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之王翦,為什麼功高震主卻又能善終?

王翦功勞有多高?下面是六國滅亡時間及領軍將領。

公元前230年,內史騰滅韓,

公元前229年,王翦滅趙,

公元前225年,王賁(王翦的兒子)滅魏,

公元前222年,王翦滅荊楚,

公元前222年,王翦滅燕,

公元前221年,王翦滅齊,秦始皇統一全國。

秦國滅六國,王翦和他兒子王賁滅了五個。特別是滅楚的時候,秦王先問李信,滅楚需要多少人。李信要二十萬。李信相對於王翦是年輕的將領,在對燕國的戰爭中,率領數千輕騎帶回了太子丹首級,得到秦王信任。秦王再問王翦時,王翦給的數字是六十萬,幾乎是秦國全部兵力。秦王認為王翦老了,派李信攻打楚國。

結果,李信還是太年輕了。因昌平君在後方造反,李信後路被截斷,秦軍損失很大,李信大敗而歸後。秦王只能放低身段,到王翦老家,給王翦道歉,請王翦重新出山滅楚。

王翦卻在這時獅子大開口,向秦王索要大量良田和住宅,就在出兵的路上,王翦還派信使回去向秦王索要良田。王翦的副將們都驚呆了,這是什麼操作?王翦解釋:秦王生性多疑,攻打楚國,秦國傾舉國之力,幾乎所有軍隊都掌握在他手中,為了打消秦王疑慮,他選擇自污。

古代功高震主的文臣武將,很多「兔死狗烹」,能夠善終的大多都用了「自污」這個手段。

漢初,蕭何,漢朝開過三大功臣之一,如果不「自污」差點就讓漢高祖劉邦砍了。淮南王英布造反的時候,劉邦御駕親征。多次派使者詢問蕭何在做什麼?蕭何的門客看出其中關鍵:皇帝不信任蕭何,蕭何越是潔身自好,皇帝越是擔心戒備。蕭何恍然大悟,馬上仗勢欺人,收斂大量的財物。於是,劉邦就放心了。

王翦應該是自污的第一人。王翦的功勞到了無可再封的地步,在秦王手中卻能善終,其政治智商確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