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歷史的女人——第1517期)
在中國近代史上,出現了兩個"雙槍老太婆"。這兩個"老太婆"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即,為抗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第一個是陳聯詩,她是四川人,生於1900年,五卅運動後回到岳池縣,參加了游擊隊,從此就開始了她傳奇的游擊隊生涯。因為她在戰鬥中,善使雙槍,被人們稱之為"雙槍老太婆"。後來,她被羅廣斌、楊益言寫進了著名的革命小說《紅岩》,因此為更多人所知道。有關她的歷史,後來比較複雜,在特殊歷史時期,被強行勸退黨,後來她曾經寫了42份入黨申請書,但是都沒有被通過,直到她去世22年後才被共產黨員之身份。
第二個雙槍老太婆,叫趙洪文國。即,今天本文所詳述之人物。
相比陳聯詩,趙洪文國的人生比較複雜。主要表現在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抗日階段。
趙洪文國,這個4字之姓名是有原因的,因為她本人姓洪,叫文國。其丈夫姓趙,所以她就叫了趙洪文國。趙洪文國出生在遼寧省岫岩縣哨子河鄉紅旗溝,滿族人。說起她,有一個人需要提一下,那就是她的兒子趙侗。她這個兒子趙侗非常了不起,不僅是"中國抗日學生軍領袖"、"滿族第一抗日將領",而且還被譽為是"當代岳飛"——這個評價可以說令人驚嘆。有關她兒子那卓著的抗日成績,以後再說,今日繼續說他的母親趙洪文國。
"九一八事變"後,日軍佔領東北,日本開始了奴化統治,比如搞學校等。
在日本的高壓政策之下,遭到了中國人民的反對。國人開始採取各種方式,抵制日本。趙洪文國便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從北平回到故鄉,創造了趙家堡子小學,傳播進步知識,警醒人民。
不過趙洪文國也很清楚,單靠辦學育人是不夠的,因為即便叫醒了大家,認清了日本人的真面目,也只能空憤恨。因此,她更清楚,必須把日本人趕出中國的地盤,中國人才能真正當家做主。所以她以學校為自己的根據地,開始組織抗日武裝隊伍。經過一番籌劃,她成立了一個叫"少年鐵血軍"的武裝組織。不過成立武裝隊伍,跟辦個小學不同。辦個小學,適當投資,便可實現,但是武裝隊伍,那費用可大了去,武器彈藥就是個頭等難題。
不過趙洪文國確有魄力,她直接把家產變賣,用所換之錢,購買武器。這樣,少年鐵血軍就成了一支真正的武裝抗日隊伍。趙洪文國的抗日影響越來越大,白君實、劉壯飛、苗可秀等人先後來到趙洪文國的麾下。經過精心組織,少年鐵血軍的隊伍飛快壯大,發展到500人。該抗日武裝隊伍還有一個十分響亮的口號是——收復東北,振興中國。
也正因為少年鐵血軍的影響越來越大,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和調查,在1934年2月,日本偵察特務查到該抗日武裝的根據地是趙洪文國的家後,便派遣部隊突襲,把趙洪文國的家毀於一旦——16間房子和積攢30年的家業,全部焚燒一空。
家產被毀,並未令趙洪文國害怕,使她放棄抗日之決心。反而使她越發堅強,繼續帶領家人和抗日隊員展開鬥爭,甚至在該年3月還買了一台印刷機,印刷了大批抗日傳單,帶人悄悄進入鳳城、岫岩、庄河、等地進行散發。日偽和日本,見此情況,都很緊張。所以,令人抓捕趙洪文國。
該年8月,趙洪文國一家,被抓進了日本人的監獄。但是,在監獄裡,她的表現極其英勇,日本人不管是對她來軟的——利誘,抑或是來硬的——毒打,她都不懼。總之,日本人那一套,她都不吃。日本人最終對她失去了耐心,關東軍司令部擬秘密將其處死。但是後經愛國志士之周旋、營救,趙洪文國得以獲救。
之後,趙洪文國就離開了東北,前往北平。
在北平,她並未放棄抗日大業,不過是換一種方式,繼續著自己的抗日活動,比如繼續為少年鐵血軍籌集軍備支援鐵血軍,後來少年鐵血軍也取得了非常不俗的抗日成績,由其子趙侗擔任總指揮的鐵血軍先後與日軍發生大小戰役300餘次,擊斃日敵4000餘人。
轉眼到了1937年,這年發生了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即盧溝橋事變。
該事變發生後,在7月20日晚上,趙洪文國在家中召開了一個重要會議,與會者有24人,全是抗日誌士。趙洪文國宣布了會議精神後,帶領眾人焚香起誓,誓死抗日!
