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立」與「固」的夯基工程──天津堅持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2022年07月01日00:03:08 熱門 1467

記者 李國惠

為黨的事業做了什麼?為天津百姓幹了什麼?為子孫後代留了什麼?

黨的十九大以來,面對新時代新考題,天津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實現村社區100%成功換屆、100%「一肩挑」,連續5年面向全國招錄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站穩「腳跟之立」,加強「鋼釺之固」,確保黨建引領「一根鋼釺插到底」,不斷夯實黨的執政根基。

津門極望,鮮紅的黨旗正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在渤海之濱、海河之畔高高飄揚!

把好黨建「方向盤」──

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市委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對天津工作提出的「三個著力」重要要求為元為綱,堅決扛起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堅定不移加強黨的全面領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把好黨建「方向盤」,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推動黨的領導、黨的建設全覆蓋全貫穿全落實。

以上率下壓實黨建之責──

「教者,效也,上為之,下效之。」市委帶頭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每年根據中央黨建工作要點,結合天津實際,召開專題會議研究全市黨建工作,細化工作措施,明確部門職責,推動各部門各單位抓好貫徹落實。

每年初圍繞重點任務制定黨建工作任務書、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任務書,市委常委會和市委書記、副書記、其他各位常委同志分別制定責任清單,明確所承擔責任,以上率下帶動各級黨委(黨組)逐級對標制定責任清單,健全工作台賬,實行銷號管理,一項一項推動落實。

「真刀真槍」築牢黨建之基──

嚴字當頭立標尺、直面問題深剖析、上評下議增壓力……市委把各級黨組織書記抓基層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工作,作為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抓手,市委常委會抓自身帶全局,率先聽取各區各系統黨委(黨組)書記述職,市委常委、黨員副市長分別聽取分管部門書記述職,推動各級書記就存在問題、重點任務明示承諾,實現述職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

述職的書記主動亮醜揭短、直面問題──

「我抓得不及時、不深入,在明責上缺乏硬性指標,在督責上不夠持續經常,在追責上沒有堅持較真碰硬,問責上也不夠嚴厲,致使基層黨建工作『上熱中溫下冷』『水流不到頭』。」

「我感到臉紅心跳、如坐針氈,我對自己的工作標準還不高,對一些情況了解不夠全面,一抓到底的勁頭還不足。」

領導點評見人見事、直擊問題──

「抓黨建工作關鍵是壓力傳導要到位。發現問題就要拿起執紀問責的利器,把『板子』打下去……」

「要擔當起第一責任人的責任,不能荒了自己的『責任田』,下田犁地,腳上沾泥。」

「兩代表一委員」現場發言、評說問題──

「這個述職會新風撲面。基層黨建做得深不深、細不細、實不實,直接影響黨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

述職不是「終點」,整改須見實效。對述職中提出的問題,我市堅持列出清單,建立台賬、掛牌督辦,督促各級黨組織把整改落實牢牢抓在手上,確保真改實改。

凝心鑄魂補足精神之「鈣」──

「對於目前的黨務公開目錄,大家還有什麼看法?」

「我感覺第六項不能只對黨員公開,更應該讓百姓知道我們做了哪些工作,建議改成向全體村民公開。」

……

這並不是農村黨支部大會,而是天津市黨支部書記學院首期培訓班實訓課現場。

「基層黨組織書記是黨在基層執政大廈的『鋼筋』和『柱石』,是基層群眾的主心骨、貼心人,既要接好『天線』,學懂悟透中央精神,又要接好地氣,讓黨的方針政策落地生根,任務十分艱巨。」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自2020年6月天津市黨支部書記學院成立以來,每年分領域舉辦農村、社區、機關、國企、事業單位和「兩新」組織等領域基層黨組織書記示範培訓班,以專題講座、案例教學、書記論壇等形式,講授基層黨組織書記需要掌握的基本理論、基本制度、基本工作、基本能力,設置了實訓課,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截至目前,共舉辦92期,直接培訓各領域黨組織書記、黨務骨幹等12000餘人。

