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警長」回家記|在固始聽老鄉們講他過去的故事

2022年07月01日15:28:09 熱門 1716

河南省固始縣南大橋鄉石崗村,陳建如的老家。

1991年,陳建如在這裡踏上開往部隊的列車,離開固始,來到浙江當兵。從那以後,他離開生他養他的家鄉,每年最多回來一次。

12月3日早上,記者與陳建如一起,從湖州前往固始,走訪他的家鄉。短短兩三天時間,我們見到了陳建如的家人、老師、同學和昔日戰友。聽他們講陳建如在老家的故事。

「老兵警長」回家記|在固始聽老鄉們講他過去的故事 - 天天要聞

走訪陳建如家鄉

事欲善其終,必先固其始。固始因此得名。固始縣,在河南省的東南端,離湖州530多公里的路程。這個有2000多年歷史的城市,至今末通高鐵。從湖州到固始,要先坐高鐵到安徽省金寨縣,還要坐一個半小時的汽車。

進石崗村,走的是一條水泥公路。路邊有一條河,河水靜靜地流淌著。

知道兒子要回家,陳建如的媽媽早早地倚在大門口等候。老人今年73歲,已是滿頭白髮。

陳建如的家是一幢2層小樓,院子里的月季花開得正紅。兩年前陳建如的父親去世後,只有母親住在這裡。

這些年陳建如出門在外,家裡沒什麼像樣的裝修。從進村公路到陳建如家門口,是一條泥路。雨一下,路有點濕滑。

兩年前,陳建如曾把母親從河南老家接到湖州來生活,可老人家只會說河南話,與湖州的鄰居說不上話。陳建如湖州的家在5樓,老人上下樓梯很吃力。住了兩個多月後,老人還是回了老家。

「老兵警長」回家記|在固始聽老鄉們講他過去的故事 - 天天要聞

為母親拍去身上的灰塵

母親眼中的陳建如,是一個厚道實在的兒子。「善良、忠誠、孝順……」陳媽媽說,陳建如十二三歲的時候,就幫家裡幹活了。鄰居忙於農活,陳建如也會熱心地幫他們照顧小孩。

「老兵警長」回家記|在固始聽老鄉們講他過去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陳建如母親

陳建如姐弟四人,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妹妹。如今,除了陳建如在湖州工作生活,其他三人都在固始。母親身體硬朗,平時不需要人照顧。大姐陳建群嫁在石崗村,離娘家近些,隔三岔五來看看母親。

在大姐看來,陳建如是一個讓她驕傲的弟弟。「他從小善良,半路上看到不認識的老人,手裡拿著東西走不動路,都會去幫忙拎東西。」

知道陳建如到了石崗村,鄰居大嫂王玉玲也專程從固始縣城趕了回來。王玉玲的老公早年父母雙亡,十多歲時乞討到石崗村,是陳建如的父親收留了他。後來,陳建如的父親還幫他造房子,讓他在石崗村住了下來,娶妻生子。王玉玲說,這些年她和丈夫感恩陳建如一家對他們的幫助,兩家人處得像親人一樣,他們更是把陳建如當親弟弟一樣對待。

陳建如的父親陳國東,以前是石崗村的村幹部,為人正直,工作務實,在村民中很受敬重。雖然去世兩年多,仍有人記得他為村裡幹了很多實事。

在石崗村黨群服務中心,我們見到了好幾個陳建如父親以前的老同事。

「你知道嗎?你們剛剛進村路過的那條河,就是陳建如的父親帶著村民一起挖出來的。」78歲的盧兆寬,曾在村裡與陳建如的父親共事30多年。

盧大爺說的那條河叫急流澗河,從郭陸灘鎮一直流到史河,史河是淮河的一條支流。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固始縣連年發大水。為治理水患,南大橋鄉興修水利、開挖河道,引水入淮。

「老兵警長」回家記|在固始聽老鄉們講他過去的故事 - 天天要聞

當時,陳建如的父親已是石崗村的村幹部,他帶著村民夜以繼日開挖河道,吃住在河壩上,有時候一連幾個月都不回家。他們用兩年多的時間,挖出了一條20公里長的急流澗河。這件事,至今為石崗村人津津樂道。

治理河道,固始人自力更生、吃苦耐勞,漸漸被提煉為「寧肯苦幹,不願苦熬」的固始精神。

「在石崗村,像陳建如父親這樣的老一輩,他們吃苦耐勞,開挖河道,灌溉農田。固始精神,就是一輩一輩傳下來的。」石崗村村支部書記王吉超說。

如今,急流澗河流淌不息,灌溉著河兩岸的農田。每一次陳建如回老家,他都會好好看看這條他父親與村民們一起挖出來的河。

說起陳建如,這些早已退休的長輩都說到了家教。「他父親家教很嚴。」原石崗村文書侯善華說。

這一次回老家,陳建如特意去看望了丈人丈母娘。丈人王培元年輕時當過10多年兵,後來當過南大橋鄉的副鄉長。「我跟建如的父親是舊相識,他把兒子培養得這麼優秀,我就把女兒嫁給了建如。」70多歲的王培元笑著說。