然後,大家分成兩組離開了北平城,到了白羊城後,他們組成"華北國民抗日軍",武裝起義!這個起義,在歷史上,也有著一定的意義,它是華北地區,民間抗日組織的第一槍。趙洪文國帶領著自己的隊伍,就這樣開啟了抗日戰爭。在此期間,取得了非常不俗的戰績,比如她的隊伍曾經攻破北京第二模範監獄,從裡面解救出了1000餘人,而這千餘人中,有大批抗日人士和共產黨員。再比如她帶領的隊伍,與日軍開戰,還曾擊落一架日本飛機。
比如《大公報》曾經報道過一起趙洪文國率領隊伍攻擊日軍的事迹:預先得知日軍從青杠嶺過,趙洪文國就帶領隊伍在此地設伏,敵人出現時,趙洪文國率先拔出雙槍進行攻擊,連射三次,6顆子彈就進入了一個日軍小隊長的身體,此後得知該日本小隊長姓三浦。這場伏擊戰,共擊斃敵人70餘人。
趙洪文國的"雙槍老太婆"之名,就這樣迅速傳開。連美國的《紐約時報》也對趙洪文國雙槍殺敵的文章進行了轉載。
因為趙洪文國的抗日表現令人驚嘆,她在華北地區影響很大,許多抗日小隊伍紛紛加入其中,隊伍一度壯大到2萬之眾。這時候的趙洪文國,確有一股巾幗之風度——雖已年近六旬,但是她放開小腳,打著綁腿,腰裡別著雙槍,其風姿依然令人仰慕。
當時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和副總司令彭德懷都曾親自給趙洪文國去信,邀請加入八路軍共同抗日。後來,她的隊伍被聶榮臻編為第五支隊。
第二個階段是內戰時期。
在趙洪文國的人生中,1938年是個分水嶺。
1939年趙洪文國來到重慶,與鄧穎超等人合影
在之前,她是純粹的抗日人士,但是在1938年之後,她的傾向性發生了改變。這一年,她來到廣州、南洋等地,為抗日進行募捐而奔走。之後,她來到了重慶。大概是1940年左右,一開始蔣介石並不打算見她。但是在重慶的八路軍辦事處負責人董必武不但接見了趙洪文國,而且還熱情招待。鑒於國、共關係微妙,這讓老蔣感到擔心,因為趙洪文國當時在抗日隊伍中,是一個比較有影響的人物,如果被八路軍拉到共軍陣營,那麼對於他是不利的,至少他是這麼看待的。因此,老蔣改變了不見之念,也接見了她。不僅接見,還合影留念,為了表示對她的重視和尊重,更是親自寫字相贈——游擊隊之母。
同時,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更是積極做工作,稱趙洪文國是"民族的母親"和"全國婦女之楷模",甚至把她比作岳母和孟母。這些讚譽,令趙洪文國像掉進了蜜罐,目眩神迷,立即就一頭扎進了國民黨的懷抱,從此開啟了她死心塌地效忠蔣介石的人生。
趙洪文國開始為蔣介石效忠
蔣介石見趙洪文國選擇效忠於他,他也不能小氣,就封趙洪文國為——軍政部與全國婦女指導委員會義務兵宣傳指導員,又封她的兒子趙侗為——冀熱遼邊區第二路綏靖總指揮部少將司令官。
趙洪文國開始為蔣介石賣命,積極搞宣傳,直到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抗日勝利後,她回到北平,主要經商。此時,她的丈夫已經去世——系在日本投降前病逝。
第三個階段是為匪階段。
趙洪文國在北平經商度日,消停了三年多。
但是隨著國共形勢的變化,國民黨節節敗退大勢已去,在1949年,強弩之末即將滅亡的蔣介石忽然想到了當年的"雙槍老太婆"趙洪文國。蔣介石一個電話,趙洪文國就離開北平,來到了重慶。
此時,蔣介石的所有謀劃,不過是垂死掙扎,他只是想藉助"雙槍老太婆"的名頭拉一面大旗到共產黨的後方去搞游擊,同時封趙洪文國的第四子趙連中為——西南反共游擊軍第二路綏靖縱隊司令。原本,此時已經近70歲的趙洪文國應該呆在北京安度晚年享受天倫之樂,但她卻沒有,而是被蔣介石、蔣經國父子的一番"高論"忽悠和所謂的"器重"搞得感天動地,決定不惜生死把身家交給黨國。
趙洪文國很有雄心,但是彼一時此一時也。
當年是全國抗日,全民同心,所以她振臂一呼,追隨者都是成千上萬。然,如今之情勢,早日發生了根本變化。國民黨之敗,已經成為定局。她想在此時有所作為,不過是逆勢而為,豈能成事?
