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不該給孩子報興趣班?說說我過來人經驗,都是錢買來的教訓

到底該不該給孩子報興趣班?對於這個問題,大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就個人來說,我是十分支持家長重視培養孩子的興趣和特長的,但不主張同時給孩子報多種興趣班。否則,就失去了「興趣」的意義,還可能影響學業。

在培養孩子興趣這條路上,我也是踩過坑的。比如我家大寶,從3歲到9歲,通過自己找、朋友介紹、廣告推薦等途徑,我給他報過各種興趣班,少說也有10餘個。

可想而知,花費不少,但所學皆皮毛。或許滿足了「興趣」,卻不會轉變為特長,要說一無所成也不為過。所以在大寶身上的興趣「投資」,全是用錢買來的教訓!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到了二寶培養興趣愛好的年齡,我決定不再跟風從流,機緣之下給他報了一門口才興趣班。發現他挺有這方面的特質,興趣也不減,所以一直堅持至今。

目前他學了兩年多,每每站在屬於他的小舞台上,展露的皆是自信從容的風姿。無論是表演節目,還是擔當小主持,哪怕是接受電視台採訪,他都從未露過一絲膽怯。所以我覺得,這門興趣班帶給他的成長「收益」,甚好

興趣班對孩子的成長價值

我們根據孩子興趣喜好程度、天賦資質、家庭經濟情況等,給他適度報1-2門興趣班,可行,甚至是必要的。能讓孩子在文化課以外,具備一些特長,這對孩子的成長,及未來走入社會,都有著重要意義。具體表現在:

  • 可增強孩子的優越感和自信心

素質教育時代,無論哪個階段的學校教育,都十分重視學生各方面素質和能力培養。為讓學生有機會充分展現個性與特長,所以經常會舉辦一些才藝方面的活動。

孩子有一技之長,便有機會參加並充分地展現自己,以此獲得一種成就感和優越感,為原本單調而枯燥的學習和生活增添絢麗的色彩,自信心也得到大大的提升。

  • 有利於個性發展,緩解學習壓力

心理學家和精神治療師Anne Bacus建議:

如果學習成績對孩子造成壓力,可以選擇一項有效的課外興趣活動,比如漫畫、油畫等,能讓孩子感到放鬆;如果壓力來自作業量過多,那麼最好選擇一些遊戲類的興趣活動,幫助孩子緊繃的得到輕鬆解脫。

教學實踐表明,興趣廣泛的學生,出現心理緊張和壓抑的概率要比普通學生低得多。對於孩子而言,當他沉浸在自己喜好的事情中時,內心充滿愉悅,緊張和壓力感便不知不覺消散了。

  • 為將來步入社會「錦上添花」

孩子將來走出社會,從事崗位工作,其工作能力和專業知識是他立足和發展的根基。而某些特長,則會成為他獲得關注與賞識的加分籌碼。

俗話說得好,「技多不壓身」,孩子多一個興趣,多一項特長,就等於多一個圈子的朋友和資源,也會多一個選擇。這些對於孩子將來職業規劃和成就理想都會有一定的幫助。

  • 讓孩子磨鍊心性,學會持之以恆

送孩子上興趣班,使之成為特長,這並非短時間能實現。孩子做一件事不難,做好一件事卻很難,難就難在「堅持」二字。孩子在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場心性的修行。

再大的興趣,也會有厭煩的時候。當孩子想要放棄時,需要家長的陪伴和鼓勵,幫他重新燃起信心和鬥志。後續的堅持,更需要克服惰性和重重困難,才能成就好的結果。而這個過程,都將成為孩子人生的一筆財富。

選擇興趣班要避開哪些「坑」

作為過來人,莞媽還是誠心建議各位家長,在給孩子挑選興趣班時,一定要重點思慮幾個問題,千萬別和我一樣「入坑」了!

① 要以孩子的興趣為主

學與不學都是孩子的事情,應當以孩子的意願為主。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報班之前,可以先跟孩子講講相關的話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然後結合孩子的性格特點和喜好程度,再確定要不要報名。

② 報的數量在於精而不在多

學齡期的孩子,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尤其上了中學以後學習任務更重,所以不宜多報,否則會影響課內學習。一般來說,小學階段能選擇1-2門興趣班,中學以後尚能堅持1門的話,就已經不錯了。

③ 孩子不願意時不要逼迫他

既是興趣學習,就該讓孩子學得輕鬆、沒有壓力。但興趣也會有消磨殆盡的一天,這時候家長千萬不能強壓和逼迫孩子繼續學習。更重要的是給予及時的引導和教育,鼓勵孩子不懼困難不言放棄,幫助他重拾信心和動力。

④ 選擇要以年齡為選擇依據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心智、特性和接受能力等都不一樣。所以興趣的培養和選擇,也要參考孩子的年齡。如果太早接觸超越年齡特徵的興趣班,孩子會有壓力,對身心發育也不利。

結語

給孩子選擇合適的興趣班,家長真的需要擦亮眼,保持理性的態度。在沒有確定之前,也可以帶著孩子多體驗,最終選擇最喜歡的一門。

興趣培養能讓孩子更好地成長,將來有更多的選擇,但切忌將「興趣」強加在孩子身上,一切以尊重孩子的意願為前提,還給孩子一個快樂無憂的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