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父母,不願意孩子接受鄰居給的東西,只是因為冷漠嗎?

2023年12月03日17:00:13 家居 4467

樓道里遇到了鄰居王奶奶,正熱情的把一些糖果塞進一個小朋友的衣服口袋裡。而小朋友一邊摁著自己的口袋,一邊說:「謝謝奶奶,真的不用了」。

「沒關係,拿著,回家路上吃啊。」

「沒事兒,奶奶給你就先拿著吧」。許是王奶奶太過熱情,孩子的媽媽都有些不好意思的說道。

孩子接過糖果道謝後,便跟著媽媽一同離開了。

越來越多的父母,不願意孩子接受鄰居給的東西,只是因為冷漠嗎? - 天天要聞

看著母子二人遠離的背影,王奶奶說:「你說這媽是多嚴格,孩子來家裡坐了好半天,拿出來的水果、糖果一口都沒有吃,最後他媽媽點頭孩子才拿上糖果。怎麼當的媽喲,搞得我家的食物好像有毒似的。」

「王奶奶您想多啦,可能就是孩子養成的一種習慣。」

漠視好意,年輕父母不懂事?

回家後,我把王奶奶的事情跟家人講,結果引來了一場辯論會。婆婆認為王奶奶是對的,是那位年輕的媽媽不懂禮數。

「都是鄰里鄰居的,給孩子吃點東西多正常啊,你看你二嬸在村裡,還幫鄰居看孩子呢,感情好的就像一家人。不知道現在的年輕人怎麼回事,事兒真多。」

越來越多的父母,不願意孩子接受鄰居給的東西,只是因為冷漠嗎? - 天天要聞

先生認為:「不讓孩子拿別人的東西,是一種禮貌也是一種警惕。很多小孩都是因為別人給的一些玩具或者吃的東西被拐賣的,如果總是接受他人的東西,一旦形成習慣,後悔就晚了」。

其實從婆婆跟先生的角度出發,都沒有錯,這是兩代人不同的思路、經歷所形成的不同觀點。

越來越多的父母,不願意孩子接受鄰居給的東西,只是因為冷漠嗎? - 天天要聞

很多人應該都看過《1988》,這是在豆瓣高居9.7評分的一部韓劇。被很多人喜歡的原因,就是鄰里之間的和睦友愛。裡面有這樣一幕:到了飯點,德善、狗煥幾個小夥伴就端著今天的飯菜去給鄰居送去。

越來越多的父母,不願意孩子接受鄰居給的東西,只是因為冷漠嗎? - 天天要聞

這一幕在七八十年代是常見的一種現象,人到中年的我們,幾乎都曾是那些被鄰居照顧長大的小孩,所以在看到這部電視劇後,大家都將自己投射進去。

既然我們都曾經是吃著鄰居百家飯長大的孩子,為什麼輪到自己孩子的時候,卻要求沒有經過大人的同意,不許吃鄰居的東西呢?

這種嚴格的家教,一方面源於禮貌,另一方面源於一組可怕的數據。有傳言,中國每年有20萬兒童被拐賣,被找回的兒童僅有0.1%。據說這是有人利用家長對人販子的恐懼而散布的謠言,但不可否認的是,我們都怕這種情況發生,因為被拐賣的兒童每年不計其數。

越來越多的父母,不願意孩子接受鄰居給的東西,只是因為冷漠嗎? - 天天要聞

由幼兒園為了測試孩子們的警覺性,請警察扮成人販子,利用送玩具與零食的方式,僅半個小時就誘拐了19個孩子。

正是因為別人的「零食與玩具」,可以被壞人有機可乘,如今的家長才會不願意讓孩子接受外面任何人的東西,包括住在隔壁的鄰居。

如何不傷和氣又保護孩子

有時候過於謹慎的做法反而會傷了鄰里之間的關係,怎麼樣才能在鄰居給東西的時候,既不傷和氣,又能保護孩子呢?分享給大家3個辦法:

1、家人不在場的情況下,不可以接受他人的食物或者玩具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沒有辨別能力,對方是自己熟悉的人,或者是喜歡的零食、玩具,不管是什麼身份,將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對於孩子來說,都不及零食、玩具更具誘惑力。

為了避免悲劇的發生,家長需要給孩子立規矩明確告訴孩子,在家人陪同的情況下,別人的東西不要拿,更不要動。如果想吃什麼,想要什麼,回家跟爸媽講,不要去接受別人的東西。

越來越多的父母,不願意孩子接受鄰居給的東西,只是因為冷漠嗎? - 天天要聞

2、在有家人的陪同時,得到允許才可以

有一次朋友帶孩子來我家做客,期間我讓孩子吃水果,結果年僅5歲的小女孩,看了一眼後,又看看媽媽,在得到媽媽的首肯後,她才接受並且禮貌的說謝謝。

不懂規矩孩子,只有不會教育家長。去他人家做客,別人給孩子東西,是禮貌,是熱情,但我們也該教育孩子,不動不拿是基本的禮貌。若是在想要,得到父母同意才可以拿去。這是一種禮貌,一種家教,更是一種原則與安全上的約束

