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裡不是開放式廚房的一定要裝一台廚房用的空調,心疼一下你家的大廚,想一下夏天做一頓飯熱得滿頭大汗,大廚吃飯的心情都沒有了。
不要裝所謂的涼霸,它就是一個吹風扇,吹不出來涼風的。
2、地磚直接和餐廳地磚通出。美觀大方,牆面就用80的地磚上牆,成本多不了多少。
3、廚房推拉門用吊軌。擔心你家推拉門太重的,可以用窄邊防塵地軌,再也不怕軌道藏灰了。
4、不管你裝的什麼風格。廚房櫃門都用平板門,耐看好打理。
5、有窗檯的打造和櫥櫃檯面平旗能多一點空間,是一點瓦工師傅否都可以完成。
6、吊櫃下面一定要裝照明燈帶,頂上裝多大瓦射燈?都趕不上這個把檯面照到亮。
7、地櫃一定不要裝明裝拉手,我家裝的明裝。孩子的頭都數不清楚被磕住多少次了。
8、吊櫃一定要到頂,整體美觀。否則就成了油污灰塵細菌的家了。
9、吊櫃一定不要上翻門,翻上去了想再下來就要搬小凳子了。
因為我家是之前設計就是這樣的,沒少被媳婦罵,「你還是設計師,設計的是個啥」。
10、廚房小家電區的插座,一定要帶開關的,而且一定要四個以上。算算你家常用的小家電就知道了。
11、台上台中盆都不要,早晚縫隙都要發黑,擦都擦不掉,就選台下盆。
12、水龍頭一定要帶抽拉的,沖食物殘渣的時候就知道有多方便了。
再說說六個網上爭議比較大的設計師!
1、高底台有沒有必要?
很多人說大廚房才有必要,小廚房沒必要。我的觀點一定是有必要的,無論你家廚房大小。
我偶爾也做飯,體會過洗菜刷鍋彎的腰疼。炒菜想墊個鍋,都覺得自己個頭太低了。根據你家大廚的身高來確定高低台的尺寸。
洗切區身高除2+5公分,灶台區身高除2-5公分,夫妻倆一定是誰做飯多按照誰的來。偶爾做次飯的難受一次也沒事。
2、檯面用石英石還是岩板?
這個要看個人的預算和喜好。很多人說岩板硬度高,在家做排骨做角都很容易碎,那是因為你沒做對。岩板下面再鋪一層板子就完全沒問題。
3、雙槽好還是單槽好?
這個不用糾結,各有各的好,看你做飯的習慣,是喜歡用盆洗菜還是直接在水槽里洗。另外,洗菜區小的那肯定用單槽好。
4、鋁扣板,蜂窩大板,石膏板用哪一個更好?
開放式廚房就用石膏板,注意留檢修口,封閉式廚房就用扣板,沒必要考慮蜂窩大板。
5、後擋水條有沒有必要?
現在很流行後擋水條確實很整體美觀。
其實那不是擋水條,是遮醜條。如果你家的鋪磚師傅能把你家這個磚鋪得橫平豎直。你家的櫥櫃商家又有信心給你做得嚴絲合縫,那不要最好。
如果做不到,還是需要擋水條的,建議用這種一體化的好打理。
6、前檔水條有沒有必要?
首先不要說是最美觀的。還是要根據你做飯的習慣,要是有隨手收拾,擦水的習慣,不要是最好看的。
像我這樣沒有那習慣的,偶爾做次飯,每次都會把褲子和拖鞋弄濕,對於和我一樣的還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