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2022年07月01日07:42:16 熱門 1311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女性書單

成就更好的自己

《我心歸處是敦煌:樊錦詩自述》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一顆心,一輩子,一件事

她是備受寵愛的江南閨秀,她是風華正茂的北大高材生,卻奉獻了大半輩子的光陰,守護著荒野大漠的735座洞窟。人們親切地喊她「敦煌的女兒」,她卻說,我其實也想過離開。然而,在每一個荊天棘地的人生路口,她都選擇了——堅守。

「敦煌的女兒」樊錦詩首度直面讀者,親述自己不平凡的人生:在北京大學考古系師從宿白蘇秉琦等考古名家的青春求學往事,與終身伴侶、武漢大學考古系創始人彭金章先生相濡以沫的愛情詩篇,五十多年堅守大漠、守護敦煌,積極開展國際合作,以高精科技向世界展現中國傳統藝術之美的動人故事……

本書獨家收錄了一批從未公開過的資料,展現這位傳奇女性的志業與愛情、困境與堅守,解讀敦煌藝術崇高之美,曆數百年敦煌學研究的篳路藍縷,披露莫高窟「申遺」及「數字敦煌」背後的故事。

《成長初始革命年》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一部女作家自己的思想史

我們必須重新認識的王安憶

這是「王安憶說王安憶」,感性大於理性的自白。全書首次以散文形式為小說家的思想做史,橫跨這位當代知名作家近三十年的文學生涯,展現王安憶最個人化的人生軌跡。

她無法被歸位、向來特立獨行,從來是未知大於已知。全書從作者的身世談起,一路穿過紹興徐州、上海,走進新世紀,飛躍維也納、巴黎與美國西部,以不同時空的表達,呈現了思想的材質。它不厚重,甚至有些散亂,但它足夠輕,讓你可以離開地面,回望時代。

《白髮阿娥及其他》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西西晚年代表作 / 短篇小說集

以母親為原型

編織一段真正面對衰老的故事

白髮阿娥,生於宣統年間,生活在一個業已消逝的時代。白髮阿娥曾經也是一位玫瑰少女,而如今,她出門要抹風油精,到百貨公司怕冷氣,到馬路上怕曬太陽,到朋友家怕見人,後來竟淪落到要吃麥糊。但白髮阿娥仍然寓生活於樂,研究賽馬,收集過去的錢幣,給親友寫信,寫回憶錄……對白髮阿娥來說,衰老與成長一樣驚心動魄。如今她邁著笨拙的步子,向未知的未來走去,像來時一般。

《忘記我》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蓋世太保槍口下的中國女人

電影《辛德勒名單》里,身在波蘭的德國人辛德勒,在二戰時幫助1100多名猶太人逃過被屠殺的劫數。同樣在二戰中,有一位旅居比利時的中國女性錢秀玲,也曾有過類似的義舉:她屢次勇闖德國侵略軍總部,求助於有正義感的德國軍官法肯豪森,救下上百名比利時青年。錢秀玲因此在歐洲家喻戶曉,被尊稱為「比利時的母親」。

當榮譽紛至沓來,她留給世間的遺言卻是:忘記我。這究竟是為什麼?全書結合真實史料,深度還原一個時代的波詭雲譎和一位傳奇女性人生背後的中國精神

《七粒扣》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除了嘮叨、委屈和一日三餐

如何想像一個中年婦女的生活?

70後代表作家、魯迅文學獎得主喬葉的最新短篇小說集,7個故事,描繪了7個中年生活畫面。比如給母親洗澡的女兒一點一點地洗出母親的過往;曾是戀人的中年男女相隔20年一起爬山,度量彼此生活的輕盈與沉重;「照相」這件小事拉起歲月的漁網,兜起家族變遷中的重要時刻……這些對日常生活的刻畫,讓我們穿過中年生活的尷尬,迎來自如與舒展。

喬葉的《七粒扣》在展開中年婦女生活細節時就擴展了讀者的想像版圖。這些女性,有著各種社會角色:給兒子做飯的母親,給母親洗澡的女兒,離婚的女人,報社的編輯甚至民營小老闆,在這些看似無可想像的甚至有些乏味的角色之下,卻有著沉甸甸的細節,也有著時間滌盪後的平靜。她們並不是所謂的「歸於平淡」,而是在一個並不闊大的生命空間里仔細端詳一件件小事,抽絲剝繭地提煉出它們的闊大的意義,一遍遍地重新認識自己,認識時間退潮以後自由而豐盈的生命