堅定的理想信念,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我市始終堅持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黨內集中教育全過程,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制度化,以幹部學帶黨員學促全民學,推動黨的創新理論在內心深處鑄魂紮根。

此外,天津還把健全理論學習長效機制抓在日常,制定《關於市委常委會帶頭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不斷引向深入的意見》,帶動各級形成常學常新、常悟常進、知行合一的長效機制。

一項「立」與「固」的夯基工程──天津堅持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 天天要聞

河東區商場成立商戶黨員聯合黨支部

全面推行「一肩挑」──

選出好乾部,換出精氣神,跑出加速度

基層是黨的執政之基、力量之源。抓牢了基層,就夯實了根基。

基層黨建關鍵在「建」。基層黨建強,基層治理就強;基層黨建弱,基層治理就弱。

革故鼎新、攻堅克難的一次基層換屆──

時間追溯到2018年,這是我市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全市村社區也迎來黨的十九大勝利召開後的首輪換屆。

換屆前,85%左右的村、19.5%的社區不是「一肩挑」,「兩委」不合、互相掣肘現象屢見不鮮;近半數村委會主任、24%的居委會主任不是共產黨員,黨的領導弱化虛化邊緣化問題時有發生。長此以往,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無法貫徹落實到「神經末梢」,「脫貧攻堅奔小康」也只能停留在口號上。

「全面推行『一肩挑』!」市委一聲令下,一場關乎全市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硬仗」正式啟動,市委和各級黨組織領導之堅強有力前所未有,換屆工作標準之高前所未有,思想發動和矛盾化解之到位前所未有,程序要求之嚴格前所未有,對各類破壞選舉的違法行為打擊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有信念,就不怕山高;有旗幟,就無懼路遠。

歷時幾個月集中會戰後,我市全面實現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通過法定程序兼任村委會主任,100%「一肩挑」全面提升了基層組織建設質量,有力增強了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學歷、年齡實現「一升一降」的高質量基層換屆──

邁入2021年,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年。

在這個特殊年份、關鍵時刻,天津市迎來了新一輪換屆。

市委主要負責同志全程指導、把關定向,7次會議提出要求,10餘次作出批示,5次深入一線調研推動,帶動各級黨委書記提鍋上灶、升溫加力。

市委組織部主要負責同志先後4次召開會議部署推動,11次到32個難點村(社區)暗訪調研,切實把換屆工作牢牢抓在手上。

全市上下勠力同心,高標準高質量實現100%「一肩挑」,黨組織領導地位持續鞏固提升。

一項「立」與「固」的夯基工程──天津堅持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 天天要聞

靜海區子牙鎮東子牙村村級換屆選舉。

兩次換屆,配出了好班子、換出了精氣神──

薊州區出頭嶺鎮官場村「一肩挑」張志聰既是見證者,也是親歷者。

白牆灰瓦、碧水綠竹、荷葉點點……沿著仿古門樓漫步,彷彿置身江南水鄉。

「誰能想到幾年前這裡還坑窪不平,沙子堆、石頭堆、糞堆、柴火堆亂放,一到夏天就臭水滿地、蚊蠅亂飛。」看著村民叫苦不迭,張志聰牽頭修建「仿古一條街」,將以前的垃圾坑變成了水上的大舞台,將堆放建築垃圾的空地建成了休閑廣場。

古稀老人張世友每天都會賞賞花、看看魚、健健身:「環境美,心情好,七十多歲了還不覺得老。」

除了改善村莊面貌,張志聰還整合村內600餘畝土地流轉給種植大戶,鼓勵村民發展設施農業,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5萬餘元,為村民提供就業崗位50餘個。

「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隊伍強不強,全靠領頭羊。」實踐證明,一個基層黨組織,一定要有一個好的帶頭人。

在和平區新興街土山花園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面牆的錦旗格外引人注目。「這不僅凝結著居民對社區工作的認可,也印證了社區基層治理的成效。」2021年3月,35歲的姜楠順利當選土山花園社區「一肩挑」。

上任以來,她以黨建為龍頭、文化為支點、服務為紐帶,創建了「三進、三聽、六服務、六事民情」的「3366」黨建特色品牌,制定為民服務解難題清單,結合「和平夜話」和「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里」,切實把民生實事辦好辦實。

帶頭人選出來了,這只是萬里長征走完了第一步,如何跟進做好「後半篇文章」?

