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首任錦衣衛指揮使——毛驤

錦衣衛,是明太祖朱元璋於洪武十五年建立的一個特務機構,長官稱錦衣衛指揮使,正三品銜。歷史上關於錦衣衛的第一任指揮使並沒有明文記載,但綜合諸般情況來看極有可能便是毛驤。

《明史》記載:「子驤(即毛驤),管軍千戶,積功擢親軍指揮僉事,從定中原,進指揮使,滕州段士雄反,驤討平之。捕倭浙東,斬獲多,擢都督僉事,見親任,嘗掌錦衣衛事,典詔獄」。

朱元璋設置錦衣衛的目的就是為了監視群臣、加強集權,對這一意圖毛驤可以說是深刻領會。洪武十八年原本已經結案的胡惟庸案再起波瀾,性質也由以前的「擅權枉法」變成了十惡不赦之首的「圖謀造反」,從洪武十八年到洪武二十三年這短短的五年時間裡,被胡惟庸案牽扯的功臣有一位公爵、二十位侯爵,其他被連坐、處死的有數萬人之多,朝中文臣幾乎為之一空,其中包括明初開國功臣之首的李善長,而在這整個事件裡面錦衣衛指揮使毛驤出力甚多,這也是他對朱元璋做的最有貢獻的事情。

作為朱元璋的掌中刀,毛驤無疑是十分合格的,但是他忘了一句古訓「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李善長、胡惟庸那些功臣是「走狗」,他毛驤也是。在殺了這麼多人之後,朱元璋為了平息眾怒把毛驤推了出去,第一代錦衣衛指揮使就此結束了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