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主業經營大幅減虧 「新常態」促航企或結盟或合併

2022年07月01日00:28:09 熱門 1049
航運主業經營大幅減虧 「新常態」促航企或結盟或合併 - 天天要聞

重點提示

本報記者 高江虹 北京報道

3月27日,中國遠洋(行情601919,諮詢)公布2014年報業績,營業收入643.7億元,同比增長3.9%,實現凈利潤3.63億元,同比增長53.96%。不過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虧損13.82億元,同比減虧58億元。

這已經算是近幾年中國遠洋獲得的最佳成績。前幾年中國遠洋曾接連大幅虧損,幾度成為A股市場虧損王。

「2014年航運市場的情況其實比2013年還要差。」中遠集團董事長馬澤華3月26日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獨家專訪時表示,公司業績改善主要得益於航運主業經營大幅減虧,同時,期內相關資產股權出售以及獲得船舶報廢補貼等也增加了收益。

2014年中遠集團的盈利相對比較可觀,馬澤華向記者透露中遠集團全年實現利潤總額50.35億元,剔除一次性收益後實現利潤20.8億元,同比減虧增利74.48億元。「我們也要看到這只是階段性的好轉,航運市場形勢並沒有發生根本改變。」

馬澤華認為,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資源內外整合將成為航運市場的競合常態,同時企業跨界融合將成為推動航運發展的產業常態。當記者追問資源整合是否會深入到與中海集團等航企進一步合併重組時,馬澤華稱這樣的重組決定權不在企業手中。

航運新常態

《21世紀》:對於今年經濟形勢,各行各業的看法分歧很大,航運可算是試探經濟水溫的一個很好的指標,你認為現在整個外部經濟與中國經濟情況,是怎樣一個狀況?

馬澤華:2014年全球經濟微弱復甦,但程度不及預期,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年內3次下調全球經濟增長預期。2015年1月,IMF再度調低全球經濟增長預期,由原來的3.8%下調至3.5%。全球經濟已經進入需求緩慢增長、結構深度調整的新常態。分國家來看,美國經濟繼續向好;歐洲經濟儘管有所好轉,但復甦步伐較為緩慢;日本經濟增速略好於歐元區;新興經濟體分化加劇,資源型國家接近衰退邊緣。

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2014年中國經濟增速是7.4%,預計2015年總體還將保持平穩,同時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將進一步加快。

《21世紀》:這種新常態會對航運產生怎樣的變化與影響?航運企業為此需要做怎樣的戰略調整?

馬澤華:我想,新常態形勢下航運市場可能會呈現出幾個特點。

一方面資源內外整合將成為航運市場的競合常態。近年來各種聯盟、聯營體的興起也反映了這些需求,尤其集裝箱市場最明顯,大型聯盟不斷湧現;油輪市場、雜貨特種船市場目前組建的聯營體也在不斷深化;干散貨市場限於業務特點,船東聯盟的步伐比較慢,但船貨之間在產業鏈上的合作正不斷走向深入。另外,從企業內部資源來看,集中調控、資源集成、業務協同也成為常見做法。

其次企業跨界融合將成為推動航運發展的產業常態。作為一個傳統產業,航運市場的關係一直比較簡單,市場分工也相對明確,船東、貨主、經紀人都能夠分得開,但現在的航運市場已經遠遠不同於過去:一個特點是市場主體多元化,再一個特點就是船東角色多樣化。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格局,我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產業高度繁榮對外部資本的吸引;二是近年來「全產業鏈發展」戰略的推動,使更多的關聯產業開始涉足航運。這種跨界融合、多元推動的格局未來將延續為新常態。

還有服務模式創新將成為營銷常態。我們大家從航線設計、准班率、服務手段、營銷模式等方面加以改變,力求通過創新提升各自的服務質量。

或許各有各的辦法,但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要講合作,在合作深度上有突破,從單點合作逐步向產業鏈合作轉變、從國內合作逐步向國際合作轉變。同時也要創新,要在創新層面上有突破,要推動同行聯手創新,要倡導行業內配套創新。當然也要講理性,要在理性擴張、理性發展上有克制。

《21世紀》:你提到了資源內外整合,目前國家正推動不少央企進行資源整合,市場也一直期待中遠和中海可以進行合併重組,你認為當前的低迷市場狀況會不會加速這一合併進展?

馬澤華:我們注意到外界一直對我們和中海的合作有更進一步的傳言。事實上我們一直和中海集團有很多的合作。無論是集裝箱業務,還是別的,我們之間合作都在加深。

解決行業運力過剩,抱團取暖的合作方式,其實除了合併重組以外,還有聯盟的方式,中遠集運所在的CKYH聯盟不斷拓展合作範圍,長榮海運作為新成員加入聯盟,更名為CKYHE聯盟,從去年4月中旬起,共同合作運營多條亞洲-西北歐航線和亞洲-地中海航線,逐步體現出聯盟在服務覆蓋面和頻率、單艙位成本、交貨期及運營效率等方面的優勢。自2015年1月1日起,CKYHE聯盟合作範圍進一步拓展至美國區域。

至於與中海的合併重組問題,你知道這不屬於我們自己能夠決定的範疇。

改革中遠

《21世紀》:聽說中遠去年請麥肯錫做了一份諮詢報告,請問報告最終給中遠的建議是什麼?你會根據報告結論進行內部改革嗎?打算如何調整組織架構和業務架構?

