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通車再近一步 義東高速開始鋪裝瀝青路面

潮新聞客戶端 記者 張帆 通訊員 韋凱鋒

義東高速路面鋪裝現場 浙高建供圖

5月3日,在浙江交通集團義東高速花園互通施工現場,機械轟鳴,滿載黑色瀝青的工程車一輛接一輛,兩台攤鋪機梯隊作業,不斷將滾熱的瀝青平鋪在地面,壓路機緊隨其後,對面層滾壓,一條黑色的瀝青路面在工人身後延伸,建設者們在「五一」假期里,迎來了項目重大節點——義東高速南市至南馬段正式進入了瀝青路面施工階段,為項目在今年年底建成通車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義東高速東陽段項目是浙江省高質量推進大都市區建設的重點項目,也是完善金義都市區高速公路網路、推動義甬舟開放大通道建設的重要基礎設施項目。起點位於東陽湖田樞紐接甬金高速,終點設王店樞紐接東永高速,主線全長33.4公里,總投資約100.8億元,按照建設時序分兩段建設,其中江北至南市段已於2024年1月19日正式通車;南市至南馬段計劃於2024年底建成通車。項目全線建成後,將形成甬金、東永、諸永和義東高速互聯互通的東陽高速公路環線網路,將義烏小商品城、東陽木雕城、橫店影視城、永康五金城串珠成鏈,支撐起金義都市區融合發展與能級提升的全新跨越。

浙江交通集團義東指揮部工程處負責人呂文明介紹,目前南市至南馬段橋樑、路基等土建工程已進入收尾施工,水穩施工也在加快推進中,瀝青試驗段攤鋪完成後,項目將進入大面積瀝青路面施工階段,預計今年年底項目能具備通車條件。

瀝青路面作為高速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公眾出行「獲得感最強、體驗最直接」的公共產品,為打造舒適、耐久的品質路面,義東項目利用物聯網技術,建立了從原材料進場、試驗檢測、瀝青拌合、混合料運輸到瀝青攤鋪、碾壓的全過程數字化質量管控系統。通過數字化系統,可對施工過程中瀝青混合料的溫度、攤鋪速度、攤鋪位置、時間和碾壓速度、遍數、軌跡等關鍵質量數據進行可視化監管和無感採集,系統自動判斷施工是否符合規範要求,並生成瀝青施工質量驗收記錄,實現了過程質量的自動關聯、智能評定和全程可溯源,重塑了施工質量管控體系,減少工序報檢、驗收人工環節,提升瀝青路面施工品質。

「今年春季以來,雨水較多,給項目施工帶來不少挑戰。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我們搶抓天氣條件,見縫插針開展瀝青路麵攤鋪,目前我們投入瀝青運輸車、攤鋪機、壓路機等大型機械設備30餘台,專業施工人員60多人,下一步將引入瀝青路面3d攤鋪,可以立體控制攤鋪的高程和平面精度,也將進一步加快施工速度,提高路面施工品質。」浙江交通集團義東2標路面施工負責人陳健介紹。

瀝青路面試驗段的施工完成,為後續大面積瀝青路面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術參考,積累了寶貴的施工經驗。截至4月底,義東高速項目南市至南馬段已累計完成投資47.44億元,工程總體形象進度84.7%。

接下來,義東指揮部圍繞建設目標,持續深化平安百年品質工程建設,進一步加快工程進度,確保高質量高水平如期實現項目全線建成通車。為義烏、東陽、永康三地和浙中地區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交通支持。

「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