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國企裸辭後的我從農場工一路拼到澳洲PR

2022年07月01日03:32:11 熱門 1428

​​前言

回望澳洲生活兩年的經歷,一切就像是一場夢,醒了很久還是很感動。2017年底我拿著462working holiday簽證第一次進入到了夢想中的澳洲,在移民政策最難的17-19年(至少在我經歷的時候是最難的),沒有澳洲留學經驗的我,跌跌撞撞最後收穫了190永居簽證。寫這篇文章一方面是為記錄這過去的這兩年的心路歷程,另一方面是鼓勵更多的人勇敢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

緣起,裸辭

從大學畢業後我按部就班地去了大型國企做了兩年本專業工作。傳統的工科企業和國企氛圍讓我感覺很安穩。但就這樣安穩一輩子,總感覺少了點什麼,其實我內心深處一直很想體驗在其他國家工作生活的感覺,所以趁著年輕趁著還能試錯。在所有人不理解的目光中,我辭去了國企工作,申請了462working holiday簽證飛去了澳洲。

從零開始,一無所有

飛到澳洲的第二天我就知道,我選擇了一個hard模式。墨爾本這個城市很美,也很貴。不工作的話,積蓄根本無法支持我度過多久,所以我必須找到工作。然而雖然墨爾本工作多,但找工作的人更多。而現在的我只是一個普通的462簽證持有者(有效期一年),英語也一般(5.5),沒有本地學歷,也沒有了名校光環,工作經驗也很少,怎麼看競爭力都很小,可能連端盤子的工作都會被挑三揀四。所以找工作未果的第三天我果斷下鄉去了農場,我知道我有的只是體力了。後來發現我錯了,體力我也沒有。我去了番茄農場摘果子,工作是計件的,5刀/bin。腳踩著田裡的亂泥,周圍滿是奔著嘴飛的綠頭蒼蠅,番茄樹比較矮,所以要一直彎著腰摘下番茄,也不是所有番茄都摘,還得挑選比較成熟的。沒怎麼做過體力工作的我,在澳洲太陽的照耀下,4個小時後就撐不住了,那是一種從未體驗過的累和熱,以前的我把農場工作想得太美好了。

兩年,國企裸辭後的我從農場工一路拼到澳洲PR - 天天要聞

在嘗試了農場工作後,我的心情跌到了谷底,原來我連農場都不行,那我還能幹什麼。回家後,我一遍遍地尋找工作,覺得澳洲夢對我來說太遠了,而我太弱了。

可是我又一想,這何嘗不是一種體驗呢,如果沒有出國,我還活著那個被構建的覺得自己還不錯的bubble里。

就當是從零開始的人生吧,我對自己暗暗說道。

絕處逢生,說走就走

農場工作未果後,我繼續找工作,功夫不負有心人,最後我找到了一個水果包裝的流水線工作,標準時薪,一天工作7小時左右,我已經非常滿足了。在解決了基本的生存問題後,我又重新思考以後的路要怎麼走。就這樣一直工作,一年後回國?可如果這樣的話,我除了一點錢又還能收穫什麼呢?拿綠卡?好是好,這樣我以後就能擁有更多機會和選擇性了,但是這件事情在我的印象里一直都是有錢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似乎對我這樣普通的人來說有些遙不可及,但是轉念一想,既然我都來到澳洲了,為何不去試一試呢。搏一搏,單車可能變摩托。

我先自己初步評估了一下自己的情況,首先沒什麼錢,投資移民是絕對不可能了。學歷工程類本科,英語目前雖然一般,但還是可以繼續學習的,所以總的目標我放在了技術移民上。2017年的189的分數還是六七十分左右,雖然比較難,但還是可以拼一拼。我一邊詢問各個移民中介,一邊開始自行查找各種移民政策。很多中介都推薦我再申請碩士學位,但我確實無力負擔那昂貴的學費,這條路自然也走不通了。正當我覺得希望越來越渺茫的時候,一個朋友告訴我說在堪培拉走州擔保只要60分就能移民了並給我推薦了紐星達移民客服的微信。

趕忙加上客服微信並諮詢了具體的政策和細則。自己又再在官網上仔細查看了政策文件後,我覺得這可行,是個機會。說走就走,我趕忙買了一輛二手車road trip到了堪培拉。

兩年,國企裸辭後的我從農場工一路拼到澳洲PR - 天天要聞

風雲突變,是去是留

2018年是堪培拉州擔保最火的一年,一年diploma拿PR的政策吸引了很多因為189分數暴漲而獲邀無望的同學。但這一切都在2018年下半年因為州擔保的突然關閉而停止了。我的簽證即將過期,新財年ACT新政遲遲不出,而塔州州擔保正如火如荼,是繼續留在ACT呢還是轉戰塔州?其他州的政策怎麼樣呢?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我腦海中,我每天下班後都撲在電腦前查詢各種移民政策和資料,並一直不斷地「騷擾」著我的顧問,尋找所有可能未被發現的機會。

