讓他什麼都干。同事的咖啡喝完了,他要去樓下買。

一篇三百字的影評,沒人寫他來寫。社長急著要發社論,倪匡替社長辦。

那時候倪匡的月薪是一百一十塊,總算可以過活了。

台灣一位作家叫司馬翎,給《真報》的副刊寫連載。後來不知道他怎麼了突然不再供稿。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司馬翎

倪匡看完司馬翎寫的東西,覺得自己可以寫得更好。後來這個版面就由倪匡來寫。讀者讀完覺察不到換了作者,報紙銷量反而上升。

司馬翎後來找到報社問是誰續寫了自己的小說。倪匡站出來,司馬翎說:"續得不錯。"

倪匡答:"何止不錯,根本就是比你好。"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之交《明報》賣得很火。

1959年金庸與好友創辦《明報》。他在副刊連載《神鵰俠侶》,一支筆桿打天下。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連載《神鵰俠侶》 《明報》報刊資料

倪匡也寫武俠小說,他給《明報》寫了兩部連載。

金庸找到倪匡讓他繼續寫,一個月給他六百三十塊,倪匡第一次把五百元面值的錢拿回家,倪太太樂得合不攏嘴。

兩個人看一場電影只要三塊錢,去飯店吃三菜一湯只要五塊錢。這真是一筆巨款,而倪匡要做的就是每天花半小時寫兩千字。

1962年倪匡偶然路過一個村子,村名叫"衛斯理",他就開始用這個筆名寫作,後來才知道那還是個傳教村。

1963年倪匡寫了衛斯理系列的第一部,名字叫《鑽石花》。倪匡把衛斯理系列叫做"幻想小說",但別人說是科幻他也不介意。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他不懂太多的科幻知識,書桌上的參考資料只有兩本,一本是《兒童百科全書》,一本是《辭海》。

香港理工大學校長潘宗光上學時喜歡《衛斯理》,等到懂了科學才發現"幾乎一件事也講不通"。

倪匡說:"講得通就不叫小說了。"

一九八一年倪匡開始寫"原振俠"系列。後來《原振俠與衛斯理》被拍成電影,演員有錢小豪、周潤發張曼玉

這也是衛斯理第一次被搬上大銀幕。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倪匡封筆後曾說:

"那時候寫小說很簡單,感覺自己被外星人控制。如今外星人走了,我也不寫了。"

最多的時候倪匡同時接手十二部小說的任務,他在書房裡拉起繩子,稿子寫好了就掛起來。

蔡瀾給他的稿紙設計上"倪匡"的標誌,特製的大稿紙讓倪匡寫起來舒服,他把原子筆折斷減輕重量,這樣就能寫得快還不累。

據說倪匡寫了五千多萬字。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倪匡人生得意之事有兩件:

屢替張徹編劇本,曾代金庸寫小說。

早在倪匡為《真報》工作時,他就與張徹在報紙上論短長。

張徹比倪匡年長十一歲,生於浙江杭州。張徹因為結識蔣經國,拍攝了台灣第一部劇情片《阿里山風雲》。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1957年張徹離開台灣到香港,以"何觀"為名寫影評。

倪匡當時給《真報》寫影評,常常是照著電影海報就能寫成。

張徹這個行家看完後很不滿意,就在其他報紙批評倪匡。

倪匡無奈感慨:"這位老兄有意思,別人評電影,他評影評。他不是影評家,他是評影評家。"

寫過《董小宛》的董千里知道了就跟倪匡說:"張徹我認識,找他出來喝咖啡。"

一來二去倪匡和張徹成了朋友。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左 倪匡 右 張徹

1960年張徹加入電懋公司,兩年後又到了邵氏。

應該說邵氏與張、倪、金三個人都有關聯。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邵逸夫要從長城公司挖夏夢過來,當時金庸就在給長城寫劇本。

"西施怎樣美麗誰也沒見過,我想她應該像夏夢才名不虛傳。"

金庸年輕時無比傾慕夏夢小姐。後來夏夢沒有去邵氏,邵氏倒是用金庸的作品拍了近二十部電影。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金庸與夏夢

一九六七年邵氏的張徹讓倪匡幫他寫劇本。

倪匡說:"我不會。"張徹勸:"就按小說寫。"

