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去逛街,看到一個賣智能馬桶的店,就進去了。那個售貨員好聒噪,一個勁地介紹,吵的我耳膜生疼。關鍵介紹的點全都不重要,明擺著要收智商稅。
還好我對智能馬桶早就有了解,否則還真被她忽悠了!
智能馬桶的選購沒那麼複雜,馬桶本身不會有太大問題。所有的選購要點,都集中在功能上——3種功能建議避開,還有3種功能建議選上。這樣買,就能兼顧好用和便宜了。
【1不選】水箱款
所有的智能馬桶,從外觀上看都是沒有水箱的。大多數馬桶,是真的沒有水箱:直接利用自來水管里的水壓沖水,力度更大,沖得更乾淨。
但極個別馬桶,會在座下面設計一個儲水箱,這完全就是畫蛇添足了。有水箱就得有水件,水件壽命比較短,隔三差五就會壞。智能馬桶的水箱又藏在深處,自己打不開,還得叫售後。
有些人買水箱款,是想著「停水以後用」。但真停水了,也不過是比無水箱款多充一次馬桶而已,並沒有太大意義。反而是購買的時候,需要多花幾百元(有這幾百元,去買桶裝水拿來沖廁所行不行)。
【2不選】泡沫盾
「泡沫盾」,一聽這個名字就覺得好厲害。它的作用是噴泡沫:坐在馬桶上,馬桶開始朝內壁噴泡沫。這樣大便就不容易粘馬桶,也不容易濺水花了。
但真正買回家以後,使用這項功能的人卻很少:
一方面因為成本太高了,噴泡沫需要注入專用的泡沫液。要是每次上廁所都用的話,基本上半個月就得加註一次。第二是因為用處太小了,好馬桶根本用不著,差馬桶用了也會濺水花。
與其用泡沫盾功能,還不如選一個好一點的馬桶。好馬桶內壁足夠光滑,水封位置合理,本身也不會濺水花和粘馬桶。
【3不選】除臭
除臭、增香,這兩個功能是一體的。它的原理是:在馬桶內部裝一個排風扇,上廁所的時候排風扇工作。把內部的空氣吸進馬桶里,經過過濾後再吹到馬桶外。
說是除臭,其實就是過濾空氣。但臭味不僅僅存在於馬桶里,屁股要是沒把整個座圈堵住,也會從上面飄出來。每次使用除臭功能,都會讓房間里又香又臭——香,是廉價的劣質空氣清新劑的味道。
除臭功能也會產生耗材,每隔一段時間,就需要更換新的香料和濾芯。效果差不說,成本還不低。
【1選】遙控器
選遙控器款,不選面板款。面板款,是在馬桶的旁邊安裝了一個操作面板。每次使用,都需要扭著頭去看上面的小字。年輕人尚且覺得不舒服,老年人甚至直接看不清。
遙控器款,是搭配了一個遙控器。帶一個磁吸底座,可以掛在牆上。使用的時候可以把遙控器拿在手裡慢慢研究,老人、孩子也能操作。
遙控器款智能馬桶,並不是只有一個遙控器。在座圈的右後方,也會有一個旋鈕。轉動旋鈕,可以啟動預設功能——比如向前轉噴水、向後轉烘乾。而面板款,就只能通過面板操作。
提示:公共場所不建議買遙控器款,免得有人把遙控器帶走了。
【2選】多出水口
注意看下面兩張照片的出水口有什麼不同▽
左側的那個,是最常見的單出水口;右側的那個,是比較新穎的多出水口。現在再買智能馬桶,建議選右側那種。
多出水口,噴出來的水就像花灑一樣。每一道水柱都更細膩,而且覆蓋範圍更廣。單出水口,更像是噴出來了一把利劍,直指菊花。設計不好,會讓人非常痛苦。
噴嘴的材質,也不用過於依賴「金屬」這倆字。塑料材質一樣耐用,甚至更不容易堆積水垢。
【3選】前置軟水器
有些智能馬桶,會帶一個前置軟水器,就是下面這樣的▽
前置軟水器,可以軟化水。換句話說,能讓水裡的水垢減少。智能馬桶需要對水進行加熱,加熱就會產生水垢。水垢堵塞管道,會帶來各種各樣的問題。
智能馬桶的故障,十有八九是水垢引起的。有了這個小小的前置軟水器,就能解決一部分水垢問題了。
前置軟水器是一次性的,裡面的鹽用完了就會失去軟水效果,而且無法打開添加。所以每隔三五年,就需要更換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