我市分批次舉辦培訓班,直接對新一屆村社區「一肩挑」全員輪訓;完善村幹部備案管理,健全任職資格聯審聯查機制,推動「九不能」「五不宜」抓在日常;規範「四議兩公開」「六步決策法」程序,建立上級監督、同級監督、群眾監督的三級監督機制,織密履職行權制度籠子。

辦好群眾「心頭事」──

聽民聲解民憂暖民心,提高百姓「幸福指數」

金杯銀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這獎那獎不如老百姓的誇獎。「民」字當頭,不斷提高百姓的「幸福指數」,這是市委、市政府對基層黨建工作定下的基調。

基層治理實打實地干──

基層治理是基石,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能不能解決好居民的煩心事,考驗著「一肩挑」的治理智慧。

「小區車位是老大難,要我說,這種按樓棟分布的規劃就挺好。」

「確實,一樓的住戶能理解車位緊張的情況,樓上的住戶也有地方停車了。」

……

4月16日一早,河西區越秀路街港雲里社區紅色議事廳里熱潮湧動,代表們正在協商社區規範停車問題。

作為相對老舊的准物業居民小區,港雲里社區規模「小」、分布「散」、密度「高」、配套「低」、權屬「雜」,改善整體環境、提升治理水平的呼聲十分迫切。

港雲里社區「一肩挑」孫茜告訴記者:「我們只有實打實地干,才能贏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孫茜帶領社區工作人員建立了「325」基層治理工作機制,發揮社區黨組織軸心作用、基層網格主力軍作用、提升群眾助力效能,強化社區三種耦合力量,依託「群眾彙報會」和「協商議事會」兩大居民自治平台,進一步激活社區「微細胞」,提升自治「新動能」。同時,在推進「民憂菜單」、完善「民情地圖」、制定「民意鬧鐘」、設立「民聲板凳」、交付「民心鑰匙」等五大基層治理項目上落細落實,讓群眾的「煩心事」變成「順心事」。

一項「立」與「固」的夯基工程──天津堅持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 天天要聞

東麗區萬新街道欣園社區黨員先鋒崗為群眾開展核酸篩查。本報資料照片

面向全國廣發「英雄帖」──

提高黨建的活力,從事黨建的人是關鍵。

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近年來農村黨務工作者隊伍年齡結構日趨老化,「七個黨員八顆牙」既是笑談,也是現狀。

如何破題?

我市連續5年面向全國廣發「英雄帖」,每年好中選優招錄千人,把農村作為培養鍛煉的「賽馬場」「大熔爐」,引導大學生黨員到基層一線錘鍊黨性、砥礪品格、增長才幹。

作為第一批農村專職黨務工作者,2018年,李廣丞在寧河區東棘坨鎮毛毛匠村開始了紮根基層、服務百姓、實現夢想的新起點。

在村黨支部書記的帶領下,按照「首抓穩定,再謀發展」的思路開展工作,他開始「走街入戶」、以村為家。「經過努力,小村莊從『後進』變成『先進』,我也從一個聽不懂寧河話的『異鄉人』變成村民眼中的『家裡人』。」因為表現優異,李廣丞成功當選廉庄鎮西嶽村「一肩挑」。

「本地書記都管不好,這外地人能管得了嗎?」面對村民質疑,李廣丞夾著鋪蓋卷搬進村裡:「一定干出個樣來。」加強黨建、走街入戶、訪貧問苦、處理難題……經過兩年的努力,如今的西嶽村風景秀美、鄉風淳樸,原來的臭水溝變成了「荷花池」,老舊的旱廁也被高標準的負壓式廁所替代。