因此,趙洪文國在四川找了許久,才在什邡縣三河鄉謀得一個落腳點。三河鄉的鄉長叫馬舉林,早年曾經十分仰慕"雙槍老太婆"之威名,故熱情接待,並且願意追隨之,以三河鄉為根據地招兵買馬搞游擊。於是,趙洪文國就在三河鄉的三聖宮司令部樹起了一面大旗——西南反共游擊軍第二路綏靖司令部。
早年冀中平原抗日戰爭時期,賀龍曾與"雙槍老太婆"有過共同抗日的經歷。因此,當聽聞趙洪文國在三河鄉掛起反共大旗的時候,想來定是一時糊塗,再說當年抗日,她也確實是打了日本兵的,因此賀龍給下面的部隊下了一道指示:那就是盡量做思想工作爭取趙洪文國,如果實在爭取不了,即便刀槍相見,也要活捉,不可擊殺。
且說趙洪文國在三河鄉暫時立足之後,就開始了她不可思議的工作,一共做了三件事:
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人,一次殺了20餘人,這20餘人不是別人,而是農民中的積極分子和解放軍的征糧工作人員。
她做的第二件事,就是繼續殺人。在接下來的10日之內,共殺害征糧工作人員和積極向共產黨靠攏的群眾200餘人。
她做的第三件事是攻打什邡縣城。
當時她的匪眾隊伍共計5000之眾,從數量上來看,這支隊伍也算不小了。也可能正是因為這個數字,才讓趙洪文國有膽量去攻打什邡縣城。
她年紀大了,跑不快,所以就腰插雙槍,坐在一副滑竿上,讓人抬著,負責指揮。
她的隊伍走到半道,還沒到什邡縣城,就遭遇解放軍60軍179師537團部的阻擊。結果,匪隊不堪一擊,還沒打就開始撤退。趙洪文國在滑竿上朝天鳴槍,以威懾不能後退。但是匪隊原本就是貪財怕死之輩,一見沒利可圖,且537團攻勢猛烈,誰還願意去送死,故而全做了鳥獸散。連抬滑竿的人,都跑了。
被拋棄的趙洪文國只好被兒子趙連中背著逃命而去。但因之前賀龍有過指示,故而537團見匪眾逃散,並未追打。而是按照上級指示,利用群眾對趙洪文國進行勸降。但是趙洪文國卻冥頑不化不知悔改,竟然再次聚集匪隊,圖謀攻打什邡縣。但再戰,結果如前,全部潰敗。
不過這一次,解放軍部隊沒有放棄追趕,畢竟賀龍說了,萬不得已開戰,抓活的也行。因此537團1營的營長李佐軍和教導員李鳳岐帶領部隊奉命抓捕趙洪文國。
趙洪文國兵敗後,聽聞解放軍部隊追到了三河鄉,便翻過土門雪山,逃往綿竹縣大石壩。不過等李佐軍帶兵追到大石壩的時候,趙洪文國已逃走,去往紅廟場。因大石壩離紅廟場相距100餘里,路途遙遠。所以營長李佐軍就和指導員分別帶領一支隊伍,李佐軍帶2連和3連走小路,指導員李鳳岐帶1連走大路。準備兩路包抄紅廟場,活捉"雙槍老太婆"。
最後,隊伍在紅廟場進行了短暫的戰鬥,就剿滅了匪隊。之後,1連連長何建基帶隊在農民於富華之家的閣樓夾壁里,抓到了大名鼎鼎的"雙槍老太婆"趙洪文國。因為有賀龍的指示,所以對她很客氣,把她帶到了營部。
得知趙洪文國被抓,周恩來總理專門從百忙之中抽出時間從北京打來電話,說趙洪文國畢竟殺過日本人,也算是抗日有功,希望可以刀下留人。但是趙洪文國被抓後,在當地引起極大的民憤,尤其是被殺200餘百姓的家屬,紛紛要求處死這個"雙槍老太婆"。鑒於民憤太強烈,無奈之下,最後西南軍區軍法處,在萬般無奈之下,只好遵從民意將趙洪文國和她的兒子趙連中判以槍決,以平民憤。
趙洪文國被處決的消息傳到北京,毛澤東主席念及其抗日有功之份上,親自批示:善待其家屬,被抓的家屬都要無條件釋放。
結語:若問雙槍老太婆趙洪文國結局如何?從賀龍和周恩來總理希望不殺、毛澤東批示善待其家屬這個結果來看,她的結局已經算是非常之好了。她的抗日功勞為親屬謀得福利,但她的反共、以及殺200餘人之罪也必須是要自己來承擔的。
(文/說歷史的女人·綠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