正是受父親的影響,陳建如骨子裡始終帶著固始人「寧肯苦幹,不願苦熬」的精神。無論是讀書,還是當兵,他都嚴以律己。

陳建如小學五年是在離家幾百米遠的石崗小學讀的。12月3日下午,當記者跟隨陳建如回到他的母校,恰巧遇到陳建如小學時的班主任劉中琴。

「原以為劉老師早就退休了,沒想到她被返聘回來繼續教村裡的孩子讀書,還能在這裡見到她。」陳建如說。

57歲的劉中琴,說話間始終帶著爽朗的笑聲。「他讀小學時,我就覺得這孩子長大肯定有出息。」對於陳建如,劉中琴更是讚不絕口。

小學三到五年級時,陳建如一直是班長。劉中琴印象最為深刻的一件事,是在陳建如讀四年級時,兩個五年級的同學打架,陳建如把他們勸開了。事後,劉中琴問陳建如為何去勸架。陳建如是這樣回答的:「他們都是和我一起長大的小朋友,我不能站在邊上不管不問。」

巧的是,石崗小學現任校長李竹青,是陳建如讀初中時的班主任。

1985年,陳建如就讀南大橋鄉第一初級中學,班裡89個同學。在李竹青老師眼中,陳建如就像他自己的孩子一樣,為人正直善良。

1988年,陳建如初中畢業,到今年剛好30周年。12月3日晚上,陳建如參加了初中同學的聚會。

誰也沒有想到,身材魁梧的陳建如,初中時的綽號竟然叫「小不點」。「那時候,陳建如個子最小,我們都愛欺負他,臟活累活都讓他做。」同學馬國珍笑著說道。

47歲的李繼勇,以前和陳建如住同一個寢室,兩個人就像兄弟一般。在他看來,「小不點」陳建如並不弱小。有一次,有個同學掉進了學校門前的水塘里,當時不會游泳的陳建如跳下水去救人,自己卻溺水了,被另一個同學救了上來,但陳建如不顧自身安危見義勇為的行為,讓李繼勇記憶猶新。

後來,李繼勇考上了大學,陳建如高考落榜當兵入伍。兩個同學走上了不同的人生軌跡。

固始是窮鄉僻壤,對於這些農村的學生來說,能改變命運的只有高考和當兵。被淘汰下來的,很多人選擇外出打工,同學顧勁竹就是南下闖蕩的人中的一個。2011年,顧勁竹曾接到過陳建如的電話。在電話中,陳建如對她說,如果你生活得不如意,可以到浙江湖州來找我,我可以幫你。

「雖然那時我並不需要幫助,但那句話,我會記一輩子。」顧勁竹說。

同學會結束時,又下起了雨。陳建如在飯店門口遇到一位計程車司機正與乘客爭吵。上前一問,原來是因為乘客讓司機多等了10多分鐘,司機要多收20元,但乘客不想付這筆錢。「不就是20元錢的事嗎,這錢我出了,都消消氣。」陳建如幾句話,就把雙方勸開了。

這就是陳建如,即使回到老家,也不忘「愛管小事」。

「老兵警長」回家記|在固始聽老鄉們講他過去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陳建如老戰友

離開固始前,陳建如與幾位昔日戰友吃了一頓飯。戰友情,最難割捨。離別時,各奔天涯。再次重逢,寒暄不已。

戰友吳磊軍以前和陳建如在同一個部隊,他當了三年兵便退伍回了固始老家。「在部隊時,陳建如就是標兵。作為班長,他關心自己的兵,即使是非常小的事情,都替他們想到了。」

「老兵警長」陳建如,小事辦到老百姓的心坎里。不管是當兵時,還是轉業到地方,他一直就是這麼一個人。

文字來源:湖州晚報

• end •

審核 | 姜建強 謝新平

編輯 | 安全哥 丟丟妹

「老兵警長」回家記|在固始聽老鄉們講他過去的故事 - 天天要聞「老兵警長」回家記|在固始聽老鄉們講他過去的故事 - 天天要聞

鄭重聲明

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辦案調查,一律通過上門或者請當事人到派出所等公安場所的方式面見當事人,絕不會通過電話或者網路直接調查處理,更不會要求當事人匯款、轉賬。與此不符的,公民可視為涉嫌詐騙行為,可直接撥打110報警。


---------------- 防為主、防為上 -------------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