馬澤華:對, 2014年我們請麥肯錫與我們一道對過往戰略進行回顧,制定了中遠集團新版「2020年發展戰略」,核心是「打造以客戶為中心,世界一流的集成全球航運、供應鏈、海洋工程與油氣儲運服務的綜合物流企業」。

2015年是中遠集團新版2020發展戰略實施的開局之年,我們將堅持以戰略為引領,圍繞戰略確定的四個維度,積極推進戰略落地。

在盈利能力方面,我們要更加突出商業模式的創新,更加突出價值創造能力的提升;要不斷拓展業務領域,挖掘新的利潤增長點;要不斷深化企業縱向成長性對標管理,著力在釋放創新活力上做文章。

在抗周期性方面,要不斷加強航運主業自身抵禦市場波動的能力,要加快綜合業務發展,提升企業綜合競爭力,著力在結構調整上下力氣。

在全球化方面,堅持國內海外「兩個市場並重」拓展,紮實推進中遠集團的海外事業,加大國內專業公司在海外業務的拓展,精耕細作海外市場。

在規模增長方面,要順應市場的變化,根據企業戰略發展的目標,不斷調整規模結構,實現有速度、有質量、有效益的規模增長。規模增長不能片面追求以增加投資為導向的外延增長,應該在做強做優基礎上做大,規模的衡量標準最終應以有效的市場份額和佔有率為依據。規模增長還要體現在創新驅動、典型引領上,讓新產品、新技術和好經驗、好方法儘快形成生產力。比如電商業務還處於起步階段,必須繼續扶持這種新業態發展。

說到結構調整,在產業結構上,我們會大力推進集團互補產業建設。著力在全程綜合物流服務、金融租賃等領域尋求發展機遇,並加大資本運作力度,持續優化內部股權結構。

而在市場結構上,將根據國家發展戰略及相關產業政策,加大「走出去」力度。航運板塊繼續加大海外新興市場開發,跨區域間市場開發,提高第三國市場貨源比例,逐步朝著中國本土市場和海外地區市場均衡發展的方向努力。物流、碼頭、修造船板塊也繼續眼睛向外,積極尋找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

至於船隊結構上,將加快退役高排放、不能滿足市場需求的船舶,調整優化船隊結構,做好新建船舶的船型優化、綠色環保、設備選型,適應未來競爭需要。

《21世紀》:國企改革也是最引人關注的話題之一,能否了解一下中遠集團的改革動向?

馬澤華:三中全會後國企改革成為大勢所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將國企改革作為今年經濟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這是我們集團今年乃至今後幾年的首要任務。去年七月,中遠集團就已成立了由我擔任組長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推進集團的全面改革發展。

今年,我們主要想在以下幾個方面深入開展工作:一是要進一步完善公司治理。我們要不斷規範董事會建設,依法構造企業治理結構,各治理主體要按規履職盡責。

二是要進一步落實「三能」改革。堅持市場化原則,根據企業經營效益、考核結果,切實體現「業績升薪酬升,業績降薪酬降」,深化企業幹部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改革。

三是進一步完善海外機構的管理體制改革和燃油體制等改革。

《21世紀》:中遠會考慮更深層次的股權結構改革嗎?有不少企業在尋求在新一輪國企改革中成為國有投資公司或國有投資運營公司,身為行業龍頭的中遠,是否也具備成為投資平台的潛力?

馬澤華:近年來,我們在體制改革方面進行了很多的探索和嘗試。比如,2010年底,我們對旗下的散貨運輸業務進行了體制改革,從目前實施的效果來看,改革還是有成效的。總體架構更加合理,規模優勢進一步加強,業務協同效應逐步顯現。

再比如,在混合所有制方面,我們也積累了多年的實踐經驗。目前,已在境內外控股中國遠洋、中遠太平洋(行情601099,諮詢)、中遠國際、中遠投資、中遠航運(行情600428,諮詢)5家上市公司,參股中集集團(行情000039,諮詢)、招商銀行(行情600036,諮詢)、招商證券(行情600999,諮詢)等3家上市公司。今後,我們還會根據公司內部實際情況和外部市場變化,推進公司業務的重組整合,優化產業結構。

至於你提到的行業的國有投資運營平台這個問題,作為企業來講,我們不便評論。我們將立足本身,做好自己的事情。

《21世紀》:國家正在推行「一路一帶」戰略,這一戰略將給航運企業尤其是中遠集團帶來怎樣的機會?

馬澤華:「一帶一路」,尤其是海上絲綢之路與我們的業務密切相關,其發展所帶來的基礎設施建設需求、物流運輸需求,給我們的碼頭、物流倉儲以及運輸業務等提供了機遇。我們將根據國家「一帶一路」戰略的布局,結合自身戰略發展需要,以集裝箱航線鋪設、海外樞紐港碼頭投資為依託,物流、修造船及其他業務適時跟進,全力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市場開發,逐步形成幾個區域內的操作和集散中心。同時,推動內外部資源的整合,互相依託和勾連,帶動區域內業務的綜合發展並向外輻射,逐漸形成帶狀連接。一方面,推動沿線各國的經濟發展和各國間的貿易往來,另一方面也有利於我們自身的業務發展。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