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那些小眾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2021年07月15日21:21:43 家居 1370

在這個流量為王的時代,很多大品牌都花大量金錢在產品宣傳上,不少品牌因為沒大力做廣告而只有很少一部分受眾,今天就給大家盤點一下那些小眾的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梵幾

盤點那些小眾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 天天要聞


梵幾由設計師高古奇創立於2010年,傢具以實木為主體,融合皮、羊毛、石材等多種自然材質,保障安全與環保的同時經久耐用。梵幾傢具的設計風格是以中式的禪意,結合北歐和日式傢具中的簡約風,整體給人一種寧靜的感覺。

盤點那些小眾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 天天要聞

盤點那些小眾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 天天要聞


素殼


盤點那些小眾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 天天要聞

素殼的傢具喜歡結合山水的意境,素雅,安然,彌散著靜逸韻味,既有東方傢具的美,又不拘泥於實木,對於五金的設計選用有著獨特的見解。

盤點那些小眾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 天天要聞

盤點那些小眾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 天天要聞


上汐


盤點那些小眾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 天天要聞

上汐當代傢具由被譽為「大國工匠」的中國木雕工藝大師吳騰飛創立於2017年,材質以血檀紫光檀為主,採用傳統傢具的製作工藝,純手工打造。其設計靈感從中國傳統文化而來,從中國美學意蘊出發,設計風格簡約,外觀採用木材本身的特點,加以修飾,給人一種自然清新的感覺。

盤點那些小眾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 天天要聞

盤點那些小眾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 天天要聞


逸刻


盤點那些小眾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 天天要聞

逸刻傢具多用白橡木,造型小巧簡單,新穎美觀,喜歡展現木材的原有性質,不加修飾。

盤點那些小眾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 天天要聞

盤點那些小眾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 天天要聞


東家


盤點那些小眾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 天天要聞

東家家具有著獨特的新東南亞傢具特色,設計往往拋棄了複雜的裝飾、線條,代之以簡單、整潔的設計,為家居生活營造一種清涼、舒適的氛圍,悠然、閑適之中自得一份獨特的品味。

盤點那些小眾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 天天要聞

盤點那些小眾有設計感的新中式傢具品牌 - 天天要聞


除了以上這些傢具品牌,還有很多,如木墨、真木良造、山河即木、取木、丘山等,小眾品牌不代表產品不行,這些傢具品牌雖然小眾,但其中不少傢具的設計和品質都不低於那些大牌傢具,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去了解一下。

家居分類資訊推薦

再次升級!104%關稅落地,普通人該怎麼應對? - 天天要聞

再次升級!104%關稅落地,普通人該怎麼應對?

再次升級!104%關稅落地,普通人該怎麼應對? 由於不滿中方的對等反制,惱羞成怒的特朗普宣布對我們再加征50%的關稅。算下來,最終達到了104%的關稅,刷新了歷史紀錄。我們也沒退讓,立即宣....
常泰長江大橋超大「護膝」安裝完成 - 天天要聞

常泰長江大橋超大「護膝」安裝完成

現代快報訊(通訊員 陳雨 實習生 吳佳楠 記者 葛小林)4月10日,常泰長江大橋跨江段六個涉水橋墩防撞設施全部安裝完成,為長江航道的船舶通航與橋樑安全提供了雙重保障。作為全球最大跨度公鐵兩用斜拉橋,常泰長江大橋4266米的跨江段猶如鋼鐵巨龍橫亘天塹,六個水中橋墩恰似定海神針般托舉起整座鋼鐵巨構。大橋之下,日均超...
10萬寶媽傻眼!兔頭媽媽原料疑云:一場謊言與商業道德的追問 - 天天要聞

10萬寶媽傻眼!兔頭媽媽原料疑云:一場謊言與商業道德的追問

兔頭媽媽作為母嬰洗護領域的「黑馬」。然而,315前後,媒體的調查揭露,兔頭媽媽高純奧拉氟兒童牙膏這款產品的核心賣點——高純奧拉氟的「原料產地」「國產自研」與「專利技術」,存在嚴重誤導,涉嫌虛假宣傳。而在被媒體曝光後,公司的客服改變了話術,但其相關頁面卻仍保留誤
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為何叫好不叫座? - 天天要聞

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為何叫好不叫座?

去年10月,上海發布《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對於電動車以舊換新的市民,將給予一次性購車補貼500元,政策實施半年,記者走訪了浦東、閔行、普陀等多個區的十幾家電動自行車銷售門店,卻發現新政的落地效果似乎不如預期。走訪中,多家電動自行車門店都貼著「以舊換新,政府補貼500元」的海報,但沖著補貼而來的...
院子不用大,舒服就行。 - 天天要聞

院子不用大,舒服就行。

可曾見過這樣的院子?不過方寸之地,卻容得下整個春天。一棵老槐樹斜倚牆角,投下斑駁光影;三兩盆花草隨意擺放,暗香浮動;一把藤椅微微搖晃,彷彿剛剛有人起身離去。這樣的院子,從不需要向人誇耀面積,卻總能讓路過的人不自覺地放慢腳步。小院藏天地古人云
今年穀雨是「凶日」,無論多忙,提醒:5事別犯忌諱,尊重傳統 - 天天要聞

今年穀雨是「凶日」,無論多忙,提醒:5事別犯忌諱,尊重傳統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或娛樂,請勿迷信其中!"春雨驚春清谷天"——翻開日曆本,指尖停駐在"穀雨"二字時,窗外的梧桐葉正滴著水珠。這個落在暮春時節的節氣,總讓人想起老家屋檐下掛著的蓑衣,還有灶台邊母親熬煮新茶的咕嘟聲。二十四節氣里最富詩意的存在,
讓「回形針」圈粉了,沒想到換個方式用,竟解決了不少生活痛點 - 天天要聞

讓「回形針」圈粉了,沒想到換個方式用,竟解決了不少生活痛點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總是被小些看似很小的麻煩所糾纏,看似繁瑣,其實只是缺少一些打破常規的巧思。就拿我們辦公室常見的小物件「回形針」來說,在以往的印象中,我們都認為它只不過是用來夾文件的辦公用品來著。直到有一天,我在網上看到,居然平平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