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晨又一次上了熱搜,這次是因為被人民日報給公開批評,她隨後公開道歉,並宣布永久退出公眾視野。
以前我很喜歡她,但是了解了來龍去脈,我只能說,她這次不冤。
首先我們來回顧一下邱晨事件。
整件事情與邱晨2008年到2014年在香港工作有關,期間發生的一些言論被人挖出來,引起了軒然大波。
網友發現她在早年前疑參與的「zhanzhong」的活動海報設計一事曝光,引起了更大的網路熱議。
在隨後不久,網友經過深扒,竟發現邱晨五年前在社交平台上疑似支持「GD」的言論,更多的證據遭到曝光。
很快,《奇葩說》辯手楊奇函選擇站隊,發文直斥邱晨立場並表示「道不同不相為謀」。
輿論不停發酵,邱晨馬上發文澄清,表示那是曾經工作的單位的立場傾向,也與她個人無關;還表示原截圖缺乏上下文環節,加重了誤解,但是無奈自己已經刪除了原文無法給出證據,自己從未支持過zhanzhong。
邱晨畢竟是有著300多萬粉絲的大V,還是有著很強的粉絲基礎,本來事情應該慢慢也就可以過去,可誰知,就在昨晚,人民日報發表評論:
某知名辯手疑似發表支持佔中言論,被網友手撕後為自己「伸冤」。究竟冤不冤,網友眼睛是雪亮的。是否如她所說「希望祖國強大」,看看她一貫的言論便知。何謂愛國,何謂大義,豈能顛倒是非黑白?作為公眾人物,又該給年輕人傳遞什麼價值?不要以為巧舌如簧,就能改變事實。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是很明顯,說的就是邱晨。
三個小時之後,邱晨再次發表聲明,公開承認錯誤並道歉:我對我過往的不當言論,表示深切的懊悔和歉意。將關閉個人社交媒體賬號,退出公眾視野,不再參與任何節目錄製。
眼看它高樓起,眼看它樓塌了。
從在《奇葩說》里光彩奪目,成為備受觀眾喜歡的BB.king,到被萬人斥責,永久退出公開視野,這個過程讓人唏噓不已。
無論是迫於輿論壓力,還是出於個人意願,邱晨選擇公開道歉、退出公眾視野的行為,無異於自斷手腳了。相當於從一個高流量大咖,回歸素人身份。
以前我挺喜歡邱晨,她的辯論層層剖析,總是能看到問題更深的本質,我為她的才華深深折服。
但是這一次,在了解了事情來龍去脈之後,我只能說我很遺憾,這真的是她咎由自取。
愛國,是一個很宏大的話題,我們如果要求你必須愛國,好像有道德綁架的嫌疑。
有很多人選擇拋棄國籍,加入別國,那是你們的個人選擇。
- 就好像父母把你養大,你長大後說我還是想選擇一個更富有的家庭,那麼做父母的即便傷心,撐死說你一句沒良心,但是也拿你無可奈何。
- 但是如果一面從原生家庭拿錢,說著我好愛這個家,另一方面對嚮往的新家說我以前那個家屁都不是,我們想辦法毀了它。
那就不光是沒良心,是真正的不道德。
我們知道,粉絲就是流量,流量就是錢,像邱晨這樣的辯手,在國內的娛樂節目中大放異彩,圈粉無數,隨之而來的就是源源不斷的物質回報。
當然這是她能力應得的,但是也確實不該一邊在中國賺著錢,一邊做著分裂中國的事;一邊說著愛國的言論,一邊做著害國的行為。
這種兩面三刀,才是我們完全接受不了的。
關於民族大義、祖國統一,這是每個中國人都該堅守的底線,在這方面,每個中國人都不可能讓步。
我們允許你言論自由,我們不接受你分裂祖國,這是言論自由的該有的界限。
魯迅的諷刺文章,我們從小就學習,他對於人性的鞭撻、對於社會制度的批判,入木三分。愛之深、恨之切。正因為愛國,所以心心念念盼她好,所以才會有那麼多犀利的言辭。
面對羸弱的中國,那時候的有識之士並沒有選擇拍拍屁股走人,他們罵政府罵制度,是希望中國能真正強大起來。
那些說的有點遠,咱們說的近點,說點這次疫情中被我們熟知的人。
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為了爭分奪秒地救治病人,曾幾天幾夜基本沒合眼。他的醫院更是成了武漢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點醫院。
夜以繼日的忙碌之後,他被感染了,同在抗議一線的妻子想去照顧他,他怕傳染妻子斷然拒絕。
而劉智明去世前的最後一句話卻是:不要插管搶救。
因為插管搶救會感染醫護人員。他捨不得別人為他冒險,自己卻倒在了抗疫的第一線。
網上的這段妻子追著靈車一邊跑一邊撕心裂肺哭的視頻,讓無數人動容。
她卻拚命掙脫去扒車門,直到丈夫去世的最後一刻,他們都沒能見上一面,說上一句話。
一位武昌醫院的護士,在朋友圈裡這樣寫到:「醫院新樓修好,但劉院長不在了」。
武漢江夏區人民醫院彭銀華醫生,本來要在正月初八舉辦婚禮,此時的妻子已經懷孕6個月。
但是疫情爆發,他只能奔赴一線,「疫情不散,婚期延遲」。
工作中,他始終搶在前面,他說自己還年輕,抵抗力強。最終,他倒在了工作崗位上。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徹底告別了這個世界,不到30歲。
- 那個未出生的孩子,再也見不到爸爸了;
- 那個等著他結婚的妻子,再也盼不回丈夫了。
你要問我什麼是真正的愛國,我想這才是真正的愛國。
他們做的雖然都是職責範圍內的事,但是他們是在舍小家為大家,他們的犧牲換來的是萬家團圓,是越來越多的人從死亡線上被拉了回來。
反觀邱晨事件,或許曾經年少輕狂不成熟,或許是單位的意思她難以拒絕,但是自己設計的海報,傳達的究竟是什麼立場,學識淵博的她不可能不明白。
君子有可為有可不為,刀沒有架在脖子上,最終還是個人的選擇罷了。
結語:
最後,用魯迅先生的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文章:
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拚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原創文章,盜版必究。作者Tina,浙大新聞學碩士,多年媒體記者經驗,心理諮詢師。如果喜歡,歡迎點贊並關注@Tina心理,持續輸出心理學原創好文,從心理學視角幫你解讀生活、看透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