《女性主義有什麼用?》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一本寫給女人,也寫給男人的

女性主義入門讀物

40個日常常見問題直擊女性生活痛點,從情感到工作,從審美到科技,再到政治權利,全面涵蓋性別議題的方方面面。

120位挑戰父權制的女性主義先驅,針對以上問題,做出靠譜解答。給你理解的溫暖,也給你理論的武裝。

本書能令你覺醒,帶你重新審視那些你習以為常的父權制話術,真正明白何為女性。

《因為性別》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十個案例記錄女性職場抗爭史

1964年,美國眾議院就《民權法案》議案進行辯論的最後一天,一位議員提出,在法案第七章「就業機會平等」的條款中,應該在「種族」「膚色」「宗教」和「民族」之外增加「性別」。當《民權法案》正式頒布時,「性別」一詞得以保留,該法案因此成為美國性別平權運動的里程碑,成為美國職場女性的福音。

育有幼兒的母親遭遇招聘歧視,產假歸來的新手媽媽被迫離職,男上司對女下屬頻頻性騷擾,職場「女強人」因「不夠有女人味」而升職無望……本書中的10位主人公遭遇不同形式的職場性別歧視,她們以法律為武器,勇敢地提起訴訟,最終訴至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她們的故事鼓舞人心,她們的勝訴界定了《民權法案》第七章的範圍和影響,讓所有女性得以尋求曾經僅對男性開放的工作職位,爭取平等薪酬,不再因結婚和撫養兒女而失業,不必忍受性騷擾和惡意的工作環境。

本書作者吉莉恩·托馬斯是美國公民自由聯盟高級專職律師。通過細緻調查和深入訪談,作者描繪了近五十年來美國反職場性別歧視的歷史變遷。在維護平等、公正的漫漫長路上,那些敢於跨出第一步的女英雄們,值得被銘記

《閱讀浪漫小說》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女性為何喜愛閱讀浪漫小說?

解讀女性閱讀背後的審美情趣和消費傾向

女權主義者、文學批評家和大眾文化理論家總是忽視對浪漫小說(言情小說)的閱讀。他們聲稱,「浪漫情節」會促進女性讀者對男人的依賴,以及對流行文化所傳達的壓制性意識形態的接受。珍妮斯·拉德威挑戰了這一說法,通過走訪、文本分析、精神分析等方式,揭示了享受這類小說的女性如何看待自己的生活,她認為批評的注意力必須從孤立地考慮文本本身,轉移到閱讀背後那複雜的社會事件上。本書雖然出版於近半個世紀前的美國,至今讀起來,仍然毫不過時,對於今天的女性喜愛看言情劇、大女主劇、追星等流行消費文化現象,有著不可替代的參考意義。

《尤利西斯》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沒有什麼可以拴住自由的心

更不可能框住不羈的愛

《尤利西斯》以時間為順序,描述了三個普通的都柏林人於1904年6月16日一晝夜間的生活。喬伊斯將主人公布盧姆在都柏林街頭的一日遊盪比作奧德修斯的海外十年漂泊,通過描述一個普通人一天內發生的事件,把人的感官、慾望、言行刻畫到極致,運用意識流的手法構建了一個交錯凌亂的時空,向人們展示了人類社會的縮影。

尤利西斯》探究了一個普通人的可能性,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女性隱秘的內心獨白,在當時愛爾蘭乃至整個歐洲仍沉浸在中世紀天主教壓抑沉悶的氣氛之中,這些袒露是讓人難以置信的,卻開啟了女權解放的思想:我的身體是我的,我的身體是獨立的、由我來支配的,體現出特殊的勇氣和魄力,對於後來一系列女性要求破除禁忌的運動起了引領的作用,充分展現了女性擺脫社會對女性身份的苛刻規約的巨大願望和力量。

《安妮•卡森詩選:紅的自傳•丈夫之美》

深受哈羅德•布魯姆推崇的女詩人

加拿大詩人安妮•卡森深受哈羅德•布魯姆推崇,被他稱為「在世諸天才之一」。她的這部詩集將詩歌、日記、歷史、紀實和小說等以零碎材料和拼貼文本的形式融合在一起,是當今女性書寫和篡改「正典」的顛覆方式。

《紅的自傳》:給希臘神話中的革律翁改寫了人生軌跡。長著紅色翅膀的少年和他的紅色世界,折射出純粹的美與靈性。它是一幅深刻感人的肖像,講述了一位藝術家如何坦然面對自己異於常人的身份。