事上看、事上練,「金鞍配於駿馬身」。對於想幹事、能幹事的專職黨務工作者,天津構建了「村『兩委』-副書記-書記-鄉鎮事業編幹部-鄉鎮領導班子成員」的培養鏈條和成長通道。

在農村摸爬滾打幾年後,隨著「善作為」的招法越來越多,「能扛事」的肩膀越來越硬,2021年7月,李廣丞成為俵口鎮副鎮長。「我會將手中的權力轉化為服務群眾的動力,以忠誠於黨的信念和服務於民的行動,踐行新時代新青年的責任與擔當。」他說。

星級管理成為基層治理有效抓手──

上邊千條線,下邊一根針,黨組織政治功能強不強、黨員幹部覺悟能力高不高、干好乾壞是不是一個樣……要想解決這些問題,還得充分發揮考核的「指揮棒」「助推器」作用。

那麼,如何用一根根「繡花針」,綉出理念之變、狀態之變、作風之變的全新畫卷?

從2018年下半年開始,市委組織部先後起草形成了《天津市村黨組織和村民委員會幹部管理辦法(試行)》和《天津市社區評星定級工作辦法》2個制度性文件,並指導16個區分別制定完善了村社區評星定級實施細則。2022年,我市制定下發《天津市村社區星級管理辦法》,將行之有效的經驗做法用黨內法規固化下來。

進步升星,退步摘星,表彰獎勵先進,激勵鞭策後進……截至目前,我市先後為195名符合條件的五星村社區「一肩挑」解決事業編身份,181名高星或升星優秀「一肩挑」招錄為公務員。2021年換屆,分別有1382個村和906個社區「一肩挑」因考核成績不佳或工作不力等原因被調整下來。

「群星」閃耀基層,星級管理已成為推進村社區黨建工作和基層治理的有力抓手。

「百姓腰包鼓了,生活幸福了,幹勁更足了。」站在熠熠生輝的「五星」標識牌前,津南區北閘口鎮正營村「一肩挑」蘇利軍動情地說。

長期以來,正營村集體收入來源單一。2019年,在市、區、鎮部署支持下,正營村瞄準評定標準,大力開展農村集體經濟產權制度改革,成立了正營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全村1428戶全部入股,實現統一經營管理,選擇優勢產業小站稻種植業作為壯大集體經濟、促進產業振興的著力點。

「連續兩年被評為五星村,評星定級指揮棒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村『兩委』班子幹事創業積極性更高了,發展方向更明確了。」蘇利軍介紹,2021年,村集體收入達到了570.4萬元,是2019年的5倍。隨著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村裡陸續設立了子女升學獎勵、高齡老人祝壽、老年人生活補貼等惠民制度。

……

讓細水流到地頭,讓小事照見初心。他們只是天津基層黨建的一個縮影。

在深入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過程中,我市以深化「向群眾彙報」制度為抓手,創新「四個起來」實踐載體,截至目前,各級黨組織書記和黨員幹部走訪群眾957萬人次、解決急難愁盼問題25.7萬個,42萬名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2萬餘支志願者隊伍、近百萬人次對接需求提供貼心精準服務,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平台接訴即辦346.6萬件群眾訴求,在服務萬家中樹牢群眾觀點、密切黨群關係。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紅色動力,澎湃不息。

又踏層峰望眼開,在「紅色引擎」的驅動下,海河兒女奏響了高質量發展「進行曲」,正用初心和激情,書寫著「立」與「固」的「天津答卷」!