電影名叫《獨臂刀》,主演有王羽潘迎紫,是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港產電影。

從此張徹人稱"百萬導演"。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張徹從此就讓倪匡做了他的御用編劇。

倪匡絕不"一手交錢,一手交貨",都是拿了錢按時交作業。

張徹的電影培養出了狄龍姜大衛等初代功夫巨星。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左 姜大衛 右 狄龍

他崛起後不久,曾經邵氏古裝片的首席導演李翰祥選擇出走。

倪匡寫劇本出名以後,有位導演邀他一起拍電影。倪匡對當導演沒有興趣,卻覺得駁人面子不好。

奈那位導演鐵了心要拉他入伙,倪匡只好說:

"我上輩子沒幹過缺德事,這輩子怎麼能淪落到做導演?"

那位導演很長一段時間沒再理他。

倪匡自認替金庸寫小說很榮耀,金庸卻很傷腦筋。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天龍八部》連載的時候,金庸有段時間應邀要到訪歐洲。

小說不能斷更啊,他想到了讓倪匡救救急。臨走前金庸囑咐:"千萬別把人物寫死。"

倪匡答應了沒寫死,卻把阿紫寫瞎了。

金庸回來只能連連搖頭,好好一個人就這麼瞎了。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TVB版《天龍八部》劇照

倪匡很無辜:"如果阿紫不瞎,哪有她和游坦之那樣的愛情?"

後來又說:"喬峰武功那麼高,你居然看不出化妝的阿朱,聽腳步聽不出來嘛?"

後來阿紫的眼睛被金庸"醫"好了,倪匡卻再也沒有機會碰金庸的小說。

倪匡雖然嘴硬,卻對金庸佩服得五體投地:

"沒有四大才子,只有他是才子。"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左 金庸 右 倪匡 倪匡覺得寫武俠超越不了金庸,這也是寫科幻的原因之一

倪匡曾在舊金山定居多年,後來猶豫要不要回香港。

金庸當時準備出國讀博士,就說:"你回來,我就不去了。"

倪匡回來,金庸還是出去讀書了。

他質問金庸:"你不是不走了嗎?"

金庸答:"我說過嗎?"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倪匡有三大嗜好:一曰酒,據說一天可以喝一公斤XO。既然是個酒鬼,就一定有酒鬼朋友。

1967年倪匡到台灣第一次見到古龍,倪匡的任務本來是幫武俠雜誌向古龍約稿,兩人卻在酒桌上一見如故。

倪匡後來多次到台灣找古龍喝酒,每次必是昏天暗地。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左 倪匡 右 古龍

後來,他宣布了戒酒,但是倪匡的「戒酒」定義是不喝醉。

古龍去世時陪葬了四十八瓶XO,倪匡去悼念老友,知道後覺得此事不妥。

"古龍帶這麼多酒走,媒體記者肯定要炒作。這麼多好酒被偷了咋辦?"

於是他就把每瓶酒喝了一半再放回去。

古龍交這個朋友真是交對了。倪匡自認寫得最好的文章就是古龍的訃文。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左 古龍 右 倪匡

第二大嗜好是女人,倪匡最欣賞柔順聽話的女人。

古龍與倪匡都是作家三毛的朋友,好到了什麼玩笑都開。

一次三毛穿著露肩裝來玩,倪匡、古龍就來了興緻。倆人跑到三毛身邊,一人按著一個肩膀咬了一口。三毛倒是笑靨如花,她太了解這兩個人的真性情。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古龍去世,三毛安慰倪匡

在香港,倪匡與蔡瀾、黃霑也是至交。

三個人聚在一起抽煙喝酒,在文化人與野蠻人之間遊走。

蔡瀾給《原振俠與衛斯理》做監製,讓倪匡出演自己。

倪匡覺得要撈點好處就問:"憑什麼讓我演?"

