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入式家電常常運用於廚房、餐邊櫃、陽台、衛生間等位置,是將「體積較大、佔用空間、組合起來容易凌亂」的「家電」與「櫥櫃或牆面」結合,從而解決空間利用不足、美觀欠佳等問題。
那麼電器嵌入式的設計,需要重點考慮哪些因素呢?真的適合所有家庭嗎?
預算、空間尺寸、散熱、水電等等都是需要注意的細節。
嵌入式家電的應用場景
生活中常用的家用電器有冰箱、烤箱、蒸箱、微波爐、消毒櫃、洗碗機、洗衣機、烘乾機、電視機等等。
我們通過嵌入可以節省空間,同時也讓空間看上去整體性更強,更清爽美觀。
嵌入式廚房
嵌入式電視
洗烘機嵌入
「電器嵌入式」 設計的前提條件
(1)足夠的空間尺寸
並不是想做嵌入式就可以做嵌入,還需要綜合考慮空間大小。
一般來說,陽台空間絕大多數都是採用的內嵌式的設計,將「洗衣機」「烘乾機」「水槽」內嵌至「定製櫃體」。
問題最大的主要是廚房空間。嵌入式廚電要從整體角度考慮,靈活地布局電器位置。電器開門和站人,都需要足夠的尺度。
如果廚房小到本身的「收納空間」和「過道空間」都不充足,那麼就無法做電器嵌入式的設計了。
電器嵌入式需要考慮的尺寸主要有兩個方面,分別是櫥櫃和電器。
常規櫥櫃的深度大致在600mm左右。
完成櫥櫃布局之後,還要保證有≥1200mm的通行尺寸,用於冰箱門(500mm)的開合和過人(過道600mm)。
(2)提前確定電器尺寸
哪些電器需要做內嵌、內嵌電器的具體尺寸做多少,設計之初就得想好,方便定製櫥櫃時預留尺寸,以及水電插座預留點位。
否則,後期出現「安裝不進去」或者「無法添加」的問題就尷尬了。臨時抱佛腳是沒用的,一定要提前準備。
另外,在預留尺寸時,要富餘幾毫米的空間,避免出現「櫥櫃變形安裝不進去」或者「背後有插座電器凸出」的情況。
尤其是安裝冰箱,需注意:
- 插座預留在背部,深度預留30mm左右。插座不在背部,不需要預留。
- 兩側預留4mm,防止櫥櫃變形放不進去。頂部預留9mm,防止地面不平。
(3)預算
嚴絲合縫的嵌入式定製,本身在「工藝要求」和「安裝成本」上就要比「單獨買電器和櫥櫃要」貴出許多,需要對預算有心理準備。
好產品做工細,有經驗的師傅難找,上門安裝可能要單獨交錢,後期保養維護有各自的注意事項,這些都要考慮到。
此外,隱形嵌入式預算會更高。由於能達到完美的隱藏效果,而美麗總是要付出代價的~
隱形嵌入式冰箱
散熱問題
內嵌式電器,很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散熱,這也是容易被大家忽略的問題。
封閉的狀態會導致減緩散熱的速度,從而影響散熱的效率。而且高溫對櫃體本身也有一定程度的損害。
散熱的核心邏輯就是:電器和櫃體保持距離,同時做好櫃體的保護。
不同的電器,散熱方式和散熱位置都是不一樣的。有的在電器後方或下方散熱,有的是全方位散熱,我們設計時要提前考慮。
(1)冰箱散熱
冰箱的散熱有:底部、背部、頂部、自由複合散熱(由底部散熱+兩側散熱+後背散熱三部分組成)四種。
嵌入式冰箱選擇有兩種散熱方式,一種的底部散熱的,一種是頂板散熱。
(2)烤箱散熱
嵌入式烤箱
如果烤箱要做內嵌式,最好選用前置散熱的烤箱,並且安裝烤箱的櫥櫃不要做背板。
烤箱和櫥櫃之間保持間隙距離,以達到通風散熱的目的。注意,櫃體板材要選耐高溫材料。
如果是地櫃安裝烤箱,盡量不要放在灶台下方。燃氣灶和烤箱都是散熱需求極高的設備,如果放置在一起,對電器有損害,且存在安全隱患。
(3)消毒櫃
消毒櫃一般都是安裝在灶台的正下方,和灶台之間保持≥150mm的間隔距離。
背後櫃體要提前預留「邊長120mm的方形通氣孔」,以實現順利的通風散熱。
水電設計要求
(1)插座布置
需要提前考慮好電器的布置和擺放,從而對插座進行布置和設計。
一般來說,插座要布置在側面或者在旁邊的櫃體里(需要提前打孔預留),盡量避免直接布置在電器的正後方。
從尺寸角度來說,如果把插座布置在電器後方,「插線板和插頭」都是有一定厚度的,佔用了電器內嵌的部分深度。
這會導致我們從外面看,電器相比櫃體是凸出來的狀態。這會嚴重影響美觀,堪稱很多人的噩夢(顏控:我眼裡見不得丑東西!強迫症:不整齊會讓我原地發瘋!)
(2)上下水
在做櫃體之前,根據上下水管道位置,以及電器尺寸,提前預留好空位,再去進行櫃體的定製。
在深度有限的情況下,進水口和插座一樣,不要放在電器正後方,會導致電器外凸。
別覺得不好看是小事,這可是你朝夕相對的家,長期生活里每件傢具都得順眼!
地漏也不能放在電器正下方,影響排水,應該布置在電器旁邊的位置。
OK,以上是我們根據落地過的案例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你也在用嵌入式電器嗎?來聊聊吧~
【案例圖為高迪愙原創,取用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