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茶具怎麼選?看這4點原則,不怕買錯了

有人技藝高超,可以用一樣茶具泡百樣茶。


有人不滯於物,用一種茶具喝百樣茶。


對我們大多數人來說,還是「術業有專攻」更實際,所以挑選茶具,要講究適宜性。


小白總結了以下4點通用原則,大家選購茶具時可以參考一下。




材質適宜性


茶具按材質劃分,大致有四類:瓷器、陶器、玻璃、金屬。


瓷器:瓷質茶具質地細密,不吸茶香,適用於各大茶類,色澤光滑,好看也好洗


有些薄壁的茶具傳熱快,容易發燙,手嫩怕燙的人可以選厚實一些的茶具,或從器型上避免。



陶器:陶器不同於瓷器,沒上釉,質地稀疏,多孔隙,能吸附茶香,也能凸顯茶的醇厚韻味


紫砂壺是陶器茶具的代表,從明清火到如今,誇張地說,喜歡烏龍茶的茶友沒有紫砂壺,大概等同於學生沒有筆。


另外,陶制茶具也適用於沖泡老白茶、黑茶、生普等。



玻璃:透明的材質,便於觀察茶葉的形態之美,茶葉是整是碎,是老是嫩,一眼看穿。


一般推薦用來泡綠茶、黃茶、花草茶



金屬:明代以前貴族用得多,後來飲茶法改變,明人認為金屬茶具會茶味走樣,漸漸棄之不用,現在講究的人家,多用於存茶,或者煮水




容量大小


茶具的大小應當要平衡便捷性和茶水用量,茶具太大,費力且容易潑灑,茶具太小,頻繁沖泡,比較麻煩。


若交友廣泛,經常在家宴請,盡量選用容量較大的茶具,當然也不用太大,茶壺用200毫升即可,可以供應4~6人小杯啜飲。



一人獨飲,品茶中三味,自得其樂,或再來三兩好友,談天說地,閑話家常,可以選用100~150毫升的茶壺,不致於浪費茶水,也方便換茶,換一換滋味。


挑選茶杯,有主人杯和客用杯的區別,主人杯容量40~150毫升不等,主要看個人飲茶習慣和手型。


喜歡熱茶,小口啜飲,不嫌倒茶麻煩,可以選用小容量茶杯;不喜歡茶太燙,習慣大口喝茶,大茶杯更適合。


手大的男士,可以試試壓手杯,撇口,握杯方便;手小的女士,可以器型高些的杯子,挺拔好看之外,杯口直徑小,容易端握。


客用杯大小要適中,3~5小口喝完的量即可,不宜太大。




茶具風格


茶具風格,當然全憑喜好,自己喜歡的,才是美的,才是讓人愉悅的。


用於待客的整套茶具,則要考慮風格的統一,色澤的協調,器型的搭配。


幾個青花瓷茶杯里,混進來一個玻璃杯,材質差異過於明顯,突兀扎眼,影響美觀。


整套淡雅色澤的茶具里,混進來一個鬥彩茶具,若有畫龍點睛之妙,自然極好,否則很容易影響色澤的協調。


推而廣之,茶具風格,也應當與茶桌、茶席、茶空間的風格一致,渾然一體最好。人在其間,感覺會很舒服,即使喝水都不會無聊乏味。




價格


以前飯店裡常能見到「豐儉由人」的提示語,茶具也同理,按需挑選適合自己價位的就好。


茶具和茶一樣,上限很高,手工的比量產的貴,名家手筆更不便宜,這是收藏級別,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從實用性來說,其實很便宜的價格就能買到很好的茶具。


審美的角度上,茶具通常貴一個檔次,多方挑選,往往也能用不貴的價格買到很漂亮的茶具。



茶具的選擇,與喝茶的目的高度相關。


如果只為了解渴提神,選用稱手的茶具即可。


如果養成習慣,喝茶就成了生活美學,茶具稱手之外,更要稱心。


圖:攝圖網



先生閉門無一事,花雨茶煙繞石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