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驚艷!七千多年前的榫卯工藝火了!現在還有「新工位」

2024年05月11日18:51:51 家居 8199

近日,
上海爺叔王震華,
在平台上火了!
他所製作的榫卯學習課程
已超過1206萬人次播放。

不用一顆釘子,一滴膠水,
用全榫卯結構製作模型,
再現我國古建築風采。

年輕人紛紛表示想「跟著學」,
對於榫卯結構的探索熱情,
越來越高漲。
網友直呼:
「中國式樂高」太驚艷!


很驚艷!七千多年前的榫卯工藝火了!現在還有「新工位」 - 天天要聞


榫卯工藝
一個傳承了數千年的技藝

究竟魅力何在?
不用一釘一鉚的榫卯結構
真的可以實現「萬年牢」?

今天讓我們一起了解!



01

 千變萬化的「榫卯」 
 體現剛柔並濟之中國智慧 


何為榫卯(sǔn mǎo)?

榫卯,俗謂之榫頭,亦作筍頭。是在兩個木構件上所採用的一種凹凸結合的連接方式,凸出部分叫榫(或榫頭);凹進部分叫卯(或榫眼、榫槽)。若榫卯使用得當,兩塊木結構之間能巧妙扣合,甚至達到「天衣無縫」的程度。

榫卯工藝起源於7000多年前,充滿了中國古人的智慧,陰陽互補,盈虧共生。它不僅外形精緻唯美,而且遵循力學原理,實用性強,經久耐用。榫卯結構的樣式千變萬化,在古代工匠手藝的高低,通過榫卯的結構就能清楚的反映出來。

很驚艷!七千多年前的榫卯工藝火了!現在還有「新工位」 - 天天要聞


02

 久經考驗的抗震性能 
 撐起廣廈千萬間 


我國是一個多震的國家,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與歐亞地震帶之間,地震活動頻率高、強度大、震源淺、分布廣。許多古老的建築卻能久經考驗,主體框架結構依舊保持原樣。這就得算上榫卯結構的「功勞」!

中國古建築以木材、磚瓦為主要建築材料,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從木材的微觀構造看,木材體內細胞大部分為縱向排列,少數為橫向排列,這一特性使材料的強度及韌性都集中在縱向,而橫向則相對薄弱。榫卯結構就是根據木材的這一特點,將部分橫向受力轉換至縱向,借用縱向的強度和韌性支撐起力,可謂是將「揚長避短」發揮到了極致。

同時,與連接處使用金屬釘打造的物品不同,榫卯結構為相同材質的連接,在環境的溫度和濕度發生變化時,它們自身的伸縮程度相同,連接兩端的木材會共同收縮或舒張,使得整體結構更加牢固,避免出現因為連接處鬆動而導致使用壽命縮短的情況。

這種以木構架結構為主要的結構方式,由立柱、橫樑、順檁等主要構件建造而成,各個構件之間的結點以榫卯相吻合的框架構成富有彈性,使其成為特殊柔性結構體,不但可以承受較大的荷載,而且允許產生一定的變形,在地震荷載下通過變形抵消一定的地震能量,減小結構的地震響應

很驚艷!七千多年前的榫卯工藝火了!現在還有「新工位」 - 天天要聞
建築典範













距今有近一千年歷史的應縣木塔始建於遼清寧二年(公元1056年)是世界上現存最高大、最古老純木結構樓閣式建築,與義大利比薩斜塔、巴黎埃菲爾鐵塔並稱「世界三大奇塔」。

經過地震和戰亂年代的洗禮,至今仍然傲然矗立,除了能夠抵禦地震波扭矩力的正八角形平面設計,和穩固結實的磚石台基,更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塔內樑柱之間的斗拱連接,而這些斗拱的構件都是以榫卯結構進行連接的。

相關資料顯示,除了必要部位使用釘子和動物膠等材料,應縣木塔中運用到榫卯形式的地方多達62種,有54種斗拱。這些榫卯結構讓連接處於半固結半活鉸的狀態,能夠承受更大的彎矩。在受到地震波中的垂直衝擊波攻擊時,榫卯組件還可以通過「彈跳」的方式消解巨大的破壞能量。除此之外,榫卯將建築整體連接成一個筒形框架結構,能夠有力地抵抗旋轉波,增加了建築整體的穩定性。


很驚艷!七千多年前的榫卯工藝火了!現在還有「新工位」 - 天天要聞


03

 工業時代有「新工位」 
 航空發動機里發揮大作用 


很多人以為,在急促的現代生活中,需要精雕細琢的榫卯工藝趕不上時代的步伐。其實不然,除了應用在傢具和建築,它早已被運用在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的航空發動機中。

葉片是航空發動機通過燃氣產生推力的關鍵部件,主要由葉身與榫頭兩部分組成。榫頭的作用是連接葉片與輪盤,將葉片所承受負荷轉移到輪盤上。當發動機風扇轉起來後,葉片榫頭帶動著輪盤一起轉動。榫卯結構的運用,讓發動機高速運轉時處於動態平衡之中,能把產生震動的威脅控制到了最小的範圍。加上這種結構中,每個葉片都是獨立的個體,當一個葉片出現問題時只需要維修或者更換那一個壞掉的,大大地降低了維修成本。