《丈夫之美》:卡森第一段失敗婚姻的記錄。她以強烈的情感與真切的筆觸描繪了這段劫數難逃的婚姻歷程。

《小婦人》

(電影珍藏版)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女性有自己的思想與靈魂

她們不止美,也壯志凌雲、才華超群

一家四姐妹,性格迥異,各有對人生的美好嚮往:梅格穩重端莊,夢想成為賢妻良母;喬熱愛藝術,獨立自由;貝思嫻靜乖巧,喜愛彈琴;艾美甜美開朗,渴望進入上流社會。在《小婦人》中,這四個女孩堅守自我,相互關愛,在成長路上自由形塑著屬於自己的獨特思想與靈魂,自信地奔向各自所想往的未來。

她們的動人故事讓19世紀美國女作家路易莎·梅·奧爾科特的這部代表作成為與《傲慢與偏見》齊名的女性經典,被評為「88本塑造美國的書」之一,成為無數女性精神成長途中的枕邊指南,J. K. 羅琳便稱:「我第一次在一本書中看到了我自己,《小婦人》中的喬。」

「 《小婦人》生命力如此旺盛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它對於女性的強烈的激勵作用。」2021年11月4日14點37分 CCTV10《讀書》欄目精彩解讀《小婦人》。每個女性可以在四姐妹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正如節目主持人李潘老師所說:「她們互相支撐,在女性弱勢的社會中凝成溫柔的力量。而那種永恆的情感,至今讀來依然令人動容。」 這部小說告訴我們,女人不應把婚姻和男人作為自己的歸宿,而是要遵循自己的內心,追求自己的幸福。

《廊橋遺夢》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打動全球讀者的浪漫之作

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榜榜首

資中筠女士經典譯本

一對兄妹在整理母親的遺物時翻檢出了一段塵封往事。中年女性弗朗西絲卡婚後生活平靜瑣碎,缺乏激情。《國家地理》雜誌攝影師羅伯特·金凱德為拍攝麥迪遜縣的廊橋而來,與居於此地的弗朗西絲卡相遇、相識和相戀。面對遲來的愛情與家庭責任,弗朗西絲卡選擇了後者,而羅伯特則選擇了成全。四天的完美之戀換來了半生的彼此懷念。

《查泰萊夫人的情人》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追隨內心,勇敢去愛

在人類歷史上,女性對於包括生理慾望在內的健全愛情的追求長久以來是一個禁忌話題,法律、道德等重重枷鎖將其壓制於人心最底的角落。《查泰萊夫人的情人》驚世而出,雖經波折,卻仍把那重重枷鎖打破,將不可言說的秘密從隱秘之地解救出來。它正告世人,女性應當大聲說出自己的渴望,聽從自己內心的指引,衝破社會加諸身上的重重阻礙,以無畏的姿態去追尋可以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滿足自己的愛情。

康斯坦絲·查泰萊是不幸的,在二十三歲的美好年華,結婚僅半年,卻要面對因戰爭而傷殘癱瘓的丈夫,家庭生活如同一戰之後的世界,一片荒廢景象。同時,她又是幸運的,想要擺脫死亡氣息之時遇到了「集強健的性力、隱忍的品質和敏感的心靈於一身」的梅勒斯,兩人將階級、道德等一概拋開,在森林中自然相愛,融為一體,升往愛情的完美層次。

就如查泰萊夫人所說,她就像一粒落進土裡的麥子,只要不死,那就要發芽;就像在春風中開放的報春花,她想看到太陽。

《芒果街上的小屋》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歌與小說的混血文字

一本記錄成長經歷的少女日記

一部拉丁裔女性的讚美詩

夢幻插圖點綴精靈之書

埃斯佩朗莎,是西班牙語里的希望。生活在芝加哥拉美移民社區芒果街的女孩埃斯佩朗莎,生就對他人痛苦的同情心和對美的感覺力,她用清澈的眼打量周圍的世界,用詩一樣美麗稚嫩的語言講述成長、講述滄桑、講述生命的美好與不易,講述年輕的熱望和夢想。正如作家張悅然所說:「這本書所記錄的,是從女孩蛻變為女人的過程,是少女時代的最後的段光陰。它像熟透的芒果一般,飽滿多汁,任何輕微的碰撞都會留下印跡。」

枕草子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女性的碎碎念不止玲瓏有趣

還能展開一個多彩宏闊的世界

清少納言曾入宮侍奉當時一條天皇皇后定子,她將自己在宮中生活諸方面所見所聞、所思所想,以隨筆形式記錄下來,從而成就了《枕草子》。大致分為列舉、隨想、日記回憶三類。題材方面極為廣泛。

早在千年以前,清少納言就表達了對傳統女性相夫教子的社會定位的不滿,主張女性走出家庭,進入社會,在與他人的相處中找到自我。這完全出乎人們對於日本傳統女性形象的認識。