「戰鬥堡壘」凝聚奮進力量

本報評論員

一個城市的發展,離不開「基層」這個「地基」;築牢基層基礎,基層黨組織要成為群眾的「主心骨」。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只有基層黨組織堅強有力,黨員發揮應有作用,黨的根基才能牢固,黨才能有戰鬥力。」城市是一個生命體、有機體,基層是這個肌體中的「神經末梢」,基層黨組織是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的「最後一公里」,天津堅持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上下貫通、一抓到底,全面增強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讓黨的旗幟在基層一線、在群眾心裡高高飄揚。

100%實現村(社區)黨組織書記、村(居)委會主任「一肩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力持續鞏固提升;連續5年在全國招錄農村黨務工作者,培養高素質幹部隊伍,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一個個「戰鬥堡壘」凝聚起幹事創業的奮進力量,一份份亮眼的紅色答卷躍動著「根深葉茂、本固枝榮」的有力脈搏。生動現實一再證明,黨的工作最堅實力量在基層、最強大血脈在基層、最活躍源泉也在基層。讓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戰鬥力深入每一個城市細胞,在為民服務、破題解題中發揮「主心骨」的力量,就能讓黨的領導「一根鋼釺插到底」,發展也因此擁有深厚的力量源泉。

找准精度,才能在最基層發揮「鋼釺」的力量。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天津時指出,「社區工作是具體的,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摸准居民群眾各種需求,及時為社區居民提供精準化精細化服務。」在北辰區瑞景街道寶翠花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28張色彩斑斕的社區「民情圖」特別顯眼。其中,紅色代表獨居老人,紫色代表空巢老人,綠色代表樓長和黨小組長,網格員對照民情圖,念好「網格經」,對不同人群精準服務;在南開區萬興街金融街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牆上掛著黨員分布圖,4000餘戶居民中「閃爍」著1000餘顆紅色小星星,「這就是我們黨組織服務百姓的根基和力量」……抓基層黨建,繡花功夫必不可少。一個個民情圖、分布圖,一次次貼心的服務,串起的是黨員幹部和群眾的密切聯繫,也體現著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就像一位社區工作者所說,「黨組織像一塊磁鐵,把大家的心都聚在一起。」小網格撬動大治理,靠的是精益求精、精心繡花的細心貼心,更是「紅色引擎」在基層迸發的強大力量。

讓黨旗高高飄揚在最基層,還要有一插到底的「穿透力」,把黨建引領貫穿基層治理的各方面和全過程。組織行為學中有一個「動車組理論」,即一個組織的高效運行,離不開「火車頭」的牽引、定向作用,同時也需要激發每個層級、每個單元甚至每個人的內在動力,實現「動力疊加」。在基層工作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一個完整鏈條,考驗著我們協調各方、消除「痛點」的智慧和招法。路燈壞了、水管舊了……一旦群眾有呼聲,街道迅速響應,吹響「哨子」,職能部門聞「哨」而動,協同破解,我市做實做細「吹哨報到」工作機制,匯聚成解決老百姓「急難愁盼」問題的強大合力,真正做到「群眾的需求在哪裡,基層黨建實踐就推進到哪裡」。黨的先進性、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就通過一聲聲哨響,深深刻印在百姓心裡,化作「跟黨走」的堅定信念。

一個支部就是一座堡壘,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大都市的新征程中,抓好基層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是工作要求,也是職責擔當。更好地解決基層困難事、群眾煩心事,更高水平地推動發展,把基層黨組織鍛造得更加堅強有力,由此而煥發出的人心凝聚、共赴美好生活的信心豪情,必將在津沽大地激揚起更加澎湃的發展動力。

來源: 天津日報

熱門分類資訊推薦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 天天要聞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

曾小賢的上司Lisa榕,現實中不僅才貌雙全,還嫁給了CEO雖然說《愛情公寓》這部劇在劇情上充滿了爭議,但是一定程度上,這部劇也是很多人的回憶,是伴隨了一代人的青春回憶,而且劇中的很多角色都成為了經典,他們的口頭禪也一直被拿來玩兒梗。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 天天要聞

Lisa榕做主持多年沒紅,被陳赫拉進愛情公寓爆紅,如今怎樣了

談到《愛情公寓》這部火爆一時的歡樂喜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愛情公寓》中那個把曾小賢治得服服帖帖的女上司Lisa榕,現實中的她名叫榕榕,和劇中的形象也判若兩人。1981年出生在遼寧瀋陽的榕榕,畢業於上海戲劇學院,後來成為了上海東方傳媒集團有限公司的一名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