就這樣忐忑地過了幾個月,幸運的是,ACT在我簽證到期前一個月出了新政和新的職業列表。好消息是我的職業被列入open list,open list上的職業在堪培拉獨有的matrix打分上有很大的優勢,壞消息是Matrix前兩輪邀請分數太高了(部分原因是一開始有很多人為了試水謊報高分)。還是那個問題,是走是留?這個問題沒有人能給我答案,誰也無法預知未來。我仔細分析了一下,首先在ACT我是有可能拿到190的,而在塔州我只能拿489(現491),一個是PR,一個是TR;其次,現在塔州湧入新學生過多,而名額只有那麼點,而ACT現在由於新政的實施而冷卻了不少,而且open list的學生也並不多。

經過各種權衡和各方諮詢比較,最後我還是下定決心,繼續留在堪培拉。

兩年,國企裸辭後的我從農場工一路拼到澳洲PR - 天天要聞

下定決心後,就只剩下努力了。我早早就告訴了自己,這是一場「賭博」,可能會成功,也可能會失敗,政策是政府定的,我控制不了,而我能做的就是,盡自己最大的努力,把自己的Matrix分數變得更高。

我決定要PTE八炸。這個是我整個移民過程中最大的BOSS了,要知道出國前我的雅思只有5.5。1月份我正式開始系統地學習PTE。報班,請私教,上網課,雖然這些都很貴,前前後後花了近一萬澳幣,但是為了八炸這個目標,這些我都心甘情願地付出,你問我為什麼明知道是「賭博」還會心甘情願。我回頭想,移民,信念感真的很重要。因為白天還得工作賺錢來cover我所有的開銷,所以每天基本上都得複習PTE到凌晨三四點。凌晨四點的堪培拉我最熟悉。

因為老居民的政策性加分將在2019年6月30日截止,所以我得趕在這個節點前完成八炸然後湊出我能得到的最高Matrix分數。5月底我的PTE分數就只差聽力幾分了,所以為了早日出分,在最後的6月份一個月我就考了4次,最後一次由於堪培拉沒有考位了,我去了悉尼考。遺憾的是,還是沒能完成八炸。

兩年,國企裸辭後的我從農場工一路拼到澳洲PR - 天天要聞

分數定格,另闢蹊徑

我的Matrix分數被定格了,這意味著,在堪培拉州擔保上我沒有繼續努力的機會了,接下來就是聽天由命了,看州政府什麼時候會降低分數邀請到我。我開始尋找其他機會,或者說其實我也一直在觀望其他州的政策,我在其他州擔保職業清單里尋找我可能可以評估的其他職業,最後果然有發現。我發現我的國內經驗和學歷還能評估新州擔保的一個冷門職業,根據顧問幫我查詢的數據來看,這個職業上次獲邀的EOI分數只有65分。我趕緊重新進行職業評估並等待結果。

上岸!來得有點突然

就在我做了最大努力後未果,又盡最後嘗試做了plan B後,2019年10月份,ACT州政府狂發Matrix邀請,幸運的我被邀請了。

兩年,國企裸辭後的我從農場工一路拼到澳洲PR - 天天要聞

11月份,ACT州擔保邀請。這時那份冷門職業評估也下來了,雖然並沒有用了。

總結歸納所有的決定和行動,有幾點感想:

知道自己要什麼,更知道要付出什麼

我一直知道自己最大的目標是就是拿到PR,所以我的生活和工作都是為這個目標服務的。我不是說每個在澳洲的人都一定是這樣的,我也有朋友並沒有那麼渴望移民,他們覺得都挺好的,享受澳洲生活為主,這也沒問題。但是如果你短期內的目標是這個,就全心全意全力以赴。只要我覺得有必要,我會第二天就馬上移動,從墨爾本到堪培拉,不會因為擔心找工作等其他問題而猶豫不決,猶豫沒有用,只會浪費時間。我為了PTE八炸,光考試就考10次,這個實話說,不算多,20次30次的比比皆是,但是每一次沒考過,打擊是無法從數字累計上體現的,甚至無法用語言形容,其中的辛勞,考過英語都懂,但我知道這是為了達到目標所必須付出的。

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如果我沒有選擇堪培拉,去了塔州,現在的我可能491都很懸。當然,每個選擇都是有風險的,你了解越多的信息,擁有更全面的思考能力,考慮自己的競爭力,政府的喜好甚至要用一點博弈論的知識,考慮其他移民者的心態等等,才能最終做出一個相對較好的選擇。我遇到過在澳洲讀了兩個master考了八炸還沒能移民的客戶,也遇到過6個月462七炸拿190的朋友(堪培拉舊政策)。

