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蘿長出「這種枝」,看到就趕緊剪掉,否則越長越難看

綠蘿,可以說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花卉了,不僅在家庭里種植,各種會議廳、餐廳、公共場所都少不了它的身影。綠蘿的葉片濃綠茂密,四季常青,還有凈化空氣的功效。市面售價也十分便宜,通常十塊錢左右就能買一盆,因此深受人們的喜愛,即使平時不養花的人,也會在家裡養幾盆。

綠蘿的生命力旺盛,一般不會養死,但想要養出枝繁葉茂的爆盆效果,也沒那麼簡單。不少人家裡的綠蘿,剛買回來的時候長得很好,生出許多枝條。可是一兩年之後,生長速度會明顯減慢,枝條不再長高,葉子也變得稀稀拉拉的,越長越難看。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家裡的綠蘿越養越難看,主要有兩個原因,下面為大家一一細說:

原因一:枝條老化、雜亂

綠蘿是長勢非常旺盛的植物,養幾個月就會冒出很多枝條。很多人都不會修剪枝條,一直讓它生長,枝條會越長越長,垂吊下來。綠蘿的根系在花盆裡能吸收的養分很有限,如果這樣的枝條太多,會把大部分的營養都奪走,越來越長。主枝奪走養分之後,其他嫩芽沒有充足的養分滋養,就不會再長出側枝。時間久了,整盆綠蘿就只有那麼幾根老枝條,沒有新的側枝,稀稀拉拉的不好看。

所以為了讓綠蘿更加茂盛,我們需要適當對枝條進行修剪。如果是太細的枝條,長出來就可以直接剪掉,只留下強壯的枝條。老枝條也不能留得過長,如果太長了要把老枝條剪短,從而限制老枝的生長,讓養分留向新枝條。

比如上圖這棵水培的綠蘿,長得並不茂盛,只有兩個枝條。為了能多長新枝,我們需要把老枝剪短,促進新枝萌發。

原因二:肥料不足

有些花友家的綠蘿,一開始長得很好,但養了半年到一年之後,就越長越差勁,葉子逐漸變小、葉色發黃,枝條越長越細弱,有的甚至會完全停滯生長。出現這種情況,十有八九是營養不良導致的。

(因缺肥而葉片發黃的綠蘿)

花商在大棚生產綠蘿的時候,為了長勢更好,都會在土裡添加肥料。我們將綠蘿買回家後,土裡本身帶有一些肥料,可以持續為植株提供養分,讓它長得很好。但隨著時間流失,土壤中原本的肥料被吸收殆盡,綠蘿開始缺乏營養,便開始出現葉片發黃、變小、枝條生長無力等表現。

想解決這個問題並不難,我們只要定期給土裡施點肥料,為綠蘿補充營養就能解決。給綠蘿施肥以含氮元素較高的肥料,可以選擇腐熟的牛羊糞便、豆餅肥等有機肥,也可以選擇花多多1號、觀葉植物營養液等化肥。

為綠蘿施肥要遵循「薄肥勤施」的原則。如果是固體肥料,施肥時取少量肥料沿著花盆邊緣埋入土壤中,每30~50天使用1次;如果是營養液之類的液體肥料,需要按說明書比例兌入清水,然後把肥液澆灌到花盆裡,每1個月使用2~3次。

夏天時綠蘿生長快速,施肥可以略微勤快一些。秋、冬季節氣溫下降到15以下,綠蘿生長緩慢甚至完全停滯生長,要完全停止任何的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