越來越多的父母,不願意孩子接受鄰居給的東西,只是因為冷漠嗎? - 天天要聞

3、鄰里之間禮尚往來

鄰里之間的來往,講究禮尚往來。當孩子接受了鄰居送給的東西以後,作為禮貌也應該拿著一些小糕點或者水果送給鄰居。

育兒小貼士:讓孩子親自去送,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理解感恩,友愛,互助。

拒絕是一種邊界

其實很多家庭不願意讓孩子接受別人給的東西,一方面是為了形成自我保護意識,一方面是讓孩子分寸,明白人與人之間的邊界感

越來越多的父母,不願意孩子接受鄰居給的東西,只是因為冷漠嗎? - 天天要聞

一開始就允許孩子拿別人的東西,很可能會養成一種,去了鄰居家隨便拿,隨便動的習慣,這是一種不禮貌,沒有邊界感的行為。

當面對方不會說什麼,但是在背後一定會說,這孩子沒有家教。因為自家孩子的行為,給別人帶來了麻煩。

越來越多的父母,不願意孩子接受鄰居給的東西,只是因為冷漠嗎? - 天天要聞

蔡康永曾經在《奇葩說》中說:「人與人的人際關係,如果一旦超過了那個分寸,就是給別人添麻煩。」

因此,讓孩子學會拒絕,儘早的明白與人之間的邊界感,既不會給別人帶來麻煩,也不會讓自己活的太心累。

凌晨媽媽來叨叨:

也許有人會說,幹嘛讓孩子從小變得那麼冷漠呢?有時候學會拒絕不是冷漠,而是自我保護。等他們有了辨別能力,有了自我保護的能力,拒絕還是接受,父母自然就不會過於擔心了。年幼的孩子,還是有規矩與約束比較好。誰不想擁有互助友愛的鄰里關係呢,只是社會變得越來越複雜的時候,父母能做的就是教會孩子自我保護能力。

(本文圖片來源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江蘇發現一戶人家廚房,太贊了!連忙拍下給大家瞧瞧,太有才了 - 天天要聞

江蘇發現一戶人家廚房,太贊了!連忙拍下給大家瞧瞧,太有才了

廚房這地兒啊,每天進進出出好幾回,設計不到位簡直活受罪。以前我裝修時就踩過坑:檯面齊平顯整齊,結果切個菜弓腰駝背活像練瑜伽,炒盤青椒胳膊抬半天手發麻,做完飯就癱椅子上哼唧。後來看到實用派廚房,才恍然大悟——好設計不是堆砌材料,而是懂你的生活
挖到寶了!沒想到這7個家居冷門好物,換個思路後,好用到離譜 - 天天要聞

挖到寶了!沒想到這7個家居冷門好物,換個思路後,好用到離譜

在傳統的生活觀念里,大多數人都習慣按部就班,並認為不管什麼物品,都應該按照「說明書使用」。可實際上,真正能改變生活體驗,以及給到我們驚喜的,往往都不是那些昂貴的大件,而是一些被忽視的「冷門小物」。比如下面這7個家居冷門好物,沒想到換個思路後
院子,越自然越治癒 - 天天要聞

院子,越自然越治癒

我是頂哥,專業庭院設計師,點擊右上方「關注」我,了解更多【庭院設計營造知識乾貨】,共同打造美好家園。01為什麼我們總渴望一個院子?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裡生活久了,人總會不自覺地嚮往一方自然天地。不需要太大,哪怕只是幾平米的小院,只要能種些花草,
太突然!福建一商場吊頂成片砸落!現場畫面曝光 - 天天要聞

太突然!福建一商場吊頂成片砸落!現場畫面曝光

【來源:今日晉安】在人潮湧動的商場里逛街時,頭頂的金屬吊頂天花板突然掉下來是什麼體驗?這不是電影情節,而是6月18日下午發生在廈門一商場超市南片區的一幕。所幸眾人躲避及時,這一事件沒有造成人員受傷。目前,該片區的吊頂天花板已重新安裝完畢。
黃玫瑰很溫馨,養好黃玫瑰,要做好這幾點 - 天天要聞

黃玫瑰很溫馨,養好黃玫瑰,要做好這幾點

植物黃刺玫的日常養護今天的話呢,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是一種,叫做黃刺玫的植物。一、概覽。黃刺玫,又名刺玖花、刺玫花,乃薔薇科、薔薇屬多年生落葉灌木,花語為:希望與你泛起激情的愛,具有告白和示愛的意思。
這是我見過最漂亮的家,全屋空無一物,卻處處體現出高級感 - 天天要聞

這是我見過最漂亮的家,全屋空無一物,卻處處體現出高級感

這個家確實有自己獨特的風格。全屋空無一物的理念聽起來有點玄乎,但看了整體布局就明白其中門道——不是真的啥都沒有,而是每件東西都有它該待的位置。電視背景牆整面做成柜子,門一關清爽利落,家裡瞬間有了"呼吸感"。東西再多也不怕沒地兒收,這種"藏得
「蛇出沒」!村民家中衣櫃驚現菜花蛇,民警及時化解 - 天天要聞

「蛇出沒」!村民家中衣櫃驚現菜花蛇,民警及時化解

近日一條近2米長的菜花蛇悄悄潛入某村民家中藏匿於衣櫃內嚇得村民連忙報警求助六安市公安局金安分局東河派出所接到報警後立即組織警力趕往現場徒手將蛇制服並帶至野外安全放生及時化解了這場「蛇出沒」的驚險一幕「我打開衣櫃看到一條蛇盤在衣服堆里嚇得腿都軟了!」6月27日村民發現一條菜花蛇躲在家中衣櫃里驚慌失措之下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