很驚艷!七千多年前的榫卯工藝火了!現在還有「新工位」 - 天天要聞


回到生活之中,雖然鐵釘和膠水已經很大程度代替了榫卯結構「撐起」我們的傢具。但它所體現的力量之美、結構之美並沒有被人們遺忘。大至博物館、展覽館,小至我們的餐具、文創工藝品,都有它的身影。在設計師的匠心設計下,古老榫卯與現代生活實現跨越時空的交融,給我們帶來更具創意的驚喜。

很驚艷!七千多年前的榫卯工藝火了!現在還有「新工位」 - 天天要聞

2010年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東方之冠」使用傳統建築斗拱榫卯結構,以簡約化的裝飾線條實現傳統建築的當代表達。(千圖網)


很驚艷!七千多年前的榫卯工藝火了!現在還有「新工位」 - 天天要聞

以榫卯結構為設計理念的三星堆文創積木(圖源:網路)


很驚艷!七千多年前的榫卯工藝火了!現在還有「新工位」 - 天天要聞

以榫卯結構為設計理念的音響(圖源:網路)


東方榫卯,
是方寸之間力與美的融合,
讓我們為這份智慧點贊!

很驚艷!七千多年前的榫卯工藝火了!現在還有「新工位」 - 天天要聞


很驚艷!七千多年前的榫卯工藝火了!現在還有「新工位」 - 天天要聞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江蘇發現一戶人家廚房,太贊了!連忙拍下給大家瞧瞧,太有才了 - 天天要聞

江蘇發現一戶人家廚房,太贊了!連忙拍下給大家瞧瞧,太有才了

廚房這地兒啊,每天進進出出好幾回,設計不到位簡直活受罪。以前我裝修時就踩過坑:檯面齊平顯整齊,結果切個菜弓腰駝背活像練瑜伽,炒盤青椒胳膊抬半天手發麻,做完飯就癱椅子上哼唧。後來看到實用派廚房,才恍然大悟——好設計不是堆砌材料,而是懂你的生活
挖到寶了!沒想到這7個家居冷門好物,換個思路後,好用到離譜 - 天天要聞

挖到寶了!沒想到這7個家居冷門好物,換個思路後,好用到離譜

在傳統的生活觀念里,大多數人都習慣按部就班,並認為不管什麼物品,都應該按照「說明書使用」。可實際上,真正能改變生活體驗,以及給到我們驚喜的,往往都不是那些昂貴的大件,而是一些被忽視的「冷門小物」。比如下面這7個家居冷門好物,沒想到換個思路後
院子,越自然越治癒 - 天天要聞

院子,越自然越治癒

我是頂哥,專業庭院設計師,點擊右上方「關注」我,了解更多【庭院設計營造知識乾貨】,共同打造美好家園。01為什麼我們總渴望一個院子?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裡生活久了,人總會不自覺地嚮往一方自然天地。不需要太大,哪怕只是幾平米的小院,只要能種些花草,
太突然!福建一商場吊頂成片砸落!現場畫面曝光 - 天天要聞

太突然!福建一商場吊頂成片砸落!現場畫面曝光

【來源:今日晉安】在人潮湧動的商場里逛街時,頭頂的金屬吊頂天花板突然掉下來是什麼體驗?這不是電影情節,而是6月18日下午發生在廈門一商場超市南片區的一幕。所幸眾人躲避及時,這一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受傷。目前,該片區的吊頂天花板已重新安裝完畢。
黃玫瑰很溫馨,養好黃玫瑰,要做好這幾點 - 天天要聞

黃玫瑰很溫馨,養好黃玫瑰,要做好這幾點

植物黃刺玫的日常養護今天的話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一種,叫做黃刺玫的植物。一、概覽。黃刺玫,又名刺玖花、刺玫花,乃薔薇科、薔薇屬多年生落葉灌木,花語為:希望與你泛起激情的愛,具有告白和示愛的意思。
這是我見過最漂亮的家,全屋空無一物,卻處處體現出高級感 - 天天要聞

這是我見過最漂亮的家,全屋空無一物,卻處處體現出高級感

這個家確實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全屋空無一物的理念聽起來有點玄乎,但看了整體布局就明白其中門道——不是真的啥都沒有,而是每件東西都有它該待的位置。電視背景牆整面做成柜子,門一關清爽利落,家裡瞬間有了"呼吸感"。東西再多也不怕沒地兒收,這種"藏得
「蛇出沒」!村民家中衣櫃驚現菜花蛇,民警及時化解 - 天天要聞

「蛇出沒」!村民家中衣櫃驚現菜花蛇,民警及時化解

近日一條近2米長的菜花蛇悄悄潛入某村民家中藏匿於衣櫃內嚇得村民連忙報警求助六安市公安局金安分局東河派出所接到報警後立即組織警力趕往現場徒手將蛇制服並帶至野外安全放生及時化解了這場「蛇出沒」的驚險一幕「我打開衣櫃看到一條蛇盤在衣服堆里嚇得腿都軟了!」6月27日村民發現一條菜花蛇躲在家中衣櫃里驚慌失措之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