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氣炸鍋選購教程:換了5口鍋才發現,它其實並不適合我

我買空氣炸鍋之前,也在網上做了很多功課。但真正到買的時候才發現,那些選購教程簡直是胡說八道。比如他們說要買可拆卸拉籃,這樣清洗方便。買的時候才發現,哪有拉籃不可拆卸的產品?他們還說要選360°內循環的鍋,也是買的時候才知道,不帶內循環的鍋,根本就不算空氣炸鍋!

從兩年前,我就開始買空氣炸鍋。有的是不好用直接退了,有的是不理想送人了。算下來,我前前後後已經買了5口空氣炸鍋——現在在家裡留下了兩個。

要說選購經驗,恐怕很少有人比我更豐富了。下面我就作為一個過來人,好好總結一下,空氣炸鍋到底應該怎麼買!對了,還得說一說「要不要買空氣炸鍋」,比如我,在買完5口空氣炸鍋以後就發現,自己根本不適合使用空氣炸鍋。

【選購要點1】容量

空氣炸鍋的容量,從兩三升到十幾升都有,而且不管多少升,商家都會在詳情頁上寫三個大字:大容量!對於電飯煲來說,三五升的確算是大容量了,但對於空氣炸鍋就遠遠不夠。

空氣炸鍋里的食物往往需要平鋪開來,所以看似挺大個鍋膽,實際上並不能放進去多少食材。3L電飯煲足夠一家三口用,3L空氣炸鍋也就勉強夠一個人吃。

因此建議買大的:至少要在5L以上,我留下的兩口鍋,一口是7L,一口是12L,非常過癮。

【選購要點2】形狀

空氣炸鍋的形狀可以分兩種:立式的,和扁平的。立式空氣炸鍋,外觀就和電飯煲差不多,直徑小、高度大。扁平的空炸鍋,像一個電餅鐺,又大又扁。

我個人更喜歡扁平形狀的空氣炸鍋,因為我們在用空氣炸鍋的時候,食物需要平鋪開。扁平的鍋膽,可以放下更多食材。如果是立式的,則會有很多空間被浪費。

當然也要看你的烹飪習慣:如果你主要用來炸雞、炸薯條,那立式鍋用起來也沒問題,因為這類食物可以疊放。

【選購要點3】功率

從我買了這麼多空氣炸鍋的經驗來看,空氣炸鍋的功率只有兩個規格可選:1200W和1500W。二者的區別並不是加熱速度,而是發熱管的材質。

1200W功率的空氣炸鍋,一般安裝的是光波發熱管。這種發熱管的特點是升溫速度快,所以它的功率可以低一些(省電)。但是這種發熱管比較脆弱,稍有磕碰就會被撞壞。

而且每次清理後,都有可能在發熱管表面造成劃痕。劃痕多了,會影響發熱管的發熱效率,導致鍋越來越難用。

1500W功率的空氣炸鍋,安裝的是不鏽鋼發熱管。這種發熱管比較傳統,發熱速度慢,為了足夠的工作效率,只能提高功率。但是很耐用,就算鍋壞了,發熱管也能保持完好無損。

我覺得兩種發熱管難分伯仲,購買建議是:使用頻率高,就選1200W的,省電效果會比較明顯。使用頻率不高,就選1500W的,偶爾用一次多費點電也無所謂,但是使用壽命更長。

【選購要點4】可視窗口

外觀上的選擇建議,我只有一個:一定要帶可視窗口。這樣就能一邊烹飪,一邊觀察鍋裡面食物的情況。

別太信任自己,也別太信任空氣炸鍋的預設菜單。我已經用了無數次空氣炸鍋了,但沒有一次是可以按照上一次的溫度、時間就能成功的。

主要是因為空氣炸鍋裡面的溫度變化太大了,食材稍微多一點、少一點,室溫稍微高一點、低一點,火候就會出現不同。只有一邊觀察一邊烤,才能把味道做到最好。

適不適合你

我買了這麼多鍋,而且實話實說,的確買到了用起來不錯的鍋。但哪怕是這樣,我家空氣炸鍋的使用頻率依然很低。歸根結底,是空氣炸鍋不適合我。

空氣炸鍋,說白了只是一種烹飪工具:它可以做出來低油、乾燥的菜。

但我買空氣炸鍋的目的,則是為了減肥。可惜,空氣炸鍋做菜很難做出減肥餐來,它只是把不健康的食物變得稍微健康了一點——

比如炸雞不健康,空氣炸鍋雞稍微少了點油,會健康一點。但再健康,也不如蔬菜水果健康。

想要追求美味的人,也不適合使用空氣炸鍋。空氣炸鍋可以代替油鍋和烤箱,但是做出來的食物不如油鍋和烤箱好吃。所以如果你追求味蕾上的體驗,更建議去選擇一款烤箱。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冬日生活打卡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