慣性思維可能並不太適合在移民政策瞬息萬變的現在了。

timing,timing,timing

我是那段時間內被最後一輪Matrix低分邀請到的,真的是常說的幸運被撈上岸的,好多朋友分數和我一樣但是比我遲幾周遞交卻沒能獲邀,但我不認為這個幸運是我「撿來的」,相反是我一直盯著看著催著,才有了看似很幸運的結果。189提分後,190和489就成了香餑餑,新州489和南澳190/489甚至變得比周杰倫演唱會的門票都難搶,timing變得極為重要。移民從來都是越來越難的,要求也是越來越細的。

為了把握住機會就必須儘早做好準備,早一步考出英語,早一步遞交材料,也就多一份成功的機會。觀望只能讓自己一次又一次地錯過機會。

一直覺得自己是幸運的,在無數個選擇的節點都選擇了正確的那個:從外州搬到堪培拉;在堪培拉政策搖擺期,放棄塔州,留守堪培拉。也一直覺得自己也很努力,時時刻刻盯著移民所有變化並調整自己的計劃;邊工作邊學習CCL和PTE,從雅思5.5到PTE79。復盤自己整個移民過程,其實我還是走了不少彎路,沒有選擇到最優路線。當然啦,我現在能這麼說也是建立在我目前已經對澳洲移民政策全面了解的情況下的。而對過去那幾年在摸索中前進的我來說,這個結果已經很讓我滿意了。

疫情契機

在拿到190的第二天我就踏上了回國的飛機。從2017年登陸澳洲,到2019年拿到綠卡,為了這張寶貴的PR,我整整兩年多都沒有回過國,我十分想念國內的一切,想念我的爸媽,想念家鄉的一草一木,想念家門口的小吃。

兩年,國企裸辭後的我從農場工一路拼到澳洲PR - 天天要聞

然而一回國就遇上疫情,隔離在家的我也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方向。

拿了PR並不一定要留在澳洲發展,它就像給我上了一道保險一樣,給了我一個backup。我可以更沒有壓力地選擇我喜歡的生活方式和工作,不用擔心養老和買房,因為我永遠有另一個選項。

開始找工的當天,正好在BOSS直聘上看到紐星達教育集團廣州總部的春季招聘計劃,要知道紐星達陪伴我走過了整個移民澳洲之路,我覺得這一切都是緣分。在移民準備的這兩年里,我自己接觸過很多移民中介,也遇到過一些坑,我覺得這是一份很需要責任心同時也很有成就感的工作,因為小小的一個細節就可能會改變別人的一生。如果能加入紐星達,會給我更寬廣的平台和更專業的培訓,當晚我遞交了簡歷,並附上了一篇長長的cover letter,誠懇的介紹了我的個人情況和這兩年積累的移民知識要點,希望負責人可以不要介意我沒有行業工作經驗,給我一個機會。

2020年3月,我幸運的加入了紐星達廣州總部,在公司一個月集中系統地培訓下,成為了一名顧問。在更加全方面了解移民政策之後,我發現移民通道比我想像中更多更豐富。希望和我有一樣背景的462簽證持有者,人在中國正計劃移民澳洲的朋友,都可以讓我來為你們評估,一對一量身定製移民方案。移民絕不像別人口中那麼難,也並不是普通人遙不可及的,每個人不同的背景,可能蘊藏著不同的驚喜。連一開始資質平平的我都可以,你為什麼不試一試看看呢?還有這些性價比高的移民方案,或許你不知道:

方案一 堪培拉190

如果申請人有工程類本科學歷(同理可得open列表上的職業)和英語較好的配偶,可以選擇在ACT就讀1年Diploma然後申請WHV在ACT全職工作半年後進行ACT190州擔保申請。該申請人的Matrix打分最少可以達到70分,目前ACT邀請的Matrix打分為65分。

當然堪培拉也有491,雖然是准PR,但是沒有全職工作的前置要求。

方案二 塔州491

如果申請人可以用現有背景進行職業評估,可以選擇:

①在塔州就讀1年的diploma,畢業後申請塔州491州擔保;

②找到任何偏遠地區的僱主,進行491州擔保申請。

方案三 塔州190

如果申請人無法用現有背景進行職業評估,可以選擇在塔州就讀2年的會計Master,畢業後通過會計職業評估並申請塔州190州擔保。

要知道working holiday簽證和485簽證都是每個人一生只能申請一次的可全職工作的簽證,強烈建議在申請前提前做好規劃以免浪費機會。當然,還有更多移民方案就不一一列舉了,如果你也在好奇自己能不能移民,或者想要更加全面的了解澳洲移民政策,歡迎私信諮詢。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