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極一時的「涼席」,為何淡出中國家庭了?網友:淪為時代的眼淚

文|春和

編輯|洲洲影視娛評

曾幾何時,竹席的清涼、草席的柔軟、藤席的柔韌,構成了中國人「卧看牽牛織女星」的夏日儀式。

如今走進卧室,空調的白噪音取代了竹席的窸窣聲,冰絲床單覆蓋的床鋪難尋一絲席紋。

這個曾家家必備的「夏日密碼」,為何在科技浪潮中逐漸退場?

各類涼席

作為夏日寢具的主角,涼席家族曾憑藉多元材質各領風騷。

讓我們先從那些年陪伴過我們的「涼席初代目」說起。

作為中國傳統寢具,竹席的歷史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它曾是中國億萬家庭夏日裡的「寵兒」。

在過去,夏天睡竹席、吹電扇是每家每戶的夏日標配。

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竹席的弊端也逐漸引起人們的關注。

竹席的涼感會隨著接觸時間變長而減弱,只有短時間接觸才會感受到明顯涼意。

不僅如此,長時間使用的竹席,其表面往往會留下一個清晰的「掉色人形」,那是身體長期接觸導致的色素沉著痕迹。

新竹席又難免有竹刺,扎到身上必是讓人一番齜牙咧嘴。

而睡在竹席上的人,皮膚上也常常會壓出一道道細密的席紋印子,彷彿被烙上了獨特的「睡眠印記」。

竹子的吸濕性又比較強,遇到南方的梅雨天氣,竹席縫隙特別容易滋生黴菌,產生異味。

而其不能摺疊,不僅清洗晾曬十分麻煩,收納也比較佔用空間。

在竹席風靡的日子裡,草席也受到了不少人的喜歡。

這裡說的草席可不是稻草編織成的,它是由柔軟的草莖編織而成。

不同於竹席的堅硬,草席比較柔軟親膚,在涼感上,草席的受熱也相對均勻。

但草莖多是天然有機材料,雖說經過一定的處理,但還是非常容易吸引蟲子,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不知不覺草席就會成為蟎蟲的溫床。

皮膚脆弱的人睡了這樣的草席,很容易出現皮炎

在潮濕天氣里,竹席和草席都容易滋生細菌。

為此,一款新穎時尚的「麻將涼席」應運而生。

麻將涼席有一定的厚度,樣式美觀。

雖然它分量較重,但具備可摺疊的特點,清洗、晾曬和收納都十分方便。

這種涼席不僅擁有普通涼席的清涼體感,還解決了市面上常見涼席因潮濕滋生病菌的難題,為人們在炎熱潮濕的天氣里提供了更健康、舒適的選擇。

麻將涼席因其優點,流行一時。

然而,看似完美的麻將涼席,卻在實際使用中暴露了工藝短板。

睡醒出門,被人一眼看到身上的涼席印,就能得知家裡睡了什麼席子,麻將涼席在人身上留下的印子,比竹席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果其製作工藝不好,在睡眠過程中還會出現涼席「夾肉、夾頭髮」的情況。

當工藝短板限制了麻將涼席的流行,人們對養生寢具的需求催生出新的涼席形態 。

由天然藤條精心編織的藤席逐漸走進更多家庭。

多數藤席採用天然藤條編織,盡量減少化學藥劑使用,主打環保健康,不用擔心久睡過敏。

藤席表面光滑柔軟,就算睡一整晚,皮膚上也不會留下難看的壓痕

導熱性良好,能快速吸收人體熱量,而且透氣性佳,藤席的優勢肉眼可見。

同時其本身具有的韌性,能對腰部、頸部起到支撐作用,處理後的藤席韌性強,不易斷裂變形,特別適合久坐、久卧人群使用。

天然藤條散發的草木清香,有助於提升睡眠質量,讓人更易入睡。

在清潔收納方面,藤席也十分便捷,堪稱涼席中的「王者」。

然而,即便集天然、養生、便捷於一身,藤席仍難逃時代洪流的沖刷。

冰絲席比藤席更軟,散熱性更強。

乳膠涼席相較於冰絲席質地更為柔軟。

貼合肌膚的同時,透氣性更佳,更具備抑制細菌與蟎蟲滋生的特性。

儘管涼席家族歷經千年改良,從竹席的粗獷到藤席的精緻,卻始終困於材質的物理屬性。

當科技的齒輪開始轉動,一場關於「夏日清涼」的革命早已悄然發生。

更多選擇

曾經的風扇只能吹出自然風來,現在的風扇可以吹出冷風,以前的風扇開起來可能會有聲響,現在的風扇冷風呼呼吹卻完全靜音。

當電風扇都已經改進到如此地步,更別提空調在時過境遷中已經走進千家萬戶。

不同的空調廠家在市場競爭中,打出了一張張「更節能,更環保,更快製冷,更有性價比」的王牌。

伴隨著空調在市場上的推廣,大眾有了新的選擇可以更快擁有清涼。

蓋棉被吹空調成為了年輕人的時髦,睡涼席這種選擇顯得「老土」起來。

而如果感覺蓋棉被不夠清涼,現在的床上用品也發展迅猛,功能令人驚嘆。

冰絲四件套搭配空調冷風,讓夏日睡眠告別黏膩,夏夜被熱醒的情況漸少。

若覺得冰絲四件套性價比不夠高,莫代爾纖維四件套也是夏日暢銷選擇。

順滑冰涼的膚感,在無形間提高了睡眠質量。

想要更多的養生功能,石墨烯四件套會是不少人的選擇。

其快速吸濕導濕,抗菌抑蟎,防靜電,深受對床品功能要求較高的人群喜愛。

天絲製品更是作為四件套中的夏日至尊VIP。

睡在上面如觸雲端,四季通用,其高透氣性和吸濕性,加上天然面料光澤,在無形中還可提升卧室顏值。

當空調的冷風裹著智能床品的清涼席捲卧室,涼席的功能性價值開始悄然讓渡。

當水冷/凝膠降溫墊又成為比涼席更加柔軟易收納,又更不易藏污納垢的新選擇後,夏天家中鋪涼席的人,又更加少了。

涼席就這樣逐步退化成為了時代的產物,曾經家家可見的夏日床上用品,終究在科技的發展中蒙塵。

結語

涼席的「退場」,從來不是懷舊的註腳,而是生活智慧的迭代。

當竹席的「冰涼觸感」遇上空調的「精準控溫」,當草席的「天然材質」碰撞石墨烯的「抗菌科技」,我們告別不是「消暑工具」,而是對「將就過夏」的妥協。

藤席的草木香化作記憶的書籤,冰絲的順滑觸感成為當下的答案。

科技從不是情感的對立面,而是讓「清涼」更懂需求:

不必再與蟎蟲為伴,不必再受材質局限,每一次納涼方式的升級,都是對「舒適生活」的重新定義。

或許某天涼席會成為博物館的展品,但它見證過的煙火日常,早已融入更輕盈的時代溫度里。

部分消息

麻將涼席怎麼逐漸「涼」了|新華網

涼席真的「涼」了嗎? 傳統涼席熱度減退 「新成員」與空調共存|華商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