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在冬季給室內供暖,哪種方式好?那地採暖絕對是最舒適的!
因為,鋪設地暖管道是遍布各個房間,而且是自下而上均勻散熱,有利於血液循環,舒適性更高,特別適合有老人小孩的家庭。而且,地暖可以隱藏鋪設,美觀性也高。
而傳統的暖氣片,是室內空氣對流達到採暖加熱,產生的熱氣往室內高處飄,會導致室內溫差較大,舒適感稍差。而且,一般是外掛在室內牆面上,不僅佔地方,影響美觀,還不利於傢具的擺放。
但是,不知道大家發現沒有,現如今很多人在房子的裝修中,不願意用地暖。甚至出現在北方地區,也有很多家庭在用傳統的暖氣片採暖。
這究竟是為什麼呢?其實,原因也很簡單。
聽完內行人的分析,你就明白了。地暖的舒適性雖高,但安裝地暖有五個方面的問題也很煩惱,有些缺點甚至讓人難以接受。
一、對施工有較高要求
首先,你要知道,鋪設地暖的工程施工較為複雜,並不像傳統的暖氣片那麼簡單。如果打算裝好地暖,一般要對地面找平、盤管、固定、回填等,一系列的專業施工。而且,這些項目不管是哪一個環境出現了問題,都會影響後期的使用。
其次,地暖系統屬於是隱蔽工程,所有的管材需要埋在地下。所以,要在房子裝修前期進行設計施工,比較適合剛剛裝修的新房。對於已經裝修好的房子,需要撬開地面的地板或瓷磚,再鋪設管道,所以安裝條件受一定的限制。
另外,地暖的工程量較大,而且施工的周期又比較長,對於著急想入住的就比較麻煩。而反觀傳統的暖氣片,則安裝條件的包容度很高。無論是新房裝修還是老房升級改造,都能滿足。
二、影響室內層高
地暖系統是安裝在瓷磚或地板下面,優勢是不會佔用室內的空間面積。但缺點是會降低房子的層高。因為鋪設地暖管,會有一定的厚度,加之還有水泥、河沙的厚度,完成後的高度至少會佔用房間的6到8公分的高度。
這針對一些低矮的戶型來說,就不太友好了。尤其是一些本來層高就只有兩米六、七的用戶,如果裝修還需要吊頂的話,那會讓房子室內變得更壓抑了。
所以,很多人為了提升居住的舒適性,也只好放棄安裝地暖。而安裝暖氣片,雖然需要一定的空間掛置,但不會佔用房子的高度。
三、室內空氣乾燥,灰塵大
地暖是採用由下而上的均勻加熱的方式,優點是舒適性高。因為散熱均勻,但同時也會讓室內的空間變得乾燥,待久了難免會口乾舌燥,感覺悶得慌。這時候如果家裡沒有加濕器或新風系統,就需要開窗解決。但如果冬天,家裡又會變得太冷。
另外,地暖的散熱特性是由下而上的,這也導致地麵灰塵和細菌比較活躍,下沉氣流會讓他們漂浮於空間中,再加上冬天室內乾燥,所以很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和乾眼症。
雖然暖氣片,也同樣會有這些問題,但暖氣片屬於下降氣流,帶起的灰塵明顯會少很多。所以,家裡鋪設地暖帶來舒適性的同時,也會存在對身體的不利影響。
四、後期維修維護麻煩
安裝地暖的維修保養比較麻煩。
地暖的維修比暖氣片要複雜很多,地暖不像暖氣片,是安裝在外邊。地暖比較隱蔽,因而如果發生問題要想檢修,那就比較費事了。比如遇上地暖漏水,就要砸掉地磚,如果漏水嚴重,還會給樓下造成損失。
另外,地暖後期還需要定期的維護保養。因為地暖系統,不像別的供暖設備,只要不受損,能夠連續使用很多年。但是水地暖管道用的時間長了,污垢容易堵塞,導致地暖不熱。
所以需要定期給管道做清洗維護。而暖氣片相對維護簡單,不容易堵。一般安裝好了,十年八年不清洗也不受影響。另外,維修也簡單,要說漏水了,換管件就完事了。
五、綜合費用比較高
首先,大家都知道,安裝地暖的造價就比較高,包括管線、材料、施工等,通常就需要一大筆費用。
其次,就是地暖每年要花的天然氣或水電費也不低。我這裡也整理了一些網友們各面積的大致的採暖費用,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地暖採暖費用如下:(設置溫度20~22°)
- 面積:80-100平,費用700-1200元;
- 面積:100-150平,費用1000-1500元;
- 面積:150-200平,費用1500-2000元;
- 面積:200-300平,費用2000-5000元。
綜合下來,粗略算一下,大致100平的採暖面積,一個季度4000元左右的費用。除此之外,每年的定期維護,按時維護保養花費也很高。一般100平的採暖面積,清洗一次的費用至少也要三四百元。
文末總結:
之所以很多人不願意鋪地暖了,主要也是因為以上這五個原因影響。
但是,在我看來,不論家裡採用地暖,還是傳統的暖氣片,都有它的優勢和不足。
安裝地暖,不佔用室內空間,美觀性高。而且,最大的特點是散熱均勻,供暖舒適。明顯的缺點是造價高,同時影響層高。而傳統的暖氣供暖,供暖舒適性略差,不能冬天光腳在家走動。但優點是安裝條件不受限制,且方便維護檢修。
所以說,綜合來看,不管採用哪種採暖方式,還是要根據自身預算和實際需求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