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岳陽樓記》天下聞,而重修岳陽樓的滕子京卻深陷貪腐風波!
《岳陽樓記》是每個中學生的必背篇目,其中的名言更是擲地有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寫盡了一顆憂國憂民之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成了很多人的座右銘。令人難忘的還有開篇的寫作緣起(因為這段很難記):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這裡提到了一個人物,滕子京,他是范仲淹的好朋友。在《慶余年》中也有體現,范仲淹化名范閑,而滕子京則為滕梓荊。在《清平樂》中則描繪了滕子京被貶的過程,范仲淹為其據理力爭。范仲淹無論是政治上推行的慶曆新政,還是文學上的超多名篇,都讓這個人物名垂青史,千古流芳;而我們對於他的好朋友滕子京卻所知甚少,這個滕子京究竟為人如何呢?
滕子京(990年-1047年),名宗諒,字子京。滕子京與范仲淹同於1015年中的進士,范仲淹也因此與其結緣,並且在仕途上鼎力相助。泰州知州張綸修築堤堰,范仲淹薦舉滕子京給他當助手,因為滕子京勤勞肯干,能吃苦,得到張綸賞識,陞官做了知縣。范仲淹做京官後,又將其召入試學院,後來調到了大理寺丞。
宋朝官吏大都是三個頭銜即官、職、差遣,在康定元年九月西夏興兵侵宋,滕子京當時任官刑部員外郎、職直集賢院、任涇州知州,從此開始了長達四年防禦西夏東侵戰爭。滕子京在涇州保衛戰中立下了大功。當時敵軍距離涇州一百餘里地,滕子京沉著應戰,招募勇士,又動員百姓共同守城,做好防備工作。范仲淹率領一萬五千人增援,滕子京在此期間保障供給,最後將西夏軍擊退。戰爭結束後,滕子京大設牛酒宴,犒勞羌族首領和士兵,又按當時邊疆風俗,在佛寺里為在定川戰爭中死亡的士卒祭神祈禱,並安撫死者親屬,使得邊疆地區民心安定。
可是誰承想,在滕子京因功調京後不久,駐紮在涇州的涇略安撫招討使鄭戩卻告發滕子京在涇州濫用官府錢財,監察御史梁堅也對其進行彈劾,指控他在涇州費公使錢十六萬貫。其實,所謂十六萬貫公使錢是諸軍月供給費,用在犒勞羌族首領及士官的費用只有三千貫。可是司馬光《涑水記聞》卻稱滕子京「用公使錢無度」。范仲淹、歐陽修等為其極力辯白,後被官降一級,知鳳翔府。
當時任御史中丞的王拱辰卻始終揪著不放,因此滕子京在慶曆四年春被貶到岳州巴陵郡。也就有了一項偉大的工程,重修岳陽樓。在范仲淹的記述中,滕子京在巴陵郡走馬上任不到一年,「政通人和,百廢俱興」,可見其能力不凡。他上任後辦了三件大事:一是修築偃虹堤,防禦洞庭水患;二是興辦教育,其實滕子京每到一個地方都很重視教育,「喜建學」;三是重修岳陽樓。不過,重修岳陽樓又成了滕子京貪腐的新證據。司馬光《涑水記聞》如下記載:
「滕宗諒知岳州,修岳陽樓,不用省庫錢,不斂於民,但榜民間有宿債不肯償者,獻以助官,官為督之。民負債者爭獻之,所得近萬緡,置庫於廳側,自掌之,不設主典案籍。樓成,極雄麗,所費甚廣,自入者亦不鮮焉。州人不以為非,皆稱其能。」
滕子京修建岳陽樓,一不用朝廷撥款,二不向民間征斂,而是出一張布告,讓債主們將多年催討不回的陳年舊賬的借款人名單報給他,由他派人催索,催索的錢用於修建岳陽樓等工程。而司馬光則想當然地說他「自入者亦不鮮焉」,也就是說除了修繕費用,有很多進了滕子京自己的腰包。但事實上,滕子京除了修建岳陽樓,還修建了岳州學宮、通和橋。
滕子京謫守岳州三年,後調任蘇州,不久就病逝於蘇州任所。《宋史》評價滕子京「尚氣,倜儻自任,好施與,及卒,無餘財。"時人劉敞曾經寫道:「誰信專城千騎居,空齋圖籍兩三廚」!滕子京家裡只有兩三柜子的書籍,誰能想像一個屢次貪腐的官員會如此清貧呢?
滕子京為官多年卻命運多舛,一直被誣陷貪腐。范仲淹、歐陽修、蘇舜欽等人對其的評價甚高;而王拱辰、司馬光則一直抓住他的貪腐不放。從宋史的記載和司馬光《涑水記聞》對其的認定也是截然不同的。恐怕滕子京仕途坎坷的背後不僅僅是自己的原因,更多的是因為當時的朋黨之爭,新舊黨派之爭。滕子京只是一個小人物,只不過是那些大人物朝堂之爭的一個借口。
往期回顧: