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擊研討會!爭論討論越充分,越能凝聚法治的最大「公約數」

2022年07月01日05:36:09 熱門 1067

正確把握認罪認罰從寬

共赴聚共識匯眾智的思想盛宴

——國家治理現代化與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討會側記

9月4日一大早,最高人民檢察院香山辦公區報告廳里熱鬧非凡,來自立法、司法實務以及高校科研機構的領導、專家學者匯聚一堂,共赴這場思想盛宴——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討會。

上午8時15分,距會議開始還有一刻鐘,會場已經座無虛席。為什麼要實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實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利好」有哪些?如何進一步完善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這場由最高人民檢察院與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聯合舉辦的研討會,吸引著司法實務界與法學理論界人士的目光。

直擊研討會!爭論討論越充分,越能凝聚法治的最大「公約數」 - 天天要聞

9月5日上午,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研討會在最高人民檢察院香山辦公區圓滿閉幕。

高站位

制度貫徹逐漸平穩日趨成熟

會議伊始,最高檢黨組書記、檢察長張軍高屋建瓴地指出,實踐證明,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完全符合我國現階段刑事犯罪結構變化和刑事訴訟制度發展規律,有力推進了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一項彰顯人民意願、體現時代需求的好制度。

在簡明扼要地梳理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從試點到陸續鋪開,再到最終入法實施到全面鋪開的歷程後,作為主辦方之一的代表,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會長卞建林表示,此次研討會將以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的目標為基本指引,重點圍繞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價值功能、檢察機關的主導責任、量刑建議等具體議題展開深入的交流與探討。

在一天半10個小時的時間裡,研討會圍繞上述具體議題,分國家治理現代化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價值功能、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之權益保障、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之量刑建議3個單元進行。「這次研討內容很坦誠、深入,富有建設性,具有很高的學術水準。」全程聆聽研討會的多位人士告訴記者。

2018年10月,修改後的刑事訴訟法用19個條款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條件、辦理程序、當事人權益保障等作出具體規定。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具有案件繁簡分流、優化司法資源配置的重要作用,帶來了訴訟模式和訴訟理念的重大變革。」最高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高憬宏在發言中指出,從全國法院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全面實施以來,總體運行平穩有序,在依法懲治犯罪、貫徹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推進案件繁簡分流、促進公平正義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在公安部黨委委員、副部長劉釗看來,這項制度充分體現了尊重和保障人權的精神。「公安機關抓緊修訂了《公安機關辦理刑事案件程序規定》,明確公安機關對犯罪嫌疑人權利告知義務、聽取意見程序,保障犯罪嫌疑人獲得值班律師幫助,以及與檢察院訴訟銜接等方面的工作要求。」

作為一項新興制度,已經建立起來的值班律師制度是否運轉良好?司法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熊選國在研討會上給出了肯定答案後,話鋒一轉,「但是實踐中還需要進一步完善」。他表示:「如值班律師『法律幫助』的內涵定位,律師見證的性質、責任等尚需進一步明確。對此,司法部將積極會同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等部門進一步完善值班律師制度,推動值班律師法律幫助實現從『有形』到『有效』的轉變。」

「如果將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放在我國刑事訴訟程序發展長河中來看,實際上帶來了三方面重大變革:訴訟模式由對抗向協作轉變;訴訟理念由懲罰性訴訟理念向恢復性司法轉變;對訴訟主體理論作出了重大貢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由過去的消極訴訟主體轉向積極的訴訟主體。」 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審判第一庭審判長楊立新說。

在現場,多位與會者一致認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貫徹落實正在逐漸平穩、日趨成熟,這與立法、司法實務部門以及學術界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積極推進分不開。制度的生命在於實施,高站位的推動按下了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全面貫徹、有效落實的「加速鍵」。

聚共識

守住公平正義的底線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在實施過程中,理論上實踐上都遇到了一些新情況和新問題,大家都十分關心和關注……」最高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孫謙話音剛落,與會者將期待的目光投向了第一位作主旨發言的最高檢原副檢察長、諮詢委員會主任朱孝清。

他用曾多次參與調研了解到的情況打開了話頭。「目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率、律師參與率、量刑建議採納率、一審判決服判率,均已達到較高水平。」用了兩個「較好」形容制度落實情況和效果後,朱孝清表示:「這是了不起的成績。下一步,落實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要在穩定較高適用率、實現可用盡用的同時,著力提升認罪認罰案件辦理的質量和效果。其中,提升質量的衡量標準主要是守住公平正義的底線。」

控、辯、審是刑事法庭上最基礎的三方構造。記者注意到,控辯協商質量,是研討中多位與會者發言時提到的問題之一,也是目前影響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適用效果的一個制約因素。

在最高人民法院審委會原專職委員、中國法學會案例法學研究會會長鬍雲騰看來,認罪認罰案件的量刑建議不是檢察機關單方面的意志,而是控辯雙方達成的合意,一定程度上還反映了被害人的訴願,是我國刑事司法尊重、保障人權和文明進步的重要表現形式。法院採納量刑建議,本質上是對控辯雙方以及被害人三方合意的尊重。

爭論討論越充分,越能凝聚法治的最大「公約數」。有與會者提到,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實施以來,在一些個案處理上,存在一定認識分歧,比如,有人認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削弱了法庭權威。

「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程序與庭審實質化並不衝突,反而可以使大部分案件簡化審理,為少量重大疑難案件精細慎重審理創造條件,更進一步體現了庭審實質化。」全國律協刑事專業委員會主任田文昌認為,法官有權否決雙方協商結果。如發現量刑明顯畸重、畸輕或者定罪明顯錯誤,法官有權恢復普通程序。

多位與會專家均有這樣的擔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認罪的自願性是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基石,檢察官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地位是否平等,會影響認罪認罰的自願性、真實性。

全國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司法室主任李壽偉表示,對於所有當事人及值班律師、辯護律師而言,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讓其對案件的實體處理都有了更大的發言權。「我在此前調研時發現,不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很歡迎這項制度,他們希望案件早些有處理結果。因此,從實現公平正義的角度而言,認罪認罰制度對訴訟過程中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公平正義具有較大價值意義。」

匯眾智

價值功能方能久遠

正如張軍檢察長在開幕致詞時所言,爭論討論越充分,越能凝聚法治的最大「公約數」。那麼,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是如何凝聚起匯聚眾智力量的?不妨從與會者作主旨發言時碰撞出的「火花」略窺一二。

「探索建立退休法官、檢察官作為國家公設律師提供法律援助服務機制」「適當提高國家財政預算基數,充實值班律師的辦案經費」……對於如何完善值班律師制度,4日上午,全國人大代表,九三學社中央法律委員會主任,最高檢、最高法特約監督員,北京信利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閻建國說出了自己的思考,這些建議也贏得了數位與會者的點頭認同。

當天下午,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務局副局長孫春英作主旨發言時表示,將會同中央有關單位研究制定法律援助志願者相關規範性文件,考慮鼓勵退休法官、檢察官以志願者身份參與法律援助工作。此外,還將協調解決補貼發放問題,提高值班律師服務質量。

2014年8月,全國人大常委會授權在14省18個地區開展刑事速裁程序改革試點。最高人民法院審判監督庭庭長顏茂昆時任最高法院刑一庭副庭長,參與了刑事速裁程序改革相關工作。「大家可以對照一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改革的主要內容,其實在刑事速裁程序改革當中已經初具雛形。檢察機關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實踐中取得了很好的成效。當然也會有一些新問題,畢竟任何制度的實施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任何制度都有觀察它的不同視角。在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張建偉看來,除政治價值、司法價值外,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還兼具文化價值。「『和』可謂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價值之一。從文化效果看,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與我國『和合』文化的特質相契合。」

在研討會中,還有另一場較為深入的探討發生在「紙面」上。為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理論與實務研究徵文活動獲獎論文作者代表頒獎,是本次研討會的重要環節之一。為加強對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理論研究與實務探討,最高檢第一檢察廳與檢察日報社於今年4月至7月聯合開展了徵文活動,得到法學理論界和司法實務界的積極響應。

打開載有70篇獲獎論文的頁面,可以看到不同作者對於認罪認罰從寬制度不同的思考。正如在這次熱火朝天的研討會上,有一種「你關注的問題,我剛好也在琢磨」的默契在每位與會者之間形成。即使對同一個問題有著不同的見解,經過探討交流這座「橋樑」,也會釐清一些認識分歧,梳理出更為清晰的思路,增強一些認同度。(作者:史兆琨 圖片:程丁 閆昭)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