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裝修旺季,那必然少不了選擇傢具的環節,而實木傢具以其環保健康的優勢成為消費者們的不二之選,加之綠色消費理念的引導,實木傢具市場更是升溫,但是買來的傢具是否為真實木也令不少網友操碎了心,畢竟實木傢具的成本不低,一旦買錯想尋求售後那真是徒添麻煩。
不法商家在傢具的材質上大做文章,很多消費者連全實木、實木、貼皮實木都不知道如何區分,這位孫先生便是如此。
之前夏季的時候,孫先生經過當地的一家傢具店,正巧看到店內在搞優惠促銷活動,考慮到自己幾年前在這家店買過一套沙發,質量還可以,於是孫先生便放心的走入店內瞅瞅,在店員的介紹下,孫先生相中了茶几、沙發和躺椅,優惠後的價格總共是13000元,孫先生也非常爽快的簽了訂貨單,當場就支付了一半的定金,並同店內約定年底送貨。
在確定訂貨後,孫先生就將家中的舊沙發送人了,並要求商家提前交貨,幾天後傢具店也如約派人送貨上門並安裝,在安裝的過程中,孫先生驚訝地發現沙發木頭面板竟然是貼皮的,並非原先介紹的胡桃木原木。
發現材質不對後,孫先生立即聯繫了傢具店,但店家表示送過來的傢具與訂單上的品牌型號都一致,並沒有問題,於是孫先生又打電話給廠家,結果廠家卻說他們這個型號本來就不是全實木的傢具,要是全實木的胡桃木沙發也不可能售價這麼便宜,孫先生感到不解,既然不可能是全實木,為何當初在店內介紹又稱是實木沙發呢?
協商無果後,孫先生只得向工商部門求助,孫先生秉持著以為是胡桃木全實木所以才選擇購買的傢具,而店家表示當時為孫先生介紹時就說明了胡桃木材質是實木框架並非全實木,在工商人員的要求下,發現雙方簽訂的訂貨單上只寫了產品型號,並未標明是全實木還是實木框架。
經過一番調解,雙方達成協議,商家也表示孫先生可以選擇退貨,他們會贈送一些禮品以表歉意,如果選擇不退貨的話會在優惠價的基礎上再給予一些折扣,孫先生選擇了後者。
像這樣的案件,在實木傢具市場並不少有,很多消費者都因為材質問題而產生糾紛,一些商家也會利用這一點誤導消費者,在此我們一定要注意,購買實木傢具的時候同商家詢問清楚傢具的具體材質再決定購買,並且要求商家在合同中表明傢具用材,另外發現傢具售價遠低於市場價格也要當心,以上就是本期內容的分享啦,如果有疑問或者需求都可以私信後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