除清少納言的《枕草子》外,紫式部留下了《源氏物語》(新版即將上市),《和泉式部日記》也在熱情奔放的和泉式部筆下孕育而生。這三位女子並稱為平安時代的「王朝文學三才媛」。她們站在女性的角度,表達自己對當時社會、自然的看法,語言或是溫潤細膩,或是熱情奔放,深受讀者喜愛。

《細雪》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東方女性婚戀故事

以細膩的筆觸勾勒東方女性的柔弱與堅強

傳說中的「惡魔小說家」谷崎潤一郎就以一個優質大齡女的相親為主線,寫了本四十萬字的世情小說——《細雪》,順便講了幾段頗具典型性的「東方女性婚戀故事」。

小說主人公是大阪昔日望族蒔岡家的四姐妹:大姐鶴子守舊、二姐幸子圓融、三妹雪子內向、小妹妙子奔放。故事以大齡未婚的雪子一次次的相親經歷為主線,以妙子求學受挫、與富家公子和平民青年之間的感情糾葛為起伏。一面是捕螢、賞花、歌詠舞蹈,一面是洪水、疫病、颶風戰火;作品整體如同一條緩緩流動的大河,明暗交映,暗渦翻卷;其中人性幽微畢現,百味俱全。

《傲慢與偏見》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婚姻不是墳墓,沒有愛情的婚姻才是

愛情和婚姻,是每個時代女性必然面臨的永恆的話題。

伊麗莎白出身於一個鄉紳家庭,父親班納特沒有兒子,只有五個女兒。根據法律,女兒是沒有繼承權的,一旦父親過世,伊麗莎白將一無所有。

可是,就是這樣一個急需解決婚姻問題的女孩,卻一口拒絕了門當戶對的達西的求婚,甚至看不上這個富有卻傲慢的人。很多人都笑她傻,可是理智的伊麗莎白並非不清楚金錢的重要性,只不過她知道,在愛情里,將就就是背叛自己。

在《傲慢與偏見》中,奧斯汀描述了她對婚姻的認識,教會了女性在愛情中保持清醒,在婚姻中保持主見,忠於自己的內心

《簡·愛》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真正有魅力的女性獨立自尊 自愛

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難道就因為我一貧如洗、默默無聞、長相平庸、個子瘦小,就沒有靈魂,沒有心腸了?……我的心靈跟你的一樣充實。」

簡·愛是一個平凡的姑娘,自幼父母雙亡,寄人籬下。在污衊與屈辱中,她不甘沉寂,奮起反擊,抓住機會讓自己成為一個接受教育、經濟自立的堅強女性。

她與羅切斯特的愛情經歷更是在她自尊自愛、不屈不撓性格的主導下不斷給人以驚奇之感。雖然兩人身份懸殊,但在簡·愛眼中,這決不會讓她在情感中卑躬屈膝,不因他身份高貴、家產豐厚而曲意逢迎;相反,在羅切斯特遭遇變故前後,簡·愛也不因他身遭殘疾、不名一文而棄之如敝履,而是選擇與他結婚,做他的生活伴侶和靈魂伴侶。

在今日這紛繁嘈雜的世界,不卑不亢、堅定前行的簡·愛足堪啟示迷茫的人,什麼才是最值得追求的。

《安娜·卡列尼娜》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婚姻的n個真相

托爾斯泰說:「幸福的家庭都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幸福的婚姻有跡可循,不幸的婚姻讓人警醒。

安娜·卡列尼娜》向我們展示了不同面貌的婚姻。缺乏溝通的婚姻,是一具枷鎖;忍氣吞聲的婚姻,是一座地獄;放縱私慾的婚姻,是一場災難。有愛,有底限,有包容的婚姻,才是幸福的港灣。

包法利夫人

女性最重要的價值,是成為自己 | 女性書單 - 天天要聞

幻想和慾望可以拯救不幸的婚姻嗎?

對浪漫愛情充滿想往的愛瑪,嫁給了一個像人行道一樣平板的丈夫。婚後的生活平淡得讓愛瑪心中「猶如天窗朝北的頂樓,百無聊賴像無聲無息的蜘蛛,在暗處織網」。

簡單來看,這個故事講述的是婚後出軌的婦人的故事。女主人公愛瑪瞧不起當鄉鎮醫生的丈夫包法利,夢想著傳奇式的愛情。可是她的兩度偷情非但沒有給她帶來幸福,卻使她自己成為高利貸者盤剝的對象。最後她積債如山,走投無路,只好服毒自盡。

女人浪漫的想像,終被世俗所吞沒。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