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太太極簡生活的「幸福秘笈」:從有到無,少即是多

「有」,多半是給別人看的;「無」,才是你自己的。

日本社會自從步入第四消費時代以來,隨著消費降級的現象,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對於物質追求這件事也進行了反思。

斷舍離蔚然成風,捨棄膨脹的物慾,追求極簡的狀態,成為不少家庭太太生活的主流。

在今天這一期的家居生活分享裡面,一起走進日本太太的極簡之家。熱衷極簡生活的她,譜寫「幸福秘笈」就是對眼前的物質進行刪繁就簡。

從以前追求物質豐富,到如今追求物質極簡,過上一種少即是多的家居狀態。

真正的幸福,就在極簡的狀態中,呈現出來。

一、斷舍離,擺脫物質控制。

眾所周知,在近些年的家居領域,關於斷舍離的整理法則,經久不衰。

從字面意義上來看,斷舍離很好理解,斷去多餘的物質,捨棄膨脹的慾望,離開物質的束縛。

從被物質支配的恐懼中清醒過來,開始自己主宰眼前的生活,擺脫物質的控制。

你會發現,原來日常生活裡面真正需要的物品,遠沒有你囤積的那麼多。

這也是斷舍離,帶給極簡生活的意義,更是打造幸福家居生活的元素之一。

二、會極簡,遵循三七法則。

先來解釋一下,「三七法則」指的是在家裡面的物品,有百分之七十,基本上是經常不用的;有百分之三十的物品,是使用頻率比較高的。

極簡生活,就是遵循三七法則,捨棄那些不經常使用的百分之七十。

在家居生活裡面,只有極簡,才能夠從容地享受生活。

留下生活中必需的百分之三十物件,家居生活裡面的空間也跟著變得更寬闊了,房間裡面的留白也跟著多了起來。

你可以把更多的空間,留給享受生活的人,發掘和創造生活的美學。

這樣的狀態,更容易給人帶來幸福感。

三、更從容,享受從有到無。

以前,生活節奏很快,每個人都忙碌著賺錢養家,忙碌著奔赴事業,功成名就。

而如今進入第四消費時代以後,人們生活的節奏逐漸慢下來了,對快節奏的生活也進行了反思。

這些熱衷生活美學的日本太太們,更是從容地享受著眼前的美學生活。

對家居斷舍離,對人生進行整理。

從「有」房、「有」車、「有」錢,到如今「無」囤積、「無」攀比、「無」虛榮,把目光收到自己的生活裡面,從有到無,活得更坦然,更從容,更精緻。

四、有品質,才知少即是多。

世界上有一種監獄,叫做物質的囤積。

物質本身沒有「好」與「壞」的分別,聰明的太太懂得享受有品質的人生,減少物質的囤積,避免資源的浪費,也從一定意義上減少不必要的消費,握緊錢包。

這樣的「消費降級」,「降」下來的是消費的數量,久而久之,提升的是「消費質量」。

有品質的消費,勝過無數次的廉價消費。

這些日本太太分享出來的幸福生活法則裡面,極簡生活的積極意義就在於此。減少了物質的浪費,用有限的物質,過著更從容的人生,才知道「少即是多」的可貴。

有生活的品質,才知道品質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生活的豐盈,就在於享受有限的物質,過出精彩無限的人生。

綜上所述,從這四個方面經營極簡生活,在平凡的家居生活裡面,營造自己的幸福日常。

每一個平凡的日子,都值得用心經營,在家裡面,也不是物質越多,人越幸福;而是懂得極簡,適當地刪繁就簡,更能夠令人滿足,給人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