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80後夫婦家,因客廳「一木成林」而走紅,那叫一個壯觀,晒晒

愛生活,愛分享,讓你家的裝修少走彎路,房子越住越溫馨!

本期分享的家居案例來自大阪,屋主是一位花店的老闆,她是體貼的妻子,也是小男孩依賴的母親。

大學時她就對鮮花、綠植感興趣,因為她覺得綠植能讓家變得更舒適,鮮花讓人的心情更愉悅,畢業後便開了一家花店。

後來,結婚生子,有了屬於自己的房子。

他們家是一戶建,由一個小庭院加停車場、部分私有道路和2層的木造小樓構成,使用面積約146㎡,同樣在家裡種滿了綠植,而且不刻意去營造氛圍,陽光、空氣、水,讓植物自由生長。

這是熱愛的延續,能把熱愛做成了一番事業,從未厭倦,也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接下來,跟隨@本設家居一起去看看,他們的治癒小家吧~

玄關

下沉式玄關,在日式家居中很常見,與內室保持10公分的高低差,有效提醒家人換鞋的同時,又將灰塵阻隔在外,也稱之為玄關落塵區。

地面做水泥自流平,鞋櫃靠牆,雨傘掛在門背面,有點像我們的鄉村小屋,隨性而自然。

客廳 餐廳

站在玄關看客餐廚,地面和天花使用松木,搭配天堂鳥散尾葵龍血樹仙人掌虎皮蘭、白玉虎皮蘭、彩虹竹芋榕樹等綠植,顯得清新又自然,營造出一方居心地。

裝修時,整個空間只做了防水及簡單的鋪裝,更多的留白。

為了給綠植提供更多的空間,摒棄了獨立的客廳功能,沒有電視機和背景牆,夫婦倆只布置1.8米實木餐桌,搭配同色系實木餐椅,是就餐的地方,也是待客和工作的場所。

每天關心照料植物,看新葉舒展,看植株茁壯成長,讓人身心舒暢。

建築師路易斯·康說:我們得益於光而生存,通過光我們感受到季節的變化,對我而言,自然光是唯一能使建築成為藝術的光。

植物的生長離不開陽光和通風,而寬大的落地玻璃窗,模糊了室內外空間的界限,也造就了生機勃勃的植物角,同時還給人留出一方舒適走動的居心地。

廚房

廚房掩映在鬱鬱蔥蔥的綠植里,特別是這棵密葉猴耳環,簡直「一木成林」,葉片又小又密,那叫一個壯觀,與大葉的植物相比,看上去多了一份靈性。

在這裡普及一下,密葉猴耳環屬於豆科植物,比較耐乾旱,是室內綠植的一股清流。所以最好的澆水狀態就是盆土干透後再進行澆水,澆水一定要澆透,水從盆底流出,大約半小時後清理掉盆底的積水。

此外,密葉猴耳環的葉子在晚上的時候會「睡覺」,葉片會閉合低垂下來,十分獨特。

II型的敞開式廚房,不鏽鋼檯面耐磨好打理,大單槽使用方便。

將使用完畢後的鍋碗瓢盆和調料瓶收納到地櫃中,而冰箱、小電器和五穀雜糧存放在儲物間,看起來乾淨整潔。

樓梯底下是娛樂空間,在這裡可以聽歌、看書、喝咖啡,好愜意。

工作室

工作室與娛樂區相鄰,使用穀倉門。

工作室是女主人專屬的創作空間,相對來說比較封閉,提供了一個專註、安靜的環境,有利於她進行創作和思考。

樓梯

二樓是卧室,樓梯純實木,有的扶手購置二手商店,呈現出一種古樸的味道。

卧室

位於二樓的卧室布置比較簡單,但也花費了夫婦倆不少的心思,整體延續了實木+白色的格調,以及綠植點綴。

這個家中,到處都是可躺可坐的地方,卧室靠窗的位置也能布置出一個悠閑的角落,好治癒。

衛生間

衛生間採用四分離,洗漱台、洗衣間、馬桶間和淋浴間各自獨立,提高使用效率,又好打理,乾淨整潔的環境,清潔了身體的同時,也安撫了心靈。

看完全屋,你喜歡這樣種滿綠植的原木風日式家居嗎?如果覺得還不錯,那就點個贊吧,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本設家居,感謝您的閱讀,祝您2024年心想事成!下期見!

#100個理想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