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則招聘廣告讓一個職業進入了大眾視野。這則招工啟示上表明,因家裝訂單增速迅猛,商家消費者對高標物流服務需求旺盛,現面向全國招聘一批自營傢具送裝師傅,平均月收入為2萬元至4萬元。那麼,傢具送裝師究竟是個什麼樣的行業,又代表著什麼樣的行業新動態?
傢具送裝師包攬「送」與「裝」
8月底在今日頭條上刷到高薪招聘新聞後,熊英翔決定試一試。這名90後四川小哥,剛來上海不久,之前在成都京東工作,從基礎崗位一路做到過車隊管理。成為一名送裝師傅的原因很簡單,他期望更高的收入和更大的平台。
接到採訪請求,熊英翔覺得很詫異,因為在他看來,傢具送裝師並非新興職業。事實上,以他在家裝行業5年的經驗,像宜家、第六空間這類線下傢具賣場,都有類似崗位的工作人員。
他告訴記者,送裝師的具體工作就是在接到訂單之後,與客戶約好送貨時間,然後排單、規劃路線、裝車、上門送貨、安裝等流程,此外還需清理作業時產生的垃圾及舊物件。
那麼送裝師和以往的家裝師傅有何區別?熊英翔告訴記者,以往送和裝有可能會分撥抵達,中間時差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影響消費體驗。而傢具送裝師實際上就是把這兩個環節打通,做成一體化的服務。
聽上去很簡單,但實際操作中就不一定了。「最大的挑戰可能就是體力方面,因為傢具部件有一定重量,體力不好的人吃不消。另外,關於安裝的技術,也需要一段時間的累積。熟練和不熟練工作效率差很多,給人家的體驗也不一樣。」熊英翔說,傢具是非標品,形狀、設計每樣都不同。新入職的師傅往往面對一堆板材,還有幾百個螺絲,就會束手無策。雖然大部分傢具都配了安裝的說明書,但有時候就算看著說明書也搭不出來,這就需要自己不斷琢磨。但因為自己在這行有經驗,所以上手很快。
職業收入獲得「強勢圍觀」
因為月薪可達2萬元至4萬元,這則招聘從發布至今引發了「強勢圍觀」。同樣被高薪吸引的熊英翔向記者透露,入職傢具送裝師後,自己目前的收入達到了此前的預期。
那麼,傢具送裝師目前的招聘情況以及收入水平究竟如何?記者聯繫了招聘方菜鳥,公關部相關工作人員回應稱,目前社會對於招聘的反響還不錯,僅發布當天就有上千人通過電話報名。除了傳統的家裝行業從業者,還有程序員、外賣小哥等來問詢。
對方表示,這一崗位對應聘者沒有具體的要求,主要是身體條件能夠勝任大件的搬運,同時有服務意識。「並不要求一定要有自己的車(有是最好的),安裝技能我們有統一的培訓、考核。」薪資方面,根據師傅每天完成的單量多少來計算,一般是一個月從2萬到4萬不等,有的可以有5萬左右。
「這個月薪在市場上已經屬於比較有競爭力。」上述工作人員坦言,不過,如果是優秀的家裝師傅,服務夠「硬」,其實大多數時候能拿到這個薪資。因此,優秀師傅在市場上是很有競爭力的。
送裝師為啥突然火了?
既然不是新興職業,為何在近段時間突然火了?有人認為,這是一次營銷,憑藉一次招聘告知大眾正在布局新業務。但實際上,根據家裝行業報告顯示,傢具線上交易規模持續擴大,「最後一公里」的送裝服務已然成為家具行業的風口。
根據資料顯示,疫情前,2011-2017年傢具市場獲得大規模增長時,就誕生了萬師傅、紅背心等送裝整合平台。近幾年,隨電商平台發展而來的天貓家裝、京東家居,以及蘇寧、國美等平台的家裝服務產品,則是通過對末端專業送裝團隊及安裝師傅進行整合,為客戶提供標準化的送裝服務。
菜鳥方面表示,這其實是一個消費者洞察後,給出的一個針對性解決方案。「家裝物流這一行,一直被一個問題困擾,那就是『送裝分離』。物流公司把傢具送上門後,需要再預約安裝師傅上門安裝,中間的時差短則一兩天,久的個把星期也有,比較影響消費體驗。消費者其實對送裝一體有非常大的需求。我們就在思考,能不能把送、裝這兩個環節打通,做成一體化的服務。目前我們就在提供這樣一體化的服務。」公關部工作人員表示。
根據中國傢具協會公布數據,2021年國內傢具零售額1666.8億元,同比增速14.5%。在疫情影響下,消費者家居線下消費在逐步向線上轉移,家居線上銷售佔比已由2018年的10%增長至2021年的18%左右,疫情加速了家居的線上化進程。
同樣提供大件送裝服務的德邦快遞,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從目前行業來看,線下實體家具行業受衝擊非常明顯,大件線上化的趨勢加快。此外消費者的需求個性化趨勢明顯,這也是我們全網性物流的一個發展窗口。」
他認為,隨著消費需求的轉變,家裝行業部分領域的改造升級勢在必行。當然儘管各家頭部已經看到了方向,但同時鑒於傢具送裝中,降低破損和提高時效的需求,也要求前置倉的布局越來越多,會對傳統模式形成一定的挑戰,不過還需要一定時間去形成新的作業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