蔡瀾說:"有美女演員,有喝不完的路易十三。"

於是倪匡欣然赴約。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左起 倪匡、蔡瀾與黃霑

倪匡帶他去試衣服,連著幾家店都沒有合身的。最後一家店員從箱底拿出一件,倪匡穿著特別合身。

店員說:"這件衣服是訂做的,不過人家沒來拿,好像姓曾,叫曾志偉。"

有一段時間三個人經常光顧一家酒吧,酒過三巡話題聊得很開。慢慢地聽他們講段子的人也越來越多。索性三個人決定做一檔電視節目,找名人來一起扯閑篇。

1990年《今夜不設防》在無線電視播出。

節目請來了張國榮王祖賢林青霞等人,沒有正經話,都是各種調侃。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林青霞、張國榮做客《今夜不設防》

倪匡還把自己擅長的知識加在裡面,比如收集貝殼、養金魚、設計HI-FI。

到後來老哥幾個年事已高,戒酒成了重要命題。

有一次黃霑看《全宋詞》,心血來潮給倪匡寫了首打油詞。

"大家一齊戒酒,肉食百不宜口。鮑甫與蝦球,望實依開個口。修,修!分送隔離親友。"

黃霑用電報發給舊金山的倪匡,那時美國已是深夜,倪匡看了睡意全無。他樂得不行也回贈了一首。

"年來有病無酒,乜病都要感受。腰酸與背痛,更著不能起頭。可知配額已夠。"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倪匡的第三大嗜好是煙,最高紀錄一天五包。倪匡十六歲學會了吸煙,還曾因為吞雲吐霧把妹妹亦舒嚇哭。三十五年後倪匡突然想通了。

"我聽到了上帝的信息,他說我的吸煙配額用完了,可以不吸了。"

起初倪匡沒有在意,後來"上帝"連續跟他說了三次,他就想通了。

於是倪匡就不再吸煙了,倪匡自知配額用完之後就很少寫文章。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2001年"911"事件發生後,蔡瀾打電話問倪匡可好。

倪匡"哈哈哈哈"大笑幾聲:"我不接觸美國人社會,當然不要緊。"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倪匡與蔡瀾

倪匡在美國和回港後的生活都很愜意。女兒常從超市買海鮮給他吃,家裡的冰箱也堆滿了雞鴨魚肉。

倪匡說:"其實醫生不讓我吃,如果可以只喝水,讓我喝水就行了。"

倪匡愛吃魚也愛養魚。早年養了幾大缸的魚,一次氣溫突變魚都死了。

正趕上張徹拍《哪吒》需要海底取景,一般的魚缸不夠大。

倪匡就把大魚缸灌滿水交給他,愣是拍出了海底的效果。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倪匡患有高血壓,身體倒還算健朗,醫生告訴他:

"每天吃幾粒葯就行了,人活著就是吃喝,快活一點。"

倪匡聽了連連點頭。

可能人老了都會有一些收斂吧,年輕時候瘋過,年老了活的就是一個心境。

倪匡玩貝殼玩到了收藏家的水平。

為了跟電影人換貝殼,可以免費給他們寫劇本。玩夠了他把價值幾十萬的貝殼送人,一點也不心疼。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從舊金山回香港,精品藏書也都留給了當地朋友。

2012年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典禮高朋滿座,導演徐克為倪匡頒發了"終身成就獎"。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徐克擅拍武俠,而倪匡寫《六指琴魔》時,徐克還未成年。

倪匡寫了那麼多小說,最崇拜的還是金庸。

金庸也對倪匡這個晚輩疼愛有加,還給倪匡的第一本《南明潛龍傳》寫前言。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金庸後來也對倪匡評價極高:

"無窮的宇宙,無盡的時空,無限的可能,與無常的人生之間的永恆矛盾,從這顆腦袋中編織出來。"

2018年金庸先生駕鶴西去,倪匡聽聞驚詫不已。

"趕緊去問問,以前不也有這樣的消息嗎?",後來又說:"九十多歲走了,沒什麼好傷心的。"

黃霑先生已於2004年辭世,如今四大才子只剩倪匡和蔡瀾。

多年前倪匡寫了最後一部衛斯理《只限老友》,聲稱這是封筆之作。

人物丨幫金庸代筆,和古龍三毛是密友,84歲的他依然是個頑童 - 天天要聞

"哈哈哈哈,我不是衛斯理,大家再也不要把我和衛斯理劃等號了。"

借用倪匡的一段話作為結尾:

"有美麗,有青春。陽光燦爛,秋風涼爽。不飢,不寒。感情上有一定的寄託,有人為之神魂顛倒。這樣的人生,已經是最高的境界。如果再為小事而鬱鬱不樂,那實在是自己找自己的麻煩。"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